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体格检查第四章 胸部检查 肺和胸膜 课件(共80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篇 体格检查第四章 胸部检查 肺和胸膜 课件(共80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80张PPT)
第三节
肺与胸膜
1.坐位或仰卧位 , 充分暴露胸部。
2.环境温暖 , 避免因寒冷诱发肌颤而影响呼吸音听诊。
3.光线充足。
4.检查顺序:自上而下 , 先前胸、 后侧胸及背部。 应
注意两侧的对称 , 对称部位的对比。
注意事项
导航

肺和胸膜
﹡ 听诊是肺部检查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异常叩诊音及意义
正常胸部叩诊音
叩诊
听诊
视诊
触诊
胸膜摩擦音
正常呼吸音
胸廓扩张度
胸膜摩擦感
异常呼吸音
呼吸节律
呼吸频率
叩诊方法
语音震颤
呼吸运动
啰 音
41
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
呼吸节律
见一般状态生命体征检查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一、视诊
二、触诊
第三节 肺与胸膜
胸廓扩张度
胸膜摩擦感
语音震颤
即呼吸时的胸廓动度,也称(胸廓) 呼吸动度
双手掌平放于患者胸下部两侧的对
称部位 , 拇指置于前正中线两侧对称位 置 , 嘱患者深呼吸 , 通过观察两拇指移 动的距离比较两侧的呼吸运动有无差别。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二、触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胸廓扩张度
(二)语音震颤
(一)胸廓扩张度(呼吸动度) (三)胸膜摩擦感
(一)胸廓扩张度
1.一侧胸廓扩张度减弱: 见于患侧胸腔积液、气胸、
胸膜炎、肺不张等
2.双侧胸廓扩张度减弱:见于肺气肿等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二、触诊
1.概念: 病人发音时 , 检查者手在胸壁所触到的震颤的感觉。 又
称触觉震颤。
2.检查方法:双手掌尺侧缘或掌面轻轻贴在病人胸壁对称的部位
(一定要轻放 , 而不是用力) , 嘱病人重复发长音 “yi ” , 从上→ 下 ,从前→侧→后 , 同一部位双手交叉重复对比。
二、触诊
★(二)语音震颤
又称触觉震颤
(一)胸廓扩张度
(二)语音震颤(触觉语颤)
(三)胸膜摩擦感
1.概念
2.检查方法
3.产生原理
4.影响因素
5.正常分布
6.临床意义
第三节 肺与胸膜
3.产生原理: 发音时 , 由于喉头、 声带震动产生音波 , 沿着气
管、 支气管、肺部传导胸壁引起的共鸣的震动。
条件 通畅
4.影响因素:发音的强弱 发音强→语颤强
音调高低 音调低→语颤强
组织传导 {肺组织致密、含气量减少→语颤强
距声门远近:距声门近→语颤强
传导良好
、支气管
胸壁
气管
二、触诊
★(二)语音震颤
第三节 肺与胸膜
1.概念
2.检查方法
3.产生原理 4.影响因素
5.正常分布 6.临床意义
肥胖→语颤弱;肺气肿→语颤弱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二)语音震颤 二、触诊 1.概念 2.检查方法 3.产生原理
----5.★正常分布 4.影响因素 5.正常分布 6.临床意义
上>下: 上部距声门近
右上>左上: 右上肺较左上肺更靠
近支气管,且右支气管粗、短、直
{肩胛间区语颤强: 肌肉薄,且靠近声门
男>女 成>儿 瘦>胖
下>上: 上部骨骼肌厚
不同个体
同一个体
后胸
前胸
二、触诊
6.★语音震颤临床意义
②肺空洞 如肺结核、肺脓肿
肺组织受压 压迫性肺不张
表浅较大的空洞可使语颤↑, 因声音传入空 洞→共鸣→语颤↑,另外空洞周围炎症→肺 组织致密→传导良好→语颤↑
炎症渗出,肺组织致密, 空 气减少→传导良好→语颤↑;
①肺组织实变 如大叶性肺炎、 肺梗死
肿瘤或积液上方→含气量 减少→传导良好→语颤↑
第三节 肺与胸膜
1.概念
2.检查方法 3.产生原理 4.影响因素 5.正常分布
6.临床意义
(1)语颤增强
(2)语颤减弱
凡是阻碍声波由声门传至胸壁的因素均可使语颤↓
①支气管阻塞 声音传导受阻,如阻塞性肺不张
②肺泡内含气量过多 如肺气肿
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
⑤胸壁皮下气肿或胸壁水肿。
阻塞性肺不张→语颤↓ 压迫性肺不张→语颤↑
1.概念
2.检查方法
3.产生原理
4.影响因素
5.正常分布
6.临床意义
6.★语音震颤临床意义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二、触诊
擦感 二、触 诊 感
1.机理:胸膜炎症→大量纤维素渗出→胸膜表面变得粗糙 , 呼吸
时 , 脏层与壁层胸膜互相摩擦→可触到摩擦感。
2.检查方法:双手掌部或尺侧缘置于胸前侧壁下部(稍向内用力), 嘱患者深呼吸,注意有无皮革摩擦的感觉。
3.特点:{①随呼吸出现 ,屏住呼吸后消失;
4.病因:{渗出性胸膜炎早期
胸膜摩擦
语音震颤








胸膜
肺与胸
(三)
第三节
②吸气末与呼气初较明显 , 胸廓下前侧部更明显。
纤维素性胸膜炎
(一)胸廓扩张度
胸水被吸收尚未形成粘连时
A.病侧饱满
B.两侧对称
C.病侧凹陷
D.桶状胸
E.扁平胸
肺实变时胸部视诊应有下列哪项表现 ( )
答案: B
A. 小儿
B. 老年人
C. 肥胖者
D. 瘦长者
E. 妇女
扁平胸可见于:
答案: D
A. 内上象限
B.外上象限
C. 内下象限
D.外下象限
E.乳头
触诊乳房应从哪一部位开始
答案: B
A.双上肢胸前交叉
B.双手上举超过头部
C.双上肢自然下垂
D.双上肢两侧平伸
E.双上肢向前平伸
为早期发现乳房皮肤回缩现象 , 请患者采用下列哪项动作有助 于发现乳房皮肤回缩的征象 ( )
答案: B
双臂高举或双手叉腰进一步检查
A .有无心脏病史
B. 患者体质状况
C.屏气时胸膜摩擦感是否消失
D. 咳嗽后胸膜摩擦感是否消失
E. 变动体位胸膜摩擦感是否消失
胸膜摩擦感与心包摩擦感的鉴别要点为:
答案: C
A.腹股沟淋巴结
B.妇科
C.腹部
当乳房有病变时,在检查乳房后还须常规检查:
D.腋窝淋巴结
E. 肾脏
答案: D
A.大叶性肺炎
B.胸壁皮下气肿
C.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D.支气管肺炎
E.慢性支气管炎
胸部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 ( )
答案: A
A、上呼吸道阻塞
B、下呼吸道阻塞
C、混合性呼吸道阻塞
D、弥漫性肺部病变
E、肺不张
三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为: ( )
答案: A
叩诊方法
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正常胸部叩诊音
肺界叩诊
肺部病理叩诊音
★三、叩诊
第三节 肺与胸膜
环境:安静、 温暖
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 充分暴露被检部位 , 胸部肌肉放松 , 均匀呼吸
姿势: 前胸: 胸部稍向前挺
背部: 头向前低垂,双手交叉抱肘或两手下垂或放于膝上 侧胸: 两手上举置于头部或抱于头枕部
叩诊顺序: 肺尖开始 ,从上→下 ,沿肋间进行 ,左右、上下、 内外对比。
先前胸 →再侧胸 →后背部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腋前线 腋后线
★三、叩诊
(一)叩诊方法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四)肺界叩诊
(五)肺部病理叩诊音
叩诊方法: 间接叩诊法 叩诊前胸、侧胸、肩胛下区:扳指与肋骨平行
第三节 肺与胸膜
叩诊肩胛间区:扳指与脊柱平行
(一)叩诊方法
肩胛线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三、叩诊
(四)肺界叩诊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一)叩诊方法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P149 清音、浊音、实音、过清音、鼓音
(五)肺部病理叩诊音
正常肺部叩诊呈清音。音响强弱和音调高低与肺含气量、胸壁
厚薄及邻近器官的影响有关。
正常前胸 右腋下因受肝脏影响稍浊
背部:肌肉多、厚→较前胸稍浊
上部较下部稍浊,因上肺较下肺小
右上较左上稍浊,因右肺尖较小,右胸大肌肥厚
左侧腋前线下方邻近胃泡区 …呈鼓音 ,约呈半圆形
心、肝与肺组织重迭处呈相对浊音
心、肝没有被肺组织覆盖的地方呈实音
(一)叩诊方法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三、叩诊 类
正常胸部叩诊音
胸部叩诊音的种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叩诊音
肺部病理
肺界叩诊






心脏被肺组织
遮盖的地方
肝脏未被肺组
织遮盖的地方
胃泡区
66
由前向后、由上向下、 由清音移至浊音的原则, 清音变
浊音的地方就是肺界。
1.肺上界
2.肺前界
3.肺下界
4.肺下界移动度
(一)叩诊方法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四)肺界叩诊
(五)肺部病理叩诊音
第三节 肺与胸膜
(四)肺界叩诊
三、叩诊
(1)概念: 又称(kronig峡 克罗尼克峡)即肺尖的清音区
(2)正常: 位于锁骨上窝, 宽4~6cm,右侧较左侧略窄
(3)方法: 自斜方肌前缘中部开始 ,逐渐从内 →外叩 ,清 →
浊时作标记(外侧终点) , 再从中部开始, 转向内叩, 清
音变浊音时, 再作标记(内侧终点) , 两点之间清音带的
长度即为肺尖宽度。
(4)病理: 清音界缩小: 见于肺尖含气量减少,如肺结核、肿瘤及
胸膜肥厚等
清音界增宽: 肺气肿
三、叩诊
(四)肺界叩诊
(一)叩诊方法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四)肺界叩诊
(五)肺部病理叩诊音
1.肺上界
2.肺前界
3.肺下界
4.肺下界移动度
第三节 肺与胸膜
1.肺上界:
三、叩诊
(四)肺界叩诊
2.肺前界:
左、右两肺前界间的浊音区扩大
反之,慢阻肺时则可使其缩小
左肺前界:相当于心脏的绝对浊音界
心脏扩大
主动脉瘤
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
(一)叩诊方法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四)肺界叩诊
(五)肺部病理叩诊音
1.肺上界
2.肺前界
3.肺下界
4.肺下界移动度
右肺前界:相当于胸骨右缘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临床应用很少
正常
从上→下进行叩诊,清音变浊音的地方,即为肺下界
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进行叩诊,正常人平静呼吸时, 肺下界分别是肋6、肋8、肋10。
右锁骨中线:清音→浊音→肝上界,浊音→实音→肺下界。 左锁骨中线:因心脏的影响, 一般不叩。 也不要报结果。
因体型、发育等情况而异 肋间隙
下移: 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腹腔内脏下垂;
上移: 见于肺不张、腹内压升高使横膈上移。
瘦长者肺下界可下移1肋间隙
矮胖、妊娠肺下界可上移1个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三、叩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肺界叩诊
(四)肺界叩诊 (五)肺部病理叩诊音
3.肺下界:
肺前界
肺上界
.
.
2
1
(一)叩诊方法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3)正常:
(4)病理:
(1)概念: (2)方法:
3.肺下界
4.肺下界移动度
(1)定义:沿肩胛线叩诊,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 两个肺
下界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呼吸时膈肌的移动范围。
(2)叩诊方法:
分四步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三、叩诊
(四)肺界叩诊 (五)肺部病理叩诊音
3.肺下界
4.肺下界移动度
4.肺下界移动度:
肺前界
肺上界
.
.
2
1
(一)叩诊方法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四)肺界叩诊
肺下界移动度叩诊步骤
第一步: 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 , 并标记;
第二步: 扳指不动 , 嘱被检者深吸气并屏住呼吸 , 继续由上向 下叩 , 清音→浊音 , 为深吸气时的肺下界(最低点) ,标记;
第三步: 扳指不动 , 再嘱被检者深呼气并屏住呼吸 , 再由下往 上叩 , 浊音→清音 , 为深呼气时的肺下界(最高点) ,标记;
第四步: 测量最低点与最高点之间的距离。
(1)定义:
(2)叩诊方法: 分四步
(3)正常: 6~8cm。 小于4cm表示移动度减弱
(4)病理 移动度↓:肺气肿(双侧);
肺纤维化、胸膜粘连(单侧)
移动度消失: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广泛粘连
三、叩诊
4.肺下界移动度:
(一)叩诊方法
(二)胸部叩诊音的种类 (三)正常胸部叩诊音
(四)肺界叩诊
(五)肺部病理叩诊音
1.肺上界
2.肺前界
3.肺下界
4.肺下界移动度
第三节 肺与胸膜
(四)肺界叩诊
是肺部检查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听诊注意事项:
1.最好取坐位,或卧位,保持温暖。
2.患者微张口 , 均匀呼吸 , 必要时深呼吸或咳嗽。
第三节 肺与胸膜
★四、 听诊
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左右对比,而后上下对比, 前胸-侧胸-后背; 患者微张口均匀呼吸,必要时深呼吸或咳嗽。
第三节 肺与胸膜
★四、 听诊
3.听诊方法:
啰音 ——干、 湿啰音(正常人没有的 , 均为病理性)
语音共振(即听觉语音 , 正常人有的)
胸膜摩擦音(正常人没有的 , 均为病理性)
听诊内容
正常呼吸音 (每个正常人均可以听到的)
异常呼吸音 (多为病理性)
第三节 肺与胸膜 ★四、 听诊
根据呼吸音的强度、性质、音调、时相长短、不同的听 诊位置,将呼吸音分为三种:
支气管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四、 听诊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一)正常呼吸音
1、 支气管呼吸音
①机理: 由呼吸道呼出或吸入的气流在声门及气管、 支气管形 成涡流所产生的声音 , 其中主要是声门。
②特点:
类似用舌抬高 ,然后向外呼气产生的“哈”音 , 声音粗糙。
吸气时声音弱 , 音调低 , 持续时间短;
呼气时声音强 , 音调高 , 持续时间长。 ③分布: 前: 喉部、 胸骨上窝
(一)正常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
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
肺泡呼吸音
.
.
3
2
后: 6、 7颈椎及第1、 2胸椎附近。 吸呼比: 1: 3
因为吸气是主动运动, 吸 气时声门增宽 ,进气较快
而呼气是被动运动,声 门较窄,出气较慢
四、听诊
喉部、胸骨上窝 6、7颈椎及1、2胸椎
前:喉部、胸骨上窝
后: 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
支气管呼吸音
86
(一)正常呼吸音
2、肺泡呼吸音
空气进入越多→肺泡呼吸音越强
肺泡弹性越好→肺泡呼吸音越强 胸壁传导越好→肺泡呼吸音越强
①机理: 空气进出肺泡, 肺泡的弹性变化和震动产生
的声音。
1.支气管呼吸音
2.肺泡呼吸音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机理
特点
分布
影响因素
四、听诊
类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夫”音 ,柔和、 吹风样;
吸气时声音强 , 音调高 , 持续时间长;
呼气时声音弱 , 音调低 , 持续时间短。
吸呼比: 3: 1
四、听诊 (一)正常呼吸音 呼吸音
机理
2、肺泡呼吸音
①特点: 影响因素






支气管肺泡
肺泡呼吸音
.
.
3
2
呼气声时间短 , 并不是呼气动作比吸气短, 而是呼气末气流量太小 , 听不到而已。
1.支气管呼吸音
吸气:主动过程 ,空气进入快、 多 ,肺泡维持紧张的时间长
呼气:被动过程, 由肺泡的弹 性作用回缩而产生 ,气流减慢


四、听诊 (一)正常呼吸音 呼吸音
2、 肺泡呼吸音 影响因素
支气管肺泡
肺泡呼吸音
.
.
3
2




③分布: 除支气管呼吸音和混合呼吸音外,其余均为肺泡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
6、7颈椎及1、 2胸椎
肩胛间区T3、4水平
喉部、胸骨上窝
胸骨角附近
分布
四、听诊 (一)正常呼吸音
影响因素
2、肺泡呼吸音 空气进入越多→肺泡呼吸音越强
不同个体 胸壁厚薄: 胸壁厚→弱,胸壁薄→强






④影响因素 产呼生吸 的 深理 性:空 气 深 肺强泡泡,,呼肺吸泡浅 → 弱 变化和震动产生的声音。
肺组胸织壁弹 导: 性好→肺强泡, 差音→越弱强
乳房以下,肺泡呼吸音最强
其次是肩胛下
再次是腋下
肺尖和肺下缘肺泡呼吸音较弱
年龄、性别: 男→强,女→弱,小儿→强,老年→弱 胖瘦: 胖→弱,瘦→强
乳房>肩胛下>腋下>肺尖和肺下缘
同一个体
分布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混合呼吸音)
①特点: 性质介于两种呼吸音之间
吸气时: 常为肺泡性的 “夫”音性质 , 但声音较强 , 音调略高, 呼气时: 常为支气管的 “ 哈 ”音性质 , 但声音较弱 , 音调略低。
胸骨两侧第1、 2肋间隙(胸骨角附近): 因气管支气管分叉,同时又有肺组织遮盖。
肺尖(右侧锁骨上、下窝): 肺组织少,右支气管粗短,同时又靠近喉头。
肩胛间区上部(T3~4水平)
… 1.支气管呼吸音
四、听诊 (一)正常呼吸音 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
肺泡呼吸音
.
.
3
2
同时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大致相等
②分布:
吸呼比: 1: 1
胸骨角附近:
肩胛间区上部
右肺尖(右侧锁骨上、下窝):
喉部、胸骨上窝
右侧锁骨上、下窝
胸骨角附近
6、7颈椎及1、 2胸椎
肩胛间区T3、4水平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92
正常呼吸音 机 理 特 点
听 诊 部 位
支气管 呼吸音 气流通过声门及气 管、主支气管产生 涡流振动所致 呼气较吸气强、高、长, 类似“哈”音 吸呼比: 1:3
前:喉部、胸骨上窝
后: 6、 7颈椎及第1、 2 胸椎附近
肺泡 呼吸音 吸气时肺泡壁由松 弛变为紧张,呼气 时则相反,肺泡的 弹性变化产生的气 流振动所致 吸气较呼气时间长、音 响强、音调高,类似
除支气管呼吸音和混合 呼吸音部位外,肺的其 余部分均为肺泡呼吸音
“夫”音 吸呼比: 3:1
支气管肺泡 呼吸音 气流通过被肺泡覆 盖的大支气管产生 振动所致 吸气似“夫”音但略强 略高,呼气似“哈”音, 但音较弱调较高,呼吸 时相相等 吸呼比: 1:1
胸骨角附近
右肺尖(右侧锁骨上、 下窝)
肩胛间区上部
93
第三节 肺与胸膜 四、听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二)异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
(一)正常呼吸音
现一些正常不存在的呼吸音称病理性呼吸音。
(1)减弱或消失
1、 异常肺泡呼吸音 (2)肺泡呼吸音增强
(3)呼气延长
原因:
进入肺内的空气减少
气流速度减慢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由于病理的影响,使呼吸音改变 (增强、减弱、消失),或出
1.异常肺泡呼吸音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呼吸音传导障碍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常见于:
全身衰竭,呼吸无力;
呼吸运动受限: 如严重胸痛;
呼吸肌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膈肌瘫痪等;
支气管阻塞: 如慢支、哮喘、肺气肿;
胸膜疾病: 如胸腔积液、气胸或胸膜增厚→进入肺泡内空气↓ , 并呼吸音传导障碍→呼吸音↓;
腹部疾病: 腹水、腹部巨瘤→膈肌上升→肺组织受压→进入 肺内空气↓→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5)粗糙性呼吸音
(1)减弱或消失
(2)肺泡呼吸音增强
(3)呼气延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断续性呼吸音
常见于:
机体需氧量增加,引起呼吸深长和增快,如运动、发热或代谢亢 进等;
缺氧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运动增强,如贫血等;
血液酸度增高,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深长,如酸中毒等;
一侧肺或胸膜病变→健侧肺可发生代偿性肺泡呼吸音增强。
(1)减弱或消失
(二)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强
(5)粗糙性呼吸音
(2)肺泡呼吸音增强
吸音
音增















4
3
2



吸气和呼气仍然均为“夫”音,但呼气不比吸气短或更长,主 要由于支气管痉挛、肺泡弹性↓所致
见于哮喘发作和肺气肿
(二)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断续性呼吸音 (5)粗糙性呼吸音
(3)呼气延长
(1)减弱或消失
(2)肺泡呼吸音增强
(3)呼气延长
(4)断续性呼吸音(齿轮性呼吸音)
定义: 吸气时或偶在呼气时,呼吸音有短促的间歇而不连续
原因: 肺部局部炎症病灶或部分小支气管狭窄,空气不能均匀 地进入肺泡
意义: 常见于肺尖结核或肺炎
但呼吸肌有断续不均匀的收缩时,如寒冷、疼痛、 紧张、 呼吸肌病变等,可产生断续性 肌肉收缩的声音 ,满布双肺,可资鉴别。
(二)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1)减弱或消失



















5
4
3



(2)肺泡呼吸音增强
定义: 粗糙呼吸音属异常呼吸音,为呼吸气流不畅所形成的一 种声波杂乱的呼吸音。
原因: 呼吸道黏膜炎性浸润或水肿→支气管不光滑或狭窄→气 流进出不畅所致
意义: 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1)减弱或消失
(二)异常呼吸音──1.异常肺泡呼吸音 强
(5)粗糙性呼吸音
(5)粗糙性呼吸音:
吸音
音增















4
3
2



正常: 喉头、 胸骨上窝 , 6、 7颈椎和1~2胸椎附近。
意义:
肺实变: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结核;
肺内大空洞: 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肺癌空洞;
压迫性肺不张:肿瘤及胸腔积液上方。 机理和意义同听觉语音
状呼吸音)


音。



气管呼
吸音


部位听到
支气管


吸音




2
正常
吸音
:在
常呼



二)
1.异常肺泡呼吸音
2.异常支气管呼吸吸音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概念: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正常: 胸骨角附近,右肺尖(右侧锁骨上、下窝) ,肩胛间区上部
意义:
实变部位深: 被正常肺组织遮盖;
实变范围小: 与正常肺组织夹杂, 如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等;
胸腔积液上方: 压迫性肺膨胀不 全区域。
(二)异常呼吸音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吸音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异常支气管呼吸
异常肺泡呼吸音
.
.
2
1
是正常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
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
按其性质不同分
★四、 听诊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第三节 肺与胸膜
(三)啰音:附加音
干啰音
湿啰音
炎症引起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管腔内肿瘤或异物阻塞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或使管腔内粘稠分泌物震动、移动
1、干啰音
①机理:
机理
听诊特点 分类
意义
管壁被肿大的淋巴结或肿瘤压迫
(三)啰音
通过狭窄的支气管
产生声音
四、听诊
1.干啰音
2.湿啰音
产生涡流
空气
②听诊特点:
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音调较高;
呼气时明显,吸气时也可听到,可散在,也可满布整个肺;
强度、性质、部位、数量易变,短时间内变化较大,可增多, 也可减少。
(三)啰音
1、干啰音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机理
听诊特点
分类
意义
四、听诊
③分类:
鼾音--低调干啰音: 多发生于气管或大支气管,声音粗、音调 低, 呈呻吟声或鼾声。
哨笛音--高调干啰音: 发生在中、小支气管,音调高,似吹小 笛, 根据其性质被描述为哮鸣音、飞箭音等。
(三)啰音
1、干啰音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机理
听诊特点
分类
意义
四、听诊
④意义:
双侧干啰音: 支气管哮喘 , 急、 慢性支气管炎 , 心源性哮喘。
局限干啰音: 支气管内膜结核、 肿瘤导致局部支气管狭窄所致。
四、听诊 (三)啰音
机理 (四)语音共振
1、干啰音 特点 (五)胸膜摩擦音
意义
分类
听诊


















(三)啰音
四、 (三)啰音
啰音




















.湿啰
.干啰
2
1
(三)
听诊
①机理: 空气通过含有稀薄分泌物的支气管,肺泡或空洞,引
起液体震动或水泡破裂产生的声音, 又称水泡音。
机理
听诊特点 分类
意义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2、湿啰音
空气 支气 或使 分泌 动产
通过狭窄的
管产生旋涡
管腔内粘稠
物震动,移
生的声音
或由于小支气管壁因
分泌物黏着而陷闭,
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 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
音(捻发音)
空气通过含有稀薄分 泌物的支气管,肺泡 或空洞→液体震动或
水泡破裂(水泡音)
啰音发生机制
吸气时清楚,尤其是吸气末增强,呼气早期也可听到。
与干啰音比较相对恒定,但咳嗽后可稍增多或减少。
由于支气管口径粗细不等,水泡音有大、中、小之分, 且可同时存在。
(三)啰音
2、湿罗音
②听诊特点
干啰音:
持续时间较长;
呼气时明显,吸气时也可听到;
强度、性质、部位、数量易变。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断续而短暂 , 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
机理
听诊特点
分类
意义
四、听诊
(三)啰音
2、湿罗音
③分类: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按啰音的音响强度分
响亮性湿啰音
非响亮性湿啰音
按呼吸道管腔大小和腔内渗出物的多少分
大、中、小泡音、捻发音
机理
听诊特点
分类
意义
四、听诊
部位: 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内。
时期: 多出现在吸气早期。
见于: 肺水肿、支扩、肺结核或脓肿空洞。
大水泡音:又称粗湿啰音 大水泡音 中水泡音 小水泡音
昏迷或濒死的病人: 因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于气管处可
闻及粗湿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到, 称痰鸣。
捻发音
部位: 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
时期: 多出现于吸气的中期。
见于: 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中水泡音:又称中湿啰音
捻发音
大水泡音
中水泡音
小水泡音
部位: 发生于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时期: 多在吸气晚期出现。
见于: 常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淤血和肺梗死等。
小水泡音:又称细湿啰音 大水泡音 中水泡音 小水泡音
捻发音
湿啰音示意图
捻发音 大水泡音
小水泡音
捻发音
不是皮下捻发音,不见于皮下气肿
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称皮下气肿。
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可引起气体在皮下组织内移动, ---可出现捻发感或 握雪感。
用听诊器按压皮下气肿部位---可听到类似捻动头发的声音 ,称捻发音。
湿罗音: 按呼吸道管腔大小和腔内渗出物的多少分大、中、
小水泡音、捻发音。
中水泡音
是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很像手指在耳边捻搓一束 头发所产生的噼啪音。
吸气末期易听到, 持续时间短,声音大小一致,易与细湿啰 音混淆(湿啰音大、中、小同时存在)
发生在两肺下方 , 咳嗽无改变。
捻发音 大水泡音
小水泡音
捻发音
①听诊特点 特点
临床意义
机理
听诊


中水泡音
捻发音
②机理 特点
临床意义
没有展开或被分泌物粘合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吸气时被气
机理
听诊


流冲开产生的声音。
捻发音的发生机制
捻发音
听诊特点
③临床意义 机理
临床意义
病理见于: 细支气管和肺泡充血及炎症,如肺炎早期、肺淤血 及肺泡炎等。
生理见于: 年龄大、长期卧床的病人深吸气后出现,但很快消 失,无意义。
特点: 啰音响亮,清晰。
意义: 说明周围有良好的传导介质存在,如实变,或有空洞产生共鸣。
见于: 肺炎、肺脓肿或空洞型肺结核。
特点: 声音较低,听诊时感觉遥远。
意义: 说明病变周围有较多的正常肺泡组织,传导过程中声波逐渐减弱。
响亮/非响亮性湿啰音
非响亮湿啰音
响亮湿啰音
机理
2、湿罗音 特点
意义
④临床意义: 提示有稀薄的分泌物存在,如炎症、肺瘀血
局限性湿啰音: 提示该处的局部病变,临床多为炎症, 如肺炎、 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
两肺底湿啰音: 多为心力衰竭肺淤血和支气管肺炎等。
满肺湿啰音: 急性肺水肿,慢支并感染或严重支气管肺炎。
分类
听诊


(三)啰音
四、听诊
湿罗音
干啰音
机理 空气通过含有稀薄分泌物的支气管,肺 泡或空洞
空气通过狭窄的支气管
或使管腔内粘稠分泌物震动
分类 大水泡音:气管、大支气管; 中水泡音:中支气管; 小水泡音:细支气管; 捻发音:终末支气管或肺泡
鼾音:气管、大支气管, 调低
笛音:中、小支气管,调高
特点 断续而短暂 ,一次常连续多个; 吸气时明显; 与干啰音比较相对恒定,但咳嗽后可稍 增多或减少。
持续时间较长,似乐音, 音调高;
呼气时明显;
多变,短时间可增多,也可减少。
意义 散在湿罗音: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肺底湿罗音:多为左心衰肺瘀血; 满肺湿罗音:急性肺水肿; 一侧或局限: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散在干罗音:急、慢性支气管炎、支哮、支 气管肺炎、肺气肿等。
局限干罗音:支气管内膜结核、肿瘤
★湿啰音与干啰音的鉴别
与触觉语颤相同,嘱病人拉长声音, 正常音调重复发“一、
二、三” ,用听诊器在胸部可听到一种柔和而模糊的声音,称语
音共振/听觉语音。
检查部位及顺序与触觉语颤完全相同: 从上→下;从前→
侧→后;同一部位交叉听诊对比。
(一)正常呼吸音
四、听诊──(四)语音共振(听觉语音) P155 呼吸音
(四)语音共振
1、概念 (五)胸膜摩擦音
3.临床意义
分类
概念
.
.
2
1
啰音
异常






根据强度和性质可分为:
支气管语音 语音共振增强、 字音清晰 , 见于肺实变的病人。
胸语音 更响亮、 字音更清晰 , 见于大面积肺实变。
耳语音 嘱被检查者用耳语声调发音 ,在胸壁上听诊时 , 正常 人在肺泡呼吸音的部位 , 仅能听及极微弱的音响 , 但当肺实变 时 , 则可清楚地听到增强的音调较高的耳语音。 故对诊断肺实 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语音共振(听觉语音) P155
2、分类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1.检查方法
2.分类
3.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轻轻在耳边说话
四、听诊
(1)语音共振↑: (2)语音共振↓:
①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肺梗塞 凡是阻碍声波由声门传至胸壁的因素均可使语音共振↓
②肺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 ①支气管阻塞 声音传导受阻,如阻塞性肺不张
压迫性肺不张:肿瘤或积液的上方 ②肺泡内含气量过多 如肺气肿
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
⑤胸壁皮下气肿或胸壁水肿。
四、听诊 (四)语音共振(听觉语音) P155 方法
3.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3.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与触觉语颤相同。 故触觉语颤增强、管状呼
吸音和支气管语音三者常常同时出现,而以语音共振更敏感。
分类
检查
.
.
2
1
到摩擦音 ,触诊为胸膜摩擦感 , 以胸膜摩擦音最敏感。
1.听诊特点
性质: 像两手背在耳边摩擦产生的声音。
时相: 吸气、 呼气均可听到 ,屏住呼吸 ,摩擦音消失。
影响因素: 深呼吸摩擦音↑,听诊器加压→摩擦音↑;
积液增多→消失,积液减少→再现;
可随体位改变。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可长可短, 可在短时间内出现, 也可在短时间内 消失 ,有的可持续几天。
部位: 前下侧胸壁(呼吸动度大)最清楚;很少在肺尖听到。
(一)正常呼吸音
四、听诊 (五)胸膜摩擦音 呼吸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语音共振
正常: 无胸膜摩擦音。 当胸膜炎症、 增厚、 粘连时可听
啰音
异常






(五)胸膜摩擦音
2.临床意义
★纤维素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确诊依据
胸膜有肿瘤结节
严重脱水 ,胸膜高度干燥 ,但较少见
(五)胸膜摩擦音
四、听诊
尿毒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