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 课件(共16张PPT)-《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 课件(共16张PPT)-《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力的投影
力的投影——定义
力的投影:把代表力F大小的线段,分别向坐标轴X、Y轴作正投影后得到的线段
长度,加上正负号称力F在坐标轴X、Y轴的投影,用FX、FY表示。
1.“±”号规定:投影的指向(从起点到终点)与
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时取“+”号,反之取“-”号。
Y
B
b′
2.线段长度:由直角三角形公式计算。
F = Fcosα,F = Fsinα
F
Fy
a′
α
X
Y
注:“α”为力F与坐标轴的夹角,且0≤α≤90°
A
本图中如果力F的方向从B指向A,则其投影又如何?
X
Fx
a
b
请同学们思考?
图2-1
力的投影——性质
力的投影性质
性质
具体内容
投影
Y
为零性
力垂直坐标轴,α=90°
FX=0
X
|FX|=F
等值性 力平行坐标轴,α=0°或180°
Fx=±Fcosα
Fy=±Fsinα
力平行移动,α、F不变
F 、F 不变
不变性
X
Y
图2-2
思路
关键点
A
作直角三角形
作力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Y
F
投影的指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相
FY
判别“±”号
计算力的投影
同时为“+”,反向为“-”。
α
B
Fx
X
Fx=-Fcosα
Fy=-Fsinα
图2-4 力的投影计算思维导图
图2-3
力的投影——计算:基本训练
例2-1:如图2-5所示,已知各力均为10kN,计算各力在X、Y轴上的投影。
解:
F1x
F1x=-10×sin30°= -5kN
Y
F1y=10×cos30°=8.66kN
30° F1y
F1
F2
F2x=-10kN
F2x
F =0
2y
F3x=-10×cos45°= -7.07kN
F3x
X
F4x
4
F3y= -10×sin45°= -7.07kN
45°
3
135°
F3y
F4y
4
F3
F4
F =10×cosα =10× =8kN
5
4x
4
α
3
3
F = -10×sinα=-10 × =-6 kN
5
5
4y
图2-5
力的投影——计算:拓展训练
例2-2:如图2-6所示,力F作用于O点,其投影为F =20kN,F =-20kN,试求出该力F。
X
Y
解:(1)力F的大小:
Y
2
2
2
2
F = F + F = 20 + (-20) = 28.28kN
X
Y
X
FX
(2)力F的方向:
O
α
F - 20
|=| |=1
tana =|
Y
FX
20
FY
F
a = 45° 第四象限
图2-6
力的投影——小结
X
F
α
1.定义(看图说意)
Y
(1)FX=±Fcosα
(2)FY=±Fsinα
(α:为力F与X坐标轴的夹角,
且0≤α≤90°。)
力的投影
2.计算公式
(1)为零性
3.三性质
(2)等值性
(3)不变性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平面力系分类:按力作用线分类
FRCB
FAX
平面力系是各力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F1
F2
FAY
1.平面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全部汇交于一点的平面力系,如图2-7a。
2.平面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平面力系,如图2-7b。
3.平面一般力系:各力作用线既不全汇交一点,也不全相互平行的平面力系,如图2-7c。
FT
C
F
FRCB
FTCB
FAX
FAY
FTCA
FYA
FNB
F1
F2
(b)
(a)
(c)
图2-7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平衡条件、平衡方程
平衡方程
平衡条件
FT
F =0
∑FX=0
力的平行 二力平
合力投
RX
FR=0
(合力为零)
四边形法则 衡公理
F =0 影定理 ∑ F =0
RY
Y
FT3
图2-8 汇交力系平衡问题演绎图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
∑FX=0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 FY=0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解析法:思路及关键点
思路
关键点
研究对象:力汇交点
未 知 力:设正法
选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选择坐标轴,列平衡方程 未知力:落在坐标轴上
求解未知力,标实际受力 实际受力:拉力、压力
图2-9 汇交力系平衡问题求解思维导图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解析法:工程应用
例2-3:如图2-10a所示,起吊构件情形,已知W=10kN,α=45°,求构件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
Y
解:取吊钩C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
建立坐标轴如图2-10 (b)所示,
FT
C
由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得到:
45°
45° X
SF = 0, F cos 45°- F cos 45° = 0
X
TBC
TAC
FTBC
FTAC
SF = 0, - F sin 45°- F sin 45°+ F = 0
Y
TBC
TAC
T
(a)
(b)
把FT=W =10k N代入解得:
W
10
图2-10
F = F =
=
= 7.07kN(拉力)
TAC
TBC
2 sin 45° 2 0.70 7
[问题探讨] :
吊装时,如果钢丝绳与水平线的夹角变小,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怎样变化?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解析法:工程应用
例2-4:如图2-11a所示为三角形支架,已知W=10kN,求AC、BC两杆受到的作用力。
解法一:取铰C点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
Y
FRAC
60°
建立坐标轴如图2-11(b)所示,
由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得到:
C
30°
X
SFX = 0,
-F .cos60°-F . cos30 °=0
RAC
RBC
FRBC
FT
SF = 0, F .sin60°-F . sin30°-F =0
RAC
RBC
T
Y
(a)
(b)
把FT=W =10k N代入解得:
FRAC = 8.66kN(拉力)
图2-11
FRBC = -5kN(压力)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解析法:工程应用
解法二:取铰C点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
建立坐标如图2-12(b)所示,
Y
FRAC
由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得到:
X
SFX = 0,
SFY = 0,
- F - F cos 60° = 0
C
RBC
T
FRBC60°
F - F sin 60° = 0
FT
RAC
T
把FT=W =10k N代入解得:
(b)
(a)
图2-12
F = -5kN(压力) F = 8.66kN(拉力)
RBC
RAC
本题通过选择坐标轴与未知力平行或垂直,可简化平衡方程及解题过程。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几何法:合成法
例2-5:用几何法求图2-13(a)所示AC、BC两杆受到的作用力。
合成法:将未知力合成合力与已知力组成一对平衡力,通过计算
解法1
FR
30°
C
求得未知力的方法。
取铰C为研究对象,铰C点受到向下拉力F 及两杆作用力F 、
FRAC
60°
FRBC
T
RAC
F 作用,图2-13(b)将F 、F 合成一个合力F ,与F 组成
RBC
RAC
RBC
R
T
平衡力,且F =F =W=10KN,通过直角三角形计算公式解得:
FT
R
T
F = F cos 30° =10 0.866 = 8.66kN(拉力)
(b)
RAC
R
(a)
F = F sin 30° =10 0.5 = 5kN(压力)
图2-13
RBC
R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几何法:分解法
例2-6:用几何法求图2-14(a)所示AC、BC两杆受到的作用力。
分解法:将已知力按未知力方向进行分解成二个未知力,
解法2
通过计算求得未知力的方法。
C
取铰C点为研究对象,铰C点受到的向下拉力FT,根据作用效果
将F 分解成离开AC杆的拉力F 和指向CB杆的压力F ,如
FRBC
60°
30° FRAC
T
RAC
RBC
图2-14(b),且FT=W=10KN,通过直角三角形计算公式解得:
FT
(b)
F = F cos 30° =10 0.866 = 8.66kN(拉力)
(a)
RAC
T
F = F sin 30° =10 0.5 = 5kN(压力)
图2-14
RBC
T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小结
1.平衡条件:
合力FR为零
∑ FX=0
∑ FY=0
(可求解2个未知数)
2.平衡方程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
(1)解析法:平衡方程法
3.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