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与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20张PPT)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香港与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20张PPT)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台湾)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
2.通过角色扮演、地图、表格、文字材料,学习运用多种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加深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提高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国两制”实践过程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定能够保持,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课程标准: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自主预习教材第65页内容,找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提出者、含义、地位
背景: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
通过以上三个不平等条约,英国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占领,并实行殖民统治。
香港问题的由来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澳门问题的由来
1.背景
1553年
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
葡萄牙人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dàng)仔岛和路环岛
1887年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确认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的权力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台湾问题的由来
1.背景


福建
1949年,败局已定的国民党退往台湾,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隔。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提出者:
邓小平
自主阅读教材第65页内容,找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提出者、含义、地位
背景: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1984年2月22日)
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 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保留
前提和基础
主体
补充
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实行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P68相关史事)
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地位: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
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英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正式回归,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特殊的社会制度
阅读课本P65相关史事,找出“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变”与“不变“
高度自治权
完全自治权(国防、外交)
邓小平多次系统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他提出,“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1.香港回归:
“我争取活到1997年,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下。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去,哪怕是在香港的土地上待一分钟也好”
——邓小平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材料一: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一大盛事,它一洗中国人民蒙受了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党政干部学刊》1997年
材料二: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使香港、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也使海峡两岸的人民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增加了信心和希望,鼓舞着他们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
——《共和国史》
②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补充)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合作探究1: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 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指导;
③中英、中葡的共同努力;
④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合作探究2: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中央政府坚定不移的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回归后
外界曾妄言,港澳回归对于港澳来说是灾难。事实如他们所言吗?
2003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港澳的发展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进入新时代
政治上: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
2019年香港黑暴事件与繁荣稳定背道而驰
叛国乱港四人帮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进入新时代
经济上: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港珠澳大桥
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知识拓展: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特别 行政区
经济 特区
民族 自治区
主权相同
(都是中华人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制度不同
设立目的不同
资本主义制度
为实现祖国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
为引进外资、技术
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有信心: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有能力: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有经验:港澳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有方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我们相信祖国是一定能够统一的
(提示:有能力、有方法、有信心、有经验)
其 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
联系当前台湾问题,你如何看待祖国统一前景?说出你的理由。
课堂小结
影响
英国
“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
提出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实践
含义:
时间: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香港、澳门回归
地位:
意义: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②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英国
结果
A
当堂检测
1.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区域自治  D.和平统一
2.“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