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项目一常用低压电器的认识与使用知识训练技能训练知识拓展技能训练技能训练一万用表、钳型电流表、兆欧表的使用一、训练目的(1)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交流电压、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2)能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交流电流。(3)能正确使用兆欧表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二、训练器材训练器材清单如表1-5所示。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三、训练前的准备(1)观察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的面板,明确各部分的名称与作用。(2)选择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的转换开关,明确转换开关各挡位的功能。(3)调节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的机械调零旋钮,将指针调准在零位。(4)观察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的表盘,明确各标度尺的意义和最大量程。(5)学会指针在不同位置时的读数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四、训练步骤1.用万用表测量电阻(1)取3个不同的电阻,分别测量单个电阻的电阻值,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1-6中。注意在测量时要根据阻值大小调整电阻挡量程,并且每次转换量程后都要重新欧姆调零(2)将电动机接线盒内的绕组各线头连接片拆开,分别测量U1U2 , V1V2 , W1W2这3对绕组的直流电阻值,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1-6中。2.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1)将钳形电流表拨到合适的挡位,然后将电动机的一相电源线放入钳形电流表钳口中央,在电动机合上电源开关启动的同时观察钳形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7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2)将电动机的电源开关合上,电动机空载运转,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挡检测电压是否达到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压。将钳形电流表拨到合适的挡位,将电动机电源线逐根放入钳形电流表钳口中,分别测量电动机的三相空载电流,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7中。3.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1)切断电动机电源,拆除电源线,将电动机接线盒内接线柱上的连接片拆除。(2)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三相绕组相间绝缘电阻值和对地绝缘电阻值,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8中,并判断绝缘电阻是否合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五、注意事项(1)用兆欧表测量低压电动机绝缘电阻,测得数值应在0. 5 M及以上为合格,否则需干燥处理。(2)电动机底座应固定好,合上电源开关应做安全检查,运行中若电动机声音不正常或有过大的颤动,应立即将电动机电源关闭。(3)电动机短时间内多次连续启动会使电动机发热,因此应集中注意力观察启动瞬间的电流值,尽量一次试验成功,测量完毕立即将电源关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技能训练二常用导线的连接与绝缘恢复一、训练目的学会常用导线接头的连接并恢复其绝缘层。二、训练器材(1)工具:尖嘴钳、钢丝钳、平口及十字电工用螺钉旋具、剥线钳、电工刀。(2)材料:2. 5 mm2单股铜芯线(或铝芯线)0. 5 m , 10 mm2七股铜芯线(或铝芯线)1 m、黄腊带和绝缘黑胶布。三、训练步骤将单股铜芯线、7股铜芯线按要求进行连接,将连接情况计入表1-9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2)将连接好的导线接头交指导教师检查后,再用符合要求的绝缘材料包缠导线绝缘层,将包缠情况记录下来。技能训练三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检测一、训练目的(1)了解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学习交流接触器的一般测量方法。(2)了解热继电器的结构,学习热继电器复位方式和动作电流的调整。(3)了解熔断器的结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二、训练器材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螺丝刀、尖嘴钳、万用表。三、训练步骤1.交流接触器(1)记录本次实验的交流接触器型号:(2)观察静铁芯、动铁芯、分磁环、交流线圈等的结构,记录线圈电压,观察接触器的灭弧装置和触点系统、主触点、辅助触点、触点弹簧、灭弧罩的结构。(3)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判断接触器的线圈电阻、触点观察结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2.热继电器(1)记录本次实验的热继电器型号:(2)拆开热继电器的盖板,观察热元件、导板、复位装置、触点等结构。(3)恢复器件原状,观察动作电流调整旋钮的调整方法。观察结论:3.熔断器(1)记录本次实验的熔断器型号:(2)观察熔断器中的熔座、熔心的结构,观察熔座、熔心的正确安装位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3)用万用表测量(或观察熔心的信号片)来判断熔心的通断情况。观察结论:技能训练四常用低压电器的拆装与检修一、训练目的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内部结构,掌握其拆装与检修的方法。二、训练器材工具:测电笔、钢丝钳、偏口钳、尖嘴钳、螺丝刀、镊子、旋具、小锉刀等仪表:万用表、兆欧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器材:待修各类器件、细砂纸、可利用的各类废旧器件、少量的器件专用部件(如触点、压线垫片、开口销、弹簧、螺钉、螺帽、微动开关、电磁线圈、灭弧装置等)、带短路保护的电源试验板等。三、训练步骤1.断路器、螺旋熔断器的拆修。(1)内容和步骤①了解和观察、试验待修器件的故障现象或整定不正常现象。②拆卸待修器件。③更换或修复已损坏的零部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④重新装配和初步整定修后器件。⑤通电实验(或表测)已修复的器件,并检测其绝缘及工作性能是否符合要求。(2)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①初次拆卸结构较复杂器件时宜做笔录,防止遗忘零件的拆、装顺序及安装位置。②注意保管好拆下的零件(尤其是弹簧宜放在专用盒里),防止丢失。③做修复处理时,应注意不能降低绝缘强度的问题。④更换电磁线圈,要注意与原线圈的工作电压等级相符合。⑤研磨触头、触点要注意符合表面粗糙度要求。⑥养成认真、细致、耐心的拆修习惯,杜绝粗心大意和野蛮拆装,防止损坏器件的塑料骨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2.热继电器的拆装观察(1)操作要求①拆卸前应保持操作台整洁无杂物,并准备好放零件的盒子。②拆卸时不要强行操作,要注意方法,并记住每一零件的位置及相互间的关系,做好记录。③装配时要小自紧固螺钉,以免损坏继电器,在装配辅助触头时,应先按下触头支架,防止将辅助触头弹簧推向支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2)拆卸热继电器的拆卸比较简单,只要旋下后盖板上的固定螺钉,取下盖板,就可以看到热继电器的内部结构。(3)检测观察热继电器各部分组成,并结合教材中的动作原理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其工作程序。①推动绝缘牵引板,看动触头机构能否正确动作,按复位按钮,看触头能否回到初始状态。②旋动调整整定电流装置旋钮,看触头动作范围是否随之改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③检测常态下,常闭触头间的电阻R1=0,常开触头间的电阻④当热继电器动作后,测量结果是否是(4)装配检测结束后,将内部各器件复位,再按与拆卸相反的次序装上盖板,注意不要漏装、错装,将继电器恢复原状。结合上面检测内容及方法进行性能检测,看各状态是否都正确无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3.交流接触器的拆装及检测训练(1)拆卸①旋下灭弧罩固定螺钉,卸下灭弧罩。②拆下3组桥形主触头,一手拎起桥形主触头弹簧夹,另一只手将压力弹簧片推出主触头横向旋转45o后取出,再取出两组辅助常开和常闭的桥形动触头。③将接触器底部朝上,一手按住底板,另一只手旋下接触器底座盖板上的两只小螺钉,取出弹起的盖板。④取下静铁芯及其缓冲垫,取出静铁芯支架和线包、静铁芯间的缓冲弹簧。⑤小心将线圈的两个引线端接线卡从两侧的卡槽中取出,再拿出线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⑥取出动铁芯,动铁芯与底座盖板间的两根反作用力弹簧,取出与动铁芯相连的动触头结构支架中的各个触头压力弹簧及其垫片,旋下外壳上静触头固定螺钉并取下静触头。(2)检修与装配①用万用表测量电磁线圈的静态电阻值,若 则表示开路,若R=0则表示短路,需要检修或更换②观察各弹簧有无变形,弹性是否降低,若不正常则需要更换。③观察各接线柱、接线孔表面是否有氧化物、污物,若有则需要清除。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④观察各动、静触头表面是否光洁平整,若有氧化物、污物,可用纱布蘸少量酒精擦除。若氧化物严重或表面有颗粒,可用0号砂纸擦除,使表面光洁平整。若损伤严重则需要更换触头。经检修无误后,按照与拆卸相反的步骤进行装配。(3)检测①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各部分安装是否到位,有无破损,螺钉有无松动。②用万用表挡进行静态功能测量,检测是否为正常值范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技能训练③通电检测,将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380 V的交流电压,观察各常开触头是否正常闭合,各常闭触头是否均正常断开,且各触头合、断动作是否一致。④触头压力的测量与调整一般用纸条凭经验判断。将一张厚约0. 1 mm,比触头稍宽的纸条夹在触头间,使触头处于闭合位置,用手拉动纸条,若触头压力合适,稍用力纸条即可拉出。若纸条很容易被拉出,说明触头压力不够,若纸条被拉断,说明触头压力太大。可调整触头弹簧或更换弹簧,直至符合要求。上一页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