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神经系统检查》教案基本情况授课题目 神经系统检查参考资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肌力的检查方法分级。感觉的检查方法,神经反射的检查方 法 熟悉:脑神经的检查方法。 了解: 神经系统的病理体征的意义。能力目标 掌握肌力的检查方法分级。感觉的检查方法,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肌力的检查方法与分级 感觉的检查方法 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教学难点 神经反射的检查——老师示范,在电子模型上练习,回宿舍后同 学间相互练习。教学内容一、意识的检查:检查方法:主要通过与病人交谈,检查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评价。分级:清醒、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浅昏迷、深昏迷二、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依顺序进行检查。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脑神经功能、检查方法及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意义三、运动功能检查1、肌营养(肌容积)观察肌肉形态,是否有萎缩或假性肥大,可用皮尺测量双侧肌肉周径。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肌病。假性肥大:结缔组织和类脂质增生,肌纤维本身无增生。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2、肌力与随意运动肌力 肌肉运动时最大的收缩力。随意运动 在意识支配下的动作。瘫痪 随意运动丧失或减弱。(肌力减退)肌力的检查方法:肌肉收缩时给予适当的阻力,测试能对抗的阻力大小。肌力分级:0~5级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中枢性 周围性肌张力 肌萎缩 腱反射 病理反射 增强 无 增强或亢进 有 减弱或消失 有 减弱或消失 无瘫痪的形式形 式 特 点 临床意义偏瘫 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丧失,并伴 对侧内囊病变同侧脑神经损伤单瘫 单一肢体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大脑皮质运动区截瘫 四肢或双下肢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脊髓灰质炎脊髓病变交叉瘫 一侧上下肢瘫痪及对侧脑神经损 脑干病变害肌张力肌张力:骨骼肌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即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反应。 检查方法 被检查者完全放松,触摸肌肉的硬度以及伸屈其肢体时感知肌肉对被动伸 屈的阻力。肌张力增高 :肌肉有坚实感,病肢被动伸屈时阻力增高。①痉挛状态(折刀式):椎体系损害。②铅管样强直 锥体外系损伤。肌张力减低:肌肉松软,被动屈伸患肢阻力减低。不自主运动(不随意运动)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 锥体外系损伤的表现。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手足搐搦。共济失调:小脑、前庭系统、视觉、深感觉、锥体外系共同调节运动的协调与平衡。 这些单位的任何病变,尤其是小脑的病变,可使运动缺乏准确性,称为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常用检查试验: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对指试验、轮替试验、闭目难立 症。小脑病变:睁闭眼都不能完成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能完成,闭眼不能完成四、感觉功能检查检查感觉功能注意点:①患者必须意识清晰,并能与检查者配合;②让患者了解检查的目的与方法;③注意左右侧、远近端部位的差别;④患者在闭目状态下进行检查,以免主观和暗示作用。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体表图形觉。感觉障碍的性质 感觉丧失、感觉减退、感觉过度、感觉过敏、感觉异常、感觉分离感觉障碍的类型 末梢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内囊型、脑干型、皮层型五、神经反射浅反射 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肌肉收缩的反射。常用浅反射有:角膜反射、腹壁反射(上、中、下)、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 射。1、腹壁反射(上:胸7-8;中:胸9-10;下:胸1-12、肋间神经):患者仰卧位,双 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放松,双侧分别按上、中、下三部分,由内向外轻划腹壁皮肤。正 常反应腹肌收缩。2、提睾反射(腰1-2、生殖股神经):竹签自下而上轻划大腿内侧皮肤,正常反应为 同侧睾丸上提。3、跖反射(骶1-2、胫神经):检查法同Babin ski征。4、瞬目反射(角膜反射):棉花纤维束轻划患者角膜。反应为出现快速瞬目5、肛门反射(骶髓4~5节):大头针轻划肛周皮肤,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经深部感受器完成的反射,又称腱反射。常用的深反射有: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踝(跟腱)反 射。1、肱三头肌反射(颈6-7、桡神经) 医生以左手托扶被检查者的肘部,被检查者前 臂搭在医生的左前臂上,上臂稍外展,患者肘部屈曲约100度,医生用叩诊锤直接叩击 尺骨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正常反应:前臂稍外伸展。2、肱二头肌反射(颈5-6、肌皮神经) 患者肘部半曲,前臂稍旋前,检查者以左手 中指(或拇指)远端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用叩诊锤叩击中指远端。反应为肱二 头肌收缩,前臂屈曲。3、桡反射(颈7-8、桡神经) 肘部半屈曲,前臂稍旋前,医生以左手轻托被检查者 腕关节上方,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检查者叩击桡骨下端或桡骨茎突。反应为前臂旋 前屈肘,半伸腕。4、膝反射(腰2-4、股神经) 患者坐位时小腿完全松驰下垂与大腿成直角; 仰卧位 时,检查者左手托起患者双侧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度。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股四头 肌腱。反应为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5、跟反射(骶1-2、胫神经) 患者仰卧位时,髋及膝关节屈曲,下肢外旋外展位, 检查者用左手托患者足掌背屈成直角;跪位。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六、病理反射病理反射:指锥体束受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 的异常反 射。1岁半以内的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这种反射,但不属于病理变化。 常用的病理反射1、Babin ski征: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跖关节处再转向拇趾侧。反应为 足跖向跖面屈曲。2、Oppenheim征:拇指、食指沿胫骨前沿上下推动。3、Gordon征:用手挤压腓肠肌。4、Chaddock征:竹签划外踝下方及足背外缘。5、Gonda征:手置于足外侧两趾背面向跖面按压数秒后突然松开。阳性:木趾缓缓背伸,其余四趾扇形分开。阴性:足跖向跖面屈曲。6、霍夫曼征:检查者左手持患者腕关节上方,右手食指、中指夹住患者中指第二指节,拇指弹刮患 者中指甲。阳性反射为患者其余四指出现屈曲动作。阵 挛当深反射极度亢进时可以出现阵挛,即有一持续的压力使所评估的肌肉保持紧张时, 该肌肉可以出现节律性的收缩。1)、膑阵挛:仰卧位,下肢伸展,检查者拇指食指夹住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推动,并保持一定推 力。阳性反应为骨四头肌节律收缩,是髌骨上下颤动。2)、踝阵挛:仰卧位,检查者左手托起患者小腿,右手持足底前端,突然推足底于背曲为位,并保 持一定推力。阳性表现小腿屈肌群发生节律收缩。七、脑膜刺激征1、颈项强直仰卧位,检查者右手置于患者胸前,左手托患者枕部作颈项曲颈动作。阳性表现为颈 曲时抵抗力增强,屈曲受限。2、克匿格Kernig征:患者阳卧位,先将一髋关节屈曲成直角,在抬高小腿,正常膝关节角度大于135度。阳 性表现伸膝受限,伴发下肢曲肌痉挛或沿坐骨神经走行疼痛,或对侧下肢屈曲动作。3、布鲁津斯基Brudzin ski征:做法同颈项强直。阳性表现为双侧膝关节、髋关节一过性屈曲。拉塞格征患者仰卧位,伸直双下肢,医生抬高其一侧下肢。正常人伸直的下肢抬高大于70度。 阳性反应为伸直的下肢抬高小于70度,伴下肢曲肌痉挛或沿坐骨神经走向疼痛。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一、多发性神经炎——末梢神经炎主要症状:双下肢或双上肢远端对称性软弱无力,并伴有远端感觉异常。如手足麻木、疼痛、发凉、或灼热等。体征:呈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浅感觉异常,伴指趾运动功能障碍,重者:腕下 垂与足下垂,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晚期可肌萎缩。皮肤可 有菲薄、干燥、变色及汗少、皮温低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指趾甲粗糙、松脆现象。 二、急性脊髓炎为非特异性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主要症状:躯干有束带感,双下肢或四肢瘫痪。主要体征:脊髓病变以下节段支配的肢体深、浅感觉全部消失;病变早期瘫痪肢体肌 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脊髓休克期,约1~3周后,逐渐转为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三、脑血栓形成症状与体征:与闭塞的血管的位置有关。主要症状:多在安静中发病(睡眠),起床时发现一侧或一个肢体不能运动和/或感觉 异常,重者可意识障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