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影响。
2.了解明朝时期的海上交通、沿海形势、内陆边疆形势等相关知识,认识明朝灭亡的原因及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确立);郑和下西洋;明朝时期的边疆问题、中外关系。
2.难点:宰相制度与内阁制的异同;朝贡贸易。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历史上有一位人有这样的经历:放过牛,做过和尚、起义军首领,最后成了开国皇帝,他是谁呢?(出示朱元璋画像)
【生】朱元璋
【师】朱元璋从一介草根,逆转成为皇帝,建立明朝后,他是如何来巩固统治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新课讲解】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明朝的建立具备什么有利条件?
1、明朝建立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废除宰相制度:
内容: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影响:这一举措对以后500余年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宰相废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明朝建立了什么制度?
建立内阁:
过程: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俗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3)职能: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宦官专权
【师】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师】明朝宦官专权的表现是?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概况: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结果: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4)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师】综上所述,同学们思考,应当如何看待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明朝派遣郑和下西洋是出于宣扬国威的目的,对发展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对外交往是以巨大的经济牺牲为代价的,给明朝带来了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未能一直延续。加之海上倭寇侵扰频繁,政府推行“海禁”政策,进一步限制了对外交往。
【师】同学们思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的远洋活动有何不同?
① 在时间上:郑和下西洋早于欧洲远洋航海半个多世纪
② 在规模上:郑和下西洋的规模远大于欧洲远洋航行
③ 在经费来源上:郑和下西洋有国家提供的足够的经费,而欧洲远洋航海的经费多是自己筹备
④ 在目的上:郑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为主,即宣扬国威,加强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欧洲远洋航行的目的主要是掠夺获取金银财富,以经济目的为至主
⑤ 在性质上:郑和下西洋是友好交往,而欧洲远洋航行则带有殖民性质
⑥ 在影响上: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另一方面由于奉行朝贡贸易,倍偿其价,不计得失,却给明朝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没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强起到促进作用。而欧洲远洋航行一方面给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去灾难、贫困和落后,另一方面攫取了大量金银财富,后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进程,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促使西方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师】同学们观察人物图片,大家想一想这是历史上哪位英雄人物?他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
2.平倭斗争
(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禁海外贸易,导致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为乱地方。
(2)措施: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平倭,后来政府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3)结果: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欧洲殖民者入侵中国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频繁。
(2)表现
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
②荷兰和西班牙相继侵占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内陆边疆
鞑靼、瓦剌
①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
②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③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
④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
【师】明朝与鞑靼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藏族
①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②设立行都指挥使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女真
①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地区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师】16、17世纪之交的女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 直到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明清易代
明朝灭亡: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流行,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清朝统一: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板书】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中书,罢丞相
2.内阁的形成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郑和下西洋
明朝的抗倭斗争
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明朝与北方蒙古的关系
2.明朝与东北女真各部关系
3.明朝与西部藏族的关系
4.明清易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