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广州第二学期
九年级综合训练语文
本综合训练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五大题20小题,另外设有附加题。
共8页,满分120分。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问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蜗行/笑涡 均匀/千钧之力 B.旗帜/炽热 扭绞/月光皎洁
C.恐吓/惊吓 累赘/伤痕累累 D.侍候 伺机 威胁/两肋插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顷刻 血雨腥风 瘦峭 不屑置辨
B.侦缉 胸有成竹 婉惜 无精打彩
C.囫囵 身临其境 契合 雕梁画栋
D.要决 望眼欲穿 驾驭 意想天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认真听讲、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终于取义成仁,在考试获得了理想成绩。
B.同学们毕业后再回母校,最喜欢和班主任小王老师坐在操场聊天,享受天伦之乐。
C.虽然这个玩具摔碎了,但他妙手回春,一会儿工夫就把摔碎的玩具修得完好如初。
D.生活中,那些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大都文思敏捷,写起文章来总是一气呵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奋斗者”号四年达成了多次下潜任务,其中深度超过一万米的达25次。
B.阳春三月,木棉花开,火红的木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观光。
C.儿童公园里,亲子通力合作,依次打水、覆土、种植、挖土,种下花苗。
D.读小说时,最怕时间不够长,有时候我常常恨不得一口气把整本书读完。
你作为志愿者前往星光社区参与电动自行车用电安全宣传活动,请完成任务。(8分)
电动自行车使用率高,耗电快,但充电较为困难,违规充电极易引发火灾。石榴岗村社区近年来开展整治提升改造活动,从“供给侧”解决车主们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为保障电动车安全充电,社区在每一栋村屋楼下设置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柜,还在居民委员会门前设立了充电桩。居民反映,不用在楼道充电,就不怕起火堵死逃生通道了。相比楼下充电柜,村民在充电桩充电虽然要多走几步,但不需要拆卸电池。尽管是工作日上午,充电桩也在为不少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1)材料为星光社区收集的新闻报道,请你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2)请为此次活动撰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5字。(2分)
(3)星光社区设立了充电桩,但尚未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柜。一位中年男子把电动自行车电池拆下,正要上楼去充电,这时作为志愿者的你会如何劝说他?(4分)
二、(1小题,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② ,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③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_ ,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⑤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③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
(2)小语同学整理了古诗中的用典句,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
诗句 批注 出处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功业未成,还乡无期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自比魏尚,渴望重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 饿死殉国,誓不投降 文天祥《南安军》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8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 B.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猛浪若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以“三”字贯穿全篇:三问答、三类比、三赏赐、三变化,行文整齐紧凑。
B.邹忌从自家闲话说起,由己及君,类比说理,巧妙地使齐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邹忌的妻、妾、客都说邹忌比徐公美,但每个人的语气、心态.原因都不相同。
D.各国朝见齐国,正面说明齐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修明内政,使得国强民安。
10.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①,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墫麻蒿②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③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诚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拾遗记》)
【注释】①庵:茅草小屋。②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③门徒:一同求学的人。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负笈从师( ) ②常以净衣易之( )
(2)任末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2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亨,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感情,请简要说明。(2分)
四、(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3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
【材料一】
2024广府庙会开幕展演及民俗文化巡游24日在广州举行,五羊仙舞、素馨佳人、肇庆封开五马巡城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台,粤港澳三地歌手唱响广府之声。
十二支巡游队伍带来南越雄风、非遗华彩、金甲侠光、广府婚俗等特色展示,传递浓浓的广府年味。本届广府庙会特别聚焦“龙的传人·湾区同心”,共同宣传广府年俗文化,打造“广府十二年味”,让所有市民朋友感受广府文化魅力,体会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报道《2024广府庙会开幕 打造“广府十二年味”》)
【材料二】
自带流量的“新中式”“国风”,为当下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意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参与过国潮主题活动,其中又以景区游览最受欢迎。
以广州为例,随处可见青砖屋、麻石路、趟栊门等“老广” 记忆的荔湾区永庆坊正在成为广府国潮的发生地。
自2016年永庆坊一期开放以来,“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微改造”让永庆坊项目成为广州城市更新范例,从粤剧艺术馆到荔枝湾畔,永庆坊带动蕴藏着厚重广府文化的西关片区,掀起“广府国潮”风。以“永庆有鱼”推出传统灰塑系列文创产品,广彩、广绣、珐琅等12个非遗大师工作室进驻,《风起西关:永庆营造叙事》等系列活动轮番登场……在这片集文化,商业、景观、游乐等于一体的复合型街区,多种商业形态汇聚其中,老字号与新潮牌相间散落,为街区带来丰富想象与活力。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永庆坊客流逐步提升:仅上半年客流量已超千万,暑期单月客流超200万人次,中秋国庆假期客流量达106.3万人次。
(整理自《南方都市报》报道《约你来广东过龙年,跟黄飞鸿穿越时空》)
【材料三】
今年春节,烟花汇演、无人机表演以及各大景区推出的新春文旅活动层出不穷,深刻影响着地铁客流的起落。广州地铁官方公布了春节期间的部分数据:单条地铁线累计客运量排名分别为三号线(含三号线北延线)756.7万人次、二号线598.7万人次、一号线481.1万人次。其中,在欢庆活动带动下,体育西路站、公因前站两个邻近重要商圈的站点总客流跃居第一、第二位,为210.1万人次和174.1万人次,而广州南站作为出游的重要枢纽站点,客流量位居第三,达147.5万人次。由此可见,春节假期内3号线若南北分计,则客流量应低于1号线,也是往年的正常现象——1号线沿线老城区年俗活动众多,历史底蕴更吸引游人,另还有烟花助惟。
2月10日(大年初一)凌晨2点,2024年广州传统迎春花市平安收市。来自广州花市办的数据显示,今年11区花市共接待632万人次,其中大部分出自主城区的花市越秀西湖、海珠、荔湾、天河花市。
当晚,广州在白鹅潭举办了阔别多年的烟花汇演,据新闻报道,汇演共吸引了54万人到现场观看。烟花汇演带动下,沿线车站客流应至少达到普通工作日水平,与花客流平缓均摊到全天相比,烟花客流进出站集中在几小时内猛烈释放,确实会带来一定的运营压力。不过由于烟花汇演实行预约制,一定程度在心理上限制了总观演人数,加上广州地铁具有丰富的限流经验,据观察,各车站当晚皆平稳有序,未出现2023年杭州元宵烟花汇演因瞬时客流超高峰导致的地面交通、公共交通瘫痪局面。
(整理自《广州地铁2024年2月客流月报》)
【材料四】
热情是第一条待客之道。“请到广东过大年”系列文旅策划,不仅让广东的热情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甚至这本身就不是一次仅仅局限在文旅层面的“上大分”.而是广东整体形象、公共服务品质的常态化输出。
如果说特色文旅活动是吸引眼球第一步,与之配套的系列活动让游客留得下来更显城市内涵,而与旅游接待相关的城市各个细微环节,甚至公共卫生间的网点密度心治安处警效率的高效与否以及消费纠纷的响应与处置情况,都可以成为地方“大文旅”的关键一环,处理不好也会成为各种出问题的致命短板。
一段时间以来,以地方文旅推广吸引游客,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交媒体现象。相较于“出大招”“整活”的各种用力,来自广东的邀约同样足够热情,而且更倾向于让会公共服务的多说多做,以及尽最大可能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
(整理自南都社论《请到广东过大年,文旅要继续“上大分”》)12.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3分)
A.广府庙会开幕展演及民俗文化巡游中,精彩节目轮番登台,粤港澳歌手唱响广府之声。
B.南都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参与过国潮主题活动,其中又以国潮景区游览最受欢迎。
C.永庆坊汇聚多种商业新形态,活动丰富,功能齐全,带动有厚重广府文化的西关片区。
D.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永庆坊客流逐步提升,中秋国庆假期远超暑期单月的客流量。
13.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3分)
A.春节期间,1号线因沿线老城区年俗活动多 有历史底蕴和烟花助推、客流量居首位。
B 广州传统迎春花市接待632万人次,给管理部门造成压力,因此不到大年初一就收市。
C.白鹅潭举办阔别多年的烟花汇演,吸引游客观看,相关地铁站的短时进出站客流激增。
D.“请到广东过大年”系列文旅策划只是文旅层面的“上大分”,充分展现广东的热情。
14.能留下游客的地方“大文旅”关键环节有很多,下列做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3分)
A.深圳市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将十七类行业的配建厕所全部纳入了公厕范畴,免费开放,统一管理。
B.哈尔滨通过昵称、段子等网络营销策略,构建出了好客又“宠”客的城市形象,满足游客的情绪需求。
C.秦皇岛在旅游旺季时开通了旅游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实行“即诉即办”,快速处置游客的消费纠纷。
D.海南省实施“路长制”警务机制改革,实现“一警多能、多警联动、快速反应”,处警效率成倍提升。
15.请结合小文收集的材料,总结广东文旅“吸引八方客、来粤过大年”的成功经验。(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7分)
瓦格纳作品音乐会
(美)薇拉·凯瑟
①一天早上,我收到一封信,信封上打着内布拉斯加州一个小村庄的邮戳。这是我叔叔霍华德寄来的。叔叔告诉我说,某一位单身的亲戚给他妻子留下了一小笔遗产,因此她必须来波士顿办理有关的手续。他请我去车站接婶婶,给她一些必要的帮助。
②次日早上,我通知了房东准备招待客人,随后就前往车站。列车到达以后,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婶婶。她一路坐的是硬座车,亚麻风衣被煤烟熏得发黑,黑帽子上落满了灰尘。我望着婶婶那饱经风霜的身影,满怀敬爱之情。
③大约在六十年代后期什么时候,乔治娅娜婶婶在波士顿音乐院当过教师,后来在叔叔的狂热追求下,乔治娅娜跟他私奔了。为了逃避家里人的责难和朋友们的批评,他们来到内布拉斯加的边远地区。他们在红土山坡上挖了个窑洞,他们从野牛饮水的小湖中取水,他们那点为数不多的储粮往往变成一群群流浪印第安人的囊中之物。三十年来,婶婶从未到过离家五十英里以外的地方。
④第二天下午两点,交响乐团将演出瓦格纳的作品,我准备陪婶婶去听听。不过,在我们交谈的时候,我开始怀疑她能否欣赏这音乐会。她心不在焉地向我询问城市的种种变化,但主要使她关切的却是她忘记了吩咐家里人用半脱脂牛奶喂一头体弱的小牛。此外,她还一时疏忽没告诉女儿赶紧吃掉地窖里新开封的一桶鲐鱼,弄不好这些鱼会臭掉,这也使她忧心忡忡。
⑤然而,从我们进入音乐厅之时起,婶婶就不再那么消极、迟钝了。她似乎开始注意四周的环境,这还是头一遭。当乐师们出场各就各位以后,婶婶期待地动了动身子,带着愈来愈强烈的兴趣越过栏杆向下望去,注视着那编制分毫未变的乐队。也许,这是自她离开那头孱弱的小牛以来,映入她眼帘的头一桩完全熟悉的事物。
⑥第一个节目是《汤霍塞》序曲,号声带出朝圣者合唱的第一个旋律时,乔治娅娜婶婶紧紧抓住了我的衣袖。这时我明白了,对她来说,这声音打破了三十年的沉寂。
⑦序曲结束了。婶婶放开了我的衣袖,但没说话。她坐在那儿,发呆地盯着乐队。她究竟从中得到了什么?我暗自忖度。想当年她是个不错的钢琴家,她在音乐方面受过的教育比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的绝大多数音乐教师要好。她多次对我讲起莫扎特和迈尔比尔的歌剧,我记得好多年以前她还唱过威尔地的一些曲子。我在她家里,每逢我生病发烧,傍晚时她常常坐在我的小床边。凉爽的晚风透过窗上钉的褪了色的蚊帐布吹进来,我躺着,凝望着玉米地上方一颗红红的、明亮的星星,她便唱起“让我们复返故乡吧。回到那鲜山环抱的家园!”唱得令我这个原本就十分想家的佛蒙特州孩子心都要碎了。
⑧演奏《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时,我留心观察乔治娅娜婶婶,想猜出对她来说琴弦和空气沸腾般的骚动意味着什么,却一无所获。她坐着,默默无声地凝视着,一根根琴弓倾斜向下拉去,宛如夏日阵雨大作时道道急冲而下的雨丝。在演奏《飞行的荷兰人》中的一段乐曲时,她一直这样一动不动,但她的手指却在黑衣服上机械地移来移去,仿佛它们在回想曾经弹奏过的钢琴键盘。这双可怜的手呵!为了举举拿拿,捏捏揉揉,它们不断地伸开、举起,如今变得几乎像动物的爪子似的;其中一个手指上套着个薄薄的、磨损了的小环,它曾经是一只结婚戒指。
⑨男高音开始唱“名曲”之后不久,我听到一声急促的抽泣声,便转向乔治娅娜婶婶。她两眼闭着,泪水在面颊上闪闪发光。那个如此创巨痛深而又无止无境地忍受苦难的灵魂并不曾真的死去。只不过从表面看它枯萎了,像某种奇特的苔藓,它可以在满足尘埃的岩石上呆上半个世纪,但是一旦把它放回水中,它就立刻又变得绿茵茵的了。在这首歌的演唱过程中婶婶一直这样哭着。
⑩音乐会结束了,人们鱼贯走出大厅,谈笑风生,很高兴放松一下精神,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来。但我婶婶却不肯起身。竖琴师用绿色毡套罩上他的乐器;长笛手甩去吹口中的水分;乐队的人也都一个一个离去了,舞台上只剩下椅子和乐谱架,像冬天的玉米地一样空荡荡的。
我劝婶婶动身,她一下子哭了,抽噎地恳求着:“我不想走,克拉克,我不想走呀!”
我懂得,对她来说,音乐厅外就是另一个世界:那污黑的池塘,四围的陡岸上遍布牛马踪迹;那像塔一样光秃秃的没上漆的高高的木房,由于日晒雨淋,板壁已经凸翘不平;那些弯弯扭扭的小样树上晾着洗碟布;还有那些正换毛的瘦火鸡在厨房门前的垃圾堆里啄来啄去。
(有删减)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音乐会为线索,婶婶因音乐会来到城市,又因音乐会而受触动。
B.小说插叙了婶婶过去的生活片段,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认识这一人物。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旁观者叙述视角,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和复杂性。
D.小说中的“音乐”代表精神追求,“边远地区的生活”则是现实世界。
17.结合上下文,按要求赏析画线句。(4分)
(1)她一路坐的是硬座车,亚麻风衣被煤烟熏得发黑,黑帽子上落满了灰尘。(从描写的角度)(2分)
(2)只不过从表面看它枯萎了,像某种奇特的苔藓,它可以在满是尘埃的岩石上呆上半个世纪,但是一旦把它放回水中,它就立刻又变得绿茵菌的了。(从修辞的角度)(2分)
18.小说第 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9.听完音乐会后。婶婶是否还会回到音乐厅外的“另一个世界”?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解。(6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
五、(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50分)
20.作文(50分)
题目: 就在我身边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学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附加题(8分)
21.名著阅读:班级举行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不同地点记录简·爱的成长历程,表现出简·爱丰富的性格,请完成下表。(4分)
地点 成长主题词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盖茨海德府 苦难童年 捍卫尊严,勇敢反抗
洛伍德学校 艰难求学 奋发进取,勇于追求
① 坎坷爱情 在与罗切斯特的婚礼上,得知他有妻 子,尽管深爱罗切斯特,仍选择离开
(2)班级围绕《儒林外史》开展了一场“儒林人物”讨论会。(4分)
小语:“《儒林外史》主要通过塑造品德高尚、有理想的真儒名士,表现作者对理想文士和理想人格的的追求。”
小文:“《儒林外史》主要讽刺科举制度下追求功名、人性扭曲的儒林丑角,揭露他们的精神空虚与荒芜。”
小书:“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儒林外史》刻画了儒林众生相。① (人名)是一个淡泊名利、蔑视权责的真儒名士,他② (情节);③ (人名)是一个卑鄙无耻、道德沦丧的儒林丑角,他④ (情节)。”
请你从以下人物中进行选择,并联系相关情节,补全上面的对话。
季遐年 杜少卿 马纯上 牛浦郎
参考答案:
1.A(A.wō jūn B.zhì/chì jiǎo C.hè/xià léi/lěi D.shì/sì xié/lèi)
2.C(A.瘦诮(削) 不屑置辨(辩) B. 婉(惋)惜 无精打彩(采) D.要(决)诀、意(异)想天开)
3.D(A.取义成仁:指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B.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C.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D.一气呵成:形容诗文、绘画一次创作完成,气势流畅贯通;也用来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4.B(A.搭配不当,“达成……任务”应改成“完成……任务”:C.语序不当,先“挖土”,再“覆土”:D.不合逻辑。“有时候”和“常常”相矛盾。)
5.(1)石榴岗村社区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给分点:石榴岗村社区,电动自行车,破解充电难题;主体文字必须完整)
示例:“石榴岗社区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2分
“社区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1分
“石榴岗社区破解充电难题”/“石榴岗社区破解电动车充电难题”1分
“社区破解充电难题”0分
( 2 ) 示 例 :安全充电,解除危险的定时炸弹( 比 喻 ) ;安全充电,护己,护人,护大家( 排 比 )电动车安全充电,你我他快乐出行(对偶要注意: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
(3)叔叔(人称1分),您好,我是社区电动车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志愿者(自我介绍,1分)。电动自行车电池拿到楼道充电存在消防隐患(不能拿上楼充电的理由1分),您可以去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充电,这样更安全。(正确做法,1分)
6:(1)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杏花疏影里 ③狐类不暖锦衾薄
④春谷持作饭 ⑤伤心秦汉经行处 ⑥八年风味徒思浙
(2)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②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7.C(A. 身高/培养 B.间或,偶尔/参与 C. 的确,确实 D.比得上/像)
8.(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美”意动用法,以……为美1分,“私”偏爱1分。)
(2)能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使我的耳朵听到的,受到下等赏赐。(“谤讥”,“闽”1分。)
9.D(“正面表现”错,应是“侧面表现”。)
10.(1)①负:背着、背负(1分)②易:交换(1分)
10.(2)①背着书籍去拜师,不怕路上的危险困阻;②晚上在星月照耀下读书,或晚上用麻嵩照明来谈书;③看书有领会时,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每点1分,任意2点即可满分。直接引用原文不得分。)
译文:任末十四岁,背着书籍去拜师,不怕(一路上的)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呢 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腿亮。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常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任末的脏衣服。任木临终的时候告诚学生们:“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那些不学无知的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11.(1)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马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翻译词句,1分) 描绘了一幅激烈雄壮/惊险紧张的战斗画面。(画面特点,1分)
11.(2)既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1分),又表现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1分)
12.D (应为“暑期单月的客流量远超中秋国庆假期”。)
13.C(A.1 号线客流量居第三:B. 材料中没有提到“给市场管理部门造成压力”:D. 材料为“这本身就不是一次仅仅局限在文旅层面的‘上大分’。”)
14.B (材料为“而与旅游接待相关的城市各个细微环节。甚至公共卫生间的网点密度、治安处鉴效率的提高与否以及消费纠纷的响应与处置情况,都可以成为地方‘大文旅’的关键一环。”哈尔滨的网络营销不属于“与旅游接待相关的城市各个细微环节”。)
15.①举办广府民俗活动,展示广府文化魅力。②打造广府国潮品牌,为文旅活动注入活力。③举办新春文旅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④发展商业,打造商圈,吸引消费者。⑤做好与旅游接待相关的城市各个细微环节,或: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让游客留得下来,
【评分标准】每点1分,任意4点可得满分。
A (文中,婶婶是因为某一位单身的亲戚留下了一小笔遗产,必须来城市办理有关的手续。)
17 . (1)①运用了外貌描写, “发黑的亚麻风衣”和“落满灰的黑帽子”写出了衣帽之脏, (指出描写方法和分析平法,1分) ②体现了婶婶的饱经风霜、生活困窘。 (人物特点,1分)
(2)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它/婶婶的灵魂”比作“苔麟”.(指出方法和分析手法,1分)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婶婶因音乐会重新焕发了内心的活力/对音乐的热情。 (人物特点,1分)
18.①表现了破败、艰苦的 乡村生活景象(环境特点1分);②与前文提到婶婶的乡下生活相呼应( 呼应情节 1 分 ) :③与音乐厅内高雅、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对比1分);④渲染了凄凉、沉寂的的气氛(渲染气氛1分):⑤烘托婶婶不愿离开的不舍之情 (人物1分):⑥以环境描写结尾,使故事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结 尾 1 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任选四点即可满分。
19.【评分标准】只给观点不说明理由,或给的理由和观点相反的,不得分。主题角度为必答角度,2分封顶。其余4分从人物、情节角度作答即可。同一角度内,若从不同的文本依据得出不同的分析结论,视作两个角度。
【 示 例 1 】不会 。① ( 情节方面 )即便舞台上已空无一人,婶婶都不愿意起身离开,直接表明自己不想走(原文情节1分), 说明她已经重燃了对音乐的热情(分析1分)或 音乐会结束后人们走出大厅,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但婶婶却不肯起身(原文情节1分),可见小说暗示姆婶不会回到另一个世界的现实生活中(分析1分)。
② (人物方面)婶婶曾经为爱放弃音乐、选择凄苦现实,如今又被音乐触动(人物变化1分), 说明她对音乐的爱难以被现实磨灭(分析1分)。或 婶婶进入音乐厅后,精神不再消极迟钝(人物变化1分),所以觉醒了的她不会再回到令她变得消极迟钟的另 一 个世界中了(分析1分)或 叔叔叮嘱“我”接婶婶(次要人物1分), 可见他关爱婶婶,婶婶能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分析1分),所以不会回到另一个世界。
③(主题方面 )婶婶不回到原来的世界使人物形象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深化小说主题(分析1分),表现出精神追求始终难以被现实磨灭、人应有高于生活的精神追求的主题(结论1分)。或“音乐”代表精神追求,另一个世界是“边远地区的生活”,代表现实世界(分析1分),婶婶不会回到另一个世界,可以表现“人要有精神追求”的主题(结论1分)。
【 示 例 2 】会 。① (情节方面)婶婶在音乐会开始后才投入欣赏(前情提要1分),说明她音乐会结束后回到原来的世界,符合情节发展规律(分析1分)② ( 人 物 方 面 )婶婶一路上牵挂家中事务(人物行为1分),说明她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分析1分), 会选择回到原来的世界。或 婶婶现在的手“动物爪子似的”(人物外貌1分),难以再演奏(分析1分), 只能回到原来的世界;或 婶婶的结婚戒指即使已经磨损但还被戴着(人物细节1分), 说明她对爱情忠贞(分析1分), 所以会回去原来的世界。或“另一个世界”有婶婶的爱人、女儿(次要人物1分),他们都是婶婶的牵挂(分析1分)③ ( 主 题 方 面)婶姊回到原来的世界这一结局使小说形成环形结构(分析1分), 揭示了人总需要做出选择并为此付出相应代价(结论1分)的普遍道理。或 回到另一个世界后,姊婶仍旧可以继续心怀对音乐的热爱(分析1分),揭示出真正的热爱不会被苦难的现实磨灭/精神的自由与富足可以超越现实的贫瘠与痛苦的主题(结论1分)。或音乐厅象征精神世界,边远的乡村生活是另一个世界,象征现实世界(分析1分),婶婶会回到另一个世界,表现了人的精神追求会屈从于现实的主题(结论1分),
20.略
21.(1)①桑菲尔德庄园②被表哥欺负,反驳表哥,与表哥打架,被关进红房子③在洛伍德学校做了两年教师后,登了广告,应聘家庭教师。④追求自由,个性独立
(2)①杜少卿②辞却征辟,拒绝入仕③牛浦郎④冒充牛布衣,抛弃发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