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六年级科学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填空题1、动能、势能都是 ,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2、能量可以从 转换成 。3、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联系叫做 。4、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作 。在一个环境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 。5、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与此同时,动物也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 。6、自然界有许多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水、空气、土地、动植物、矿物等,它们被称为 。7、 指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二、判断1、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电磁铁是将磁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2、某一物种的消失,不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生物的生存。 ( )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 )4、蜜蜂到冬天会在蜂巢里冬眠。( )5、老鼠很讨厌,应该把老鼠全部捕杀。( )6、热带雨林植物多,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供多种植物资源。( )7、生产一条牛仔裤跟阳光、土壤没有关系。( )8、岩石不属于矿产资源。(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如热水器、路灯都能利用太阳能。 ( )10、多样化的栖息地孕育出多样化的生物。 ( )三、选择1、电饭煲煮饭的过程中,将电能转换为( )。A.风能 B.热能 C.化学能 D.光能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一种现象,不具有能量 B.声音具有能量C.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3、下列不属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A.洄游 B.迁徙 C.冬眠 D.觅食4、下列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 C.过度放牧 D.保护野生动物5、下列做法中,( )不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而采取的措施。A.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B.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C.蛇是有害动物,把它们全部消灭6、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并且能量的转换具有一定的方向,下面几幅图按能量的转换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①燃煤发电厂 ②空调 ③太阳 ④树木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7、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可以提供能量的是( )。A.太阳 B.石油 C.岩石8、关于地热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热来自地球深处,这种热能储量非常大 B.地热能属于清洁能源C.我国地热资源不是很丰富9、 生物的栖息地,需要为生物提供( )。A.食物 B.水 C.庇护所 D.以上都是10.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物产宝库,地球表面( )是海洋。A.29% B.90% C.71% D.10%四、连线题下列物体主要靠哪种形式的能量工作或运动?请你连一连。拉升的橡皮筋 热能使用中的冰箱 风能升空的热气球 电能空中的风筝 动能运动的小车 势能五、简答1、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做什么?2、为了解决煤、石油和天燃气这些常规能源终将枯竭的问题,人们下在努力开发新能源,说说你知道的新能源都有那些?六、我要探究1、小强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拿来线圈缠绕圈数分别为50圈和100圈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先后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用一定的方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如下:50圈的电磁铁 100圈的电磁铁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电路中的电流 0.8 1.2 1.5 0.8 1.2 1.5吸起来的大头针的个数 5 8 10 10 16 25实验中,小强是根据 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分析实验数据:①②③的比较中,发现 相同时, ,磁力越大。从 的比较中(填实验顺序的编号),发现电流相同相同时,,磁力越大。2、在瓶中放入少量的小苏打,倒入白醋后盖上瓶塞(不要塞的得太紧),观察变化情况。小苏打遇到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 ,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是 能的表现。随着气泡不断积聚,瓶塞被顶开,这是 能的表现。这个实验很好地诠释了 能转化为 能。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四月份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六年级科学(答案)填空:机械能 2、一种形式 另一种形式 3、食物链 4、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5、本领 6、自然资源 7、新能源二、判断×2、×3、√4、×5、×6、√7、×8、×9、√10、√三、选择1、B 2、C 3、D 4、C 5、C 6、A 7、C 8、C 9、D 10、C四、连线题下列物体主要靠哪种形式的能量工作或运动?请你连一连。拉升的橡皮筋 热能使用中的冰箱 风能升空的热气球 电能空中的风筝 动能运动的小车 势能简答(略)我要探究1、(1)电磁铁同一端吸引大头针的数量。(2)线圈圈数 电流越大,① 和④【或②和⑤;或③和⑥】 线圈圈数越多2、(1)二氧化碳 化学 (2)动 (3)化学 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