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器械检查第一章 心电图检查 异常心电图(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课件(共15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篇 器械检查第一章 心电图检查 异常心电图(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课件(共15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
ST-T异常改变
心肌缺血影响心室肌复极,出现ST-T的异常
ST-T改变还可见于
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心肌梗塞
电解质紊乱及药物的影响
正常人
所以:
在心肌缺血心电图判断时
一定要结合临床,强调动态改变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ST段下移:一般为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0.05mV
ST段抬高:多为一过性
T波异常:
在QRS主波向上导联T波低平、双相、倒置
偶为T波对称高耸
对称性T波倒置或高耸价值较大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对称性高耸
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T波。
例如下壁心内膜心肌缺血时,在 Ⅱ、Ⅲ、aVF导联上可出现高大的正向T波。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对称性倒置
心电图上即表现为与 QRS主波方向相反的T波。
例如下壁心外膜心肌缺血时,可在Ⅱ、Ⅲ、aVF 导联中出现深而倒置的T波。
心肌缺血时的T波改变
二、ST段
(一)ST段下移必须≥0.05mV才有诊断意义。
ST段下移有三种类型:
①水平型下移,即 R波顶点垂线与ST段的交角等于90°,ST段下移持续时间≥0.08S;
②下斜型下移,即R波顶点垂线与ST段交角大于90°;
③上斜型下移,上述交角小于90°。
心肌缺血时的ST段改变
心绞痛发作前后心电图比较
变异性心绞痛
病因:
短暂冠状动脉痉挛
心电图表现:
1、暂时性ST段抬高,伴高耸T波
2、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
变异性心绞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