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能量守恒定律 教案【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对热力学知识内容的总结和扩展。能量就是从千差万别的各种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学生学习到这里,已经可以从内转化和守恒扩展到自然界各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了。能量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工具。学习本节使学生建立起能量的观点,学会用能量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物理观念: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及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科学思维: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解释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科学探究:通过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养成与他人合作探究的习惯,体验科学家探究规律的艰辛与执着。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习科学家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2.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分析、解决有关问题。难点如何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如何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让“饮水小鸭”“喝” 完一口水后,直立起来。直立一会儿,又会慢慢俯下身去,再“喝”一口,然后又会直立起来。如此循环往复....这种“饮水小鸭”玩具是一架永动机吗 【新课讲解】(一)探索能量守恒的足迹探索能量守恒的足迹1.不同形式的能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有描述热运动的内能、描述机械运动的机械能、描述光辐射的光能,等等。不同形式的运动都可以用能量来描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能量的观念把热、电、光、磁等都统一起来描述。展示各种形式的能量,让学生描述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形式的能。2.能量之间的转化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展示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哪几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3.能量守恒观念的形成在认识自然的进程中,科学家慢慢知道了要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例如,机械能的各种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和磁可以相互转化,热和电也可以相互转化……展示关于能量转化的研究成果,体会探索能量守恒的艰辛。(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1 、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2 、表达式:3 、意义: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它与细胞学说,进化论一起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课堂练习1、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来;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物理过程是 ( )A.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B.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D.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答案:C(一)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第一类永动机1、 第一类永动机概念: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结果:无一例外地归于失败.原因: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2、永动机给我们的启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视频演示不同永动机失败的原因)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叫永动机.人们把这种不消耗能量的永动机叫第一类永动机.(不吃草的马)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一部机器,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能量,因此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课堂练习2、关于能源的利用和节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的利用率应该是100%B.由于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总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的意义不大C.节约能源只要提高节能意识就行,与科学进步无关D.在能源的利用中,总会有一部分能源未被利用而损失掉答案:D【板书】(一)板书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2、意义3、永动机不可制成【课后反思】(一)课后反思本课的内容较为简单,在前面的必修教材里已经学习过。那么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能量守恒定在热力学中的具体体现,做好解析。能量守恒定律是最普遍、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但是学生疑惑的是它没有公式,解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增加了一道练习题,以便加强学生的能量观。如果能够融会贯通的使用能量守恒定律,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必然得心应手,看待自然现象也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