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5.2基本政治制度
重点问题
爱国统一战线的构成?P67
2.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分别是什么?P68
3.政党制度的优越性?P68
6.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P70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内容?P69-P70
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地位、组织、意义?P71-73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P69
思考:中共中央提出实施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的什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围绕中央这一建议,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提出,要统筹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的发展布局;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建议加快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创新平台载体;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行业数字大脑,畅通产业链国内大循环。
提示: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0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探究一 我国政党制度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爱国统一战线。
思考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需要依靠哪些人的共同努力?
爱国统一战线的构成
探究一 我国政党制度
(既非反对党,也非在野党)
执政党
参政党
不能说共同执政、联合执政或参加执政。因为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互相监督
长期共存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方针
名称(简称) 成立时间 主要组织成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1948年 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及其他人士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年 教育文化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年 经济界人士为主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1945年 教育文化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30年 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致公党 1925年 归侨和侨眷为主
九三学社 1946年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1947年 台湾省人士
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
相关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主题和职能?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不是国家机关
政治协商:对重要问题决策开展协商
民主监督: 就国家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参政议政: 就重要问题开展调查通过提案建议案向国家机关建言献策
笔记 我国政党制度优势
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0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含义
分级
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①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②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自治机关的职权
中央
领导
服从
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区与中央的关系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笔记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0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形式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名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特别提醒:是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机关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形式?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形式
镜头一: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举候选人。
镜头三:某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评议和监督。
镜头二:最近,某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与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居民代表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思考:结合三个镜头,谈谈你对居民自治的认识。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
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
公开讨论解决涉及居民利益事宜
向居民会议汇报,接受监督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形式
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1
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2
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3
居民自治的内容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形式
1
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2
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3
监督: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村民自治的内容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城市居民自治
农村村民自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产生与职责
与居民(村民)的关系
实行意义
基本方针
地位、性质、主题、职能
含义、分级、
自治机关、意义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 “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新西藏、新征程--西藏高质量发展与人权保障的新篇章”。参加论坛的多国驻华使节和中外嘉宾参观考察时,看到了一个美丽、幸福的西藏,也感受到了新时代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西藏的发展得益于( )
①我国各族人民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我国采取措施有力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③坚持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当堂练习
2. 无锡市为加强村(社区)队伍建设,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专业化村(社区)工作者,从事村(社区)的党群工作、自治工作。高校应届毕业生从事村(社区)工作( )
A.说明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B.是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重大举措
C.是推动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关键举措
D.有利于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
D
当堂练习
3. 每有大事,必相咨访。从社区“小院议事厅”到居(村)民议事会,再到“协商议事室‘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表明我国实行( )
A.选举民主
B.民主监督
C.协商民主
D.直接选举
C
当堂练习
4. 下列关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有(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机关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不必服从中央的领导③居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都是由居民或公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参与管理本区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共同执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