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体格检查第四章 胸部检查 心脏(二)课件(共20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篇 体格检查第四章 胸部检查 心脏(二)课件(共20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心脏叩诊、听诊检查
一、叩诊
1.叩诊方法
坐位
仰卧位
2.叩诊顺序
先左后右
由下而上
由外向内
逐肋叩诊
心脏相对浊音界
3.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2~3
3~4




2~3
3.5~4.5
5~6
7~9
正常人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是8~10cm
4.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正常心脏浊音界
靴型心
正常心脏浊音界
梨型心
二、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
听诊顺序
听诊内容
1.听诊部位及顺序
心尖区
听诊区
肺动脉瓣区
三尖瓣区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
2.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
心音
额外心音
杂音
心包摩擦音
(1)心率:每分钟心搏次数
正常成人心率60~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过缓
(2)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常见的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房颤
心房颤动听诊特点:
房颤特点三不一
快慢不一律不齐
强弱不等无规律
脉率定比心率低
(3)心音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第三心音
第四心音
心音产生机制: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第三心音 第四心音
产生 二、三尖瓣关闭 主动脉瓣、肺动 舒张早期室壁 舒张晚期心房
脉瓣关闭 振动 收缩振动
机制
部分正常儿童 病理
和青少年
意义 心室收缩期开始 心室舒张期开始
听诊 调低时长
调高时短
与心尖搏动同时 在心尖搏动之后
特点
听诊 心尖
部位
心底
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特点:
第一心音低而长 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 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 心底部位最响亮
二一之间间隔长 心尖搏动反时相
如何区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心音改变:
增强:二尖瓣狭窄、高热、贫血
S1强度改变
减弱: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炎
增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强度改变
S2强度改变
减弱:低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S1分裂: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
生理分裂
通常分裂
心音分裂
S2分裂
固定分裂
反常分裂
(4)额外心音
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与心脏杂音不同,多为病理性
舒张期额外心音: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
收缩期额外心音:收缩早期喷射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5)心脏杂音
产生机制:
听诊要点:
部位、性质、强度、时间、与呼吸及体位的关系等
杂音强度分级
级别 响度 听诊特点
震颤
1 最轻 仔细听
2 轻度 较易听到
3 中度 明显
4 响亮 响亮


无/有

5 很响 很响、四周、背部传导 明显
6 最响 震耳、离开胸壁可听到 强烈
(6)心包摩擦音
脏层、壁层心包间有纤维蛋白沉积
而粗糙,在心脏搏动时产生摩擦
音质粗糙、高音调、搔抓样、很近
耳,与心搏一致
发生在收缩期与舒张期,屏气时仍
存在。见于心包炎
三、总结
叩诊:心脏浊音界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额外心音
5.杂音
6.心包摩擦音
听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