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体格检查 胸部胸廓检查(教案) 《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篇 体格检查 胸部胸廓检查(教案) 《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胸部和胸廓》教案
基本情况
授课题目 基本检查法
参考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与划线;桶状胸、扁平胸、鸡胸的概念 (形态);乳房的触诊方法及橘皮样皮肤的临床意义。 熟悉:胸壁检查内容;乳房视诊。
能力目标 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与划线;桶状胸、扁平胸、鸡胸的概念(形 态);乳房的触诊方法及橘皮样皮肤的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胸部的体表标志与划线; 桶状胸、扁平胸、鸡胸的概念; 乳房的触诊,橘皮样皮肤的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 胸部的体表标志与划线;
教学内容
胸 部 检 查
检查顺序:按视、触、叩、听诊的顺序
前胸→两侧胸→背部
同时左右对称部位对比。
体位:坐位或卧位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
胸骨角(路易Louis角)两侧与第2肋软骨连接,是计数前胸壁肋骨及间隙的主要标 志。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相当于第5胸椎水平。剑突
腹上角(胸骨下角)
肋骨与肋间隙
肩胛骨
肩胛下角(直立位双臂自然下垂,第7肋间隙或第8肋。)
脊柱棘突(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出,计数胸椎标志)
肋脊角(前方肾、输尿管上端所在区域)
乳头 锁骨中线第四肋或第四肋间隙
胸部人工划线 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 胸骨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
线 肩胛线(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 后正中线
胸部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腋窝 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 锁骨下窝 肩胛上区 肩胛
区 肩胛下区 肩胛间区
胸壁、胸廓
检查方法:视诊、触诊。
胸壁检查内容:营养状态、皮肤、淋巴结、骨骼肌发育;重点检查胸壁静脉、皮下气 肿(检查:按压,捻发音和捻发感)、压痛,肋间隙。
形态(包括对称性)
成人正常:前后径:左右径 1:1.5
扁平胸:前后径变小,前后:左右<1:2 如消瘦
桶状胸:前后径增大,前后:左右≥1:1 如肺气肿
乳 房
乳头 正常大约在锁骨中线第4肋间。
检查方法:视诊、触诊。还应注意引流乳房部位的淋巴结。
体位:坐位或卧位
乳房视诊内容
对称性:大小、形态、位置、乳头位置。
皮肤:有无红肿、溃疡、皮疹、瘢痕、色素觉着。
发红:局部炎症、癌性淋巴管炎
水肿:肿瘤浸润导致癌细胞填塞皮肤淋巴管引起淋巴水肿时,因毛囊明显下 陷,局部皮肤外观呈“橘皮 ”或“猪皮 ”样——乳腺癌。
乳头 位置、大小、对称否、有无倒置、内陷,有无异常分泌物。
血性分泌物可能为乳癌。
腋窝、锁骨上窝 有无红肿、包块、溃疡、瘘管、瘢痕。
触诊
检查顺序:外上→外下→ 内下→ 内上 →乳头
腋窝、锁骨上窝及颈部的淋巴结有无肿大。
手法:由浅入深滑行触诊。
内容 注意其质感,有无包块、结节、触痛。对乳头挤压有无异常分泌物。
包块 如有注意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及程度,边缘是否清楚,与周 围组织有无粘连。恶性肿块外形不规整、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差、无压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