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 历史 04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 历史 04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教材单元概览
时序坐标
教材知识夯基础
知识点1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人口迁徙 江南地区的开发
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七上P80~84
官渡 之战 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歼灭袁绍军队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 之战 概况 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击败曹军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 政权 国号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形势图 分布特点:魏统治北方地区;蜀汉控制西南地区;吴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汉(蜀汉)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今南京)
形成 标志 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统治 措施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
2.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七上P85~90、P93~94
时代特征:政权更替与民族交融
八王之乱 晋惠帝时,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淝水之战 383年,前秦苻坚率军与东晋在淝水交战,前秦战败。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七上P94~96
北魏孝文帝 改革 背景 (1)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现实问题:北方各族杂居交融,拓跋部仍保持鲜卑族习俗,不利于统治 (3)改革先导:北魏冯太后临朝期间进行了推动鲜卑族汉化和民族交融的改革
措施 (1)迁都移民: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2)推行汉化: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性质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影响 (1)对北魏: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2)对民族关系: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 (3)对城市发展: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生产、生活方式: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杂居,互相学习生产技艺,汉族人民学习和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2)政治制度: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经济方面:各民族经济往来密切。北魏迁都后,洛阳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 (4)文化交流: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5)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2020.7)
[课标内容要求补充]◎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家国情怀)
历史 特点 民族间的交融不断加强;民族间呈现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地域分布范围广;内容广泛;方式多样等
意义 (1)对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2)对后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4. 人口迁徙(6年2考) 江南地区的开发七上P86~87、P91~92
人口 迁徙 北方游 牧民族 的内迁 概况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的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等不断内迁[2021.31(1)]
影响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人口南迁 概况 西晋“八王之乱”以来,大批中原人口南下,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影响 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江南 地区 的开发 原因 (1)政治因素: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统治者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2)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表现 农业 (1)发展农田水利: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 (2)改进生产技术:推广和改进犁耕,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 (3)农业多种经营: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 (1)城市发展: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海外贸易:东晋南朝时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为后世海外交流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知识点2 《齐民要术》 祖冲之(6年1考) 书法 绘画 雕塑七上P97~103
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齐民 要术》 概况 北朝贾思勰著,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影响 (1)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2)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祖冲之 (2023.5) 简介 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数学 成就 (1)圆周率: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缀术》:祖冲之与其子合著,后传入日本、朝鲜
书法 代表 (1)锺繇、胡昭: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擅长行、草、隶书。锺繇独创楷书书法 (2)王羲之:东晋书法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魏碑:北魏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地位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绘画 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
代表 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塑 代表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特点 石窟中的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课标 内容 要求 补充 ◎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家国情怀) 农学、数学、地理学等自然学科,书法、雕塑等艺术,在先秦、秦汉时期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既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也反映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纵横联系克重点
教材主题:民族团结教育
[新课标·学业要求]通过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历代维护民族团结的方式(政策)
【问题助教学】 问题1 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发展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列举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促进民族交融、增进民族团结的相关史实。 问题2 中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何显著特征?任选一个阶段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题目链接】 9. [新课标·学业要求]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部分) 时期史实春秋战国居住在周边的蛮、夷等民族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与之进行斗争秦汉秦北击匈奴;西汉北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魏晋南北朝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两宋宋辽、宋夏、宋金战争;宋辽议和,缔结“澶渊之盟”;在北宋与辽、西夏边界开设榷场
——据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编制 材料二 元代,民族交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蒙古、色目人的马奶酒、舍里别等饮食为中原汉族所接受,中原服饰中颇具特色的龙凤纹饰和右衽开襟也为蒙元服饰制度所接纳。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当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族逐步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罗贤佑《元代民族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交融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民族交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作用。(2分) 12. [新课标·教学提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部分史实 ①传说黄帝和炎帝结成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②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措施,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④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⑤党项族首领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1)选择材料一中相关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二 时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政策摘编195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作了全面规定。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将到2020年边境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为发展目标,部署实施边境地区就地就近脱贫专项行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发展采取的措施。指出我国民族政策实施的意义。(4分)
五育
◆美育——中国古代的画作美
【问题助教学】 问题1 绘画是一定社会现实的表达。列举你在历史学习中认识到的著名画作。 问题2 绘画作品体现了时代风貌,请结合一例绘画作品加以说明。
设问1:请你从历史价值和美术价值两个方面,谈谈上述画作的作用。
历史价值:画家用画作记录历史,美术作品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起到美育和历史教育的双重作用。
美术价值:历史画作不但将史实表现出来,同时给人以美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欣赏了艺术作品,从而可以提升审美能力。
设问2:从上述展示的绘画作品中,任选两幅相互关联的画作,自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说明。
【示例1】主题:绘画见证了繁华的都市生活。选择画作:《清明上河图》《盛世滋生图》。
说明:《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盛世滋生图》描绘了乾隆时期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它们都为研究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史料。
【示例2】主题:绘画是民族交融的见证。选择画作:《北魏帝王出御图》《步辇图》。
说明:《北魏帝王出御图》和《步辇图》分别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唐与吐蕃的交往,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基础练习
命题点1 社会变迁
1. 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七十万人从北方迁移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君主专制的实行
C. 北方政局的稳定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2.东晋初期,大量避乱南迁的北方贵族定居浙东,他们主要参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经济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这表明北方贵族(  )
A. 缺乏生产工具和技术 B. 可支配的劳动力不足
C. 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 D. 排斥南方的本地贵族
命题点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3. 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
A. 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 体现“无为而治”
C. 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 有利于民族交融
4.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商业贸易繁荣 C. 政治清明稳定 D. 中外交流频繁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为北族通称,以其形貌相同,不可无以为别, 故以方位冠之。 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胡是也。 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胡……其居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根据材料,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分析“胡”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4分)
命题点3 优秀传统文化
6.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A. 张仲景 B. 贾思勰 C. 王羲 之 D. 祖冲之
强化练习
1. 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 人口迁徙 B. 孝文帝改革
C. 大运河的开通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2.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 B. 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 《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 D. 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
3. 某位学者对北魏时期部分女性服饰做的研究统计如下。都城迁到洛阳后,女性服饰出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服饰组合 都城在平城时穿着人数 迁都洛阳后穿着人数
风帽、鲜卑长袍 114 0
襦裙(汉服的一种) 72 188
A. 统一北方政权 B. 重视农业生产
C. 推行汉化措施 D. 重视吏治改革
4. 有研究显示,每次寒冷气候来临时,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活跃期。如东汉末年到南北朝,北方民族相继南下;唐后期到五代十国又是一个寒冷期;而明清时期正处于全球范围的小冰河时期。由此可见 (  )
A. 中国北方适合游牧民族定居 B. 气温变化决定人口迁移
C. 气候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 D. 古代农耕经济相对稳定
5.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这反映当时(  )
A. 商业贸易活动的频繁 B. 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
C. 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英勇顽强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说明了(  )
A. 民族的交融 B. 江南的开发 C. 文治的出现 D. 科技的进步
7. 《齐民要术·自序》指出:粮食生产是治国安民的第一件大事;《农政全书》用了全书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重点讲“荒政”,有对于水患、旱灾、蝗灾的防治实施细则。这反映出 (  )
A. 古代农业著作强调已有经验的总结 B. 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C.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D.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8. 书法是艺术,同时也是历史。后人多认为北朝书风古拙而淳质,南朝书风多逸雅而妍妙。观察下图中的魏碑《张猛龙碑》(拓片),该作品既险绝竣逸,又浑穆雍容;既奇趣灵动,又古朴典雅。这一作品可以反映出(  )
A. 书法艺术的传承 B. 民族文化的交融
C. 社会矛盾的缓和 D. 民族政权的并立
9.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部分)
时期 史实
春秋战国 居住在周边的蛮、夷等民族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与之进行斗争
秦汉 秦北击匈奴;西汉北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
魏晋南北朝 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朝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
两宋 宋辽、宋夏、宋金战争;宋辽议和,缔结“澶渊之盟”;在北宋与辽、西夏边界开设榷场
——据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编制
材料二 元代,民族交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蒙古、色目人的马奶酒、舍里别等饮食为中原汉族所接受,中原服饰中颇具特色的龙凤纹饰和右衽开襟也为蒙元服饰制度所接纳。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当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族逐步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罗贤佑《元代民族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交融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民族交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作用。(2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D
2.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南迁贵族和南方土著在争夺土地和新政权中存在矛盾,因此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C项符合题意。东晋初年,北方人口因避战乱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A、B 两项排除;D 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3.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氐族贵族”“祀先师孔子” “英儒毕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六国时期,氐族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进行改革,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得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促进了民族交融,D项符合题意。
4.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逐渐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A 项符合题意。
5. 民族:匈奴,乌丸,鲜卑。(2分)原因:北方民族内迁,与汉人交融;西域人容貌不易改变,故保留“胡”名。 (2分)
6. D
强化练习
1. A
2. A 3. C
4.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每次寒冷气候来临时,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活跃期……北方民族相继南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不得不南下至中原地区获取生存物资,如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西晋的灭亡,这表明气候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C项符合题意。
5.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除了……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可知,这一时期商业贸易活动形式多样且遍及城市、农村、军队以及周边民族地区,A项符合题意。
6. A 7. B
8. B 【解析】根据材料中“后人多认为北朝书风古拙而淳质,南朝书风多逸雅而妍妙”“魏碑《张猛龙碑》(拓片)”“既险绝竣逸,又浑穆雍容”“既奇趣灵动,又古朴典雅”可知,《张猛龙碑》融合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一作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交融,B项符合题意。
9. (1)战争;中央政府设置管理机构;游牧民族内迁杂居;改革;和亲;会盟;互市等。(任答其中四点即可,4分)
(2)特点:双向性;程度加深;范围扩大,与外来民族交融。(任答其中两点即可,4分)主要原因: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处,相互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2分,任答一点即可)
(3)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任答一点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