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心电图心律失常(1)-概述、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心律失常(1)概述正常人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并按照正常传导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称为心律失常心肌细胞的构成工作细胞: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执行收缩功能,故又称为工作细胞。工作细胞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即不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它具有兴奋性,可以在外来刺激作用下产生兴奋;也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但是,与相应的特殊传导组织作比较,传导性较低。自律细胞:另一类是一些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其中主要包括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它们除了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之外,还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故称为自律细胞,它们含肌原纤维甚小或完全缺乏,故收缩功能已基本丧失。不应期的概念不应期:在生物对某一刺激发生反应后,在一定时间内,即使再给予刺激,也不发生反应。一般称此期间为不应期。分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无论再用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相对不应期:但较强的刺激可引起其兴奋,产生低于正常的动作电位心律失常分类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什么是窦性心律?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都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属于正常节律。特征P波规律出现,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P波在I、 II、 avF、 V4-V6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传统上静息心率60-10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肌炎和拟肾上腺类药物作用等情况窦性心动过缓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窦房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服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等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3、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起源未变。但节律不规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较常见于青少年,与呼吸周期有关,称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无临床意义。较少见与呼吸不相关的,如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窦性停搏4、窦性停搏: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大或窦房结功能障碍,在一段时间内窦房结停止发放激动,心电图上出现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P波的脱落。形成常PP间距,且长的PP间距与正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窦性停搏后常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起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及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可累及窦房结及周围组织而产生的一系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常引起头昏、黑蒙、晕厥等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⑴持续性心动过缓,心律<50次/分,且不易用阿托品纠正。⑵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⑶在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基础上,常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等,又称为慢-快综合征。⑷若病变同时累及房室交界区,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发生窦性停搏时,长时间不出现交界性逸博,此称为双结病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14首先描计心电图作为对照,然后静注阿托品1.5-2mg,注射后即刻1、2、3、5、10、15、20min分别描计一次Ⅱ导联心电图。阳性标准1、用药后窦性心率小于或等于90bpm。2、出现交界性心律。3、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等。4、诱发心房颤动。期前收缩什么是期前收缩?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激动,又称过早搏动。机制⑴折返激动 ⑵触发活动 ⑶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分类⑴室性(最常见)⑵房性(较室性少见) ⑶交界性(最少见)、(1)明显延长复极时间的因素: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等。(2)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儿茶酚胺浓度升高。(3)低血钾、高血钙:(4)心肌纤维损伤:(1)洋地黄中毒:(2)细胞外低钾:(3)儿茶酚胺增高:(4)膜电位降低:在心肌肥厚、心肌梗死时也发现有延迟后除极发生,可能与膜电位降低有关。期前收缩相关概念联律间期: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代偿间歇: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期后出现一个较为正常心动周期的长间歇。间位性室早:又称插入性期前收缩,指夹在两个相邻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期前收缩,无代偿间歇。单源性期前收缩:指期前收缩来自同一异位起搏点或固定的折返途径,期形态及联律间期相同。多源性期前收缩:指在同一导联中出现2种或2种形态及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异位搏动,如联律间期固定,而形态各异,则称为多形性期前收缩。频发性期前收缩:根据出现的频率人为的分为偶发和频发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心电图表现:⑴期前出现的QRS波群前无P波或相关的P波;⑵期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⑶代偿间歇完全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心电图表现:⑴期前出现的异位P丿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⑵P丿R间期>0.12s,QRS波群正常;⑶代偿间歇不完全房性期前收缩合并的两种特殊情况⑴若P丿波下传心室引起QRS波群增宽变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称为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2)若P丿波后无QRS波群,则称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未下传)交界性期前收缩(结早)心电图表现:⑴期前出现的QRS波群,期前无窦性P波,QRS波群形态大致正常;⑵出现逆行P丿波(在II III 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可发生于QRS波群之前、之后或者与QRS波重叠;⑶大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逸搏与逸搏心律什么是逸搏?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搏或节律减慢时(如SSS),或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或因其他原因造成长的间歇时(如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等),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仅发生1-2个叫逸搏,连续三个以上叫逸搏心律。特征 (1)形态与其各相应的期前收缩相似。(2)交界性逸搏最多见,室性次之,房性逸搏少见。逸搏与逸搏心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