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按钮、时间继电器检测 课件(共31张PPT)-《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同步教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按钮、时间继电器检测 课件(共31张PPT)-《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同步教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项目二车床的电气控制
知识训练
技能训练
知识拓展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一按钮、时间继电器检测
一、训练目的
(1)了解时间继电器、按钮的结构
(2)熟悉按钮的测量方法
(3)掌握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的调整方法。
二、训练器材
按钮、时间继电器、螺丝刀、尖嘴钳、万用表
三、训练步骤
1.按钮
(1)观察其结构
(2)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判断按钮各触点的通断情况
观察结论: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2.时间继电器
(1)记录本次实验的时间继电器型号:
(2)观察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触点和瞬动触点,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分离时间继电
器的电磁机构部分和气囊部分,观察其结构(注意:不要将气囊部分拆开)。
(3)将电磁机构部分旋转180°后,再将继电器装好,比较电磁机构部分旋转前后延时
角虫点的动作有何区别。
(4)调节延时转轴,观察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延时时间有何变化
观察结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二交直流电压继电器动作电压的整定
一、训练目的
(1)熟悉电压继电器的结构、型号规格及使用方法
(2)掌握交、直流电压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的整定方法
二、训练器材
交、直流电压继电器各一个,指示灯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闸刀开关一个
三、训练步骤
(1)记录所选交、直流电压继电器的型号与参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2)按图2-31所示电路接线。指示灯亮,就表示衔铁已经动作。
(3)吸合电压的整定:合上闸刀开关QS,接通电源,移动滑动端点,将电压调节到所要求的吸合电压值吸合电压值调好后,滑动端点就不再改变了。这时,改变释放弹簧的松紧,直到衔铁刚好产生吸合动作即指示灯亮为止
(4)释放电压的整定:合上闸刀开关QS,接通电源使衔铁吸合。移动滑动端点,将线圈电压减少到释放电压位置。若衔铁不释放,则拉开刀闸QS,在衔铁内侧面加装非磁性垫片。重新合刀闸,若衔铁还不释放,则再打开刀闸QS,增加非磁性垫片的厚度,直至衔铁刚好产生释放动作时为止。指示灯熄灭则表示衔铁进入释放状态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三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行控制线路板制作
一、训练目的
(1)明确线路中的所有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气线路布线的基本要求及导线的各种处理工艺
二、训练器材
(1)一具:螺钉旋具、斜口钳、尖嘴钳、剥线钳、电工刀等
(2)仪表:万用表
(3)器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①控制板一块(木、铁制均可,参考尺寸600 mm x 500 mm)
②导线及规格:单芯绝缘塑料导线(主回路线BLV-500-2. 5 m2,控制回路线1. 0~1. 5 mm2,按钮线RV-500-0. 75 mm2或BV-500-1. 0 mm2均可)。线的颜色要求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必须有明显的区别。
③备好编码套管。
三、训练步骤
(1)按图2-32所示配齐所有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
①电器元件的技术数据(如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应完整并符合要求,外观无损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②电器元件的电磁机构动作是否灵活,有无衔铁卡阻等不正常现象,用万用表检测电磁线圈的通断情况以及各触头的分合情况。
③接触器的线圈电压和电源电压是否一致。
④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每相绕组的通断、相间绝缘、相对地绝缘)。
(2)在控制板上安装电器元件,工艺要求如下:
①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
②每个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匀称,间距合理,便于布线及元件的更换。
③紧固各元件时要用力均匀,紧固程度要适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3)进行板前明线布线时套上编码套管,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如下:
①布线通道尽可能地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安装面布线。
②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非交叉不可时,应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③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
④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⑤在每根剥去绝缘层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套管。所有从一个接线端子(或线桩)到另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的导线必须连接,中间无接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⑥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⑦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
(4)根据电气接线图检查控制板布线是否正确。
(5)安装电动机。
(6)连接电动机和按钮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若按钮为塑料外壳,则按钮外壳不需接地线)。
(7)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8)自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①按电路原理图或电气接线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及接线端子处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导线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接触应良好,以免带负载运行时产生闪弧现象。
②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检查时,应选用倍率适当的电阻挡,并进行校零,以防短路故障发生。对控制电路的检查(可断开主电路),可将表笔分别搭在V11 , W11线端上,读数应为“0o”。按下SB按钮时,读数应为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然后断开控制电路再检查主电路有无开路或短路现象,此时可用手动来代替接触器通电进行检查。
③用兆欧表检查线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 5 M。
(9)通电试车,排查故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四、注意事项
(1)电动机及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若按钮为塑料外壳,则按钮外壳不需要接地线)。
(2)按钮内接线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螺钉打滑
(3)按钮内部的接线不要接错,启动按钮必须接常开按钮(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判别)。
(4)触头接线必须可靠、正确,否则会造成主电路中两相电源短路事故。
(5)接触器的自锁触头应并接在启动按钮的两端,停止按钮应串接在控制电路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6)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应串接在主电路中,其常闭触头应串接在控制电路中,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7)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应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自行整定。
(8)热继电器因电动机过载动作后,若再次启动电动机,必须等热元件冷却后,才能使热元件复位(自动复位时应在动作后5 min内自动复位;手动复位时,在动作2 min后按下手动复位按钮,热继电器应复位)。
(9)编码套管套装要正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四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线路板的制作
一、训练目的
(1)明确线路中的所有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控制电路导线布置的工艺处理方法。
二、训练器材
(1)工具:测电笔、螺钉旋具、斜口钳、尖嘴钳、剥线钳、电工刀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2)仪表:兆欧表、万用表
(3)器材:
①控制板一块(木、铁制均可,参考尺寸600 mm x 500 mm)
②导线及规格:单芯绝缘塑料导线(主回路线BLV-500-2. 5 m2,控制回路线L.0-1. 5 mm2,按钮线RV-500-0. 75 mm2或BV-500-1. 0 mm2均可)。线的颜色要求主
电路与控制电路必须有明显的区别。
③备好编码套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三、训练步骤
按图2-33所示配齐所有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
①电器元件的技术数据(如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应完整并符合要求,外观无损伤。
②电器元件的电磁机构动作是否灵活,有无衔铁卡阻等不正常现象,用万用表检测电磁线圈的通断情况以及各触头的分合情况。
③接触器的线圈电压和电源电压是否一致。
④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每相绕组的通断、相间绝缘、相对地绝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2)在控制板上安装电器元件,工艺要求如下:
①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
②每个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匀称,间距合理,便于布线及元件的更换。
③紧固各元件时要用力均匀,紧固程度要适当。
(3)进行板前明线布线时套上编码套管,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如下:
①布线通道尽可能地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安装面布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②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非交叉不可时,应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③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
④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⑤在每根剥去绝缘层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套管。所有从一个接线端子(或线桩)到另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的导线必须连接,中间无接头。
⑥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⑦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4)根据电气接线图检查控制板布线是否正确。
(5)安装电动机。
(6)连接电动机和按钮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若按钮为塑料外壳,则按钮外壳不需接地线。
(7)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8)检查线路确保接线正确。
(9)通电试车,排查故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五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电路的安装
一、训练目的
(1)明确线路中的所有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理解能耗制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能耗制动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布线及工艺要求
二、训练器材
(1)工具:测电笔、螺钉旋具、斜口钳、尖嘴钳、剥线钳、电工刀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2)仪表:兆欧表、万用表
(3)器材:
①控制板一块(木、铁制均可,参考尺寸600 mm x 500 mm)
②导线及规格:单芯绝缘塑料导线(主回路线BLV一5002. 5 mm2 ,控制回路线1. 0-1. 5 mm2,按钮线RV-500-0. 75 mm2或BV-500-1. 0 mm均可)。线的颜色要求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必须有明显的区别。
③备好编码套管。
三、训练步骤
(1)检查器件的完好性。
(2)在电器板上安装所有电器元件(电动机除外)。
(3)按图2-34所示板前配明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4)根据原理图复查配线的正确性。
(5)交板,接好板外线路,通电试运行。
(6)若试车失败,则应断电后排查故障。
技能训练六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一、训练目的
(1)明确线路中的所有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理解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反接制动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布线及工艺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二、训练器材
小容量三相异步电动机1台、转换开关1只、CJO一10交流接触器2只、热继电器1只、JFZO型速度继电器1只、转速计1只、电阻器5只、复式按钮2只、接线板1块、导线若干。
三、训练步骤
(1)按图2-35所示手动反接制动线路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通电实验。
①将SA开关扳向正转启动位置使电动机运转。
②电动机稳定运行后,再将SA开关扳至。位切断电源,让电动机自行停车,记录从断电至完全停转的时间。
③再次接通开关SA使电动机启动至稳定运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④将转速计与电动机相接,将开关SA由“正转”扳向“反接制动”,待电动机转速接近100 r/min时再将开关SA扳向0位,记录制动时间。
⑤比较两次的停转时间。
(2)按图2-36所示电路接线,完成单向运行反接制动线路的安装,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通电。
①合上电源开关QS。
②按启动按钮SB1,使电动机启动并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③将停止按钮SB2按到底,直到电动机完全停车,实行自动控制的反接制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七C620-1型车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板制作
一、训练目的
(1)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明确线路中所有电器元件及其作用。
(2)掌握C620-1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板的接线方法、布线及工艺要求。
二、训练器材
(1)工具:测电笔、螺钉旋具、斜口钳、尖嘴钳、剥线钳、电工刀等。
(2)仪表:兆欧表、万用表。
(3)器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①控制板一块(包括所用的低压电器器件)。
②导线及规格:主电路导线由电动机容量确定;控制电路一般采用截面为1 m扩的铜芯导线(BV};按钮线一般采用0. 75 mm2的铜芯线(RV);导线的颜色要求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必须有明显的区别。
③备好编码套管。
三、训练步骤
(1)按图2-28所示电路配齐所有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
(2)在控制板上安装电器元件。
(3)进行板前明线布线时套上编码套管,注意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4)根据电气接线图检查控制板布线是否正确。
(5)安装电动机。
(6)连接电动机和按钮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若按钮为塑料外壳,则按钮外壳不需接地线。
(7)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8)检查线路确保接线正确。
(9)通电试车,排查故障。
四、注意事项
(1)电动机及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若按钮为塑料外壳,则按钮外壳不需要接地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2)按钮内接线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螺钉打滑。
(3)按钮内部的接线不要接错,启动按钮必须接常开按钮(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判别技能。
训练八C620-1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
一、训练目的
掌握C620-1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和检修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二、训练器材
(1)工具:电工绝缘鞋、低压验电笔、电工尖嘴钳、电工钢丝钳、平口及十字电工用螺钉旋具、剥线钳、电工刀。
(2)仪表: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
三、训练步骤
(1)参照电气原理图、电器位置图和机床接线图,熟悉车床电器元件的分布位置和走线情况。
(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车床进行操作,了解车床的各种工作状态及操作方法。
(3)检修步骤如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1)用通电试验法观察故障现象。
2)根据故障现象,依据电路图用逻辑分析法确定故障范围。
3)采取正确的检查方法查找故障点,并排查故障。
4)检修完毕进行通电试验,并做好维修记录。
四、注意事项
(1)熟悉0620一1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及控制要求。
(2)检修所用工具、仪表应符合使用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技能训练
(3)排查故障时,必须修复故障点,但不得用元件替换法。
(4)检修时严禁扩大故障范围而产生新的故障。
(5)带点检修时要注意安全,必须有指导教师进行现场监护。
(6)检修完毕后进行通电试验,并将故障排查过程填入表2 -2中。
上一页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