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学案含答案)-2024届初中中考历史复习(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学案含答案)-2024届初中中考历史复习(统编版)

资源简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目 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网络构建
时空线索
梳理预测
考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夯基·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知识点二 北伐战争
知识点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技巧·得分速记】
【提升·考向预测】
考向 01 第一次国共合作(命题角度:合作)
考向 02 北伐战争(命题角度:打到列强、除军阀)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夯基·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知识点二 井冈山会师
知识点三 工农武装割据
【技巧·得分速记】
【提升·考向预测】
考向 0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命题角度:道路
创新/人民军队)
考向 02 井冈山会师(命题角度:道路创新/党的
领导/智慧)
考向 03 工农武装割据(命题角度:道路创新/党
的领导/智慧)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夯基·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点二 遵义会议
【技巧·得分速记】
【提升·考向预测】
考向 01 红军长征(命题角度:民族精神)
考向 02 遵义会议(命题角度:重要会议)
链接中考
按住 Ctrl 键同时点击目录文字即可跳转到对应页
考点 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趋势
第 一 次 国 共 合 作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 要史实; 了解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考点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命题角度——合作/打倒列 强除军阀,是重要的考向。考查的命题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从背景、 标志、目标、合作成果、结果与启示等考查;侧重于国共合作的成果: 黄埔军校的创立属于重要考向,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本考向应作为 重点复习对象;北伐战争主要考查北伐的对象、叶挺独立团, 一般以北 伐战争形势图这一时空线索为题干命题,不是高频考点。考点二,毛 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命题角度:道路创新/人民军队/党的领导/智 慧,是重要的考向。考查的命题点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概况与意 义,属于高频考点;井冈山会师的考查侧重于井冈山精神,考查的概率 较小;工农武装割据属于本考点的重要考向:古田会议的内容、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 与当时国情相结合进行的 创新, 常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进行比较, 考查的形式多样, 应重点复习。 考点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题角度:民族精神/重要会议,其 中的遵义会议是重要的考向。考查的命题点有: 红军长征(命题角度: 民族精神) ,不是高频考点, 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过程与意义, 以选择 题为主;遵义会议(命题角度:重要会议) ,考查其内容与意义,常与 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进行整合,应作为复习重点。
毛 泽 东 开 辟 井 冈 山 道路 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 义和井冈山会师” 以及“工 农武装割据 ” 理论的形 成。
中 国 工 农 红 军 长征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 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 位。讲述中国工农红军 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
本专题的学习主题是“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围绕国共从合作到对峙的发展过程。国共合作始于国民 党一大的召开,而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国共合作破裂,至此国共进入十年对峙时期,直至西
安事变和平解决。
政治方面 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进行北伐战争。毛泽东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 据”局面,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 一战结束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打击。
思想文 化方面 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枪杆子出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专题 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时间段:1924——1937 年)
专题 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时间段:1924——1937 年)
考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课标】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知识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时间 1924——1927 年 合作基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 策) 1.国民革命(国民 大革命) :是指发
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中国国民党:孙中山经过多次反北洋军阀失败后,深感必须要改组国民党, 为它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寻求中国共产党人和苏联代表的支持 生于 1924~1927 年, 在国共两党的 共同领导下, 国共 两党及其他革命 力量联合进行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1927 年以蒋介石 为代表的国民党 右派叛变革命, 国 民革命运动失败。 2 .黄埔军校的建 立和北伐的胜利 进军是第一次国 共合作的主要成 果;历史证明国共 两党“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形成 标志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合作 形式 实行党内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 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目标 合作进行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合作 成果 ①1924 年 5 月,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 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 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②领导北伐战争,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 略势力,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
结果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 先后背叛革命:①1927 年 4 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②1927 年 7 月, 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启示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知识拓展】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客观原因: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他们联合起来镇压中国革命;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
作遭到破坏。
(2)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当时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当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
组织人民进行反抗。
(3)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
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2.中共三次会议核心任务
①一大建党;②二大定纲;③三大谈合作;
3.统一战线
① 国民大革命:革命统一战线;
②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核心素养】
知识点二 北伐战争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开始 1926 年开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 10 万人正式 出师北伐 北伐胜利 进军,基 本推翻了 北洋军阀 的黑暗统 治。但国 民大革命 最终失败 了, 失败 是指没有 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 革命任 务。
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北洋军阀势力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战场和战 役 ①两湖战场(主要战场):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②江西战场:南昌战 役;③闽浙战。
先锋 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 团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功显赫:夺取了汀泗桥、 贺胜桥, 攻下武昌, 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 的光荣称号)
经过 (1)开始: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2)初期(主要战场湖南、湖北):攻占长沙→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 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发展: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 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 次武装起义,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4)后续: 1928 年 6 月,北伐军进至京津地区,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
影响 (意义) (1)北伐战争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 民革命(性质),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 域,震动全国; (2)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 (3)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 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 勃发展
胜利进军 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 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4)北伐将士的英 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6)北洋军阀失道 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局限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知识拓展】辛亥革命 VS 国民革命
知识点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主要内容 易错易混
建立 1927 年 4 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 二次北伐:1928 年6 月,北伐军进至京津 地区,奉系军阀张作 霖退往关外途中被 炸死。年底, 张学良 宣布东北易帜, 南京 政府在名义上统一 了全国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政府
统一 全国 (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 年 6 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 津一带。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2)标志: 1928 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东北易 帜) (3)意义: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北伐的军事目标在形式上也得 到了实现
覆亡 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知识拓展】1.北伐胜利进军原因
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北伐方针策略正确;
③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④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
⑤北伐将士英勇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两次国共合作
1.【唯物史观】为什么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国民大革命却失败了?
因为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 义的支持下先后叛变革命,并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旧的军阀被打垮了,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 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失败的
依据)
2.项目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时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结果或影响 演变特点
国民大革 命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 统治;两党共同的革命对象 进行国民大革命,创办黄埔 军校,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 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 统治 合作
土地革 命时期 两党对立,进行 “ 围剿”与反“ 围剿” 的斗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 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 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十 年内战,并给日本侵华可乘 之机 对抗
抗日战 争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 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形成,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 再合作
解放战 争时期 两党内战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 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的统治 国民党发动内战,失败后国 民党残余势力退踞台湾,造 成今日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 再对抗
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 程,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两次国共合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 光明, 和则中华民族兴旺和崛起, 分则对中华民族是战争和灾难, 两党为了民族利益, 应 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考向 01第一次国共合作(命题角度:合作)
【例 1】(2023·辽宁阜新 · 统考中考真题)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
果是( )
A .武昌起义、秋收起义 B .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
C .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 D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战胜利
【变式 1-1】“李大钊、瞿秋白等 20 多名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周
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以上史实体现了( )
A .中华民国诞生 B .国共实现合作 C .北洋军阀倒台 D .“双十协定”签署
【变式 1-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
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上述认识直接推动了(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 B .全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考向 02 北伐战争(命题角度:打到列强、除军阀)
【例 2】(2023·四川攀枝花 · 中考真题) 1926 年 9 月 20 日中央局报告中指出: (此役)能迅速的荡平吴军,
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 ”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长沙会战
【变式 2-1】 《毛泽东选集》中写道: “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
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 巨大的成就”是指( )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全国统一
【变式 2-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 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
( )
A .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C .彻底推翻军阀政府的统治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标】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
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知识点一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南 昌 起 义 背景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 装力量的重要性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 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1.南昌起义是中 国共产党创建 军队的开始, 秋 收起义打出的 是“工农革命军” 的旗帜, 中国共 产党独立创建 的第一支军队 是在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创建 的中国工农红 军第四军。 2.八七会议是由 国民大革命失 败到土地革命 兴起的转折点。 3.南昌起义是中
时间 1927 年 8 月 1 日 (建军节) 地点 江西南昌(被称为“ 人民军队的摇篮”、军旗 升起的地方)
目的 挽救革命,建立自己的军队,领导武装斗争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概况 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 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 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 东受挫,陈毅、朱德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湘南, 开展游击斗争 南昌起义(绘画)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一 精神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秋 收 起 义 背景 1927 年 8 月 7 日,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 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论断 国共产党创建 军队、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的开 始, 因此南昌成 为中国人民军 队的诞生地, 8 月 1 日也成为中 国人民军队的 光荣节日。今天 的“八一建军节” 即源于此。
爆发 1927 年 9 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
军队 工农革命军
概况 (1)1927 年 9 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 的旗帜,举行秋 收起义。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受到严重挫折, 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 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2)在进军途中,进行了“三湾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 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成功探索)
结果 秋收起义失利后,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拉开了中国 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认识 照搬苏俄革命经验,通过中心城市武装暴动,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核心素养】
知识点二 井冈山会师
主要内容
经过 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 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
山会师。
结果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 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 代表
影响 ①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力量,会师后的红军在 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②铸就了井冈山精神。
【知识拓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原因:
一方面,城市里敌人力量的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井冈山位于湘赣
边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较好等。
知识点三 工农武装割据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形成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 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 1929 年古田会议 是新型人民军队 走上了发展壮大 的历史征程的起 点;2014 年古田 会议强调军队政 治工作要为新形 势下强军 目标提 供坚强政治保证。
发展 壮大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贺龙、刘志丹、彭德怀、邓小平、徐 向前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②1929 年 12 月, 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③到 1930 年, 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 以红四军为主 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④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政权 1931 年冬,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建设 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共和国摇篮)
【知识拓展】
1.工农武装割据: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其中,土
地革命是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2.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
①需要革命阵地,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②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③需要进行
武装斗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争
【核心素养】
1.近代中国人民救国道路的探索
2.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全部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
精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其内涵可以归纳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
群众的思想作风;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①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序幕;
②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
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历史论证:论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合理性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无产阶级力量弱小,敌人力量强大,在敌
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2)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条件,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政治斗争
的条件。
(3)中国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军, 具有较强的革命性;大革命时期在农村有着较好的、广泛的群众
基础。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的共同原因是:照搬苏俄的经验, 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背离了中国的国
情。毛泽东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新起点。
考向 0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命题角度:道路创新/人民军队)
【例 1】(2023·山东烟台 · 统考中考真题)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 就摈弃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选 票里面出政权” 的议会道路的理念,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十月革命道路。最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八七会议 D .秋收起义
【变式 1-1】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
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秋收起义 B .八七会议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变式 1-2】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 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 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
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B .秋收起义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C .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挠 D .农村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考向 02 井冈山会师(命题角度:道路创新/党的领导/智慧)
【例 2】(2023·山东青岛 · 统考中考真题)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
治中心的偏僻地区,立住了脚,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 “立住了脚”是指( )
A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会师
C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D .进行战略转移
【变式 2-1】首都博物馆“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特展”按时序分为“ 东方破晓”“星火燎
原”“ 中流砥柱”“夺取胜利” 四单元。以下属于“星火燎原”单元的展品是( )
A .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照片 B .嘉兴南湖红船的复刻模型
C .红军在井冈山挑粮用的扁担 D .中共七大会场复原场景
【变式 2-2】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
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 ……” 。从歌词内容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
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B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C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D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考向 03 工农武装割据(命题角度:道路创新/党的领导/智慧)
【例 3】(2023·内蒙古赤峰 · 统考中考真题)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到: “ 虽有很好的工
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独立领导革命的重要性 B .建立革命政权的艰巨性
C .掌握正式武装的必要性 D .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迫切性
【变式 3-1】这次会议的召开, 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
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本次会议是( )
A .瓦窑堡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变式 3-2】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这一论断的
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 )
A .反围剿胜利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战略转移 D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标】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
感悟长征精神。
知识点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中 国 工 农 红 军 长 征 原 因 根本原因: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在军事上“左” 的错 误 直接原因:1933 年秋,蒋介石调集 50 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 五次“ 围剿”。红军未能打破“ 围剿” ,陷入极其危险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央 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 红 军 长 征 结 束 的 时 间 是 1936 年,不是 1935 年。长征 结束的标志是 红军三大主力 甘肃会宁会师, 不是中央红军 到达吴起镇。 2. 长 征 是 中 国 工农红军进行 的战略转移, 这 里的“转移”是指 革命中心地区 的转移,即由江 西瑞金转移到 陕西延安。
目 的 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时 间 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开 始 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
经 过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和主要事件: 中央根据地→ 向贵州进军→ 解放遵 义→ 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 计划)→ 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军 的包围)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 过雪山→ 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 师(1935 年 10 月) → 1936 年 10 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 结束)
意 义 (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 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
胜 利 原 因 (1)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正确方针和政策 (4)红军战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革命精神 (5)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蒋介石集团内部的矛盾为红军长征创造了条件
长 征 精 神 内 涵 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 紧密团结,众志成城, 同人民生 死相依, 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意 义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长征精神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精神支柱
【知识拓展】
1.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①探索:1927 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进军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启示: 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绝对控制权。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
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即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的精神。
2.认识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 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 自主、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
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核心素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历程的挫折与应对
知识点二 遵义会议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时间 地点 1935 年 1 月,贵州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确 立毛泽东在 中央领导地 位 , 中共七 大确定毛泽 东思想为党 的指导思想
会议 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 主张,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 其危急的时刻,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知识拓展】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遭遇的重大挫折及应对措施?
①第一次重大挫折: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革命;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放弃 了革命领导权,国民大革命失败。应对: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 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 年发动秋收起义并在起义过程中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③第二次重大挫折: 由于博古等人的“左” 的错误主张, 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
应对: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 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
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看图学史:(1)根据下面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共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的哪
些特点。
①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因时而变;都体现了中
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中国共产党能够适时而变、因变求进”。
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改变对国民党的合作态度, 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 命道路。在长征初期红军损失惨重, 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及时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
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面临问题能够适时而变、因变求进,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考向 01 红军长征(命题角度:民族精神)
【例 1】(2023·天津 · 统考中考真题)《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描写了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
过草地等场景。这些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变式 1-1】1936 年 3 月,法国巴黎《全民月刊》连载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以被俘军医“廉臣” 的口吻, 描述了中共红军历时 8 个月、途经 6 省的经历,是最早向世人介绍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和红军领袖
的纪实作品。这部著作( )
A .反映了法国人对中国革命的认可 B .记述了中央红军守卫根据地的壮举
C .为研究红军长征保存了珍贵史料 D .全面反映了北伐战争艰难行军历程
【变式 1-2】1934 年, 红军长征行进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 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 临走时, 把 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
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 的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B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C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 D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
考向 02遵义会议(命题角度:重要会议)
【例 2】(2023·湖北鄂州 · 统考中考真题) 毛泽东说: “从 1921 年党成立到 1934 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
领由先生起草, 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 特别是 1934 年, 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从那以后, 我
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 ”“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 的历史事件是指( )
A .国共合作实现 B .南昌起义爆发 C .八七会议召开 D .遵义会议召开
【变式 2-1】“会议关于取消(最高)‘三人团’的这一项决定,不仅撤销了博古对军事的指挥,而且正式撤销了 李德的指挥权。这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关系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以此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开始独
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该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变式 2-2】某会议以前, “共产国际的指示,从来都是尚方宝剑…… 中国共产党经过 14 年的艰苦努力,付
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终于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路线,自己安排自己的领导人。 ”材料中的会议( )
A .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B .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为实现和平建国带来曙光 D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链接中考——
一、选择题
1 .(2021·西藏 · 统考中考真题)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的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会议有( )
A .中国共产党二大,中国国民党一大 B .中国共产党三大,中国国民党一大
C .中国共产党二大,中国国民党二大 D .中国共产党三大,中国国民党二大
2 .(2023·山东潍坊 · 统考中考真题)孙中山认识到,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
加厉。为改变这一状况,他( )
A .开始实业救国 B .参加护国战争 C .发起护法运动 D .推动国共合作
3 .(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 · 统考中考真题) 20 世纪 20 年代, 爆发了国共两党共同推动的国民大革命, 北伐
战争的胜利推进,给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带来了新希望。此时随北伐一起传遍全国的口号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4 .(2023·广东 · 统考中考真题) 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 1926 年 12 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 党员有 1500 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 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
这( )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 .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 .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5 .(2023·黑龙江大庆 · 中考真题)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的重要性。 1927 年 8 月 1 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渡江战役
6 .(2023·山东淄博 · 统考中考真题)民谣反映时代特色,也具有史料价值。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南、江
西地区有一首民谣“红军上了井冈山,革命有了立脚点,地是根,枪是胆,有地有枪胆包天” 。此民谣反映了
( )
A .革命道路的开辟 B .革命军队的创建
C .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指导思想的形成
7 .(2023·广东广州 · 统考中考真题) 1927 年 10 月,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湘赣边界, 开始创建第一 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的精神。该精神是( )
A .大庆精神 B .井冈山精神 C .长征精神 D .延安精神
8 .(2023·山东菏泽 · 统考中考真题)会议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
则,赋予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强大的军魂,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三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9 .(2023·四川雅安 · 统考中考真题)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下图《会师歌》歌颂的是( )
A .遵义会议召开 B .红军到达吴起镇
C .长征胜利结束 D .抗战取得胜利
10 .(2023·湖北恩施 · 统考中考真题) 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
书卡片反映的是( )
时间: 1935 年 1 月 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二、综合题
11 .(2023·山东聊城 · 统考中考真题) 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
案》。阅读该文件的如下内容,回答问题。
(二) …… 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
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
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
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 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
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共三大作简要评价。
12 .(2023·山东济宁 · 统考中考真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
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寻找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史料 1:1926 年 11 月底,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湖南有 54 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 107 万 人, 到 1927 年 1 月, 会员增加到 200 万人。 1926 年 12 月 13 日,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 陈独秀在
会上指责湖南工农运动“过火”“动摇北伐军心”“妨碍统一战线”。
史料 2:1927 年 1 月 4 日至 2 月 5 日,毛泽东到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和长沙等县考察农民 运动。他召集农民和农运工作者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报告中,他热 烈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大功绩,尖锐地批驳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阐明农民斗 争同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他强调: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 “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 。这些认识为毛
泽东后来的抉择提供了帮助。
史料 3:
—— 以上材料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迅速增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 指出与陈独秀相比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 1927 年毛泽
东的调查研究帮助其找到的革命道路。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目 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网络构建
时空线索
梳理预测
考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夯基·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知识点二 北伐战争
知识点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技巧·得分速记】
【提升·考向预测】
考向 01 第一次国共合作(命题角度:合作)
考向 02 北伐战争(命题角度:打到列强、除军阀)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夯基·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知识点二 井冈山会师
知识点三 工农武装割据
【技巧·得分速记】
【提升·考向预测】
考向 0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命题角度:道路
创新/人民军队)
考向 02 井冈山会师(命题角度:道路创新/党的
领导/智慧)
考向 03 工农武装割据(命题角度:道路创新/党
的领导/智慧)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夯基·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点二 遵义会议
【技巧·得分速记】
【提升·考向预测】
考向 01 红军长征(命题角度:民族精神)
考向 02 遵义会议(命题角度:重要会议)
链接中考
按住 Ctrl 键同时点击目录文字即可跳转到对应页
考点 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趋势
第 一 次 国 共 合 作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 要史实; 了解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考点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命题角度——合作/打倒列 强除军阀,是重要的考向。考查的命题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从背景、 标志、目标、合作成果、结果与启示等考查;侧重于国共合作的成果: 黄埔军校的创立属于重要考向,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本考向应作为 重点复习对象;北伐战争主要考查北伐的对象、叶挺独立团, 一般以北 伐战争形势图这一时空线索为题干命题,不是高频考点。考点二,毛 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命题角度:道路创新/人民军队/党的领导/智 慧,是重要的考向。考查的命题点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概况与意 义,属于高频考点;井冈山会师的考查侧重于井冈山精神,考查的概率 较小;工农武装割据属于本考点的重要考向:古田会议的内容、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 与当时国情相结合进行的 创新, 常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进行比较, 考查的形式多样, 应重点复习。 考点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题角度:民族精神/重要会议,其 中的遵义会议是重要的考向。考查的命题点有: 红军长征(命题角度: 民族精神) ,不是高频考点, 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过程与意义, 以选择 题为主;遵义会议(命题角度:重要会议) ,考查其内容与意义,常与 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进行整合,应作为复习重点。
毛 泽 东 开 辟 井 冈 山 道路 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 义和井冈山会师” 以及“工 农武装割据 ” 理论的形 成。
中 国 工 农 红 军 长征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 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 位。讲述中国工农红军 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
本专题的学习主题是“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围绕国共从合作到对峙的发展过程。国共合作始于国民 党一大的召开,而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国共合作破裂,至此国共进入十年对峙时期,直至西
安事变和平解决。
政治方面 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进行北伐战争。毛泽东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 据”局面,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 一战结束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打击。
思想文 化方面 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枪杆子出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专题 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时间段:1924——1937 年)
专题 11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时间段:1924——1937 年)
考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课标】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知识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时间 1924——1927 年 合作基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 策) 1.国民革命(国民 大革命) :是指发
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中国国民党:孙中山经过多次反北洋军阀失败后,深感必须要改组国民党, 为它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寻求中国共产党人和苏联代表的支持 生于 1924~1927 年, 在国共两党的 共同领导下, 国共 两党及其他革命 力量联合进行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1927 年以蒋介石 为代表的国民党 右派叛变革命, 国 民革命运动失败。 2 .黄埔军校的建 立和北伐的胜利 进军是第一次国 共合作的主要成 果;历史证明国共 两党“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形成 标志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合作 形式 实行党内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 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目标 合作进行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合作 成果 ①1924 年 5 月,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 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 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②领导北伐战争,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 略势力,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
结果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 先后背叛革命:①1927 年 4 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②1927 年 7 月, 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启示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知识拓展】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客观原因: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他们联合起来镇压中国革命;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
作遭到破坏。
(2)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当时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当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
组织人民进行反抗。
(3)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
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2.中共三次会议核心任务
①一大建党;②二大定纲;③三大谈合作;
3.统一战线
① 国民大革命:革命统一战线;
②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核心素养】
知识点二 北伐战争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开始 1926 年开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 10 万人正式 出师北伐 北伐胜利 进军,基 本推翻了 北洋军阀 的黑暗统 治。但国 民大革命 最终失败 了, 失败 是指没有 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 革命任 务。
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北洋军阀势力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战场和战 役 ①两湖战场(主要战场):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②江西战场:南昌战 役;③闽浙战。
先锋 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 团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功显赫:夺取了汀泗桥、 贺胜桥, 攻下武昌, 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 的光荣称号)
经过 (1)开始: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2)初期(主要战场湖南、湖北):攻占长沙→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 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发展: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 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 次武装起义,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4)后续: 1928 年 6 月,北伐军进至京津地区,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
影响 (意义) (1)北伐战争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 民革命(性质),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 域,震动全国; (2)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 (3)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 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 勃发展
胜利进军 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 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4)北伐将士的英 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6)北洋军阀失道 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局限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知识拓展】辛亥革命 VS 国民革命
知识点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主要内容 易错易混
建立 1927 年 4 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 二次北伐:1928 年6 月,北伐军进至京津 地区,奉系军阀张作 霖退往关外途中被 炸死。年底, 张学良 宣布东北易帜, 南京 政府在名义上统一 了全国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政府
统一 全国 (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 年 6 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 津一带。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2)标志: 1928 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东北易 帜) (3)意义: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北伐的军事目标在形式上也得 到了实现
覆亡 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知识拓展】1.北伐胜利进军原因
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北伐方针策略正确;
③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④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
⑤北伐将士英勇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两次国共合作
1.【唯物史观】为什么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国民大革命却失败了?
因为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 义的支持下先后叛变革命,并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旧的军阀被打垮了,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 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失败的
依据)
2.项目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时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结果或影响 演变特点
国民大革 命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 统治;两党共同的革命对象 进行国民大革命,创办黄埔 军校,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 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 统治 合作
土地革 命时期 两党对立,进行 “ 围剿”与反“ 围剿” 的斗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 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 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十 年内战,并给日本侵华可乘 之机 对抗
抗日战 争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 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形成,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 再合作
解放战 争时期 两党内战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 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的统治 国民党发动内战,失败后国 民党残余势力退踞台湾,造 成今日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 再对抗
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 程,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两次国共合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 光明, 和则中华民族兴旺和崛起, 分则对中华民族是战争和灾难, 两党为了民族利益, 应 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考向 01第一次国共合作(命题角度:合作)
【例 1】(2023·辽宁阜新 · 统考中考真题)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
果是( )
A .武昌起义、秋收起义 B .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
C .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 D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战胜利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1924 年到 1927 年,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期间, 1924 年建立黄埔军校、 1926 年开始北伐战争是重要合作成果, C 项正确; 1911 年武昌起义是反清起义,那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 秋收起义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是合作破裂的表现,排除 A 项; 中共三大决定和国民党合作,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合作正式实现,排除 B 项;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战胜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内容,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变式 1-1】“李大钊、瞿秋白等 20 多名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周
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以上史实体现了( )
A .中华民国诞生 B .国共实现合作 C .北洋军阀倒台 D .“双十协定”签署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1924 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 李大钊、瞿秋白等 20 多名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 国共 合作实现,之后,黄埔军校建立,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 项正确;中华民国诞生在辛亥革命时 期, 在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倒台, “双十协定”签署与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有关, 排除 ACD 三项。故选 B
项。
【变式 1-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
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上述认识直接推动了(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 B .全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A
【详解】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 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因此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直接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A 项正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然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但不 是材料表述的主旨,排除 B 项;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排除 C 项;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是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考向 02 北伐战争(命题角度:打到列强、除军阀)
【例 2】(2023·四川攀枝花 · 中考真题) 1926 年 9 月 20 日中央局报告中指出: (此役)能迅速的荡平吴军,
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 ”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长沙会战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1926 年 9 月 20 日”和“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离不开蓬勃的农民革命运动, A 项正确;南昌起义在 1927 年 8 月 1 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 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 项;秋收起义是 1927 年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 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 项;长沙会 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 1939 年 9 月到 1942 年 1 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
进行了 3 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变式 2-1】 《毛泽东选集》中写道: “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
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 巨大的成就”是指( )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全国统一
【答案】B
【详解】由材料“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 之内, 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知, 这里的“ 巨大的成就“应是指北伐胜利进军。 1924 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926 年 7 月进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取得重大 胜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项正确;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 年 5 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但不是巨大 成就,排除 A 项;1927 年" 四 · 一二"政变,蒋介石背叛革命,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 1928 年 12 月 29 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易
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与材料“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不符,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变式 2-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 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
( )
A .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C .彻底推翻军阀政府的统治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 总司令,于 1926 年至 1928 年间动的统一战争,这次革命使革命的火焰从珠江三角洲燃烧到了到长江三角 洲,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项正确;北伐战争是在第一次国 共合作之后,排除 A 项;北伐战争以国民党叛变革命失败而告终,并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排除 B 项;国
民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但不是完全推翻,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标】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
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知识点一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南 昌 起 义 背景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 装力量的重要性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 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1.南昌起义是中 国共产党创建 军队的开始, 秋 收起义打出的 是“工农革命军” 的旗帜, 中国共 产党独立创建 的第一支军队
时间 1927 年 8 月 1 日 (建军节) 地点 江西南昌(被称为“ 人民军队的摇篮”、军旗 升起的地方)
目的 挽救革命,建立自己的军队,领导武装斗争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概况 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 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 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 东受挫,陈毅、朱德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湘南, 开展游击斗争 南昌起义(绘画) 是在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创建 的中国工农红 军第四军。 2.八七会议是由 国民大革命失 败到土地革命 兴起的转折点。 3.南昌起义是中 国共产党创建 军队、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的开 始, 因此南昌成 为中国人民军 队的诞生地, 8 月 1 日也成为中 国人民军队的 光荣节日。今天 的“八一建军节” 即源于此。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一 精神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秋 收 起 义 背景 1927 年 8 月 7 日,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 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论断
爆发 1927 年 9 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
军队 工农革命军
概况 (1)1927 年 9 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 的旗帜,举行秋 收起义。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受到严重挫折, 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 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2)在进军途中,进行了“三湾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 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成功探索)
结果 秋收起义失利后,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拉开了中国 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认识 照搬苏俄革命经验,通过中心城市武装暴动,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核心素养】
知识点二 井冈山会师
主要内容
经过 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 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 山会师。
结果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 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 代表
影响 ①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力量,会师后的红军在 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②铸就了井冈山精神。
【知识拓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原因:
一方面,城市里敌人力量的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井冈山位于湘赣
边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较好等。
知识点三 工农武装割据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形成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 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 1929 年古田会议 是新型人民军队 走上了发展壮大 的历史征程的起 点;2014 年古田 会议强调军队政 治工作要为新形 势下强军 目标提 供坚强政治保证。
发展 壮大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贺龙、刘志丹、彭德怀、邓小平、徐 向前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②1929 年 12 月, 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③到 1930 年, 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 以红四军为主 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④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政权 建设 1931 年冬,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共和国摇篮)
【知识拓展】
1.工农武装割据: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其中,土
地革命是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2.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
①需要革命阵地,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②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③需要进行
武装斗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争
【核心素养】
1.近代中国人民救国道路的探索
2.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全部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 精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其内涵可以归纳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
群众的思想作风;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①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序幕;
②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
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历史论证:论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合理性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无产阶级力量弱小,敌人力量强大,在敌
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2)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条件,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政治斗争
的条件。
(3)中国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军, 具有较强的革命性;大革命时期在农村有着较好的、广泛的群众
基础。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的共同原因是:照搬苏俄的经验, 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背离了中国的国
情。毛泽东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新起点。
考向 0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命题角度:道路创新/人民军队)
【例 1】(2023·山东烟台 · 统考中考真题)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 就摈弃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选 票里面出政权” 的议会道路的理念,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十月革命道路。最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八七会议 D .秋收起义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佐证该观点的史实”和所学知识可知,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最能佐证“枪杆子里 面出政权” ,B 项正确;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八七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的论断、思 想,秋收起义是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
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均与“最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不符,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变式 1-1】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
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秋收起义 B .八七会议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 党领导”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
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因此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 C 项正确;秋收起义, 是指 1927 年 9 月,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起义, 起义军受挫后, 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与题 干内容“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不符,排除 A 项;八七会议,是指 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与题干内容“现在我 们起义成功了”不符,排除 B 项;井冈山会师,是指 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两军在井冈山会师,
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红军第四军,与题干内容“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变式 1-2】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 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 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
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B .秋收起义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C .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挠 D .农村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八七会议后, 中共“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 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 ,这体现出 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式的,所以该学者意在强调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 进性, A 项正确;秋收起义后农村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排除 B 项;八七会议已经纠正了右倾错误,排除 C
项;苏联经验是城市革命道路,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考向 02 井冈山会师(命题角度:道路创新/党的领导/智慧)
【例 2】(2023·山东青岛 · 统考中考真题)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
治中心的偏僻地区,立住了脚,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 “立住了脚”是指( )
A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会师
C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D .进行战略转移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中心的偏僻地区, 立住了脚” ,结合所学可知, 材料指 的是毛泽东主席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道路, A 项正确;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和进行战略转移都发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即
发生在“立住了脚”之后,排除 BCD 三项。故选 A 项。
【变式 2-1】首都博物馆“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特展”按时序分为“ 东方破晓”“星火燎
原”“ 中流砥柱”“夺取胜利” 四单元。以下属于“星火燎原”单元的展品是( )
A .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照片 B .嘉兴南湖红船的复刻模型
C .红军在井冈山挑粮用的扁担 D .中共七大会场复原场景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为保存 革命力量, 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实践上找 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因此红军在井冈山挑粮用的扁担属于“星火燎原”单元的展品, C 项正确; “人民 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照片”对应“夺取胜利”单元。 1949 年 4 月 21 日到 23 日, 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占领 南京, 宣告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排除 A 项;“嘉兴南湖红船的复刻模型”对应“东方破晓”单元。 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就焕然一新了,排除 B 项; “ 中共七大会场复原场景”对应“ 中流砥柱”单元。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已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变式 2-2】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
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 ……” 。从歌词内容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
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B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C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D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答案】A
【详解】题干中明显的关键提示词是“红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7 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 导八一南昌起义,建立第一支人民军队;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后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来军队 一直称为“红军”,所以据此可知红军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叫法,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史
实, A 项正确; 1937 年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国共合作宣言》,将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排除 B 项;1924 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组建国民革命军,排除 C 项;1946 年人民解
放战争中,共产党的军队称为解放军,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考向 03 工农武装割据(命题角度:道路创新/党的领导/智慧)
【例 3】(2023·内蒙古赤峰 · 统考中考真题)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到: “ 虽有很好的工
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独立领导革命的重要性 B .建立革命政权的艰巨性
C .掌握正式武装的必要性 D .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迫切性
【答案】C
【详解】据题干“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可知, 毛泽东认为武装割据的必要条件是掌握正式的武装。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 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先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暴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南昌起义、秋收起 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 项正确;题干重在强调建立正式武装的重要性,与独立领导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创
建革命根据地无关,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变式 3-1】这次会议的召开, 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
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本次会议是( )
A .瓦窑堡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在 20 世纪 20 年代”“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并结合所学可知, 1929 年 12 月,红军 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 项正 确;瓦窑堡会议的时间是 1935 年,与题干“20 世纪 20 年代”不符,排除 A 项; “八七会议” 了确定实行土地 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 著名论断, 与题干“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不符, 排除 B 项; 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 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与题干“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
史性难题”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变式 3-2】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这一论断的
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 )
A .反围剿胜利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战略转移 D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答案】D
【详解】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 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 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 D 项正确;反围剿胜利并非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肯定井冈山的主要依据,而且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排除 A 项;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排除 B 项;进行了惊
心动魄的战略转移的是红军长征,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标】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
感悟长征精神。
知识点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中 国 工 农 红 军 长 征 原 因 根本原因: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在军事上“左” 的错 误 直接原因:1933 年秋,蒋介石调集 50 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 五次“ 围剿”。红军未能打破“ 围剿” ,陷入极其危险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央 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 红 军 长 征 结 束 的 时 间 是 1936 年,不是 1935 年。长征 结束的标志是 红军三大主力 甘肃会宁会师, 不是中央红军 到达吴起镇。 2. 长 征 是 中 国
目 的 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时 间 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开 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
始 工农红军进行 的战略转移, 这 里的“转移”是指 革命中心地区 的转移,即由江 西瑞金转移到 陕西延安。
经 过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和主要事件: 中央根据地→ 向贵州进军→ 解放遵 义→ 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 计划)→ 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军 的包围)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 过雪山→ 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 师(1935 年 10 月) → 1936 年 10 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 结束)
意 义 (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 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
胜 利 原 因 (1)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正确方针和政策 (4)红军战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革命精神 (5)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蒋介石集团内部的矛盾为红军长征创造了条件
长 征 精 神 内 涵 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 紧密团结,众志成城, 同人民生 死相依, 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意 义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长征精神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精神支柱
【知识拓展】
1.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①探索:1927 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进军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启示: 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绝对控制权。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
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即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的精神。
2.认识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 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 自主、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
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核心素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历程的挫折与应对
知识点二 遵义会议
主要内容 易混易错
时间 地点 1935 年 1 月,贵州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确 立毛泽东在 中央领导地 位 , 中共七 大确定毛泽 东思想为党 的指导思想
会议 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 主张,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 其危急的时刻,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知识拓展】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遭遇的重大挫折及应对措施?
①第一次重大挫折: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革命;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放弃 了革命领导权,国民大革命失败。应对: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 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 年发动秋收起义并在起义过程中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③第二次重大挫折: 由于博古等人的“左” 的错误主张, 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
应对: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 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
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看图学史:(1)根据下面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共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的哪
些特点。
①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因时而变;都体现了中
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中国共产党能够适时而变、因变求进”。
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改变对国民党的合作态度,
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 命道路。在长征初期红军损失惨重,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及时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
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面临问题能够适时而变、因变求进,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考向 01 红军长征(命题角度:民族精神)
【例 1】(2023·天津 · 统考中考真题)《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描写了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
过草地等场景。这些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答案】B
【详解】据题干“ 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和所学知识可知, 这些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 年 10 月, 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 被迫进行长征。 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 红军拼死 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
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此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 大雪山、草地,在 1935 年 10 月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 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B 项正确;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 介石为总司令于 1926 年至 1928 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与材料场景不符,排除 A 项; 1947 年夏,刘伯承、 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 的序幕,与材料地点不符,排除 C 项; 1949 年 4 月,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材料地点
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变式 1-1】1936 年 3 月,法国巴黎《全民月刊》连载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以被俘军医“廉臣” 的口吻, 描述了中共红军历时 8 个月、途经 6 省的经历,是最早向世人介绍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和红军领袖
的纪实作品。这部著作( )
A .反映了法国人对中国革命的认可 B .记述了中央红军守卫根据地的壮举
C .为研究红军长征保存了珍贵史料 D .全面反映了北伐战争艰难行军历程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1936 年 3 月、中共红军历时 8 个月、途经 6 省的经历, 是最早向世人介绍毛泽东、 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和红军领袖的纪实作品”可知, 这是说, 这部书是长征纪实作品, 可信度很高, 因此, 它 为研究红军长征保存了珍贵史料, C 项正确; 《随军西行见闻录》仅代表作者和报刊人员的态度,不能代表 是法国人的态度,排除 A 项;这部书记录的是长征,不是中央红军守卫根据地的壮举、北伐,排除 BD 项。
故选 C 项。
【变式 1-2】1934 年, 红军长征行进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 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 临走时, 把 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
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 的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B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C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 D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 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表明共产党人将人民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项正确;共产党诞生的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共产党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排除 C 项;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与材料无关,排除 D 项。
故选 B 项。
考向 02遵义会议(命题角度:重要会议)
【例 2】(2023·湖北鄂州 · 统考中考真题) 毛泽东说: “从 1921 年党成立到 1934 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 领由先生起草, 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 特别是 1934 年, 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从那以后, 我
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 ”“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 的历史事件是指( )
A .国共合作实现 B .南昌起义爆发 C .八七会议召开 D .遵义会议召开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特别是 1934 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 问题”可知, 这是说, 在共产国际影响下, 产生了左倾冒险主义, 它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不得不进行长征, 在长征中, 1935 年召开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熟了, D 项正确;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实现,南昌起义爆发揭开了建立人民军队的序幕,八七会议召开决定武装
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排除 ABC 三项。故选 D 项。
【变式 2-1】“会议关于取消(最高)‘三人团’的这一项决定,不仅撤销了博古对军事的指挥,而且正式撤销了 李德的指挥权。这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关系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以此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开始独
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该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答案】B
【详解】由题干信息“‘不仅撤销了博古对军事的指挥, 而且正式撤销了李德的指挥权……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 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5 年 1 月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 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 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 项正确; 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 召开, 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与题干“‘这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关系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不符, 排
除 A 项; 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与题干“‘ 中国共产党
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不符,排除 C 项;重庆谈判,是 1945 年 8 月 29 日至 10 月 10 日,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与题干“‘这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关系史上
是破天荒第一次’”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变式 2-2】某会议以前, “共产国际的指示,从来都是尚方宝剑…… 中国共产党经过 14 年的艰苦努力,付
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终于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路线,自己安排自己的领导人。 ”材料中的会议( )
A .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B .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为实现和平建国带来曙光 D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 …… 中国共产党经过 14 年的艰苦努力,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终于能够自己决 定自己的路线, 自己安排自己的领导人” ,可知与遵义会议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 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 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项正确;1936 年 10 月, 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与题干信息“ 中国共产党经过 14 年 的艰苦努力”不符,排除 A 项; 1945 年的重庆谈判与 1946 年 1 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实现和平建国带 来曙光, 与题干信息“ 中国共产党经过 14 年的艰苦努力”不符, 排除 C 项;1929 年古田会议召开, 确立了“ 思 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建党建军原则,与题干信息“ 中国共产党经过 14 年的艰苦努力”不符,排除 D 项。故
选 B 项。
——链接中考——
一、选择题
1 .(2021·西藏 · 统考中考真题)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的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会议有( )
A .中国共产党二大,中国国民党一大 B .中国共产党三大,中国国民党一大
C .中国共产党二大,中国国民党二大 D .中国共产党三大,中国国民党二大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 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 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 年 1 月 20 日至 30 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 加与帮助下, 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战线的建立, B 项正确; 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 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中国国民党二大 1926 年 1 月 1 日至 20 日在广州召开,在中共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努力 下, 决定继续贯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坚决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与国共第一次合作无关, 排除 ACD 项。故
选 B 项。
2 .(2023·山东潍坊 · 统考中考真题)孙中山认识到,民国虽成立十多年,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
加厉。为改变这一状况,他( )
A .开始实业救国 B .参加护国战争 C .发起护法运动 D .推动国共合作
【答案】D
【详解】据题干“ 民国虽成立十多年, 但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 ”结合所学可知, 这是孙中山在 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 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上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孙中山在革命晚期积极推动了国共合作, D 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时期,孙中山颁布一系列法令开始实业救国,排除 A 项;参加护国战争在 1915 年,
排除 B 项;发起护法运动在 1917 年,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 · 统考中考真题) 20 世纪 20 年代, 爆发了国共两党共同推动的国民大革命, 北伐
战争的胜利推进,给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带来了新希望。此时随北伐一起传遍全国的口号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的“ 随北伐一起传遍全国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 阀” ,C 项正确;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与中国同盟会有关,排除 A 项;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
的口号,排除 B 项;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是一二 · 九运动的口号,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 .(2023·广东 · 统考中考真题) 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 1926 年 12 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 党员有 1500 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 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
这( )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 .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 .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26 年 12 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 1500 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 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 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 ”可知,中共的政治宣传工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 展, C 项正确;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排除 A 项; 1928 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 后在不断的革命实践活动中逐渐丰富,排除 B 项;题干主要强调政治宣传工作推动了国民革命,未涉及打
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 .(2023·黑龙江大庆 · 中考真题)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的重要性。 1927 年 8 月 1 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于是领导革命军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项正确;北伐战争开始于 1926 年, 旨在消灭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 A 项;秋收起义在 1927 年 9 月,是这一时期继南昌起义之后的第二次武装
起义,排除 C 项;渡江战役在 1949 年,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2023·山东淄博 · 统考中考真题)民谣反映时代特色,也具有史料价值。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南、江 西地区有一首民谣“红军上了井冈山, 革命有了立脚点, 地是根, 枪是胆, 有地有枪胆包天”。此民谣反映了
( )
A .革命道路的开辟 B .革命军队的创建
C .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指导思想的形成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红军上了井冈山, 革命有了立脚点, 地是根, 枪是胆, 有地有枪胆包天”和所学可知, 歌 谣反映了毛泽东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的新“立脚点”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A 项正确;革命军队的创建始于 1927 年的南昌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统一战线的建立,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材料
没有体现指导思想的形成,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7 .(2023·广东广州 · 统考中考真题) 1927 年 10 月,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湘赣边界, 开始创建第一 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的精神。该精神是( )
A .大庆精神 B .井冈山精神 C .长征精神 D .延安精神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的统治, 期间毛泽东于 1927 年 9 月领导了秋收起义, 但是在攻打敌人中心城市长沙受挫的情况下, 毛泽东 果断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进军,从而在湘赣边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 地,并根据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 的革命道路, B 项正确;大庆精神形成于新中国 成立后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长征精神对应的是 1934-1936 年的长征,不符 合题意,排除 C 项;延安精神对应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以及革命的圣地,不符合题
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 .(2023·山东菏泽 · 统考中考真题)会议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
则,赋予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强大的军魂,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三大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 1929 年 12 月,红军第四军的第九次 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 项正确;中共三大召开 于 1923 年,当时的红军还没有建立,排除 A 项;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
收世界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著名论断,排除 B 项;遵义会议开
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咋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机的时刻,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 .(2023·四川雅安 · 统考中考真题)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下图《会师歌》歌颂的是( )
A .遵义会议召开 B .红军到达吴起镇
C .长征胜利结束 D .抗战取得胜利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6 年 10 月, 红军三大主力, 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 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完成, C 项正确;遵义会议召开在 1935 年长征途中,是中国共产党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 A 项;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 军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中央红军历时 1 年多,完成了从湘赣边界到陕北的战略转移,排
除 B 项; 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材料体现的是长征,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0 .(2023·湖北恩施 · 统考中考真题) 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
书卡片反映的是( )
时间: 1935 年 1 月 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答案】C
【详解】根据“1935 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 折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 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 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 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C 项正确;中共一大 是在 1921 年召开,排除 A 项;八七会议是在 1927 年召开,排除 B 项;中共七大是在 1945 年召开,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二、综合题
11 .(2023·山东聊城 · 统考中考真题) 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
案》。阅读该文件的如下内容,回答问题。
(二) …… 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
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
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
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 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
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共三大作简要评价。
【答案】(1)原因:军阀的黑暗统治,国民革命运动迫在眉睫;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共产党自身力量
薄弱;扩大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2)评价: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 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
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列强”可知,当时 中国正处于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根据材料“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 ”可知,国民运动迫在眉睫; 根据材料“ 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可知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根据材料“工人阶级尚未强 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可知,共产党力量薄弱;根据材料“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
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可知,中国共产党想要借助国民党的力量扩大自己的组织。
(2)评价:根据材料可知,会议具体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详细分析了与国民党合作的可能性, 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所以可以总结为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 具有重大意义,会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 分歧,统一了全党思想,并实现了党在工作重心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也正是以党的三大为标志,党开始
从创建时期进行到大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12 .(2023·山东济宁 · 统考中考真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
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寻找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史料 1:1926 年 11 月底,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湖南有 54 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 107 万
人, 到 1927 年 1 月, 会员增加到 200 万人。 1926 年 12 月 13 日,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 陈独秀在
会上指责湖南工农运动“过火”“动摇北伐军心”“妨碍统一战线”。
史料 2:1927 年 1 月 4 日至 2 月 5 日,毛泽东到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和长沙等县考察农民 运动。他召集农民和农运工作者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报告中,他热 烈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大功绩,尖锐地批驳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阐明农民斗 争同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他强调: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 “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 。这些认识为毛
泽东后来的抉择提供了帮助。
史料 3:
—— 以上材料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迅速增加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 指出与陈独秀相比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 1927 年毛泽
东的调查研究帮助其找到的革命道路。
【答案】(1)时代背景: 1926 年底北伐进入高潮,中共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空前高涨。
(2)不同:陈独秀指责农民运动“过火”“妨碍统一战线” ,而毛泽东热烈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
大功绩,强调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民武装,积极开展农民运动。
道路: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新道路。
【详解】(1)时代背景:依据史料 1 信息“1926 年 11 月底,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湖南有 54 个县建立了 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 107 万人”“到 1927 年 1 月,会员增加到 200 万人”可知,从 1926 年 11 月底到 1927 年 1 月的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湖南农民协会的会员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 1926 年底北伐战争进 入高潮,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也空前高涨,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所以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迅速
增加的时代背景是: 1926 年北伐进入高潮,中共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空前高涨。
(2)不同:依据史料 1 信息“ 陈独秀在会上指责湖南工农运动‘过火’‘动摇北伐军心’‘妨碍统一战线’”可知, 陈独秀指责农民运动;依据史料 2 信息“毛泽东”“热烈赞颂农民群众打翻乡村封建势力的伟大功绩”“必须把
农民组织起来”“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可知,毛泽东赞扬支持农民运动。
道路:结合所学可知, 1927 年国民党右派害怕农民运动蓬勃开展会危及他们的统治而公开背叛革命,这使 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自己的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秋收起
义余部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边界农村地区, 向农村进军,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新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