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四下《芦花鞋》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芦花鞋》是统编四下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和《我们家的“男子汉”》三篇文章,分别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本课承接其后,略读提示为“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足迹”,阅读要素是“教学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前面三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对借助小标题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阅读方法已经基本掌握,本课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加以运用。本课的教学,更有价值的内容是通过品味青铜这个人物,体会苦难在成长中的意义。《芦花鞋》节选自曹文轩的儿童成长小说《青铜葵花》,正如作者所说,创作这本小说,是为了揭示苦难在成长中的意义,让孩子懂得正确面对苦难,学会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选文中的青铜,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冒着天寒地冻,忍饥挨饿,其所吃的苦受的难,今天的孩子已经很难体会。但是,面对苦难,青铜却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一点儿沮丧。相反,他表现得那么吃苦耐劳、坚强乐观,他眼中有光,心中有爱。青铜面对苦难的态度,值得今天的孩子去好好体会。课文篇幅虽然比较长,但是和《青铜葵花》整本书比起来,内容还是非常有限的。本课教学,还应当实施篇本联动的策略,在课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补充故事背景、拓展故事细节,有机嵌入整本书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概括小标题的方式,快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能够通过品味细节,想象画面,感受青铜面对苦难时的吃苦耐劳、乐观坚强、善良有爱的美好品质,教学小说主人公正确面对苦难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3.通过篇本联动,激发阅读《青铜葵花》整本书的兴趣。(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导入 认识芦花鞋,说说芦花鞋1.揭示课题:芦花鞋见过芦花鞋吗?根据名字,猜一猜芦花鞋是什么样的鞋?出示芦花和芦花鞋图片2.借助课文中的描述,了解芦花鞋读一读课文中的语句,了解芦花鞋是怎么制作的:这里出产一种冬天穿的芦花鞋。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读一读课文中的语句,想象芦花鞋的特点: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想象一下,这样的芦花鞋穿在脚上,是什么感觉?你愿意穿现在脚上的鞋,还是芦花鞋?引导认识:课文把芦花鞋描述得很好看,其实它就是物质贫乏年代的一种草鞋,穿在脚上,远没有今天的鞋子那么方便、舒适。3.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词搓草绳 葵花 祈求抚摸 遗憾 污迹 雪屑教学任务一 借助芦花鞋,概括小标题1.比较本单元三篇课文,发现不同的段落划分方式:《小英雄雨来》:序号划分《我们家的男子汉》:小标题划分《芦花鞋》:空行2.围绕“芦花鞋”,给课文拟小标题(1)出示教学提示:①找一找《芦花鞋》课文中的空行,标上序号①②③……②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每个部分,想一想这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③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小标题中要有“芦花鞋”三个字。(2)交流反馈,比较评价学生拟的小标题小标题参考:编织芦花鞋卖芦花鞋雪中卖芦花鞋卖掉脚上穿的芦花鞋3.发现小标题与课文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看着四个小标题,你知道为什么课文题目叫“芦花鞋”吗?交流,明确:每一件事情都与芦花鞋有关,都是围绕芦花鞋来展开的,芦花鞋就像一条线索,串起来整个故事。教学任务二 品味感人细节,体会人物品质1.链接整本书,了解故事背景。(1)出示《青铜葵花》整本书封面图《芦花鞋》这篇课文,节选自《青铜葵花》这本书。作者是曹文轩(出示简介)。青铜和葵花是这本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那么,青铜一家为什么要编织这么多芦花鞋?青铜又为什么要冒着大雪去卖芦花鞋呢?读过这本书的,谁来说一说。预设:青铜一家编织芦花鞋,青铜卖芦花鞋,是为了赚钱给葵花买布鞋,然后可以穿上布鞋照相。(2)呈现《青铜葵花》整本书目录,了解前几章的故事大概,感受青铜葵花所遭受的苦难。(3)根据故事背景,说一说青铜葵花遭受了什么样的苦难和不幸?2.青铜是怎样面对苦难的?细读课文中描写青铜卖鞋的几个部分,圈画令你感动的语句和细节,想一想,青铜吃了哪些苦?你仿佛看见了青铜脸上怎样的表情?交流,反馈,分享。预设如下品味重点:(1)卖芦花鞋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铜天天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你注意到了什么细节?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青铜?从“几十双”“一双一双”“三天”“十一双”这些数字,可以看到一个勤劳的、能干的青铜。青铜卖芦花鞋看起来很轻松、很容易啊!真的是这样吗?青铜可是个哑巴啊!补充链接原文:青铜会不时听到人们说他是哑巴。青铜不在乎。青铜只想将这芦花鞋一双双卖出去。为了卖出那些鞋,他一点儿也不想掩饰自己,他会不停地向人们做着手势,召唤人们来看他的芦花鞋:看看吧,多漂亮的芦花鞋!——从什么细节中,你仿佛看到了青铜脸上怎样的表情?(热情的、期待的)已在冬季,天气很寒冷。尤其是在这桥头,北风从河面上吹上岸,刮在人的肌肤上,就像锋利的刀片一般。站不一会儿,脚就会被冻麻。那时,青铜就会在那里不停地蹦跳。——从什么细节中,你仿佛看到了青铜脸上怎样的表情?(冻得通红的)中午,他从怀里掏出又冷又硬的面饼,一口一口地咬嚼着。本来,家里人让他中午时在镇上买几只热菜包子吃,但他将买包子的钱省下了,却空着肚子站了一天。家里人只好为他准备了干粮。——空着肚子站了一天,你仿佛看见了青铜一张怎样的脸?有没有抱怨?有没有沮丧?如果他看出一个人想买,但又犹豫不决地走了时,他就会取下那双被那人喜欢上了的鞋,一路跟着。……这时,他会看到青铜用双手捧着芦花鞋,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里,满是诚意。——从什么细节中,你仿佛看到了青铜脸上怎样的表情?(满是诚意的)(2)雪天卖芦花鞋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们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用手势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从什么细节中,你仿佛看到了青铜脸上怎样的表情?(坚定的、坚强的)到了中午,雪大了起来,成团成团地往下抛落。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从什么细节中,你仿佛看到了青铜脸上怎样的表情?(满怀期待的)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从什么细节中,你仿佛看到了青铜脸上怎样的表情?(惊喜的、激动的)——青铜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3)卖掉脚上穿的最后一双芦花鞋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你能想象光着脚走在雪地里的那种感觉吗?描述一下。——从什么细节中,你仿佛看到了青铜脸上怎样的表情?(微笑的)教学任务三 链接作者观点,感悟“苦难”意义1.通过刚才的品读,交流,我们知道,青铜在整个卖芦花鞋的过程中,都吃了哪些苦?受了哪些难?(天寒地冻、忍饥挨饿)但是,我们有没有感受到他的抱怨?他的沮丧?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他脸上的哪些表情?(期待的、坚定的、乐观的、惊喜的、激动的……)2.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青铜?相机板书:吃苦耐劳、乐观坚强、善良有爱3.出示曹文轩的一段话: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难。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曹文轩写《青铜葵花》,想告诉我们什么?今天,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已经告别了物质上的贫穷,再也不用为一双鞋子而发愁了,再也不用像青铜这样天寒地冻、忍饥挨饿去卖鞋了。那么,我们是否还会有苦难呢?如果有,你觉得可能会是什么?当我们面对自己的苦难的时候,可以向青铜学到什么?(乐观坚强、善良有爱)课后,可以把《青铜葵花》这本书找来,好好读一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