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文地理核心考点知识梳理(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文地理核心考点知识梳理(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文地理核心考点(新高考专用)
主题1人口发展
核心考点1: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平原和低地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高山和高原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气温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
降水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水资源 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 我国东部地区多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人口密度也较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 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②人文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因
人文因素 社会生产方式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以农业经济为主
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较稠密 就业机会多、收人入水平高,往往会吸引更多人居住
交通 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较多 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政治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战争和政策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历史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经历长时期的持续增长,数量多,密度大
文化 受文化、民族、宗教的影响,人口分布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聚集性 对人口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高出生率。
2.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
①描述区域人口分布整体特征:如描述世界或我国或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的在整体特征是“人口分布很不
均匀”
②借助地理事物或方位、交通线、城市等描述区域内部人口密度的差异:如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差异:东多西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和交通闭塞地区的人口少;等等。
③描述区域内部人口分布的“特殊”之处:通常是描述极大值即人口稠密区、极小值即人口稀疏区或人口密度差异过于显著的小范围区域。
核心考点2: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分析
1.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
①缩放规律:
模式 特点 原因 利弊 措施
原始型(“高高低”模式) “高高低”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 利: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抵御疾病和灾害,减少死亡率
弊:死亡率高,有时出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传统型(过渡模式) “高低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利:劳动力充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发展教育
弊: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年轻化,经济发展慢,增加环境压力、就业困难、教育水平低等问题,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社会问题
现代型 “低 生产力水平高,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 利:利于社会积累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三低”模式) 低低” 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完善养老体制
弊: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从而带来劳动力不足、兵源短缺、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
2.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
表现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性别比失衡
判断依据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否大于1% 60虽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虽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性别比103--107之间合理比例
主要表现 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 男性人口过多
常见地区 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地区) 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产生原因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等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受教育水平高,生育观念转变;医疗卫生水平进步,人口寿命延长;生活压力、育儿压力导致出生率持续下降等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育观念落后(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社会不平等现象;科学技术滥用(B超鉴定);人口政策的影响等
主要 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治安与稳定;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
影响 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环境压力等 困难(空巢老人);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源不足等 等
应对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转变生育观念等 鼓励生育;吸纳海外移民;健全社会养老机制;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变生育观念,提高意识; 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孕龄妇女权利加强立法,严格禁止非法鉴定胎儿;完善社会制度,提高女性地位等
3.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核心考点3: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1.二维坐标图:
(1)平面面直角坐标图,用横、纵坐标表示两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图中的点、线等表示两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
(2)过程:先判读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人口信息和人口要素;判断图中所示人口要素的分布与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思考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看清纵、横坐标的单位、数值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
(1)三角形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项要素与整体的结构比例。三条边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的要素,三个顶点可以看作是三个原点。
(2)过程: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读出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相交的点的数值,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最后检验三个比例数值的总和应为100%
3.平面方形坐标统计图:
(1)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2)过程:先确定四边的变量信息;画出判断点与方形对角线的平行线;平行线与两边的交点数值为变量的数值;画出判断点与两对边的垂直线,垂直线与交点的数值为变量的数值大小。
4.平坐标曲线图的判读:
(1)坐标曲线图往往能够反映出人口不同变量信息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
(2)过程:先看曲线所表达的地理信息;再分析曲线的数值大小(极值)和走向趋势;再判读曲线变化的陡缓程度,析要素变化速率;分析转折点,判断信息变化的阶段划分。
5.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人口金字塔图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等。
(2)过程:先判断金字塔两端的比例;再看各个分段分组所占的比例;综合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
核心考点4: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1.推拉理论因素分析:
2.我国人口迁移特征:
核心考点5: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六大方面看待迁移影响:
方面 影响
人口数量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性别比 轻工业区下降,重工业区上升
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年龄结构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迁入地人口老龄化减轻
经济、文化发展 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核心考点6: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影响因素:
主题2城镇与乡村发展
核心考点7:城市区位分析
1.城市区位分析: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②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河交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③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④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区位因素:
核心考点8: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布局
1.三大功能分区明确: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成片分布 集聚成片
位置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靠近市中心处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离市中心较远
区位选择的原因 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区位特征 要求接近消费者,多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并背向发展。距离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功能区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地价高);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高级 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地、文化区相联系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强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
低级 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2.城镇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工业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卫生防护带
(2)工业区的合理布局:大气污染工业的布局(考虑当地的盛行风向);水源污染工业的布局;综合环境角度
(3)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评价性思路:
①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三大功能区在空间上的位置;
②环境效益合理性,考虑工业区各种污染类型对城市的影响,影响要最小;
③经济效益合理性,三大功能区的布局是否符合各自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④交通通达合理性,不同类别的产业活动对交通的具体要求是否符合需要;
⑤信息把握全面性,要综合分析图中的等高线、河流、风向、交通等信息;
⑥特殊布局合理性,不同的城市可能会存在一些特殊功能区的布局
核心考点9:地租曲线的判读
1.地租曲线:
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判读技巧:
①先看读图名、知图类:这是一幅地租等值线图。等值线图中等值线表示地租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其特点与一般等值线相同。
②析图例、看点线:地租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地租数值由里向外逐渐减小,表明城市地租市中心最高,越向外地租越低。但是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③析原理,找方法:M处弯曲外凸,表明当地地租比两侧相对较高,说明地租受交通线影响。
④找特殊,辨缘由:在等值线图中,注意两点:一是沿交通线方向的等值线外凸,表明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交通线附近地租较高。二是闭合曲线的出现,受特殊因素的影响,如湖泊、洼地等,使该处地租比周围地区高或低。
核心考点10:城镇化进程及其现象比较
1.城镇化进程:
发展阶段 特点 问题 发展新趋势
初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 问题较少,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
中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城镇化水平较高 城市问题显著,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中心城区空洞化 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2.城镇化进程中的几种现象比较:
核心考点11:
我国城镇化
1.我国的新型城镇化:
(1)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未来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措施:
①进一步加快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口在城镇的有序流动。
②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为城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③加强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保障,共享城镇发展的益果
④拓展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环境
⑤合理规划城市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空间结构
⑥增强城市创新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城乡一体,城镇联动的效应
核心考点1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题3产业区位与产业发展
核心考点13: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 候 热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光照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自然灾害 影响农业产量,农产品品质 选择在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注意防范
2.人文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产业的产品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政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劳动力 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宜分布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在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
科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
良种 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冷藏保鲜技术 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
核心考点14: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分析
1.区位因素变化:
2.农业科学技术:
核心考点15:不同农业区位答题模版
1.种植业: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灾害等 纬度较低(较高),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充足(不足),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平坦(崎岖),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自然灾害少(易受某某自然灾害影响)
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市场广阔(狭小);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习惯等 政策支持(限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当地喜食某某农作物

2.畜牧业: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有利)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草场、水源等 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草场广阔、草类茂盛,水源充足。 乳畜业: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等 游牧业: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势起伏和缓,草地丰富,逐水草而居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
3.水产业: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有利)
自然因素 水域面积、水域条件、饵料、大陆架、洋流、河流注入等 海洋水产:大陆架广阔;浅海滩涂面积广大;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河流注入等。 淡水养殖:水域面积广;水域条件适宜鱼类生长;营养物质多,饵料丰富等。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养殖经验等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先进;政策优惠;养殖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等
核心考点16: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毁林开荒、垦山种粮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修水库、修渠道、不合理灌溉 沼泽化、盐渍化
过度放牧、滥垦滥挖 草场退化、草场沙化、土地荒漠化、载畜力下降
过度采伐森林 森林资源减少、河流下游涝灾频发、 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
滥捕滥杀、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鱼类资源大幅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 危害人类健康、土壤板结、土壤污染
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 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
境外物种的引进 病源、生态灾难(外来物种入侵)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路:
答题角度 规范答题术语
经济可持续发展 增产: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④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收:①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③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④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
生态可持续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社会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核心考点17: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评价:
评价因素 规范用语
自然条件 原料 靠近原料产地,原料供应充足,原料质量好
燃料 接近燃料地(煤矿等),能源充足
水源 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工业用水充足;水资源丰富,水质好
土地 地形平坦开阔,工程建设难度小,利于建厂;土地丰富,地租水平低
经济条件 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临近市场
交通 靠近主要交通线路,交通便利
技术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劳动力 人口稠密,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劳动力素质高;劳动技能熟练
产业基 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位置 位于……具有……优越条件;毗邻……便于接受其辐射带动作用
信息和通信 通信条件好;市场信息反馈及时;信息交流通畅
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具有税收优惠
工业惯性 搬迁费用高
社会协作 社会协作条件好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完善
个人偏好 多侨乡,华侨投资多
环境因素 大气 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不污染城区空气
水 远离城市河流上游或水源地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区位因素 影响变化 原因
原料 越来越小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交通 交通方便的地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素质要求变高 工业生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市场 影响很大 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
信息 越来越大 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信息交流量大的城市越来越能吸引工业聚集
科技、知识、 创新等 科学技术影响越来越大 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指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环境 环境政策的变化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核心考点18: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
1.柱状图判读: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乙为原料导向型、丙为劳动力导向型、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Ⅰ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
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Ⅱ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Ⅰ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图Ⅱ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四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模式一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折线图:
下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折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折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市场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折线③表示市场
5.工业发展模式图:
这种图相对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需要把握区位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读图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6.风频玫瑰图:
风频玫瑰图判断的关键是分析各要素在工业中的比重。根据玫瑰图中信息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7.等值线模式图:
将主要影响因素以等值线分布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让考生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如上图所示,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
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判断图中五个地点中建厂最合适的选择。学生分别计算出五地从M1、M2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如下表),比较则可得出正确的选择地为丙地
核心考点19: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工业集聚产生机制:
2.工业分散产生机制:
3.工业集聚与分散的比较:
原因 优点 缺点
工业集聚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工业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输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核心考点20: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服务业区位因素:
2.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
主题4交通发展
核心考点21:交通运输方式判断与交通布局原则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原则 要求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的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其他因素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
核心考点22:主要交通运输站点的选择
1.港口建设:
要素 答题用语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规划建筑用地、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岩港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 腹地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经济发达
水域条件 航道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 位于峡湾或半封闭式海区,背风、避浪
结冰期 无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
2.航空港建设:
要 答题用语

自然条件 地形 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具有一定的坡度,利于跑道排水
气候 选择在气候条件稳定的地区,注意盛行风向,避开雷暴等气流运动复杂地区
地质 选择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避开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 选择在人口稠密,城市较大的地区,市场广阔
经济 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利于航空建设
交通 布局在城市郊区,与城市对内主干交通相连
3.汽车站与火车站建设:
站点类型 汽车站 火车站 高铁站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社会经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受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条件制约 受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条件制约
济因素
选址要求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线路相连 火车站一般选择在离城市相对较远的郊区,不宜修建在城市内部,防止影响城市内部交通,郊区地租水平相对较低 高铁站一般选择在离城市相对较近的近郊,与城市内部有主要的交通干线相连,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高铁的时效性
核心考点23: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一般性答题模板:
(1)交通意义: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合理布局交通网;增加区域间便捷交通通道。
(2)经济意义: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
(3)社会意义:增加就业;促进少数民众,边疆和革命老区的发展
(4)国防意义: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2.交通对聚落的影响:
3.交通对商业的影响:
4.交通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方面 影响
对农业 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和园艺业的产品易变质,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自给农业受交通影响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 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沿海、沿江、港口以及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带,对工业布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对交通 新建交通站点、交通线,有利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有利于优化区域交通布局,形成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对旅游业 交通便利,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加游客数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对城镇化 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城市规模,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对资源开发 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加快资源利用
对人口 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有利于人口流动,扩大人口迁移规模
对区域经济 促进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带(区)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主题5可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24:人地关系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人地关系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采集渔猎时期 低下且发展缓慢 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文明 耕作、灌溉技术得到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 人类试图改造自然,对自然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加 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农业自然资源 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地开垦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农田扩张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等
工业文明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极大地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 环境问题日趋尖锐,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现代文明 空前发展 重新认识人地关系,提出人地协调的新型伙伴关系 在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探求人地和谐统一,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逐步趋向协调,环境问题逐步得到控制
核心考点25:可持续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项目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
标准 益 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
核心考点26:建设主体功能区
1.背景:
(1)适宜开发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制约。如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4)区域经济差异大: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主体功能区 产业基础 问题及发展方向
优化开发区域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开发基础较弱,未来开发潜力大
限制 农产 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开 发区域 品 主产区
重点生 态功能区 无 生态环境脆弱,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核心考点27: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 长江经济带:
(1)区位优势分析
①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____、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还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还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同时这里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区域内城市分布密集,人口众多,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答案】京沪
【解析】
【详解】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且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
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2)成效
成效 内容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増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京津冀协同发展:
(1)地理背景
背景 具体内容
位置 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东临渤海,南接河南省和山东省
范围 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
地理优势 历史上该地区就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空间上相毗邻,利于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地形 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东部、南部地势较低,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河湖 河流: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和北运河等。湖泊:白洋淀等
水源 主要是地下水。问题:过度开采出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环境问题。措施: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大大减轻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超采的问题
资源 铁矿、煤矿、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
交通 京哈、京广、京沪、京九、京包等铁路,众多公路交织成网;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等天然不冻海港众多,海运交通便利
经济文化 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
人口和产业分布 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衡。北京和天津人口密度大,产业分布相对密集,而河北省人口密度相对小,产业分布相对稀疏。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地区之间缺乏有效协调,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发展路径
路径 具体内容
交通一体化 2020年京津冀地区内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市,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市。建成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五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主要城市之间实现交通“一卡通”
产业一体化 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产业整合,北京地区加快自身产业的扩散和升级;天津地区加快老城区产业的转移扩散与转型;河北地区完成对京津转移产业的承接,并挖掘京津转移产业的潜力;针对新兴的产业带,要加快产业的集聚与整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生态环 生态问 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及水资源短缺等
保一体化 题
措施 三地协同发展,以大气、水、土壤污染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资源一体化 淡水资源、耕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等应优先共享,统一规划、利用及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京津冀生态系统承载力
核心考点28: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发展现状 战略措施
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农耕文明的影响,海洋意识薄弱,重陆轻海,错失海洋大发展机遇 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生态健康、安全稳定、管控有力的新型海洋强国
发展海洋经济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盐生产、海洋水产等传统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但是,海洋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相对较小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及远洋开发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海域划界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友好协商,二是坚决反对别国侵占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海域划界争端,我国政府坚持友好协商的基本方针,运用政治、法律、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在“多赢”基础上解决海上纷争。建设强大的现代化人民海军,维护自身海洋安全和利益,实现海洋维权
保护海洋环境 我国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量大,局部海域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时有发生 我国现已规划和建设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2.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布局:
主要战略 基本内容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一是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对海岸带地区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开发;二是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三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面向海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
创新海洋科技 实施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控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尤其是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维护海洋权益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制定完善世界海洋规则,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文地理核心考点(新高考专用)
主题1人口发展
核心考点1: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平原和低地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高山和高原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气温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
降水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水资源 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 我国东部地区多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人口密度也较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 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②人文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因
人文因素 社会生产方式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以农业经济为主
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较稠密 就业机会多、收人入水平高,往往会吸引更多人居住
交通 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较多 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政治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战争和政策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历史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经历长时期的持续增长,数量多,密度大
文化 受文化、民族、宗教的影响,人口分布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聚集性 对人口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高出生率。
2.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
①描述区域人口分布整体特征:如描述世界或我国或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的在整体特征是“人口分布很不
均匀”
②借助地理事物或方位、交通线、城市等描述区域内部人口密度的差异:如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差异:东多西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和交通闭塞地区的人口少;等等。
③描述区域内部人口分布的“特殊”之处:通常是描述极大值即人口稠密区、极小值即人口稀疏区或人口密度差异过于显著的小范围区域。
核心考点2: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分析
1.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
①缩放规律:
模式 特点 原因 利弊 措施
原始型(“高高低”模式) “高高低”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 利: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抵御疾病和灾害,减少死亡率
弊:死亡率高,有时出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传统型(过渡模式) “高低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利:劳动力充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发展教育
弊: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年轻化,经济发展慢,增加环境压力、就业困难、教育水平低等问题,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社会问题
现代型 “低 生产力水平高,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 利:利于社会积累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三低”模式) 低低” 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完善养老体制
弊: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从而带来劳动力不足、兵源短缺、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
2.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
表现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性别比失衡
判断依据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否大于1% 60虽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虽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性别比103--107之间为合理比例
主要表现 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 男性人口过多
常见地区 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地区) 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产生原因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等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受教育水平高,生育观念转变;医疗卫生水平进步,人口寿命延长;生活压力、育儿压力导致出生率持续下降等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育观念落后(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社会不平等现象;科学技术滥用(B超鉴定);人口政策的影响等
主要 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治安与稳定;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
影响 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困难(空巢老人);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源不足等 等
应对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转变生育观念等 鼓励生育;吸纳海外移民;健全社会养老机制;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变生育观念,提高意识; 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孕龄妇女权利加强立法,严格禁止非法鉴定胎儿;完善社会制度,提高女性地位等
3.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核心考点3: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1.二维坐标图:
(1)平面面直角坐标图,用横、纵坐标表示两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图中的点、线等表示两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
(2)过程:先判读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人口信息和人口要素;判断图中所示人口要素的分布与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思考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看清纵、横坐标的单位、数值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
(1)三角形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项要素与整体结构比例。三条边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的要素,三个顶点可以看作是三个原点。
(2)过程: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读出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相交的点的数值,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最后检验三个比例数值的总和应为100%
3.平面方形坐标统计图:
(1)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2)过程:先确定四边的变量信息;画出判断点与方形对角线的平行线;平行线与两边的交点数值为变量的数值;画出判断点与两对边的垂直线,垂直线与交点的数值为变量的数值大小。
4.平坐标曲线图的判读:
(1)坐标曲线图往往能够反映出人口不同变量信息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
(2)过程:先看曲线所表达的地理信息;再分析曲线的数值大小(极值)和走向趋势;再判读曲线变化的陡缓程度,析要素变化速率;分析转折点,判断信息变化的阶段划分。
5.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人口金字塔图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等。
(2)过程:先判断金字塔两端比例;再看各个分段分组所占的比例;综合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
核心考点4: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1.推拉理论因素分析:
2.我国人口迁移特征:
核心考点5: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六大方面看待迁移影响:
方面 影响
人口数量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性别比 轻工业区下降,重工业区上升
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年龄结构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迁入地人口老龄化减轻
经济、文化发展 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核心考点6: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影响因素:
主题2城镇与乡村发展
核心考点7:城市区位分析
1.城市区位分析: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②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河交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③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④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区位因素:
核心考点8: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布局
1.三大功能分区明确: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成片分布 集聚成片
位置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靠近市中心处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离市中心较远
区位选择的原因 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区位特征 要求接近消费者,多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并背向发展。距离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功能区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地价高);内部存在着明显分区 高级 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地、文化区相联系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强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
低级 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2.城镇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工业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卫生防护带
(2)工业区的合理布局:大气污染工业的布局(考虑当地的盛行风向);水源污染工业的布局;综合环境角度
(3)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评价性思路:
①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三大功能区在空间上的位置;
②环境效益合理性,考虑工业区各种污染类型对城市的影响,影响要最小;
③经济效益合理性,三大功能区的布局是否符合各自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④交通通达合理性,不同类别的产业活动对交通的具体要求是否符合需要;
⑤信息把握全面性,要综合分析图中的等高线、河流、风向、交通等信息;
⑥特殊布局合理性,不同的城市可能会存在一些特殊功能区的布局
核心考点9:地租曲线的判读
1.地租曲线:
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判读技巧:
①先看读图名、知图类:这是一幅地租等值线图。等值线图中的等值线表示地租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其特点与一般等值线相同。
②析图例、看点线:地租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地租数值由里向外逐渐减小,表明城市地租市中心最高,越向外地租越低。但是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③析原理,找方法:M处弯曲外凸,表明当地地租比两侧相对较高,说明地租受交通线影响。
④找特殊,辨缘由:在等值线图中,注意两点:一是沿交通线方向等值线外凸,表明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交通线附近地租较高。二是闭合曲线的出现,受特殊因素的影响,如湖泊、洼地等,使该处地租比周围地区高或低。
核心考点10:城镇化进程及其现象比较
1.城镇化进程:
发展阶段 特点 问题 发展新趋势
初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 问题较少,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
中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城镇化水平较高 城市问题显著,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中心城区空洞化 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2.城镇化进程中的几种现象比较:
核心考点11:
我国城镇化
1.我国的新型城镇化:
(1)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未来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措施:
①进一步加快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口在城镇的有序流动。
②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为城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③加强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保障,共享城镇发展的益果
④拓展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环境
⑤合理规划城市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空间结构
⑥增强城市创新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城乡一体,城镇联动的效应
核心考点1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题3产业区位与产业发展
核心考点13: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 候 热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光照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自然灾害 影响农业产量,农产品品质 选择在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注意防范
2.人文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产业的产品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政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劳动力 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宜分布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在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
科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
良种 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冷藏保鲜技术 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
核心考点14: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分析
1.区位因素变化:
2.农业科学技术:
核心考点15:不同农业区位答题模版
1.种植业: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灾害等 纬度较低(较高),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充足(不足),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平坦(崎岖),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自然灾害少(易受某某自然灾害影响)
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市场广阔(狭小);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习惯等 政策支持(限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当地喜食某某农作物

2.畜牧业: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有利)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草场、水源等 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草场广阔、草类茂盛,水源充足。 乳畜业: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等 游牧业: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势起伏和缓,草地丰富,逐水草而居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
3.水产业: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有利)
自然因素 水域面积、水域条件、饵料、大陆架、洋流、河流注入等 海洋水产:大陆架广阔;浅海滩涂面积广大;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河流注入等。 淡水养殖:水域面积广;水域条件适宜鱼类生长;营养物质多,饵料丰富等。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养殖经验等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先进;政策优惠;养殖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等
核心考点16: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毁林开荒、垦山种粮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修水库、修渠道、不合理灌溉 沼泽化、盐渍化
过度放牧、滥垦滥挖 草场退化、草场沙化、土地荒漠化、载畜力下降
过度采伐森林 森林资源减少、河流下游涝灾频发、 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
滥捕滥杀、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鱼类资源大幅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 危害人类健康、土壤板结、土壤污染
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 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
境外物种的引进 病源、生态灾难(外来物种入侵)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路:
答题角度 规范答题术语
经济可持续发展 增产: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④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收:①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③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④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
生态可持续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社会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核心考点17: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评价:
评价因素 规范用语
自然条件 原料 靠近原料产地,原料供应充足,原料质量好
燃料 接近燃料地(煤矿等),能源充足
水源 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工业用水充足;水资源丰富,水质好
土地 地形平坦开阔,工程建设难度小,利于建厂;土地丰富,地租水平低
经济条件 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临近市场
交通 靠近主要交通线路,交通便利
技术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劳动力 人口稠密,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劳动力素质高;劳动技能熟练
产业基 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位置 位于……具有……优越条件;毗邻……便于接受其辐射带动作用
信息和通信 通信条件好;市场信息反馈及时;信息交流通畅
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具有税收优惠
工业惯性 搬迁费用高
社会协作 社会协作条件好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完善
个人偏好 多侨乡,华侨投资多
环境因素 大气 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不污染城区空气
水 远离城市河流上游或水源地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区位因素 影响变化 原因
原料 越来越小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交通 交通方便的地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素质要求变高 工业生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市场 影响很大 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
信息 越来越大 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信息交流量大的城市越来越能吸引工业聚集
科技、知识、 创新等 科学技术影响越来越大 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指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环境 环境政策的变化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核心考点18: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
1.柱状图判读: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乙为原料导向型、丙为劳动力导向型、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Ⅰ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
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Ⅱ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Ⅰ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图Ⅱ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四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模式一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折线图:
下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折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折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市场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折线③表示市场
5.工业发展模式图:
这种图相对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需要把握区位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读图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6.风频玫瑰图:
风频玫瑰图判断的关键是分析各要素在工业中的比重。根据玫瑰图中信息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7.等值线模式图:
将主要影响因素以等值线分布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让考生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如上图所示,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
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判断图中五个地点中建厂最合适的选择。学生分别计算出五地从M1、M2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如下表),比较则可得出正确的选择地为丙地
核心考点19: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工业集聚产生机制:
2.工业分散产生机制:
3.工业集聚与分散的比较:
原因 优点 缺点
工业集聚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工业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输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核心考点20: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服务业区位因素:
2.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
主题4交通发展
核心考点21:交通运输方式判断与交通布局原则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原则 要求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的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其他因素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
核心考点22:主要交通运输站点的选择
1.港口建设:
要素 答题用语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规划建筑用地、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岩港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 腹地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经济发达
水域条件 航道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 位于峡湾或半封闭式海区,背风、避浪
结冰期 无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
2.航空港建设:
要 答题用语

自然条件 地形 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具有一定的坡度,利于跑道排水
气候 选择在气候条件稳定的地区,注意盛行风向,避开雷暴等气流运动复杂地区
地质 选择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避开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 选择在人口稠密,城市较大的地区,市场广阔
经济 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利于航空建设
交通 布局在城市郊区,与城市对内主干交通相连
3.汽车站与火车站建设:
站点类型 汽车站 火车站 高铁站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社会经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受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条件制约 受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条件制约
济因素
选址要求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线路相连 火车站一般选择在离城市相对较远的郊区,不宜修建在城市内部,防止影响城市内部交通,郊区地租水平相对较低 高铁站一般选择在离城市相对较近的近郊,与城市内部有主要的交通干线相连,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高铁的时效性
核心考点23: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一般性答题模板:
(1)交通意义: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合理布局交通网;增加区域间便捷交通通道。
(2)经济意义: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
(3)社会意义:增加就业;促进少数民众,边疆和革命老区的发展
(4)国防意义: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2.交通对聚落的影响:
3.交通对商业的影响:
4.交通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方面 影响
对农业 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和园艺业的产品易变质,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自给农业受交通影响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 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沿海、沿江、港口以及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带,对工业布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对交通 新建交通站点、交通线,有利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有利于优化区域交通布局,形成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对旅游业 交通便利,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加游客数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对城镇化 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城市规模,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对资源开发 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加快资源利用
对人口 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有利于人口流动,扩大人口迁移规模
对区域经济 促进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带(区)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主题5可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24:人地关系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人地关系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采集渔猎时期 低下且发展缓慢 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文明 耕作、灌溉技术得到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 人类试图改造自然,对自然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加 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农业自然资源 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地开垦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农田扩张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等
工业文明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极大地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 环境问题日趋尖锐,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现代文明 空前发展 重新认识人地关系,提出人地协调的新型伙伴关系 在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探求人地和谐统一,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逐步趋向协调,环境问题逐步得到控制
核心考点25:可持续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项目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
标准 益 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
核心考点26:建设主体功能区
1.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如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4)区域经济差异大: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主体功能区 产业基础 问题及发展方向
优化开发区域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开发基础较弱,未来开发潜力大
限制 农产 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开 发区域 品 主产区
重点生 态功能区 无 生态环境脆弱,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核心考点27: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 长江经济带:
(1)区位优势分析
①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____、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还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还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同时这里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区域内城市分布密集,人口众多,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2)成效
成效 内容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増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京津冀协同发展:
(1)地理背景
背景 具体内容
位置 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东临渤海,南接河南省和山东省
范围 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
地理优势 历史上该地区就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空间上相毗邻,利于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地形 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东部、南部地势较低,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河湖 河流: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和北运河等。湖泊:白洋淀等
水源 主要是地下水。问题:过度开采出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环境问题。措施: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大大减轻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超采的问题
资源 铁矿、煤矿、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
交通 京哈、京广、京沪、京九、京包等铁路,众多公路交织成网;天津港、秦皇岛港、唐
山港、黄骅港等天然不冻海港众多,海运交通便利
经济文化 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
人口和产业分布 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衡。北京和天津人口密度大,产业分布相对密集,而河北省人口密度相对小,产业分布相对稀疏。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地区之间缺乏有效协调,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发展路径
路径 具体内容
交通一体化 2020年京津冀地区内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市,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市。建成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五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主要城市之间实现交通“一卡通”
产业一体化 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产业整合,北京地区加快自身产业的扩散和升级;天津地区加快老城区产业的转移扩散与转型;河北地区完成对京津转移产业的承接,并挖掘京津转移产业的潜力;针对新兴的产业带,要加快产业的集聚与整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生态环保一 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及水资源短缺等
措 三地协同发展,以大气、水、土壤污染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体化
施 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资源一体化 淡水资源、耕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等应优先共享,统一规划、利用及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京津冀生态系统承载力
核心考点28: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发展现状 战略措施
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农耕文明的影响,海洋意识薄弱,重陆轻海,错失海洋大发展机遇 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生态健康、安全稳定、管控有力的新型海洋强国
发展海洋经济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盐生产、海洋水产等传统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但是,海洋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相对较小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及远洋开发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海域划界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友好协商,二是坚决反对别国侵占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海域划界争端,我国政府坚持友好协商的基本方针,运用政治、法律、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在“多赢”基础上解决海上纷争。建设强大的现代化人民海军,维护自身海洋安全和利益,实现海洋维权
保护海洋环境 我国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量大,局部海域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时有发生 我国现已规划和建设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2.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布局:
主要战略 基本内容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一是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对海岸带地区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开发;二是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三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面向海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
创新海洋科技 实施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控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尤其是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维护海洋权益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制定完善世界海洋规则,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