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目 录01020304总结拓展新课讲授新知导入案例分析 冠心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 疾病负担日渐加重 , 已成 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是基层医疗机构所面临的首要防治任务。 心电图: 作为首选重要检查 , 高效、 快捷。新知导入总结拓展新课讲授案例分析一.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1.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2.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二. 心肌梗死1. 基本图形及机制2. 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3.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及梗死相关血管的判断理解复述分析岗位理解【心肌缺血与梗死】新知导入总结拓展新课讲授案例分析缺血前降支回旋支【复习】--冠脉解剖及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 损伤 坏死后降支右缘支右冠脉短暂 胸痛持久 胸痛左冠脉新知导入总结拓展新课讲授案例分析诱因【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1、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大2、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复极过程除极状态新课讲授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1、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高大2、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倒置【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新课讲授正负双向T波 负正双向T波冠状T波高耸T波高尖T波正常T波低平T波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倒置T波双峰T波心肌损伤: 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1、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下移2、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段抬高【心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新课讲授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心肌损伤: 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1、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下移2、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段抬高【心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新课讲授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ST-T改变的临床意义】1、 典型心绞痛: 发作时面向缺血部位导联出现 ST段下移和\或T波倒置 , 持续时间短暂。新课讲授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2、 透壁性心肌缺血:冠状T波【二、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新课讲授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心绞痛发作时 发作结束后复查3、 变异型心绞痛:面向缺血部位导联 出现ST段上抬并常 伴有高耸T波。【二、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新课讲授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1、 缺血型改变 心内膜下缺血 → T波高大直立 心外膜下缺血 →T波倒置2、 损伤型改变 心内膜下损伤 →ST段压低 心外膜下损伤 →ST段抬高3、 坏死型Q波 深度≥同导R波的1/4 宽度≥0.04S【心肌梗死基本图形及机制】新课讲授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缺血高大T波 , 弓背向损伤上的ST段抬高缺血病理性Q波 , ST段损伤弓背向上的抬高,坏死T波倒置。缺血从ST段回到等电线坏死开始。临床分期超急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坏死 T波恢复或倒置、低平+坏死型Q波【心肌梗死基本图形及机制】超急期恢复再灌注最佳时机病理进展 心电图改变新课讲授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正 常导联 心室部位供血的冠状动脉V1-V3 V3-V5 V1-V5 I、 avL、 V5、 V6 Ⅱ、 Ⅲ、 avF V7-V9 V3R-V4R 前间壁 前壁 广泛前壁 侧壁 下壁 正后壁 右心室左前降支左前降支左前降支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Lead II【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及梗死相关血管的判断】右冠脉前降支新课讲授回旋支左缘支总结拓展新知导入案例分析左冠脉 心电图表现: I、 avL、 V3-V6病理Q波 , ST段抬高 , T波高尖。 诊断: 前侧壁心肌梗死(急性期)【三、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案例分析总结拓展新课讲授新知导入 心电图表现: II、 III、avF见ST段抬高 , T波高 大直立 诊断: 下壁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案例分析总结拓展新课讲授新知导入诱因u 心肌梗死: 动态演变缺血型T波改变: 内高→外倒损伤型ST段: 内下外抬坏死型Q波u 心绞痛: 发作时 缺血型T波改变 内高外倒损伤型ST段改变 内下外抬缺血 损伤 坏死短暂 胸痛持久 胸痛总结拓展缺血新课讲授新知导入案例分析u ST-T改变鉴别 冠心病心绞痛 其他: 心肌炎、 心肌病、 心包炎、脑血管意外、 电解质紊乱、 药物、心室肥大、 束支阻滞......u 心肌梗死鉴别u分类: STEMI、 NSTEMI ST段抬高: 变异型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肌炎、 主动脉夹层、高血钾等 异常Q波: 感染、 脑血管意外等【冠心病临床鉴别】总结拓展新课讲授新知导入案例分析学好基本知识练好基本技能培养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