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力的存在 教学设计(3课时)(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力的存在 教学设计(3课时)(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课题 力的存在(第一课时)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实践,感受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活中各种例子,总结得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探究实践:对生活中各种实例进行思考,不断挖掘背后的原因,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感性认识。 4.态度责任:减少对“力”这一抽象概念认知的畏惧心理,对力学有初步的接触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作用效果在具体事例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力的定义的具象化认知。
2.相互作用力的概念,与相互作用力相关的例子的分析。
教学思路
本案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通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生活实例,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鼓励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进行总结,得到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桌面凹陷程度不明显的现象并由此展开思考。对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以较难的火箭助推入手,再抛出难度较小的船离河岸,通过层层剥离,层层相扣的方式,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帮助学生自主将知识由简单的事例迁移到较为复杂的事例,提高其思维的深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明确问题】 一、创设情景,提升兴趣 开头播放神舟十六号发射的情景,提出问题:神舟十六号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神舟十六号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引出本堂课主要内容——力。 设计意图:用生活实事引入,引发学生兴趣,抛出难度较小的问题,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与力相联系,让学生对机械运动与力的关系有个初步认知。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分析现象,交流讨论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个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其中所存在的力的作用,让学生 尝试寻找力存在的证据,将三个现象总结归纳,最终得出力的定义。围绕“人推轮椅车”的情景,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发得到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的具体概念和判断标准。 设计意图:力的定义本身比较抽象,如果直接抛出,学生会容易陷入迷茫,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感受相结合,减少学生对其认知的难度,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能够对力的概念有一个理解。 三、聚焦问题,提出假设 抛出第二个实际情景——“苹果下落”,让学生对该情景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进行分析,重新给出人推轮椅车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对比,寻找其中的不同,并由此得到结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接触。接着抛出第三个理想情景(如下图所示): 让学生通过感受的方式,判断木块与竖直墙面间是否存在力的作用,提出证据:两者间并不存在推、拉、压等作用形式,总结得到第二个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会有力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初步认知力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情景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让学生能够巩固对力的作用的理解。在分析的同时,总结归纳得到力存在与否与物体是否接触并无关系。 【提出实例,了解新知】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在前面的分析完成后,点出学生心中存在的疑惑:力无法被看见、触摸,如何确定它的存在?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二、实例分析,总结推理 之后,给出形状明显发生改变的撑杆与树枝图片,启发学生:物体在受到力时,形状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得到力的其中一个作用效果。继续深入思考该问题,给出较难发生明显形变的桌面,引导学生思考书桌是否形变,制造认知矛盾。提出放大法,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最后提出玻璃瓶形变的验证实验,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之后,回到神舟十六号发射的实例,让学生自行总结得到力的第二个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从具象化的生活证据去验证抽象的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在观察中总结,在总结后应用,对于力的作用效果有具象化认知的同时,对放大法的实际应用方式和场合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 【剥茧抽丝,深化认知】 一、借例深入,点明问题 围绕神舟十六号的发射提出问题:明明其中的燃气是向下喷射,神州十六号本身却向上飞去,引发学生思考。 二、抛砖引玉,层层递进 在学生得到结论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桨推河岸,船离岸而走的例子,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之后再重新回到神舟十六号的例子,借助新知,解释原理。最后,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以较有难度的例子出发,引发学生疑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较为简单的例子,后续重新回到原例,让学生有恍然的感觉,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可度,最后巩固新知。
作业设计
本节内容的作业设计主要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书面作业根据学生的认知,分成练就好基础、更上一层楼、开拓新思路三部分,分别对应学生认知的三个阶段:熟悉认知、熟练掌握、应用理解。学生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解答,也可以根据三层作业的情况,确定自己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另外,根据本堂课的实例——神州十六号升空,给出实践作业——水火箭的制作,让学生能够亲手实践,亲身感受和观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发射火箭时将其更好的应用,增进认知。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课题 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9年级:④会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实例的观察和体会,认识弹力在物体中的直观表现。 2.科学思维:从各例子中总结得到弹力的概念,对物体所具有的性质——弹性进行概括和描述,根据实验总结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3.探究实践:深入思考物体对抗形变的原因,亲身感受到物体对形变的反抗作用。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学会读取相关情境中的读数。 4.态度责任:加深对弹力的印象,乐于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弹力、弹性的概念。 2.力的符号和单位。
教学难点: 1.弹簧测力计的实验原理。
2.弹簧测力计的具体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思路
本案例围绕弹簧、弹力展开,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对于物体反抗形状改变有一个初步认知,从其中归纳得到弹力的概念并衍生得到弹性的相关内容。之后,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从定性比较力的大小,到定量测定。引导学生关注弹簧,探索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最后将其应用于弹簧测力计中。对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学习测量工具如何使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思维的缜密性。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总结归纳】 一、情景讲解,观察变化 从奥运会的赛事出发,让学生去观察撑杆跳和弓箭在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形状的改变,引导学生想象两种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过程。举出生活中物体反抗形状改变的例子,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进一步的认知。最后,总结得到,物体所存在的反抗形变作用的性质。 设计意图:该部分内容是本堂课的开篇,也是后续弹簧测力计如何使用的基础。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对现象和情景的感性认知,来降低该部分内容的抽象感,让学生能更轻松的学习该部分内容。 【提出疑问,深入思考】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完成前段的学习之后,提出一个简单问题:大象和蚂蚁的力气谁更大?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经验直接作答,后让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如何将定性的比较,转移至定量测定,对力的符号和单位进行介绍和解释。给出弹簧,点出将弹簧伸长量与受到拉力进行联系,并进行研究。最终得到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做出反推,得到可以通过弹簧的伸长量来反映其受到的拉力大小,从而达到测量力大小的目的。 设计意图:从弹力再到弹簧,将原本相对简单的定性判断提升至定量测定,拔高学生的思维厚度和高度。根据具体实验,搭建弹簧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模型,帮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二、实例划分,逐步剖析 借助视频,对弹簧测力计的具体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细致讲解。完成后,要求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读数,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式进行应用。 设计意图: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本身是一个非常需要实际操作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具体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通过分段视频,处处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具体的展开,让学生能够详细的了解到其中的各种内容。
作业设计
本节内容的作业设计为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两部分,根据学生的认知,分成练就好基础、更上一层楼、开拓新思路三部分,分别对应学生认知的三个阶段:熟悉认知、熟练掌握、应用理解。学生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解答,也可以根据三层作业的情况,确定自己本堂课的学习情况。 另外,根据本堂课的实例,给出实践作业——弹簧秤的制作,让学生能够亲手实践,亲身感受和观察,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增强应用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上的趣味性。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课题 力的存在(第三课时)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9年级:④会用力的图示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科学思维:形成建模思想,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别用图像、数字模型代替表述。 3.探究实践:通过生活实例,总结得到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各个因素。 4.态度责任:通过学习利用图像表示力的方式,培养对力学的兴趣,增强建模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三要素。
2.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1.用力的图示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教学思路
本案例首先从力的作用效果的复习开始,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围绕该内容,逐步展开本节内容的第一部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通过与之前所学习内容相联系,再加上生活实例,让学生具体、深刻地认识到力的三要素,从理性、感性两个方面对其有了解。之后,将抽象化的三要素,通过模型的方式构建,向学生展示具象表达力的三要素的图像的方式,从比较简单的力的示意图开始,再到相对比较复杂的力的图示。层层递进,锻炼学生建模思想的同时,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联立联系】 一、引导回顾,联系新知 本堂课开篇,直接提问学生: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唤醒学生之前课程的内容,再次拿出弹簧,根据具体实验和解说,借助弹簧的形变,带学生了解当力的大小或者方向改变的时候,对弹簧造成的不同影响。 设计意图:本堂课与前一次课的内容由较强的衔接,无论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诠释力的三要素还是再次利用弹簧这一点,带领学生回顾旧知的同时,和新知加强联系。在观察弹簧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力的作用效果有更具象、完整的认知。 二、联系实例,总结整合 完成力的大小、方向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之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例,之后,利用最后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点与力的作用效果之间的联系,总结得到,力的作用点同样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之后,进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利用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让学生的思路从理性分析到感性认知变成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思维进一步碰撞,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最后进行总结,将该部分学习内容整合,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模型。 【建立关系,演绎建模】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完成力的三要素的文字学习后,引导学生尝试描述具体情况下的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纯文字描述力的弊端,提出用图像表示力,并将力的三要素与力的示意图相联系,介绍力的示意图中各元素与力的三要素的具体对应。完成学习后,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实例绘制力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践,让学生感受到文字描述力的繁琐,从而自然的提出用图像描述力的提议,介绍力的示意图与力的三要素的具体对应关系。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后,引导学生亲手进行绘制,用具体实例带领学生应用、巩固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二、知识递进,完善体系 对力的示意图有一定训练后,再往上增加筹码,抛出“标度”的概念,点出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之间的区别。同时,再次利用实例讲解力的图示的具体画法。最后,对画法进行总结,对注意事项做出讲解。 设计意图:点明力的图示和示意图之间的差别,将其在比较中联系。通过具体图像的绘制,展示力的图示的画法,完成后对其总结,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认知。最后穿插注意事项的介绍,让学生能够明确了解其中所有的内容,构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本节内容的作业设计为书面作业,根据学生的认知,分成练就好基础、更上一层楼、开拓新思路三部分,分别对应学生认知的三个阶段:熟悉认知、熟练掌握、应用理解。学生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解答,也可以根据三层作业的情况,确定自己本堂课的学习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