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习目标】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及统治。
2.搜集部分唐诗,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及出现原因。
3.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学习过程】
一、知识点1:隋朝的兴亡
(1)建立:581年,杨坚夺取________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________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3)建设:
①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
②兴建________城。
③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重要作用。
(4)灭亡:
①原因:隋场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3次大举征伐________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②概况:618年,隋场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知识点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统一
(1)建立:618年,李渊在称帝,建立唐朝。
(2)统一:派兵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政治统治
(1)唐太宗:
①措施:吸取隋亡教训,________、劝课农桑、戒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②结果: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________”
(2)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权期间,尽管政局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唐玄宗:具有革新魄力,最终将唐朝统治推向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史
称________。
3.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1)与东突厥:大败东突厥,俘获________,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和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委派突厥贵族管辖。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2)与西突厥:640年,唐朝在高昌设置________;高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在位时,设置________。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3)与吐蕃:
①通过和亲,把________嫁给吐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②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民族纷争基本停止。
与靺鞨: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的首领大祚荣为________。
三、知识点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边疆形势紧张。
②在边疆重镇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伴随地方节度使兵力的扩大,国家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2)过程:755年,身兼三个地区节度使的________趁机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于763年被唐平定。
(3)影响:
①许多将领拥兵自重,独立性强,________被削。
②边防空虚,边疆告急,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________的局面。
2.黄巢起义
(1)背景:唐朝后期,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概况: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________。
(3)影响: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五代十国
(1)唐朝灭亡:907年,________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2)五代:指________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___五个政权。
(3)十国:指南方各地先后出现的吴越、唐等9个政权和山西的________。
习题巩固
1.“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A.轻赋省刑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广开言路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2.下面表格为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由下表可知唐朝(  )
时期 民族 /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唐玄宗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B.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
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3.(2023·浙江湖州期末)唐太宗曾说:“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据此政策,唐太宗(  )
A.推动唐朝与吐蕃会盟
B.接受“天可汗”称号
C.嫁文成公主于吐蕃赞普
D.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体现了唐朝后期的政治局面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5.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
A.国家的强盛和统一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6.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总体来说,大部分史学家对武则天是持肯定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当权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D.打击门阀士族,重用有才能的人
7.(2023·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据下表可知(  )
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 《隋书》
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 [唐]秦韬玉《隋堤》
昔年开汴水,无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 [唐]许棠《汴河十二韵》
隋炀帝由于怀念江都美景,并为挖掉睢阳王气,而兴工开凿大运河 [宋]佚名《开河记》
A.历史叙述需要大胆想象
B.历史结论没有客观标准
C.历史信息需要辨别真伪
D.历史研究以正史为依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