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

资源简介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理解这一措施带来的边疆危机和财政危机,从而认识历史的逻辑发展(变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影响),让学生形成对两宋历史的全面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能力。
2.运用“北宋、辽、西夏对峙”与“南宋、金、西夏对峙”的历史地图,了解两宋时期的基本时间和空间概念,知道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加强时空观念,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3.通过对北宋制度相关史料的分析,提高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结合史料,对北宋政治制度、宋朝与周边民族“以财产换和平”的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评价、岳飞之死的深刻根源等内容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和认识,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北宋初出现“祖宗之法”以及北宋中期变法再到南宋沿袭“祖宗之法”的原因、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王安石历史人物形象演变。
【新课导入】
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中原王朝更迭频繁,人们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统一与和平。
教师出示“五代政权更迭”资料卡片,并带领学生观看“北宋统一战争交互动画”。
960年,北宋建立后,相继消灭南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长时间的稳定统治。那么,北宋是如何建立的?其经济、政治状况如何?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强汉、弱宋、盛唐”的说法?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讨其中的缘由吧。
【新课讲解】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师】首先阅读教材通过时代背景了解北宋建立及加强统治的原因。
1.原因: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局部统一;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教训;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师】找出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2.措施
【师】首先通过表格学习北宋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政治上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财政上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军事上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师】此外,北宋还分散机构的权利。
(2)分散机构权利
中央 军事 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并与“三衙”互相牵制,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财政 设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
行政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地方 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师】通过图片进一步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崇文抑武,文人治国。
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与中央。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师】为了抑制武将的权利,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崇文抑武方针的内容。
(3)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师】北宋的崇文抑武方针,主要是为了压制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70%、80%左右。军队最多的时候达到120万。
【师】你如何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阅读教材进行总结。
3.评价
(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重要集权。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史料阅读】
宋初措施在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方面效果显著。时人描述: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师】北宋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军事和财政两个方面。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通过课本具体了解北宋面临的边防压力。
1.边防压力
北部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曾试图夺回燕云十六州,却遭惨败。后来辽军大举南下,北宋被迫签订协议,通过“岁币”等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西北 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通过“岁赐”等维持稳定。
【师】北宋的财政危机主要来源于军队。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另外,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因此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通过阅读教材找出财政危机的原因和结果。
2.财政危机
(1)原因: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2)后果: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师】阅读“历史纵横”的内容,了解北宋的募兵政策。
北宋的募兵政策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募兵过滥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増加,累增至120余万,军费随之恶性膨胀,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师】上面图片人物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生:王安石变法
【师】阅读教材学习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和改革措施。
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庆历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归于失败。
【师】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1)“庆历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
(2)宋仁宗对改革者的怀疑。
(3)改革措施“太猛”。
(4)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
(5)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等。
2.目的和原则: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管理和控制。
3.措施
方式 目的
富国方面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 调控经济、开辟财源
强兵方面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 用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师】总结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4.影响
(1)积极: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消极:强兵效果不明显;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
【师】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师】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
2.南宋与金的战与和
(1)岳飞抗金: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求和,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2)宋金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
(3)内容:
①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贡”
②双方划定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4)结果:
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偏安江南一隅
宋金对峙:
此后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是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师】南宋与金对峙过程中,岳飞和“岳家军”起了什么作用?如何评价?
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军,体现出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一直在感染和鼓舞着后来人。岳家军的战斗实践,证实了它的战斗力特别强大。岳飞把他的军队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起来,是一个战略家和军事家。岳飞,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们视他为民族英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岳飞已成了一面爱国统一的旗帜、廉洁奉公的楷模,一个蔑视权贵、伸张正义的人,一个以身殉志、宁死不屈的英雄。
【板书】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重要集权的加强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分散中央机构的权力
3.实行崇文抑武政策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辽和西夏的威胁及“岁币”
2.负担冗官冗兵导致的财政危机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2.内容
3.影响
三、南宋的偏安
1.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2.岳飞指挥“岳家军”抗金
3.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