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呕血】五 问诊要点目 录content四 伴随症状一 定义二 病因三 临床表现了解呕血的发病机制。掌握呕血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学习目标】熟悉 呕血的病因。【呕血】 呕血的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区别、出血量与活动 性判断。【考纲要求】【呕血】 呕血的常见病因,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其次是血液病。 上消化道短时间内出血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出血量达全 身血量的30%以上,可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根据病史、伴随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对呕血原因进行分析;食管 静脉曲张破裂与非食管静脉曲张的区别,出血量与活动性判断。【考点纵览】【呕血】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器官包括食道、 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鼻、 口腔、 咽喉等部位的出血或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咯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胃内血液口腔呕出 一 称为呕血 (常伴黑便)不属于呕血判断是不是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胃镜一、定义【呕血】屈氏韧带固定于腹 后壁,像一条绳索 将小肠提起,并固 定在腹后壁部位与范围回盲瓣(一)消化道疾病 食管疾病: 炎症、外伤、异物、粘膜糜烂等。 第三位 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 其次是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胃炎、胃粘膜脱垂、应激性溃疡等。第二位 肝、胆、胰腺疾病:炎症、结石、肿瘤等。 肝硬化患者食道下端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原因,特点是呕血量多,甚至呈 喷射状,常危及生命。二、病因【呕血】第一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胃溃疡出血 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IC等。 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等。 其他:如结缔组织病(SLE、皮肌病等累及了上消化道)、尿毒症、肺心病等。急性全身型感染性疾病,自 然疫源性,鼠、猪传播,高 热、全身酸痛、肺出血,溶 血性贫血、黄疸,全身出血 倾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二)全身性疾病二、病因【呕血】(一) ★呕血与黑便(一定有) 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或恶心 呕血: 呕出血性胃内容物(食物残渣){出血量大、 部位高或在胃内停留时间短—— 暗红甚至鲜红色。 黑便: 呕血多有黑便,黑便不一定有呕血。黑色光亮,呈柏油样。出血量少、 部位低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呈咖啡色或棕褐色。三、临床表现【呕血】呕血黑便(二)失血性休克(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及速度) 出血量占循环血容量10%以下(一般是出血量<400ml)时, 病人一 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出血量占循环血容量10%~20%时,可有头晕、无力等症状, 多无 血压、脉搏等变化。 出血量达循环血容量的20%以上时,则有冷汗、四肢厥冷、 心慌、脉 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 若出血量在循环血容量的30%以上,则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 皮肤 湿冷、心率加快、 脉搏细弱、呼吸急促、 休克、 血压下降等急性周围 循环衰竭的表现。三、临床表现【呕血】(三)血液学改变 早期变化不明显,组织液渗入或输液后血液被稀释可有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三、临床表现【呕血】(四)其他大量呕血时,由于血液在肠道分解吸收引起可出现氮质血症(又称肠源性氮质血症)、发热等表现。 发热:24内出现,体温<38.5℃。 氮质血症:数小时升高, 24-48小时达高峰。血红蛋白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 产生大量尿素氮,后者被吸收入血。三、临床表现【呕血】 上腹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伴食欲正常 ---消化性溃疡 肝脾肿大:肝脏明显肿大、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结节 ---肝癌 黄疸: 胆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及钩端螺旋体病等。{黄疸、寒战、发热、右上腹绞痛---胆道疾病{脾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 ---肝硬化老年人、无规律痛或原有规律改变伴消瘦、食欲专 --- 胃癌黄疸、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倾向---钩体病四、伴随症状【呕血】 皮肤黏膜出血: 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头晕、黑矇、口渴、冷汗:血容量不足。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胃癌、胰腺癌等。四、伴随症状【呕血】 是不是呕血:注意与鼻咽腔、口腔、咽部出血和咯血鉴别。如出 血前是否有咳嗽、呕吐;呕吐物的颜色;是否混有食物; 血液是 否来自鼻腔等; 呕血量的多少:是否有头晕、心悸、出汗、晕厥等症状 有否饮食不节、大量饮酒、毒物或特殊药物摄入史。 呕血的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及相关病史。一般来说{ >1000ml一般无症状;,急性失血症状; ,循环衰竭。五、问诊要点【呕血】>1500ml<400m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