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脏和血管检查》教案基本情况授课题目 心脏和血管检查参考资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的内容和方法; 叩诊的方法,听诊的部位、顺序和内容; 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 熟悉:心脏正常浊音界,浊音界各部的组成,变化的临床意义。 心脏杂音的意义。 周围血管征的意义。 了解:心脏杂音的特点。能力目标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的内容和方法; 叩诊的方法,听诊的部位、顺序和内容; 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心脏视诊、触诊的内容和方法; 叩诊的方法,听诊的部位、顺序和内容; 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教学难点 叩诊的方法,听诊的部位、顺序和内容;教学内容检查心脏的注意事项1、体位 一般采用仰卧位或坐位,听诊时,可根据病情需要嘱被检查者采取左侧卧位 或前倾坐位;2、 被检查者应充分袒露胸部,不宜隔着衣服检查;3、 检查环境要安静,光线及温度适宜。一 、视 诊1、心前区隆起与凹陷2、 心尖搏动 注意位置、强度、范围、节律、频率。正常成人坐位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距前正中线约7~9cm; 搏动范围直径 2.0~2.5cm。3、 心前区异常搏动二 、触 诊方法:二步触诊法 手掌指关节或手掌尺侧触诊法,中指、示指并拢触诊法。 内容:心尖搏动和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 器质性心脏病的体征;有震颤一定有杂音,反之不一定。 检查内容: ①确定其部位及来源;②确定其在心动周期的时期;③分析其临床意义。心包摩擦感 急性心包炎早期三 、 叩 诊作用:确定心界、心脏大小、形态、位置叩诊心界是叩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叩诊方法 间接叩诊 宜轻叩诊体位与板指 仰卧位 板指与肋间平行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叩诊顺序①先左,再右;②从心尖搏动外2~3cm开始,逐渐向内; 由清→浊,标记,再逐肋间向上至第2 肋间;③叩右心界:先沿右锁骨中线从上→下,叩出肝上界,于其上1肋间,由外→内,由清 → 浊,标记,逐肋向上至第2肋间。正常成人相对浊音界右界 肋间 左界(距正中线距离)2~3 Ⅱ 2~32~3 Ⅲ 3.5~4.5(心腰)3~4 IV 5~6V 7~9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心脏浊音界各部的组成右 界 肋间 左 界升主动脉、上腔静脉 Ⅱ 肺动脉段右心房 Ⅲ 左心耳右心房 IV、 V 左心室心上界 第3肋前端下缘水平;心底部(第2肋间以上)主动脉、肺动脉段心下界 右心窒、左心室、心尖部心腰 左心窒与血管交接处向内凹陷处。心浊音界的变化及意义(心脏因素)因 素 心脏浊音界变化 常 见 疾 病左心窒增大 靴形(主动脉型) 主动脉瓣病变向左下扩大,心腰呈直角 高心病左心房增大 梨形心(二尖瓣型) 二尖瓣狭窄心腰消失或膨出双心窒扩大 普大型 向两侧扩大 扩心病、全心衰心包积液 向两侧扩大,心浊音界随体位变化四 、 听 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 杂 音 额外心音 心包摩擦音。心脏瓣膜听诊区 心脏瓣膜开放与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 心瓣膜听诊区及位置听 诊 区 位 置 听诊顺序二尖瓣区 心尖搏动最强点(心尖区)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2肋间~第2听诊区 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 胸骨下端左缘注意点:①避免隔衣听诊;②膜型体件听高调声音;③ 钟型体件听低调声音。S1: 主要是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 → 瓣叶突然紧张 → 振动。标志收缩期的开始。 S2: 主要是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 瓣膜紧张 → 振动。标志舒张期开始。 S3: 舒张早期血液快速流入心窒 → 心窒壁、乳头肌、腱索紧张、振动所致。 S4: 与心房收缩有关。正常心音特点S1 S2 S3(较低)音调 较高 更低(较强)音 响 较弱 更弱(较钝)性质 较清脆 更低钝持续时间0.1s 0.08s 0.04s(出现)与心尖和大动 在心尖和大动 左侧卧位、呼气末、运(时机)脉搏动同步 脉搏动之后 动后、抬高上肢时易听清楚部位心尖部 心底部 到 心尖部及其内上方影响心音强度变化的因素:①心室充盈度及瓣膜的位置②瓣膜的完整性和活动性③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度,瓣膜两侧的压力差④胸壁厚度、胸腔与心脏距离第 一 心音改变增强: S1 ↑1、 二尖瓣狭窄 — — 拍击性S1;2、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 大炮音;3、 发热、 甲亢减弱S1 ↓:1、 二尖瓣关闭不全;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 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心肌病变。心音性质变化钟摆律: S1 失去原有的特征,与S2 相似,当心率增快时,舒张期与收缩期时限几乎相 等,心音酷似钟摆的“di-di” 音。此音调常见于胎儿心音,又称“胎心音” 。是严重心肌受损的标志。第二心音S2包括主动脉瓣成分 (A2) 和肺动脉瓣成分 (P2) 。A2 ↑: 主动脉内压力 1 高血压,主动脉硬化P2 ↑: 肺动脉内压力↑ 二狭、左心衰、左 → 右先心。A2 ↓: 主动脉内压力 ↓和瓣膜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P2 ↓ : 肺动脉内压力 ↓ 肺动脉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第 一 、二音同时改变S1 ↑、S2 ↑ : 心脏活动↑ 体力活动贫血等。S1↓ 、S2 ↓: 心肌严重病变,心搏出量↓,声音传导受阻。心音分裂:如果心音的2个成分间的间隔延长,听诊时出现1个心音分裂成性质相同的2个成分的现象。S1分裂:病理分裂三尖瓣关闭明显迟于二尖瓣。S2分裂:病理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狭、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额外心音:原有心音之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音。多数出现在舒张期。舒张期额外心音①奔马律:舒张期额外心音与有S1、S2 组成的韵律,类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的声音。 可分为舒张早期、晚期奔马律,重叠奔马律②开瓣音: (二尖瓣开放性拍击音)主要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尚柔软有弹性时,可 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参考条件。③心包叩击音:主要见于缩窄性心包炎收缩期额外心音:①收缩早期喷射音: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轻中 度关闭不全。②收缩晚期喀喇音:二尖瓣脱垂医源性额外音:①人工起搏音;②人工瓣膜音心脏杂音: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由心室壁、瓣膜、血管壁振动 → 持续时间较长的异样声音。产生机制:在血流加速、异常通道、血管管径异常等情况下,使正常血流的层流状态 转变为湍流或漩涡,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心脏杂音听诊要点①最响部位:提示病变位于相应瓣膜②出现时期:收缩期杂音 功能性或器质性舒张期杂音、双期杂音 器质性③杂音性质:吹风样、喷射样、隆隆样、叹气样、鸟鸣样,柔和、粗糙。④杂音强度: i 瓣膜口狭窄越重,杂音越响,但过度狭窄则杂音减弱。 ii与血流速度 呈正相关。 iii 与狭窄的瓣膜口或异常通道两侧压力差呈正相关。 iv 与心肌收缩力呈正 相关。⑤传导方向。杂音可沿血流方向传导,也可经周围组织传导。可根据杂音的最响部位 和传导方向来判断杂音的来源及性质。⑥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心脏杂音临床意义听诊杂音对诊断与鉴别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价值。有杂音不一定有心脏病;有心脏病不一定有杂音。功能性杂音:①只限于收缩期;②心脏无增大;③杂音柔和、吹风样, ≤2/6级;④无 震颤。包括 ①生理性杂音;②全身性疾病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杂音;③瓣膜相对关 闭不全或相对狭窄 → 杂音。器质性杂音:杂音产生部位有器质性病变。收缩期、舒张期杂音的临床意义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舒张期狭窄)收缩期关闭不全狭窄 关闭不全Austin Flint 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二尖瓣相对狭窄,出现的二尖瓣区舒张 期杂音。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的杂音相似,但不伴有S1增强、开瓣音和震颤。五、周围血管检查内容 脉搏、血压、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腹-颈静脉回流征(肝-颈静脉回流征) 腹-颈静脉回流征(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平卧,平静呼吸,持续用手按压检查者腹部30~60s, 颈静脉充盈更 明显。意义: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机制:当按压腹部时,腹腔内压升高,腹腔内脏器的血液向右心回流增加,右心不能 有效地排出增加的血量,导致中心静脉压增高,颈静脉充盈加重。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方法: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甲床末端,或以玻片轻压其口唇粘膜。 阳性:见到红、 白交替的节律性微血管搏动现象。意义:脉压增大的疾病,如主动脉高新技术开发区关闭不全、 甲亢、严重贫血。 血管杂音静脉杂音:连续的“嗡嗡”样或“营营”样杂音。动脉杂音:多为收缩期喷射样杂音枪击音与Duroziez 双重杂音:将听诊器体件放在浅表大动脉处,听到 “Ta-Ta” 音,为 枪击音。如将听诊器体件稍加压,则可听到收缩期和舒张期非连续性杂音,称Duroziez 双重杂音。血管触诊(脉搏)内容:脉率、脉律、紧张度、强弱、波形、动脉壁情况。最常触诊部位:桡动脉其他触诊部位:颞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颈动脉注意点:两侧比较,上下比较。脉率 一般与心率相同;心颤、部分期前收缩脉搏<心率脉律 基本反应心律。①脉律整齐;②相对不整齐;③绝对不整齐脉波 异常有水冲脉、交替脉、重搏脉、奇脉、无脉。紧张度与血压(收缩压)有关。强弱与心脏每搏输出量、脉压、周围血管阻力有关。动脉壁情况:正常光滑、柔软,具有一定弹性。用手指按压阻断血流后,其远端动脉 不能触及。如能触及,提示动脉硬化。几种常见异常脉搏波形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如水浪冲过。检查方法:检查者触摸被检查者的桡动脉并握其手腕掌面,将其手臂抬高过头。 意义: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甲亢、重度贫血。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的脉搏。意义:左心衰竭(收缩力强弱交替)奇脉: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收缩压在吸气时较呼气时降低>10mmHg.意义: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