资源简介 (共54张PPT)心肌梗死诊断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理解该疾病心电图形成机制。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学会分析其具体分期和定位。素质目标: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敬业精神及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学习内容一、心肌梗死心电图基本图形及机制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四、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图形改变与鉴别诊断一、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基本图形及机制心肌梗死中心部分心肌发生坏死,坏死周围的心肌发生损伤和缺血。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坏死型、损伤型和缺血型改变三者的合并。心肌缺血、损伤、坏死与心电图波形的关系(一)缺血型改变1.心电图表现:T波高而直立——心内膜下肌层T波倒置——心外膜下肌层缺血性T波改变A .内膜下缺血,T波高耸直立;B .外膜下缺血,T波倒置呈冠状T;C .穿壁性缺血,T波倒置加深。2.原理:在心肌梗死发病数小时内(超急期),宽大、高耸T波可能是由于内膜下心肌缺血、细胞内K+外溢造成局部高钾所致。心肌梗死时外膜下心肌缺血范围较广,该处复极延迟,复极程序与正常不同,从内侧开始,T波向量背对缺血部位,故T波倒置、尖深二支对称(冠状T)。3.特点:①暂时、可恢复的,仅影响了复极过程。②病理检查可无组织学改变。③心肌受轻而短暂的损伤,其他方式如损伤、压力、炎症也可产生同样改变。心肌细胞内超微结构中可逆性改变。(二)损伤型改变1.心电图表现: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ST段抬高。ST段抬高的形态A 平台型,B 弓背状型,C 凸面向上型,D 凹面向下型,E 正常形态型, F 单向曲线型2.原理:①损伤电流学说舒张期:受损心肌极化程度较正常心肌低,二部位间产生电位差,电流自强处流向弱处,这种电流称损伤电流,此电流发生于心室舒张期称舒张期损伤电流,由于损伤型心肌除极过程未受到明显影响,能正常除极产生QRS,除极完后复极受影响产生电位差,把T-P段压低,而显出ST段的抬高。收缩期:缺血心肌不能完全除极,与正常除极的心肌不同,在细胞膜上带有正电荷,二者之间产生电流,即收缩期损伤电流。为心外膜一侧损伤,使朝向外膜面上边的导联ST段升高。②除极波受阻当部分心肌损伤时,产生保护性除极受阻,即大部分除极心肌呈负电位时,部分受损伤部位不除极,仍为正电位,出现电位差,产生与受损区同向的ST向量,以此解释持续持久的ST段抬高似更合理。3.特点:①心肌损伤虽较严重,但是暂时的,可恢复的。②病理检查:可无组织学改变。(三)坏死型改变1.心电图表现:异常Q波(Q>1/4R深度,宽>0.04s或QS)。钳夹冠脉后的实验性心梗2.原理:除极波背向坏死区进行。梗死的心肌在心外膜下心肌层失活以后,失去其除极向量,而心脏的其他部分心肌仍然照常发生除极向量。3.特点:①不仅影响复极,也影响除极。②心肌受损达极度,不能恢复。③病理切片,心肌组织坏死。1.心肌梗死最可靠的心电图诊断是A.心动过速B.频发早搏C.T波倒置D.ST段抬高E.异常宽深的Q波答案:E医考链接2.心肌梗塞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A.R波电压降低B.异常Q波C.T波直立高耸D.ST段抬高E.T波倒置答案:D医考链接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大多数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应具备以下三点:QRS向量的改变:病理性Q波ST向量的改变:具有Q波的导联ST段异常抬高T向量的改变:具有Q波的导联T波倒置(一)典型演变规律和分期1.超急性期:心梗后n分钟~n小时, T波高尖对称,ST段斜型抬高,凹面消失,与直立T波相连,无异常Q波。2.急性期:心梗后n小时~n天,ST段进一步抬高(墓碑状),T波开始倒置,出现病理性Q波。3.亚急性期:心梗后n周,抬高的ST段开始逐渐下降,T波倒置逐渐加深再缓慢恢复,Q波依然存在。4.陈旧期:ST段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恢复直立,病理性Q波持续存在。(二)无Q波型心肌梗死其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在ST段和T波,分为三型。无Q波型心肌梗死不能单独由心电图作出诊断,只有当ST段和T波的变化持续24h以上,并伴有典型的胸痛和心肌酶谱的变化时,才可以作出无Q波型心肌梗死的诊断。1.ST段压低型:部分导联ST段压低>1mm。2.ST段抬高型:部分导联ST段抬高>1~2mm,可呈弓背向上,开始抬高,以后转为压低。3.T波倒置型:部分导联T波倒置>1mm多与ST段压低型并存。急性无Q波心肌梗死I、II、III、V1-4 T波呈冠状T倒置, V2-4 ST段下降,无Q波。1.心肌梗死早期(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A.缺血型T波B.巨大高耸T波C.单向曲线D.坏死型Q波E.心律失常答案:BC医考链接2.心肌梗死近期(亚急性期),主要表现为A.缺血型T波B.巨大高耸T波C.ST段弓背抬高D.坏死型Q波E.心律失常答案:AD医考链接三、心肌梗死部位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时常发生前壁梗死,右冠状动脉阻塞时常发生下壁或下后壁梗死,左冠状动脉旋支阻塞时常发生侧壁梗死,但较少见。心肌梗死范围的大小与反映梗死导联的多少呈正比。广泛性心肌梗死时,在较多的导联上出现坏死型波形,而局灶性心肌梗死则只在较少导联上有表现。心脏冠状动脉供血和室壁:左前降支——左室前壁、前室间隔左回旋支——左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右室壁、左室后壁、左室下壁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部位 导 联前壁 V3~6前间壁 V1~3前侧壁 V4~6高侧壁 Ⅰ、aVL、 V6下壁 Ⅱ、Ⅲ、aVF后壁 V7~9后侧壁 V5~6、Ⅱ、Ⅲ、aVF、I 、aVL心尖 V4~6 、 Ⅱ、Ⅲ、aVF右室 V3R~6R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1.下壁心肌梗塞时,典型的梗塞波形出现在:A.Ⅱ导联B.Ⅲ导联C.aVF导联D.aVL导联E.aVR导联答案:ABC医考链接(一)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图形改变1.非Q波型心肌梗死非Q波型心肌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死的50%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心肌酶学但部分病例心电图很有助于诊断四、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图形改变与鉴别诊断非Q波型心肌梗死常见心电图表现:广泛多导联ST段显著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且有ST-T的演变过程,不出现病理性Q波2.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常见心电图表现:ST段斜型升高持续达半年以上3.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通常会掩盖梗死图形,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有无ST-T的动态演变。4.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①初始向量显示心肌梗死特征②终末向量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征(二)鉴别诊断1.早期复极综合征2.急性心包炎3.左心室肥大4.预激综合征(W-P-W)5.肥厚型心肌病6.重症急性心肌炎7.左侧气胸和慢性肺气肿等1.常规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需和哪些疾病鉴别:A.急性心包炎B.重症急性心肌炎C.左侧气胸D.慢性肺气肿E.早期复极综合征答案:ABCDE医考链接思政启迪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衰退,最终死亡,这一系列的现象都将被描记在心电图中,这细微的变化都是心肌细胞在向我们求救!所以,作为医生,我们一定不能放过任何细节,对所有的临床资料都要认真观察、思考,找出诊断疾病的蛛丝马迹。临床医生常说,时间就是“心机”,只有抓住这一分一秒的机会,从细节中找出关键点,我们才能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挽救患者的性命!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