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宗客习托物言志,悟文人风骨——《陋室铭》《爱莲说》《马说》整合复习壹任务一:明确概念忆旧知托物言志 托物寓意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某种事物上,或借助事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具有含蓄性、哲理性和暗示性。理解托物言志的文章,要从物象的特征入手,抓住“物”的特点,也就类比或象征出作者的感受或思想了。这是一个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核心语文知识《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在文中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体现了自己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在文中将莲花的形象比拟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借莲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与节操。《马说》,作者韩愈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不遇明主,表明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相应文言文回顾整合从《陋室铭》《爱莲说》《马说》中的主旨句,你能读出作者哪些胸中之“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爱莲说》)不流于俗,坚守本心正直高洁,坚定不移绝世独立,坚持真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马说》)认识人才,选拔人才毛遂自荐,寻觅良机任人唯贤,用人唯才“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李肃《三国演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陋室铭》)锤炼意志,培养品德营造环境,浸润心灵志同道合,志向高远贰任务二:同中求异研作品篇目 《陋室铭》《爱莲说》《马说》相同点 借对具体事物的描写,间接抒发作者志趣或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不同点 内容 《陋室铭》: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突出陋室的雅,体现“陋室”不陋的特点,表现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以及不慕荣利(甘于淡泊)的品质。《爱莲说》: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阐释了“独爱莲”的原因,并用莲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马说》: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吃不饱的待遇、食马者不知马的现状三方面,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现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与控诉。不同点 写作 手法 《陋室铭》: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不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其正直高尚的气节,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厌恶。《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寄托了自己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愿望。不同点 写作 手法 《陋室铭》:①类比:用山、水和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 ②引用:“何陋之有”。《爱莲说》:①象征:用莲花象征君子品质;②衬托:用牡丹和菊衬托莲;③对比:将作者淡泊名利与世人追逐荣华富贵的人生态度对比。《马说》:①比喻: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摧残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善于识别人才的人比作伯乐;②排比: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③反问:“安求其能千里也”。不同点 语言 特色 《陋室铭》:①骈散结合。②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①骈散结合。②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马说》:①论说散文。②语言简练,长短句相间,语气有陈述、疑问、感叹,行文富于变化。叁任务三:古往今来谁人同思接千古,同予何人情景导入如果这三位作者把作品发到我国文人墨客的朋友圈,试想谁会点赞?会怎样跟帖?孔子:看到你的这这篇不足百字的《陋室铭》,我不仅想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然相隔千年,但你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与我是多么一致啊!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李白:好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不受环境的浸染而保持自身品质的高洁,洁身自好、不同流俗。而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如同你内心通达,行事正直,具有纯正无邪、独立不倚的品格。还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清幽洁净,高逸超群,而美德远播。语语皆妙啊!想我堂堂李白,竟因不容于人被“赐金放还”而“停杯投箸不能食”,所幸我如你一样,及时调整心态,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龚自珍:做为晚生后学,我深知您的遭遇,您曾经三次给宰相写自荐信求职,希望宰相重用人才,让您有一个与自己才华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但宰相对您的请求置之不理,自荐信石沉大海。即使您屡次登门求见,宰相依然是闭门不见。在吃了多次闭门羹后,您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于这种不公平,您选择诉诸笔端,以铿锵有力的《马说》做出回应。对您的心情我深有体会,我生活在清朝的道光年间,虽担任过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也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但因清统治者的腐朽,我48岁辞官南归,在路上心中不平,感念时事,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我对刘禹锡说:有幸学习您的《陋室铭》,您在创作这篇文章时,虽然处于被贬的状态,但我读出了您的坦然,读出了您的心声,您是利用这篇铭文来自勉。从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您的安贫乐道,还感受到您的怀才不遇;不仅感受到您的淡泊名利,还感受到您对未来还抱有希望!现在的我,正面临中考,在学习中经历过许多挫折,我也想向您一样,努力拼搏,活出自己的精彩!学习了您的《爱莲说》以后,我明白了您爱莲的原因——莲如君子。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也读出了您的呼唤和无奈,但我想说,从古到今,与您有同样爱好的人有很多,如投江自洁的屈原、被困长安的杜甫,还有我。我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知道了应该怎样去选择,我要向您一样,选择生长,哪怕是在淤泥之中,依旧可以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我对周敦颐说:学习了您的《马说》以后,对您的遭遇我深表同情,对您不平则鸣的精神深感敬佩,在古今文坛上,您是名副其实的千里马,也是乐于发现提携的伯乐。现在我自认为我一匹千里马,可是我的伯乐还没有出现,我想改变我的命运,就必须努力奋斗,挑战命运,让厄境屈服在自己的脚下,张开双臂迎接明天的辉煌;另外,我也会毛遂自荐,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华,为自己争取机会,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终会脱颖而出,展现自己的亮点。我对韩愈说:肆任务四:迁移阅读促发展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习题。(一)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①竹,莳②之以卉药,琴编③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④焉。因名之曰 “何陋”。(选自王阳明《何陋轩记》,有删改)整合迁移练实词迁移助读及 到①及郡下(到)②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③将复何及(来得及)④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和)(二)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⑤抱材⑥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选自刘基《尚节亭记》,有删改)【注释】①桧:桧柏,树木名。②莳:移植。③编:书。④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⑤中立:会稽人黄中立。他因喜欢竹节而修建尚节亭,刘基看到后很喜欢。⑥抱材:怀藏才能。实词迁移助读鲜 少①陶后鲜有闻(少)②芳草鲜美(新鲜)实词迁移助读诚 确实①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③帝感其诚(诚心)【参考译文】(一)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百姓一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和竹子,又移植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在这里。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观看(这景象)。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二)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气。至于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了霜雪的侵袭,仍然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黄中立怀藏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确实具有大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1.君子不为环境所困。有人身居陋室仍保持高雅的情趣:刘禹锡在陋室中,“调素琴,阅金经”,选择与“①___________”往来;王阳明居何陋轩,栽树植竹种花,摆设“②__________”,引来文人学士聚集。也有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主张“出淤泥而不染”,黄中立在社会道德风尚衰落时“④__________”。(4分)2.结合选段(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概括选段(一)与刘禹锡的《陋室铭》都是从哪些方面体现“陋室不陋”的。(3分)博学的人琴书图史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尚的节操以节立志【答案】①居住环境优美;②生活情趣高雅;③交往人物不俗。(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3.结合《爱莲说》和选段(二),说说古代文人心中的“君子”需要具备哪些特点。(4分)【答案】①柔美而有节;②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③独立、行为正直;④不媚俗,坚守道德。(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伍任务五:托物言志小练笔课后作业:选择一种物,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200字的短文,表达你的情感志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