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服装穿着的美学理念1 课件(共30张PPT) -《服装美学(第3版)》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讲 服装穿着的美学理念1 课件(共30张PPT) -《服装美学(第3版)》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讲
● 服装穿着的美学理念
服装美学
图3-1 穿靴子的动感
平放的裙装,即使有褶裥纹饰,也只是犹如一泓平静的秋水,当它被人提起时,其裙身的褶裥纹饰就成了一泻千里的瀑布了,而当人将它穿在身体上时,随着人在行走时引起的空气对流,悬垂感强的面料做成的裙身,便会随风飘动起来。
图3-2 元刘贯道《消夏图》中的服饰形象
服装是静态的存在,服饰形象就是动态的事象了。服装经人穿着之后所体现出来的美感,实际上已经是活生生的,成为人的社会形象的一部分了。
第一节
自我形象塑造
图3-3 现代生活妆扮
自我形象塑造源于自我形象塑造的意识。假如只是将服装作为遮护身体的功能性用具,也就没有什么审美形象可言,更谈不到艺术创作了。将着装看做是自我审美形象塑造的主要手段,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自我形象塑造的重点落到审美上,开始于人类摆脱了以主要精力去求温饱的时代。
图3-4 飘动的服饰
在21世纪,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就落实到美化自我意识、对于艺术创作的强烈的表现欲、进一步烘托艺术个性和始终站在文化潮流前列的种种着装意识与行为之中。服饰形象的再创作对人生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3-5 穿正统西装的男士
一、美化自我意识
人类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是审美前提,它直接导致了单体人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和意欲美化自我的意识。
意识是人的大脑皮层的本能产物。当它发展到美化自我的意识阶段,就已经完全脱离开早期那种朦胧的、处于可知不可知之间的低级阶段,而开始上升到主观已在客观中寻找到恰当位置的高级阶段。
图3-6 植物气息与服装美
图3-7 坚毅又讲究的老人
二、强烈的艺术表现欲
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艺术,将自己主观世界的意识、心态、情感、理想等变为物态化的表现。当然这个主观世界的生成与发展是受到大文化背景的直接影响的。着装者通过冷灰色的兔毛披肩和藏青色的厚呢大衣,表现出对淡雅、庄重色彩与凝重、高贵风格的追求。满头银发,身着鲜红的衬衣、白长裤(裙),说明着装者虽已青春消逝,但仍具有火一样的热情及在生活上倾注的艺术匠心。
图3-8 戴礼帽的女孩
图3-9 美化自我的装束
在山村,在水乡,哪怕只有最简单的可利用的自然物质,也会被人们利用来美化自己,穿一串石珠项链,织一块布围成筒裙,这正是人们美化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强化。
图3-10 突出优雅的装束
三、艺术个性的流露
在艺术中表现出的个性,通常正是创作者的独特风貌,它既贯穿于创作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也凝聚在物化形态的创作结果之内。
图3-11 强化自我形象
四、趋向最新潮流
自我形象塑造意识是穿着创作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着装者,只有当他有了强烈的自我形象塑造的需求,有了在自己身上创作穿着艺术佳品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这种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建构上塑造新形象的动力。
图3-12 朴素也会塑造艺术
第二节
服装的最佳选择
图3-13 当代新潮打扮(之一)
着装者在进行自我服饰形象塑造时,由于类同于一般艺术创作,因此选择哪一种衣服或配饰,基本上与艺术家选择材料是一样的。
图3-14 当代新潮打扮(之二)
着装者选择服装,意欲塑造一个理想的形象时,必须考虑到人们印象中的服饰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哪一种服装能够构成豪华风格,哪一种服装能够构成俭朴风格,这都无法确定一种不变的格局。至于哪一种或哪一套穿着可以显示最新潮流,更是因时而异了。
图3-15 超短裙风采
一、不悖受众审美观念
作为服装穿着创作的主体,无论是不是着装者本人,都必须考虑到受众对服装美的审定与欣赏标准。当此时此地人们习惯于长裙的时候,穿着创作者可以选择中长裙,这样做的结果是既不被动地迎合受众,又不会使受众感到难以接受。
图3-16 新潮清灵打扮
图3-17 华丽的个性礼服
二、顺从个人审美趣味
穿着创作者本人的审美构想和艺术选择,不会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正确、都恰到好处,但是穿着创作者如果与着装者为一体,可以在选择中,既有意识地不违背受众的审美标准,又无意识地顺从自己的审美趣味。某种程度上跟着感觉走,有时会构成宛如文学创作中意识流式的作品。这种穿着往往有一种出人意料,超乎常规但又不违背情理的美。
图3-18 华丽装束
三、有助于塑造完美形象
通常来说,在一定范围之内的高档服装面料奠定了华丽形象的基质。在此类服装材料中的所有厚、薄、滑爽、粗糙等衣料都容易首先给人以华丽形象的印象。如果身上戴有配饰的话,贵重金属、翠钻珠宝也以材质本身的价值标定,显示出华丽形象的存在。
图3-19 高雅形象
图3-20 高雅举止与形象
图3-21 俭朴装束中有民间风格的围巾
款式简洁有如高雅形象,但工艺上大可不必与华丽形象和高雅形象相比,只要制作合理,一般即可符合要求。色彩上倒不必拘谨,纯色、间色并用。色彩鲜艳本身即带有民间艺术风格,因此与俭朴形象并不矛盾。
图3-22 颜色简洁,俭朴中显大方
俭朴形象不宜佩戴闪光配饰,即使是人工制品,也会影响俭朴形象的塑造成功。
图3-23 新潮形象总是领先一时
图3-24 新潮形象可简单也可豪华
图3-25 另类装扮
图3-26 奇葩的化妆与额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