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学科:高二历史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掌握工厂制度出现的特征及其影响,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2.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分析机器生产时代到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从唯物史观角度辨证地分析其影响。3.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分析劳作方式变革的时空背景。【知识重点】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方与生活方式【知识难点】辩证分析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的巨大影响【名词解释】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也称技术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由英国开始的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技术革命,又是社会领域的一场社会关系革命。机器大生产:属于生产力的变化,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3.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形式(劳作方式)的变化,工厂制度(集中劳作)取代零碎分散的劳作,它建立在细致的劳动分工和使用机器的基础之上,是大规模集中生产的生产组织。【教学设计】回顾工业革命的进程活动一:生产方式之变材料 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间,是近代工厂制的兴起时期。阿克莱特的克罗姆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阿克莱特工厂在 19 世纪之前机器几乎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的,工人是分为两组轮流换班。……在韦奇伍德埃特鲁利亚制陶厂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如拌土车间、制胚车间、上釉车间、烧窑车间、上彩车间等,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所指定的一道生产工序。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一便士罚款。”——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思考点: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结合图片,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政治上: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促进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推动政治变革。思想文化上:西方思想传入中国,推动了近代思想传播,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活动二:生活方式之变最好的时代:材料一:旅行者以往靠双腿、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各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工厂的汽笛声从早响到晚,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三:材料四: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五:在18、19世纪,农业飞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城市化相关的人口爆炸需要日益增多的食品,于是人们便进行集约耕作,甚至扩大耕种面积。这些变化往往来自荷兰或英国,被称作“农业革命”,然而这些改变并不像工业上的变化那么迅猛,所以称之为“农业变革”较为妥贴。田野上可以看见新的农业机器,出现了蒸汽脱粒机。在英国,传统农民已经消失,从此土地由农业工人或小耕作者耕种。——摘自《欧洲史》最坏的时代:材料六:1833 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 7 口,4 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 2 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材料七:“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英】狄更斯《艰难时世》【当堂巩固】1、(2021·浙江·高考真题)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2、(2022·全国·高三单元测试)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爱尔兰,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如下图),每周只需付大概6便士。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在早上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反映出( )A.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纪律B.钟表发明增强了时间观念C.人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D.工作时间过长使矛盾激化3、(2022. 全国甲卷. 11)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4、(2022.广东卷. 13)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