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统一命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统一命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资源简介

湖南省统一命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2023九上·湖南期中)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基础是(  )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
C.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D.冶铜、炼铁、制陶瓷、造纸、制黑火药等技术的出现
2.(2023·金昌)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常温下呈固态
C.难溶于水 D.熔点高
3.(2023九上·湖南期中)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好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图示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A.过滤 B.滴加液体
C.量筒读数 D.给液体加热
4.(2019·厦门模拟)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5.(2023九上·湖南期中)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同学的做法中,值得肯定的是(  )
A.为了节约,小明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进入实验室后,小红看到了食盐,于是尝了一小口
C.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小志立即用水扑灭,
D.小林想知道某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2023九上·湖南期中)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长沙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5天。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7.(2023八上·平山期中)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8.(2023九上·湖南期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冰糖的溶解
C.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9.(2016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氯气 氯化氢
B.镁+氧气 氧化镁
C.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铁+硫酸→硫酸亚铁+氢气
10.(2023九上·湖南期中)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6000L 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C.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1.(2023九上·湖南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12.(2023九上·新都期中)近期,某国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第二轮排海开始,多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等多种放射性元素。氚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体积 D.质量
13.(2023九上·湖南期中)实验室用电解水实验装置探究水的元素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4.(2023九上·湖南期中)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某种陶艺的制作用到了钾长石(主要成分KAISi3O8)、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3)和萤石(主要成分CaF2)。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AISi3O8 B.SiO2 C.CaCO3 D.CaF2
15.(2023九上·湖南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实验室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 用闻气味的方法进行
C 实验室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观察液体的颜色
D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6.(2023九上·湖南期中)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或咸水(图1)。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一种碳的单质)“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图2)。
(1)热分离法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中,水分子的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2)图2中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只允许   通过。
(3)图3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请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建议:   。
17.(2023九上·湖南期中)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
18.(2023九上·湖南期中)2023年8月,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在长沙召开,太阳能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x的数值为   。
19.(2023九上·湖南期中)水是生命之源,青少年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某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湘江水样。
(1)装置内能除去湘江水样中的颜色和气味的物质是   。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该装置是否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
(3)实验室可利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式净化水,其中单一操作相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三、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20.(2023九上·湖南期中)发光陶瓷是一种将高科技的发光色料融进传统陶瓷釉料中并进行高温烧制获得的产物,发光陶瓷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耐水性及蓄光性能。如图是某种发光陶瓷的制作工艺,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蓄光粉是一种以铝酸锶、铝酸钙为基体的化学材料,请写出铝的元素符号:   。
(2)为达到更好的发光效果,图中的“介质”通常是稀有气体,用来保护蓄光材料,这体现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   。
(3)流程图中的“烧制”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陶瓷原料中若含有铁,需在制作坯体前除去,否则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黑斑,请简要说明原因:   。
21.(2023九上·湖南期中)小何在学完现阶段化学知识后,把常见的相关物质关系整理如下:①A能生成M和Y;②M能生成D和Y;③E和Y反应能生成F。其中A与M都是液态物质,F的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
(1)D的名称是:   。
(2)请写出③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2023九上·湖南期中)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性质探究实验。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所代表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
(3)小明同学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刚才收集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铁丝没有剧烈燃烧,他分析可能是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不纯的可能原因是   。
23.(2023九上·湖南期中)在学习完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知识后,湖南师大附中集团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探究课题,请根据己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课题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创新实验。
图甲是教材上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小黄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改进,夹持装置已省略。
(查阅资料: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燃烧: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步骤1:如图乙,连接装置,首先检查装置的   ;
步骤2:装入相关药品,调节左右两边玻璃管内的水面相平,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1mL;
步骤3:关闭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铜丝引燃白磷,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观察到左侧管内水位上升,待水位不再上升时,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2mL;
步骤4:再向右侧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侧水面再次相平,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3mL。
(2)该实验改进后的突出优点有   (写2点)。
(3)通过上述实验,小黄同学测得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
(4)课题二: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的影响因素。
小唐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相关仪器与药品,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① 5% 20 20 0 100 t1
② 5% 20 20 0.2 100 t2
③ 10% 20 20 0.2 100 t3
④ 15% 20 30 0.2 100 t4
⑤ 15% 20 50 0.2 100 t5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探究的影响因素有   。
(5)该实验中小唐同学利用了图丙装置测氧气体积,图丙方框中的装置可选择图丁中的   (填字母,图中箭头代表物质的流动方向,忽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6)对比实验④⑤,若t4>t5,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之最
【解析】【解答】A.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基础,故正确。
B.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错误。
C. 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减少污染,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错误。
D. 冶铜、炼铁、制陶瓷、造纸、制黑火药等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发展史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可燃性是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可燃性是化学性质。A符合题意。
B.状态为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溶解性是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D.熔沸点是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别。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化学变化就表现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3.【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示操作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故错误;
B.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上方,故错误;
C. 用量筒读数时,要求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夹角,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C、用量筒读数时,要求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环节分析回答。
5.【答案】D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故错误;
B. 进入实验室后,不能品尝药品,故错误;
C.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小志立即用湿布扑灭,故错误;
D. 小林想知道某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A、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B、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能闻气体的气味 ,不准品尝药品。
C、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D、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6.【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属于空气的成分。
二氧化硫有毒,属于空气的污染物,
故答案为:C。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7.【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
B、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为结论的描述,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B、根据生成物名称的描述为结论分析;
C、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B. 冰糖的溶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酿醋过程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很缓慢不易被觉察到,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D. 食物腐烂属于食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9.【答案】D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也为两种,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10.【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6000L 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分子间间隔会变小,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B.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不合理,符合题意;
C. 端午粽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D.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12.【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氚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A. 电解水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而不是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则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熟记口诀:氢二氧一,阳氧阴氢。
14.【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KAISi3O8含有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B. SiO2含有硅、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C. CaCO3含有钙、碳、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D. CaF2含有钙、氟两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5.【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蜡烛燃烧实验;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 氧气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C. 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液体的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D. 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通过不同地方的炭化程度,可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检验方法分析。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分析。
16.【答案】(1)不变
(2)水分子
(3)尽量做到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保护水资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热分离法进行海水淡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因此水分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2)由图2可知,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水分子通过。
(3)地球上供人类利用的水相对来说是匮乏的,人类应该节约用水,尽量做到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分析】(1)根据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分析。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
(3)根据节约用水的做法分析。
17.【答案】(1)
(2)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文字表达式为。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加入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分析】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一定要遵守客观事实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上表明条件。
18.【答案】(1)28.09
(2)4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硅下面的数字是28.09,所以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4=2+8+x
x=4。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9.【答案】(1)活性炭
(2)不能
(3)蒸馏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装置内能除去湘江水样中的颜色和气味的物质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该装置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是因为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
(3)实验室可利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式净化水,其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是因为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
【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该装置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3)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
20.【答案】(1)Al
(2)很不活泼的
(3)化学
(4)铁和氧气烧制过程中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铝的元素符号为:Al。
(2)稀有气体用来保护蓄光材料,这体现了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的化学性质。
(3)流程图中的“烧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陶瓷原料中若含有铁,需在制作坯体前除去,否则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黑斑,是因为:铁和氧气烧制过程中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分析。
(2)根据稀有气体很不活泼,常作保护气分析。
(3)根据“烧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4)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21.【答案】(1)氢气
(2)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A与M都是液态物质,A能生成M和Y,过氧化氢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推断A是过氧化氢,M是水,Y是氧气;
根据M能生成D和Y,水通电下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推断D是氢气;
根据一个SO2分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硫原子质子数为16,氧原子质子数为8,则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之和=16+8×2= 32,则推断F是二氧化硫;
根据E和Y反应能生成F,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则推断E是硫。
(1)由分析可知,D的名称是氢气。
(2)反应③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22.【答案】(1)酒精灯
(2)A;正
(3)集气瓶未装满水或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氧气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集气瓶需要正放在桌子上。
(3)小明同学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刚才收集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铁丝没有剧烈燃烧,他分析可能是制得的氧气不纯。不纯的可能原因是:集气瓶未装满水或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氧气。
【分析】(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23.【答案】(1)气密性
(2)避免伸入白磷时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环保,且防止气体受热膨胀,装置更准确等
(3)
(4)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温度、二氧化锰等
(5)C
(6)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利用压强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则实验开始前要先测量装置的气密性。
(2)改进实验中,利用加热铜丝引燃白磷,不需要在外面点燃白磷,则避免伸入白磷时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环保,且防止气体受热膨胀,装置更准确等。
(3)由于进入的水的体积=氧气的体积,且液面不平时会有压强差,则应液面相平时再读数,则测得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00%。
课题二:(4)由表中信息可知,变量有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温度、二氧化锰,则准备探究的影响因素有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温度、二氧化锰等。
(5)若想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且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应将氧气从短管通入,水从长管排出,且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故选C。
(6)实验⑤的温度更高,其他条件均相同,且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时所需时间更短,则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过量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氧气充分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1 / 1湖南省统一命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2023九上·湖南期中)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基础是(  )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
C.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D.冶铜、炼铁、制陶瓷、造纸、制黑火药等技术的出现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之最
【解析】【解答】A.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基础,故正确。
B.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错误。
C. 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减少污染,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错误。
D. 冶铜、炼铁、制陶瓷、造纸、制黑火药等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发展史分析。
2.(2023·金昌)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常温下呈固态
C.难溶于水 D.熔点高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可燃性是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可燃性是化学性质。A符合题意。
B.状态为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溶解性是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D.熔沸点是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别。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化学变化就表现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3.(2023九上·湖南期中)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好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图示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A.过滤 B.滴加液体
C.量筒读数 D.给液体加热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示操作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故错误;
B.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上方,故错误;
C. 用量筒读数时,要求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夹角,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C、用量筒读数时,要求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2019·厦门模拟)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环节分析回答。
5.(2023九上·湖南期中)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同学的做法中,值得肯定的是(  )
A.为了节约,小明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进入实验室后,小红看到了食盐,于是尝了一小口
C.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小志立即用水扑灭,
D.小林想知道某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答案】D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故错误;
B. 进入实验室后,不能品尝药品,故错误;
C.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小志立即用湿布扑灭,故错误;
D. 小林想知道某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A、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B、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能闻气体的气味 ,不准品尝药品。
C、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D、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6.(2023九上·湖南期中)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长沙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5天。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属于空气的成分。
二氧化硫有毒,属于空气的污染物,
故答案为:C。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7.(2023八上·平山期中)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
B、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为结论的描述,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B、根据生成物名称的描述为结论分析;
C、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8.(2023九上·湖南期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冰糖的溶解
C.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答案】B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B. 冰糖的溶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酿醋过程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很缓慢不易被觉察到,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D. 食物腐烂属于食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9.(2016九上·衡阳期中)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氯气 氯化氢
B.镁+氧气 氧化镁
C.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铁+硫酸→硫酸亚铁+氢气
【答案】D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也为两种,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10.(2023九上·湖南期中)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6000L 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C.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6000L 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分子间间隔会变小,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B.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不合理,符合题意;
C. 端午粽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D.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11.(2023九上·湖南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12.(2023九上·新都期中)近期,某国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第二轮排海开始,多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等多种放射性元素。氚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体积 D.质量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氚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13.(2023九上·湖南期中)实验室用电解水实验装置探究水的元素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A. 电解水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而不是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则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熟记口诀:氢二氧一,阳氧阴氢。
14.(2023九上·湖南期中)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某种陶艺的制作用到了钾长石(主要成分KAISi3O8)、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3)和萤石(主要成分CaF2)。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AISi3O8 B.SiO2 C.CaCO3 D.CaF2
【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KAISi3O8含有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B. SiO2含有硅、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C. CaCO3含有钙、碳、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D. CaF2含有钙、氟两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5.(2023九上·湖南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实验室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 用闻气味的方法进行
C 实验室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观察液体的颜色
D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蜡烛燃烧实验;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 氧气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C. 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液体的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D. 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通过不同地方的炭化程度,可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检验方法分析。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分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6.(2023九上·湖南期中)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或咸水(图1)。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一种碳的单质)“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图2)。
(1)热分离法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中,水分子的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2)图2中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只允许   通过。
(3)图3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请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建议:   。
【答案】(1)不变
(2)水分子
(3)尽量做到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保护水资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热分离法进行海水淡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因此水分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2)由图2可知,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水分子通过。
(3)地球上供人类利用的水相对来说是匮乏的,人类应该节约用水,尽量做到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分析】(1)根据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分析。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
(3)根据节约用水的做法分析。
17.(2023九上·湖南期中)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
【答案】(1)
(2)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文字表达式为。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加入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分析】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一定要遵守客观事实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上表明条件。
18.(2023九上·湖南期中)2023年8月,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在长沙召开,太阳能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x的数值为   。
【答案】(1)28.09
(2)4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硅下面的数字是28.09,所以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4=2+8+x
x=4。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9.(2023九上·湖南期中)水是生命之源,青少年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某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湘江水样。
(1)装置内能除去湘江水样中的颜色和气味的物质是   。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该装置是否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
(3)实验室可利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式净化水,其中单一操作相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答案】(1)活性炭
(2)不能
(3)蒸馏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装置内能除去湘江水样中的颜色和气味的物质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该装置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是因为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
(3)实验室可利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式净化水,其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是因为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
【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该装置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3)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
三、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20.(2023九上·湖南期中)发光陶瓷是一种将高科技的发光色料融进传统陶瓷釉料中并进行高温烧制获得的产物,发光陶瓷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耐水性及蓄光性能。如图是某种发光陶瓷的制作工艺,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蓄光粉是一种以铝酸锶、铝酸钙为基体的化学材料,请写出铝的元素符号:   。
(2)为达到更好的发光效果,图中的“介质”通常是稀有气体,用来保护蓄光材料,这体现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   。
(3)流程图中的“烧制”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陶瓷原料中若含有铁,需在制作坯体前除去,否则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黑斑,请简要说明原因:   。
【答案】(1)Al
(2)很不活泼的
(3)化学
(4)铁和氧气烧制过程中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铝的元素符号为:Al。
(2)稀有气体用来保护蓄光材料,这体现了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的化学性质。
(3)流程图中的“烧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陶瓷原料中若含有铁,需在制作坯体前除去,否则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黑斑,是因为:铁和氧气烧制过程中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分析。
(2)根据稀有气体很不活泼,常作保护气分析。
(3)根据“烧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4)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21.(2023九上·湖南期中)小何在学完现阶段化学知识后,把常见的相关物质关系整理如下:①A能生成M和Y;②M能生成D和Y;③E和Y反应能生成F。其中A与M都是液态物质,F的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
(1)D的名称是:   。
(2)请写出③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氢气
(2)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A与M都是液态物质,A能生成M和Y,过氧化氢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推断A是过氧化氢,M是水,Y是氧气;
根据M能生成D和Y,水通电下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推断D是氢气;
根据一个SO2分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硫原子质子数为16,氧原子质子数为8,则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之和=16+8×2= 32,则推断F是二氧化硫;
根据E和Y反应能生成F,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则推断E是硫。
(1)由分析可知,D的名称是氢气。
(2)反应③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2023九上·湖南期中)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性质探究实验。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所代表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
(3)小明同学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刚才收集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铁丝没有剧烈燃烧,他分析可能是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不纯的可能原因是   。
【答案】(1)酒精灯
(2)A;正
(3)集气瓶未装满水或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氧气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集气瓶需要正放在桌子上。
(3)小明同学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刚才收集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铁丝没有剧烈燃烧,他分析可能是制得的氧气不纯。不纯的可能原因是:集气瓶未装满水或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氧气。
【分析】(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23.(2023九上·湖南期中)在学习完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知识后,湖南师大附中集团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探究课题,请根据己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课题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创新实验。
图甲是教材上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小黄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改进,夹持装置已省略。
(查阅资料: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燃烧: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步骤1:如图乙,连接装置,首先检查装置的   ;
步骤2:装入相关药品,调节左右两边玻璃管内的水面相平,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1mL;
步骤3:关闭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铜丝引燃白磷,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观察到左侧管内水位上升,待水位不再上升时,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2mL;
步骤4:再向右侧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侧水面再次相平,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3mL。
(2)该实验改进后的突出优点有   (写2点)。
(3)通过上述实验,小黄同学测得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
(4)课题二: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的影响因素。
小唐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相关仪器与药品,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① 5% 20 20 0 100 t1
② 5% 20 20 0.2 100 t2
③ 10% 20 20 0.2 100 t3
④ 15% 20 30 0.2 100 t4
⑤ 15% 20 50 0.2 100 t5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探究的影响因素有   。
(5)该实验中小唐同学利用了图丙装置测氧气体积,图丙方框中的装置可选择图丁中的   (填字母,图中箭头代表物质的流动方向,忽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6)对比实验④⑤,若t4>t5,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答案】(1)气密性
(2)避免伸入白磷时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环保,且防止气体受热膨胀,装置更准确等
(3)
(4)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温度、二氧化锰等
(5)C
(6)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利用压强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则实验开始前要先测量装置的气密性。
(2)改进实验中,利用加热铜丝引燃白磷,不需要在外面点燃白磷,则避免伸入白磷时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环保,且防止气体受热膨胀,装置更准确等。
(3)由于进入的水的体积=氧气的体积,且液面不平时会有压强差,则应液面相平时再读数,则测得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00%。
课题二:(4)由表中信息可知,变量有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温度、二氧化锰,则准备探究的影响因素有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温度、二氧化锰等。
(5)若想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且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应将氧气从短管通入,水从长管排出,且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故选C。
(6)实验⑤的温度更高,其他条件均相同,且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时所需时间更短,则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过量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氧气充分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