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八课
01 课 文 导 入
02 字 词 巩 固
04 课 文 解 析
07 作 业 布 置
目录
03 课 文 层 次
05 辩 论 思 考
01 课 文 导 入
06 生 活 感 悟
环节一
课文导入
观看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段和阅读课前下发的小学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通过视频和课文寻找两者共同点。
火烧圆明园
共同点
1、圆明园的富丽堂皇
2、英法联军掠夺圆明园的恶劣行径
环节二
字词巩固
预习单内容反馈
字词学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给( )予 琉璃( ) 珐琅( )眼花缭( )乱 惊骇( )
晨曦( ) 瞥见( )
赃物( ) 箱箧( )

liú lí
fà lánɡ
liáo
hài

piē
zānɡ
qiè
8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赃物:
箧:
制裁:
惊骇:
荡然无存: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丰硕的功劳,伟大的成绩。
形容建筑十分富丽华贵。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小箱子。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惊慌害怕。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生词释义
环节三
课文层次
预习单内容反馈
10
开头(1):交代写作背景。
正文(2—9):对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愤怒谴责。
结束(10):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文章层次
环节四
课文解析
预习单内容反馈
小组讨论
交流合作解决课前预习中的批注和疑惑,解决不了的进行再师生合作探究。
12
第一组问题
在雨果心中,圆明园的地位怎么样?
提示:朗读第三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的美丽
提示:观看图片感受圆明园的美丽
13
14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是清代名园之一。
15
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地5,200余亩。
16
里面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仿照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 。
17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18
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绘画,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可以说,圆明园汇集了我国封建文化艺术的精华。
19
圆明园的珍宝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20
第一组问题
在雨果心中,圆明园的地位怎么样?
21
雨果:世界奇迹(盛赞)
第二组问题
文章后半部分围绕“两个强盗,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圆明园被毁图片
22
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 年 8 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进占天津,9 月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直攻北京。10 月,英法联军在汉奸的指引下,焚掠圆明园。后与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
23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24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25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26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于他们来说是远征,对于中国来说是侵略和掠夺,而巴特勒写信给雨果,实际上是想利用雨果的影响力为他们歌功颂德。
27
通过比喻论证把英法联军比作“强盗”突出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
第三组问题
作者善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些反语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找有反语的句子,进行反复朗读,读出感情。
28
例如:“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赏析:“更漂亮”原是赞美,正话反说,批判英法联军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强烈讽刺和愤慨!
雨果的思想感情:坚持正义,胸怀博大
29
环节五
辩论思考
辩题
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和赞美,而是“站在正义的立场,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呢?
提示:结合雨果生平。
提示:他是一个怎样的作家?
31
32
雨果(1802-1885)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是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总结观点
1、雨果不是不爱国,相反的是非常爱国,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瑰宝,雨果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节,体现了雨果先生的博大胸怀。
2、雨果作为法国人,希望法国政府迷途知返,不要再饱受骂名,这也是爱国的体现。
33
环节六
生活感悟
问题
结合本篇课文,从雨果先生的立场上联系生活实际,有没有什么感悟?
提示: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提示:结合中国近代史。
35
36
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
巴黎圣母院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如果说艾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那么巴黎圣母院无疑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被毁各国态度
中国2019年4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向全体法国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
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发布《文明 不能承受之殇》一文,称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2019年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说,巴黎圣母院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对文化的珍视、对美的热爱超越国界。
38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看到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火灾的照片他深感震惊。他说,巴黎圣母院是一个自14世纪以来耸立至今的世界遗产的独特典范。他的心此刻与法国政府和人民在一起。
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也说:“今天我们所有人与巴黎同在。
39
感悟
角度一:人类目光(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遗产是世界的,不管是巴黎圣母院被烧还是圆明园的毁灭,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我们要超越国界的保护这些文物,它承载了人类世界文明历史,是世界人民的瑰宝,在文化上,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40
我们不仅要保护文物,更要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珍稀物品。例如保护环境,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于一个世界,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维护世界和平,爱护地球,促进地球可持续发展。
41
感悟
角度二:近代屈辱的教训
清王朝腐朽、专制封建制度,是圆明园毁灭悲剧的根源。落后必将挨打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
吸取教训,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2
感悟拓展
大到国家,小到地方,从地方特色出发,是否我们井冈山也有需要传承和保护的地方呢 保护有什么意义?请课后进行探究。
提示:红色文化
提示:绿水青山
43
环节七
作业提升
问题
请同学们针对课堂当中的辩论的问题“雨果是不是不爱国”写一篇短小的议论文。
提示:注意要用到本课所学的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及雨果善用反语的写作方法。
45
谢谢观看
4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