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5 受压杆件的稳定性 课件(共21张PPT)-《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5 受压杆件的稳定性 课件(共21张PPT)-《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
稳定性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稳定性和失稳的概念
[做一做] 用复印纸卷成长短不同但粗细、厚薄相同的两个纸筒,然后用手掌
用力分别在其上端压两个纸筒,哪个易“压坏”?为什么?
图5-1
(a)
(b)
实验结果:受45%6时,长纸筒易789:而“压坏”;
当作用;<%6时,短纸筒被%=而“破坏”。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稳定性和失稳的概念
FG%B()*+HI)(JK
1.)*性:在一定> %6作用下,@A%BCD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E6。
2.I):在一定轴向压力作用下,@A%B78LI其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
现象,称为压杆丧失稳定性,简称失稳。
说明:① 失稳并非强度不足而破坏,失稳破坏(突然弯折)发生在强度破坏
(压扁或压碎)MN。
② 要使构件OP,要同时满足QRGSR和)*+要求。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三种平衡状态
[做一做] 如图5-2所示,小球的三种平衡状态。
(a))*平衡状态
(b)T)*平衡状态
(c)UV平衡状态
图5-2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三种平衡状态
^G%B(_`abcd
图5-3
(c)T)*平衡状态
(a))*平衡状态
(b)ZW平衡状态
说明:当细长压杆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受到的轴向压力的WXY,
称为ZW6,用[\]表示。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稳定性的判别
_G)*+(hi0@A%B()*+j> %6(1.当轴向压力<临界力Fcr时:压杆)*
2.当轴向压力n临界力Fcr时:压杆T)*
说明:压杆稳定性的ef:g*临界力。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临界力Fcr的计算
oGZW6(pqrrstuv
p 2EI
临界力:
Fcr =
( l)2
说明:① 适用范围:材料在弹性限度内。
② wI:压杆的截面x9SR,w为材料y+z{,I为截面^|}。
③ ~l :压杆的pqAR,~为压杆的AR ?, l 为压杆的AR。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临界力Fcr的计算
1.临界力Fcr与压杆的x9SRwI成… 。
→Fcr‰< →越T 失稳。
(1)EI‰<
(2) 截面压杆,压杆失稳发生在抗弯刚度 k(I为 k)方向。
I = I
如图5-4(a)、(b)、(c)为矩形截面轴压杆,
,故失稳破坏发生在XZ
Y
min
如图5-4(d)所示。 截面(图5-4e)压
平面内,沿Z轴发生弯曲,
杆,失稳时可在任意方向发生弯曲变形。
图5-4
(a)
(b)
(c)
(d)
(e)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临界力Fcr的计算
2.临界力Fcr与压杆的pqAR~l 的a 成 。
(1)~l ‰<→Fcr‰k →稳定性 ‘’。
(2)压杆的长度 l 相同,支座的 情况不同,计算长度~l 亦不同。压杆的
长度系数~见下表。
表5-1 压杆的长度系数 μ 值表
受压构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小结
1.概念:稳定性、失稳
稳定平衡状态:F2.三种情况: 临界平衡状态:F=Fcr
压杆的稳定性
不稳定平衡状态:F>Fcr
p 2EI
F =
3.临界力:
(I值取Imin)
cr
( l)2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想一想] 图5-5所示为矮秆小麦,与品种改良之前的高秆小麦
比较,有何优势呢?
结论:
矮杆小麦抗!"
#$%&'比高杆小
麦好。
图5-5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p 2EI
()*+,-$%&./(012345 Fcr =
( l)2
1.67压杆的89(l ):有效措施。
图5-6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2.:;支承条件(μ ) :有效措施。
表5-1 压杆的长度系数 μ 值表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3.选择<=的> 形状(I ) :尽可能中心对称(Imin )
y
y
x
x
(b)
(a)
图5-8
【思考】仔细观察图5-8,两个截面面积相等,若作为压杆使用,图中哪一个截面
相对合理?为什么?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4.选择@A的BC(E ) :不经济
p 2EI
Fcr =
普通碳素钢E=196~206GPa
合金钢E=206GPa
( l)2
与杆件选用材料强度指标无关。
材料的弹性模量E与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
因素有关。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受拉
受拉
受压
受拉
图5-9
细长+杆→细长F杆
说明:在可能情况下,从DE上消除失稳的办法: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工程应用
[工程实例1]
层高过高,
立柱显得细长
增设横梁,
增加支承,
减小长度,
保证稳定性
图5-10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工程应用
[工程实例2]
图5-11
(1)立杆的间距不应过大
(2)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牢固
防止失稳破坏的
构造措施
(3)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纵横向水平杆,且纵横向水平杆
间距不应过大
(4)设置斜向支撑,且模板支撑与周围固定结构应牢固连接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工程应用
[工程实例3]
图5-12
受压构件的稳定性问题——小结
1.67压杆长度
2.改善IJ条件
一、提高压杆稳
定性的措施
3.选择<=的> 形状
4.选择@A的BC
二、工程应用:防止脚手架、桁架、桥梁等工程G+构件的H$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