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简介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1.课标解读:本课是第二单元第4课,本课的基础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介绍古典时代的文化发展;中古时期欧洲的文化,包括西欧、拜占庭和俄罗斯,介绍的是中世纪的文化发展。欧洲文化的发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还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和北非、西亚文化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在介绍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重点要放在文化发展的背景上,让学生理解文化是客观历史发展的产物,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每种文化的不同特点,领略文化的多样性。懂得文化对于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以及文化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2.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古时期欧洲,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史实基础。
3.教学难点:理解文化与环境、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懂得文化是如何形成并影响历史发展的。
【新课导入】:本课共三个子目,四部分内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以及中古西欧文化和拜占庭、俄罗斯文化,而他们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欧洲文化的源头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以及古希腊的陷落,罗马帝国不仅在地理上占领了古希腊这块区域,还继承了和发展了大部分古希腊文化;而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空间上西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天主教为特征的地域文化,东罗马帝国则是东正教文明为中心的区域。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看不见的部分被继承下来了:1.(古希腊)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系统2.古代的自由观念和人文精神3.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精神
一、古希腊文化
1.哲学(追求智慧、爱智慧的学问)
(1)代表人物: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流派:自然学派和智者学派(自然——人)
自然学派: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在此之前古希腊人认为是神创造了世界,由自然学派开始人们开始以自我的大脑思考,在自然中寻找万物的本原,人们关注的对象由神转向了人周围的世界即自然。)
智者学派:也被称为诡辩学派,专门传授智慧为职业的人,但是他们传授的智慧主要是修辞学、逻辑学、辩论学等,在古希腊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很实用的学问,但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诡辩性,不是真正的爱智慧、真理。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肯定人的价值与权威,否定神是衡量一切的尺度。重新审视一切的怀疑态度,有利于人认识世界,带有人文主义色彩。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事物客观性。忽视道德,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讲述】:苏格拉底在此基础上加了几个字,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更加关注真正的智慧和真理。苏格拉底(Socrates)生于公元前469年,死于公元前399年,他是雕刻匠和产婆的孩子,土生土长的雅典本地人。在他壮年的时候,经历了雅典民主制最为辉煌的时刻,他的后半生则亲历了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了雅典民主制的盛极而衰。
古希腊哲学界在苏格拉底之前关注的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之后则关注怎样才算幸福人生,可以说苏扭转了哲学界的航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他怎么传播知识呢?并不是填鸭式的单向输出,而是用对话形式提出,也叫产婆术。
柏拉图: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办学园,以私人学者的身份主持学园进行讲学,传授自己的思想。
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对话。——蕴含理性精神
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批判雅典民主政治,反对无序的民主自由,主张精英治国
当哲学家成为护卫者,武士和生意人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大家各干各的事情,彼此互不干扰,这个城邦就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哲学王”统治国家《理想国》
【讲述】:现在我们说的柏拉图爱情就是来自柏拉图的很多理念,当心灵摒弃肉体时才能真正向往真理,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C.亚里士多德 马其顿兴起至亚历山大帝国建立
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讲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鼓励独立理性思考,追求真理
应该培养公民的言行,使他们在其中生活的政体,不论是平民政体或者是寡头政体,都能因为这些言行普及于全邦而收到长治久安的效果。——重视公民教育
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强调人的自由受城邦制约
唯物主义、逻辑学(三段论)、天文学(地心说)、物理学(第一推动力)、政治学(分权学说)、生物学(分类与解剖)
【问题】古希腊哲学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哲学有何区别?
(2)特征:研究自然界,后转向研究人、社会;浓厚的人文色彩;充分运用人的理性;有科学的萌芽。
【问题】希腊哲学的特点和整体环境有何关联?
(3)原因:希腊靠海、多山的自然环境;城邦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雅典民主制的需要;商品经济相对比较发达。
2、文学
(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故事
奥德赛:奥德修斯的10年海上历险返回故乡
评价: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2)雅典的戏剧
代表: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评价: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悲剧是对好人陷入窘境的富有同情心的包含道德复杂性的叙述,人们应该定期观看悲剧,来对抗他们原本强烈的评判和说教的倾向,悲剧是对草率评判的纠正。——亚里士多德
【讲述】:古希腊悲剧宿命式的悲剧,主人公的命运受到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控制,这些力量包括社会力量和自然规律。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几乎都渗透着“命运”观念的主题。人物面对命运的抗争往往以失败告终,体现了人对自然和命运的抗争以及最终的无力感。
王国维论悲剧境界:第一重境界:恶人作祟导致悲剧。这一层次的悲剧通常由外在的恶势力引起;第二重境界:命运捉弄导致悲剧。这一层次的悲剧是由不可抗拒的命运引起;第三重境界:由于人物之位置关系不得不然导致悲剧。这一层次的悲剧是由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关系所决定,而非单纯的命运或外在恶势力所引起。例如,《红楼梦》中的悲剧就是由于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社会的种种束缚所导致,展现了人生无往不至的悲剧,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
3、雕塑与建筑
(1)雕塑的代表:掷铁饼者、断臂维纳斯等
(2)建筑的代表: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公共场所比较多)
【讲述】:柱式结构,体现人文主义,追求和谐与美感
4、史学: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历史和史学是有区别的,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史学要处理的东西更多,除了要记录还要分析批判,解读、阐释历史,进行历史评价。奠定了亲眼查看、史料批判等现在史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代表:希罗多德的《历史》(主要描述希波战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讲述】:简单回顾古希腊的历史发展:公元前2000——前1200年,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这是城邦文化的起始。
荷马时代。公元前11至前9世纪,开始使用铁器,这一时期以军事民主制文化为主要特征。
居住在半岛北部的山区里,与外界基本隔绝,社会发展缓慢,此时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他们在征服了迈锡尼文明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国家。于是,这段时间希腊各邦从奴隶制国家又退回了原始社会。由于这一时期流传下来唯一的文献便是口耳相传的《荷马史诗》,所以这一时代也称为“荷马时代”(公元前11—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至6世纪,希腊城邦形成的时期。古典时代。公元前5至4世纪前期,希腊奴隶制城邦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和波斯发生领土冲突,波希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在希腊的霸权,造成希腊奴隶制城邦衰落,古典时代的终结
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中期,希腊奴隶制城邦衰落,处于马其顿统治之下,最终被罗马所灭。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一直到公元前34年,这一时期标志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和希腊文化、语言的广泛传播。
二、古罗马文化
1.概述: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领域多有建树
【讲述】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建立了疆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的君主专制大帝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因此文化更加多元。
2.成就(1)法律——《十二铜表法》(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成因:平民和贵族激烈斗争的产物。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特点:重视程序,有形式主义的特点
评价:局限性: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①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
②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影响: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2)其他艺术形式
文学家代表: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影响了但丁和莎士比亚等许多当代与后世的诗人与作家。
史学家代表:李维(处于罗马帝国后期因此希望通过《罗马史》来激励人心)、塔西佗(《编年史》)
建筑代表:古罗马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输水渠等
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三、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二元制社会形成
【讲述】:基督教兴盛于大一统的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败之时。北方蛮族的入侵,内部的暴虐统治、腐败奢侈权争阴谋和底层反抗,已经失去道德方向的罗马帝国。一开始在下层人之间流传,直到君士坦丁在位时,公元313年,发布了《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并禁止异教信仰,基督教认为生而有罪的人类,唯有终身向上帝析祷和忏悔,在行为上不断行善积德,才能在无限的赎罪之路上接近天国,忍让精神。基督教为罗马统治提供了一种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方式。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了基都教会多项特权。(这些蛮族国家之间争端不断,克洛维选择和基督教结盟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因为当时虽然西罗马帝国灭亡了,但是生活在这片区域上的人普遍信奉基督教)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由此中古时期西欧呈现的总体特点:
①王权与教权并立,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②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普遍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讲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督教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西方社会的文明演进,基督教提倡的忏悔赎罪、禁欲与忍让精神,逐渐把凶悍的野蛮人和贪婪的唯利是图之徒,驯化为平和、节制和反省的文明人,也就是把本能人提升为具有信仰的理性人。
2.成就: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
(1)神学
①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②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讲述】经院哲学是与宗教(主要指天主教)相结合的哲学思想,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形成、发展的哲学思想流派。主要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但它并不研究自然界和现实事物,主要论证中心围绕天主教教义、信条及上帝。
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 ”
【讲述】特征:以基督教为研究对象,问题脱离客观现实;用理性的、形式逻辑的方式来论证;传承了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
(2)文学
骑士文学:《罗兰之歌》
市民文学:《列那狐的故事》(动物世界,对动物人格化模拟中世纪社会各阶层,取材于现实,强调机智、乐观)
【讲述】:在封君封臣制度下,骑士是最底层的一种,是封建领主的一些武装侍从,可以获得一些土地跟资源等等,而他们也要去为主人去打仗,在开始的时候,骑士的地位会相对比较低一点,但是因为后来战争的需要,骑士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形成了忠君、护教行侠的一些骑士的精神。骑士文学就是大量的反映骑士跟自己保护的封建主或者贵妇人之间的忠贞甚至爱情的幸福的追求。这对于中世纪基督教强调禁欲的限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意义:骑士文学挑战了宗教的禁欲主义,市民文学描述世俗生活,抨击贵族和教士。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都冲击了西欧以基督教占绝对主导的文化
中古西欧文化的影响
(1)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
(2)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四、拜占庭与俄罗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
(1)背景:东罗马帝国的来源,东方教会的分裂(“东正教”)
总体特征:拜占庭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成就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罗马民法大全》,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巩固;对后世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保存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建筑和雕塑也继承中有所发展(例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现为清真寺)。
2.俄罗斯文化
总体特征: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的色彩浓厚。
成就:史诗《伊戈尔远征记》(12世纪,基辅罗斯)圆顶多塔的建筑风格等
【讲述】:斯拉夫人最初信仰多神教,随着国家逐步统一,疆域逐渐扩大之后,一定会追求内部的稳定,而北欧的原始宗教就比较松散,劫掠为基础的这种意识形态比较松散,所以就选择了东正教。因为他除了宣扬上唯一的上帝之外,还宣扬原罪论,主张赎十诫,在世上不赎罪就要下地狱,所以非常适合这个国家统治,适合这个平民去顺从,政教合一利于国家统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