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课件(共27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绪论课件(共27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诊断学 Diagnostics
什么是诊断?
诊 断-识别、判断
通过症状学、体征学及其他医学检查手段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确定病变的名称。即通过疾病的表现来认识疾病内在属性的一道程序。
三种含义:诊断过程、诊断思维、诊断结论
两个程序: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识别?
判断?
什么是诊断学?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
学习各临床学科的基石
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常见症状
问诊
检体诊断
实验检查
病历书写
及临床思维方法
常用诊断技术
器械检查
医学影像诊断
1
2
3
4
5
6
7
8
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01
临床诊断的种类
02
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
03
绪论
CONTENTS
症状与体征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问诊
临床思维方法
实验室检查
1
2
3
4
5
7
6
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Harey的诊断学“五指”理论
five-finger approach to cardiac disease
问 诊
体格检查
与疾病密切
相关的辅检
实验室检查
排除疾病的辅检
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症状与体征
症状是病人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瘙痒、疼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眩晕等。研究症状的发生、发展、演变,对作出初步诊断和印象可发挥重要作用。
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症状与体征
体征是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或肺部啰音等。它在临床诊断的建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2.问诊 是通过医生与患者或知情人进行提问与回答,收集病人相关资料的过程,目的是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
病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诊断资料。
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体格检查 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对病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发现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要程序规范、全面细致、娴熟精确。
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4.实验室检查 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和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三大常规:血、尿、粪检查
肝肾功、电解质等生化检查
免疫学检查
分泌物、体液检查
临床病原学检查
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5.辅助检查 包括临床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如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内镜检查、肺功能检查及常用诊疗技术。
64排螺旋CT
 核磁共振
新技术很重要,但代替不了物理诊断。
高新技术不能取代问诊
高新技术不能如实反映体格检查获知的信息
高新技术不能取代常规的实验室检查
高新技术不能取代医生的诊断思维
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避免扰乱诊断思维,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6.临床思维方法 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结合掌握的疾病知识,对所获取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整理,以达到提出诊断的目的 。
作出正确诊断的意义:
诊断疾病是治疗疾病的先决条件,“临床医学首重诊断”。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正确的治疗。
作出正确诊断的要求:
丰富的医学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正确的思维方法。
诊断思维:在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断特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
修正及确立诊断
搜集临床资料
分析、综合、判断资料
提出初步诊断
亲自掌握全面了解
全 实动 特
诊断思维
诊断疾病的过程
二、临床诊断的种类
一个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和病理生理诊断。
1.病因诊断 是根据致病因素所作出的诊断,能明确致病的主要因素,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毒性肝炎、结核性腹膜炎。
2.病理解剖诊断 是对病变的部位、性质、组织结构提出的明确诊断,如大叶性肺炎、二尖瓣狭窄、肝硬化等。
3.病理生理诊断 也称功能诊断,是反映疾病发生时,器官或机体功能状态的诊断。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
完整诊断
内容 意义 例1 例2
病 因 最具指导意义 细菌性肺炎 风湿性心脏病
病 理 解 剖 定位、范围 性质由临床推断 右下大叶性 肺炎 二尖瓣狭窄
回流
病 理 生 理 功能变化 低氧血症 心律不齐、房性早搏
疾病的分型分期 全面、完整 中毒性休克 Ⅲ级心功
二尖瓣的解剖结构
二尖瓣的生理功能
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
心脏杂音的传导特点
心尖区、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局限于心尖区、低调、隆隆样、
舒张中晚期、递增型杂音
二尖瓣听诊区
二尖瓣狭窄
病 因 诊 断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病理解剖诊断 二尖瓣狭窄
病理生理诊断 心功能三级
医德医风
沟通教育技巧
医患关系
人文
症状、体征和辅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理论
建立严谨的临床思维,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思维
问诊、查体、辅检选择、结果分析、病历书写
实践
三、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
四者结合,缺一不可
1.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善于同患者交往。
2.理论上,掌握症状、体征和实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3.实践上,问诊、体检的基本技能要反复训练。
4.理论联系实际,要肯于在临床实践中花费“笨功夫”。
5.努力复习相关医学基础课程。
学习方法要点
诊断学的学习要求
1.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
2.规范化地进行体检;
3.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4.掌握心电图操作,熟悉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5.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和住院病历;
6.能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诊断学绪论总结
医术精湛医德高,患者信赖配合好
问诊系统且全面,主诉为纲靠提炼
查体最是基本功,手法顺序须规范
其他检查按需定,结果意义须详辨
病历书写要严谨,格式正确项目全
归纳资料去粗伪,综合分析出诊断
诊断准确是与否,临床实践受检验
理论实践相结合,方能学好诊断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