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四讲● 服装创作的美学风格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服装美学第一节服饰形象的生活来源图4-1 月桂树神话题材的王冠一、模仿生物在服装造型、色彩、纹饰创作中,模仿生物形态美,并不同于服装艺术创作中以此为原材料的简单行为。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能混淆。人的初始服装,原是采自生物,以生物作为取材对象的。其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取材,另一就是仿生。模仿生物,是模仿其外形与神态,与生物本身没有任何接触。就好像以犀角做成配饰和银质做成兽角形头饰的区别一样。图4-4 古画中的首服仙桃巾仙桃巾:中国宋代士人戴的一种巾,形状 极似桃形,也被人们称为桃冠。米芾《西园雅集记》中写道:“其乌帽黄道服提笔而书者为东 坡先生,仙桃巾紫裘而坐观者为王晋卿。”看起来,仙桃巾造型,是雅士的雅趣所致。图4-6 欧洲郁金香式裙郁金香式裙:法国设计大师创造的一种直接选取植物形的裙体。其裙式样为腰部紧束,下摆离地 37厘米,上身轮廓线呈郁金香花朵形,下部如花茎形。图4-7 西方贵族男性的南瓜裤南瓜裤:16世纪,欧洲男子的长筒袜(或紧身裤)上端突然向外膨胀,然后再 于腰部收回,使大腿上部至腰这一段呈现出圆鼓鼓的南瓜形。由于突起部位通常有 竖线形的刺绣或是刺绣而成的透孔,使南瓜形的裤体更接近于真实的植物。图4-9 中国武士獬豸冠獬豸冠: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种兽叫獬豸。《异物志》载:“荒中有兽名獬豸, 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秦以后,模仿獬豸角形为冠形, 因此成为执法大臣的专用首服。图4-12 当代鸭舌帽鸭舌帽:20世纪自欧洲流行,直至亚洲,帽子前方形似鸭嘴,两层扁平状(帽 檐和帽顶),中间以按扣连接。俗称鸭舌帽。图4-13 14世纪欧洲羊角发式图4-14 公鸡式发型图4-15 欧洲猪尾巴式发型猪尾式假发:是由戏称而得名。原本只是18世纪流行的一种假发式样。多数是 用黑丝绸带在拖至颈部的假发上编织辫子,再饰以黑色蝴蝶结扎束。形状有些像猪尾,就被人嬉笑、调侃般地称呼开来。图4-16 中国民间老虎帽图4-19 欧洲燕尾服燕尾服:这是盛行于18~19世纪的欧洲最著名的男子礼服。它的造型由英国骑兵服改制,其前襟短,原本是为了骑马时上下马方便。其后襟下摆加长而且开衩形如燕尾,既实用,又新颖美观。图4-23 清代马蹄袖服饰形象局部造型模仿动物的还有中国满族服装上的马蹄袖,鞋子的马蹄底,这些都体现出人们在服装创作中惟妙惟肖的模仿手段。图4-24 欧洲羊腿袖欧洲女服中的羊腿袖也在奇特的造型中表现出对动物形体的模仿。那是一种从腕部到肘部都紧紧包牢的袖子,可是从肘部到肩部却突然鼓胀开来,然后在肩部收拢或在肩部上再打褶,样子很像是羊的后腿。图4-25 “福寿三多”图案东方人服装上的纹饰,更是讲求写实花卉禽兽。上至帝王,下至黎民,无论男女老少,服装上都有模仿生物的纹饰。不仅花卉纹样有不成文的规定,而且官服上绣禽绣兽(中国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做成单独纹饰,以别等级),都是皇家规矩,不得有半分逾越。图4-26 “金玉富贵”图案图4-27 “凤戏牡丹”图案图4-28 “鸳鸯戏水”图案图4-29 日本儿童和服图案日本江户时代,大名以上的武士家中的妇女,夏天穿礼服,地位高的人服装整体都染上花纹,而地位低的人则在腰部以下也染上花纹,于是礼服就被称为“染花 礼服”。其纹饰起初为流水或山水,后来发展为松、竹、鹤等带有吉祥含义的生物纹饰了。图4-30 日本成年人和服图案图4-31 时尚气球裙二、模仿非生物服装模仿非生物的表现,说明了人们在服装创作中不拘一格地吸收服装之外其他物质的创作态度,赋予了服装美学风格的广博和丰厚的艺术基础。图4-32 欧洲中世纪圆饼形头饰图4-33 元代钹笠钹笠:蒙古族凉帽。以竹篾、细藤编成。形似中国打击乐器——钹。图4-34 元代瓦楞帽瓦楞帽:中国金元时代流行,至明代专用于士庶。造型如建筑顶部的瓦楞状。图4-35 16~18世纪鼓形裙鼓形裙:16世纪末至 18世纪在欧洲十分时髦的一种裙子式样。这种式样通常是由缎带将金属丝、鲸鱼须等穿连成鼓的形状,以起到支撑罩裙的作用。图4-36 现代喇叭裤喇叭裤:20世纪70年代风靡世界的一种裤形。裤子臀部及大腿部剪裁合体、贴身,但裤身自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脚肥大,呈喇叭形。图4-37 古代笏头履笏头履:也被称为高墙履,都指鞋头翘起的造型而言。其形似官员上朝时手持 的笏板,又犹如墙类遮挡物。鞋头基本上是高竖起的一个长方形,长方形上端略呈弧线。图4-38 清代弓鞋图4-39 清代花盆鞋图4-40 现代酒盅跟凉鞋图4-41 网络时代的时装(之一)图4-42 网络时代的时装(之二)图4-43 中国吉祥图案“和合如意”服装纹饰中以非生物作为模仿对象的例子,更是无法以数字来计算。单说中国明清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中,就有花瓶、龙船、铜鼎、玉磬、古琴、围棋、线装书、卷轴画、山石、金钱、银锭、灯笼、金印、太阳、海水、绣球、竹笙、风筝、元宝、八宝绦子、玉璧、铜镜、香炉、祥云、如意等。图4-44 中国吉祥图案“暗八仙图4-45 佛教“八吉祥”图案图4-46 中国“同偕到老”图案图4-47 欧洲船形帽21世纪以后的机器人、变形金刚、汽车、火箭、飞机乃至所有工业化、智能化的物件都可以成为服装纹饰。如穿“火箭鞋”、戴“船形帽”,即是那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图4-48 铠甲时装图4-49 中国中山装三、因名人、大事而成型定名服装中的一些造型成为特定形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某名人或某大事件而成型并因此得名。一般来讲,因为哪一位有影响的知名者率先穿起,或者是因为某一事件促成或发起一种款式和色彩、纹饰。这种看起来极自然的成因与结果,恰恰为服装美学风格增添了新的构成因素。图4-50 五代韩君轻格韩君轻格:中国五代时期顾闳中曾画《韩熙载夜宴图》,其中韩熙载所戴的帽子据说由本人所造,因其为五代名士,后被称“韩君轻格”或“韩氏轻纱帽”形状高耸。图4-51 宋《十八学士图》中文人首服图4-54 洛可可时期的“轮船形”头饰服装艺术,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中的物与人,成为服饰形象的来源。无论是凝固还是流动的,无论是不呼吸还是有生命的,当它们一旦成为服装艺术构成 的一部分,便立即活跃并闪出奇异的光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