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 九年级上册 美术 第1课 走下神坛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 九年级上册 美术 第1课 走下神坛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耶稣的母亲。根据福音书中的记载,天使长加百列通知她因圣灵感孕耶稣时,她已和圣约瑟订婚。福音书中关于她的其他记载包括她访问施洗者圣约翰之母以利沙伯;耶稣诞生;玛利亚将耶稣带到圣殿献给上帝;博士朝拜耶稣;约瑟、玛利亚携带幼儿耶稣逃往埃及;在加利利的迦拿参加娶亲筵席;耶稣讲道时玛利亚想见耶稣;她亲见耶稣受刑而死等。东正教、罗马天主教教徒和大部分新教教徒都肯定耶稣的神圣性,并认为玛利亚虽怀孕生耶稣但并未丧失童贞。罗马天主教会也提出无原罪始胎和圣母升天的说法。天主教教徒向玛利亚祈祷,并把她看作仲裁者。
“圣母子”由来
“圣母子”由来
这是世上最广为人知的一对母子,玛利亚以圣洁的处女之身孕育了人类救世主耶稣,她如所有母亲一样,倾注心血抚养圣子,只是她的爱更为纯洁与博大。幼年圣子依偎在圣母怀中的形象庄重而不失温情,从古至今,无数大师倾注毕生心力刻画这对非凡的母子,这对人性与神性交辉的形象。
“圣母子”画像
“圣母子”画像
《椅中圣母》拉斐尔 (意大利)约1514年
试分析作品:
动态和神情
线条与构图
色彩与质感
你有什么
不一样的
看法呢?
“圣母子”演变
小结:宗教对美术作品的影响深远,人们对宗教的追求变化会导致艺术作品风格的改变。
“圣母子”演变
欧洲是宗教的大洲,中世纪是教会的世纪。绘制宗教人物必须严格遵照宗教的表达方式,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表现。所以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披着宗教的外衣,传播人文主义思想。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们逐渐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宗教题材的创作中,使得宗教人物形象越来越世俗化。圣母像慈祥,美丽,像人不像神,表现了人性的美好,所以广为流行。从微观的角度看,艺术家也信奉宗教,所以赞美人性,赞美母爱。赞美人的美丽,圣母像是最好的题材。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
掷铁饼者 米隆 公元前450年
命运三女神 菲迪亚斯 公元前447—438
不同时期绘画
阿甲利斯与阿札克斯战后休息
古希腊时期 黑绘陶瓶
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
中世纪美术拜占庭艺术
犹大之吻
乔托(意大利)约1305年
“圣母子”演变
金莺与圣母 油画 拉斐尔
意大利
1507年
明暗调子丰富,人物与背景相互烘托,空间主次感强。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含义是“再生”、“复活”,是希腊和罗马的古典形式在世界文学、艺术和建筑中的复活。但文艺复兴不仅仅是简单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再现,更重要的是这一复兴将人类的科学精神与创作才能结合起来,开启了整个欧洲的近现代文明。它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这一伟大的复兴始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是其中心,艺术家创造了许多歌颂人、歌颂生活和自然的画卷,他们或借圣经题材,或神话题材,或直接面对现实来表现对生活的乐观与信心。
文艺复兴初始阶段
14世纪初是一个“原始文艺复兴”阶段,又称开端期
乔托,(1266-1337) “欧洲绘画之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被认定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其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犹大之吻》等。
文艺复兴初始阶段
乔托注重空间的深远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其艺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文艺复兴初始阶段
《犹大之吻》是《圣经》故事之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作为暗号。画面上表现的是犹大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与他亲吻。画面上耶稣双目盯紧犹大,满眼怒火;犹大则十分紧张。四周则充满着骚动,气氛极其悲壮。这幅画虽然是圣经故事,但从生活的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表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搏斗。整个画的光线、色彩、构图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犹大的黄色大氅明亮而醒目。全画用重色调,上部深蓝,下部褐色,造成一种沉重的黑暗感,以渲染这种斗争的紧张气氛。画家用画笔赞颂了光明、正义的化身——耶稣,鞭挞、揭露了黑暗、邪恶和丑的化身——犹大。
文艺复兴初始阶段
波提切利(桑德罗·波提切利),公元1445年3月1日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斯,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
《维纳斯的诞生》画布上蛋彩 波提切利 1485年
文艺复兴初始阶段
《春》波提切利 1482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15—16上半期是文艺复兴的成熟期和高峰期
盛期文艺复兴三杰
冷锐观察的眼睛—莱昂纳多·达·芬奇
以人体表现生与死—米开朗基罗
荣华而全面的天才—拉斐尔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世界的艺术巨匠和科学巨匠。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谢世时年仅37岁,但由于他勤勉的创作,给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表现出对完美与和谐的色彩及造型的追求。表现出“理想美”的趋向。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追奉的“美的标准”。
拉斐尔绘制了大量的圣母子题材的作品,它将现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女性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圣母的身上,具有和谐、柔美、明净的人物性格特征。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中,被誉为美和完善的化身。
文艺复兴成熟阶段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意大利)1513—1514年
椅中圣母(油画)拉斐尔 意大利
文艺复兴后期
威尼斯画派:
乔尔乔纳、提香、丁托列托
北方文艺复兴:
杨·凡·艾克、勃鲁盖尔、丢勒
文艺复兴后期
丁托列托 长22.5 米高9米,是历史上最大幅的布面油画
文艺复兴后期
农民的舞蹈(油画) 1568 彼得·勃鲁盖尔(尼德兰)
暴风雨(油画) 1508 乔尔乔纳(意大利)
文艺复兴后期
文艺复兴主要特点
一、赋予宗教人物以人间情感
二、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
三、艺术直接表现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