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体格检查第四章 胸肺部检查(一)课件(共22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篇 体格检查第四章 胸肺部检查(一)课件(共22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胸部检查
目 的 要 求
1.掌握胸壁静脉曲张的临床意义
2.掌握胸廓畸形的临床意义
3.熟悉胸壁、胸廓、乳房检查的方法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腹上角
剑突
肋骨
肋间隙
肩胛骨
(肩胛下角)
脊柱棘突
肋脊角
一、骨骼标志
1.第二肋软骨
2.标志支气管分叉
3.心房上缘
4.第5胸椎水平
5. 上下纵隔交界
胸骨角(sternal angle /Louis角)解剖意义
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
胸骨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锁骨中线:经过锁骨中点的垂直线
肩胛线:经过肩胛下角的垂直线
二、垂直标志线
腋窝
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
锁骨下窝
肩胛上区
肩胛下区
肩胛间区
三、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1、静脉—曲张
正常人看不到明显静脉
方法 上腔静脉:血流从上 下
下腔静脉:血流从下 上
意义:腔静脉梗阻
一、胸壁检查
曲张胸壁静脉
2、皮下气肿
正常无气肿
触诊:捻发感或握雪感;
听诊:捻发音;
意义:肺、气管、胸膜受伤或病变后气体逸出。
一、胸壁检查
3、胸壁压痛:触诊
正常无压痛
肋间压痛---肋神经炎
肋软骨局部压痛----肋软骨炎
胸壁局部痛----软组织炎、骨折、肿瘤对骨质的侵犯
胸骨压痛— 白血病
一、胸壁检查
1、 正常: 双侧大致对称
呈园柱状
前后径:横径 = 1:1.5
二、胸廓检查
2、病理胸廓类型
(1) 扁平胸
特点: 前后径<1:2横径。
意义:①瘦长形;
②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
二、胸廓检查
(2) 桶状胸
特点:前后径 横径,呈桶状。
意义:①超胖型;②阻塞性肺气肿
二、胸廓检查
(3) 佝偻病胸
①鸡胸: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凹陷
②肋膈沟胸部前下肋骨外翻,自胸骨剑突沿膈肌附着的部位其胸壁向内凹陷形成沟带状
二、胸廓检查
(3) 佝偻病胸
③漏斗胸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形似漏斗
④ 佝偻病串珠: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隆起形成串珠状
二、胸廓检查
(4)胸廓单侧或局限性变形
① 隆起 单侧: 气胸、胸腔积液
局限: 心脏扩大、心包积液、主动脉瘤、胸内或胸壁肿瘤
②塌陷 单侧: 程度有关
局限: 肺不张、肺萎陷、肺纤维化、广泛肺结核、胸膜肥 厚、粘连、胸部手术
二、胸廓检查
(5) 胸廓畸形
—胸椎畸形所致 胸廓不对称 前凸、后凸、侧凸或侧后凸。
意义:脊柱结核、发育畸形、类风湿脊柱炎、佝偻病等。
二、胸廓检查
正常儿童及男子乳房不发育,一般不明显,乳头多位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女性乳房在青春期逐渐发育、增大,呈半球形,乳头也逐渐拉长成圆柱形。
检查乳房时应按正确的顺序,充分暴露,并光线充足。病人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分视诊和触诊两步进行。
三、乳房
(一)视诊
1、对称性:两侧是否对称
2、皮肤情况:
(1)发红: 炎症或癌性淋巴管炎。
(2)溃疡: 乳腺癌及胸壁结核。
(3)桔皮征:皮肤呈“桔皮”或“猪皮”样,为乳腺癌的特殊体征。
3、乳头:
(1)乳头回缩:近期发现则极有可能为癌变。
(2)分泌物:常提示乳腺导管病变。
三、乳房
(二)触诊
检查顺序:先查健侧,后查患侧;外上——外下——内下——内上。
检查手法:用手指和手掌平放在乳房上,用指腹轻施压力,用旋转和滑动触诊法,每侧均由外上象限开始。
检查内容:有无红肿热痛及包块,乳头有无硬结,弹性变化及分泌物等。
三、乳房
左侧
目 的 要 求
1.熟悉肺部检查中视、触、叩诊的检查方法。
2.掌握触觉语颤临床意义、三种呼吸音的特点及其分布、干湿性罗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