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统治上的基本统一,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知道上层建筑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培养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2.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资料,能够得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意义,以及红军长征的原因、伟大意义,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3.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等,学生了解和体会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和伟大的长征精神,感悟长征精神在当代的时代价值,认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历程,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不懈探索;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历程;
难点:认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历史贡献。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所以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农民革命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而蒋介石集团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农民运动等一系列问题上意见相左,矛盾日益激化。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加紧反共,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也日益右倾。1927年,他们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要想领导农民这一革命主体在当时的背景下开展革命,就要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注重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使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复兴。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理解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
教师也可使用“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背景后再讲解新课。
【新课讲解】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政权建设
(1)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师】宁、汉为什么能够合流?
【生】蒋介石、汪精卫他们的根本利益一致。
师总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开始着手建立反革命政权,与武汉尚未叛变革命的汪精卫国民政府对立。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也走上反革命道路。经过国民党内部派系关系的调整,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往南京,两个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也就是蒋家王朝的建立,由国民党一党专政,故又称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直到1949年被推翻为止,持续了22年的反动统治。从阶级属性上看,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官僚资产阶级的政权;从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特点看,是国民党一党专制。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
(3)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师】宁汉合流后,中国同时存在两个政权:一个事南京国民政府;一个是张作霖控制的北京政府。为了实现统一,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北伐。这次北伐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学习北伐统一。
2.北伐统一
(1)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发现北伐进行的并不顺利其中一个国家就是日本,介入干涉北伐并制造了“济南惨案”,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济南惨案发这一事件发生的具体内容。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其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北伐。国民革命军于5月1日克复济南后,日本在5月3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的耳鼻割去,然后枪杀,并杀害交涉署全部职员。同时日军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根据国际红十字会济南分会事后调查统计,中国军民共死6000余人,伤1700余人。
(2)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出北京。因张作霖不能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
(3)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师】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而不是真正的统一?
老师总结:“东北易帜”后,虽以南京国民政府为名义上的政府,但实际上仍是各个军阀割据的状态,比如山西依然是阎锡山的势力范围。此外,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当时仍被外国控制。所以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并且北伐战争结束后,新军阀之间展开了混战,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师】讲到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同学们联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想一想两次北伐有何不同?
师总结: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对军阀张作霖的北伐战争。这次北伐与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性质不同: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国民政府的北伐是新军阀对旧军阀的统一战争,代表英美等国利益的蒋介石集团的北伐,实际上是英美等国势力的扩大。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
3.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阻碍因素: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拓展延伸】什么是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是指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1927年以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通过军事行动掌握国家政权,利用政权掌握国家财政,利用财政手段进而控制并建立起金融垄断,利用金融优势地位建立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他们凭借国家政权,接收以前政府的国家资本,发行公债,征收苛捐杂税,进行商业投资,在抗日战争前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僚资本。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师】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归纳南昌起义的时间、内容、结果等。
1.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目的: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的屠杀政策。
(3)经过:
①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②随后,起义军撒出南昌,南下广东。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③起义军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4)结果:全歼南昌守敌,起义成功。随后,南下广东遭围攻而失败。
(5)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6)教训: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行不通。
【师】通过南昌起义失败,暴露了领导人的经验不足等问题。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新的探索。
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2)内容
①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②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归纳秋收起义的概况和结果。
秋收起义
(1)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结果: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图片中描绘了什么情景?
井冈山星火
(1)过程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意义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师】在革命根据地建立、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思想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史料。
材料一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二
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起军事化。....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
——《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武装斗争:到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广大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根据地建设
①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②政权建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师】同学们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为什么这条路行得通?
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十分薄弱,没有强大的工人阶级,因而缺乏城市革命的阶级基础: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反革命力量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
2.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打下的群众基础;相当力量的红军的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师】将北洋军阀割据与工农武装割据进行比较。
北洋军阀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
社会根源 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的结果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敌人力量在城市非常强大,而在农村统治薄弱
形成背景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地方实力派失去了凝聚核心,由此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革命,中共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发动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政权性质 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建立的反动武装集团,它既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代表了工农大众的利益
影响和前途 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工农武装割据使广大人民政治上得到解放,经济上得到翻身,使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出现范围 遍及全国,以城市为统治中心 主要在农村
【师】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使蒋介石惊恐不安,调集重兵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中国共产党又会面临什么考验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阅读课本学习红军长征这一内容。
(一)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师】红军长征前面临怎样的形势?
直接原因: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经过
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挫折:“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国民党当局集结重兵,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
(3)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
A.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B.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师】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4)走向胜利
①四渡赤水,使国民党军队疲于奔命;
②在巧渡金沙江后,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③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5)胜利会师
①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板书】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建立:1927年4月
北伐:形式上统一全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革命第一枪
革命方针的确定:“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胜利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红军长征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过程
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