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谏逐客书》同步练习卷(含答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谏逐客书》同步练习卷(含答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谏逐客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错
B.而陛下说之,何也 说:说到,提及
C.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推辞,抛弃
D.藉寇兵而赍盗粮 赍:给予,送给
2.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②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③吾与并肩携手
④必以告妾
⑤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④/②/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②劳苦而功高如此
B.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损民以益仇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②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D.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下列对课文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西蜀丹青不为采”中的“丹青”,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B.《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C.《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中的“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是用其官名作人的称谓。
D.《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中的“辛未”应为辛亥。“辛亥”指公元1911年,是地支纪时法。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不该驱逐客卿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为客者逐
②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③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
④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⑤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⑥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
6.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南取汉中,包九夷,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乙)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B.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C.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D.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帝三王”,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是指秦惠王、秦昭襄王、秦王嬴政。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布裹头,称为“黔首”。
C.客,指相对于“主”的外来人,也指寄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D.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用“布衣”借指平民百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穆、孝、惠、昭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兵强的史实,从而证明了“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B.李斯认为秦王逐客,实质无异于“藉寇兵而赍盗粮”,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
C.乙文李斯上书,使秦王废止了逐客令,并说服秦王先攻下韩国以震慑其他各国
D.尉缭认为,秦王相貌凶恶,缺乏仁德,不能长期交往,于是逃走,任为秦国尉。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
②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5)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最终收回了逐客之令。联系两篇选文,谈谈秦王收回成命的原因。
三、默写
7.理解性默写。
(1)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原因:   ,   。
(2)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爱的原因:   ,   。
(3)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    ,   。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4)作者认为三王五帝无敌的原因就是能兼容并包,就像    ,故能成其大;    ,故能就其深。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   ,   ”,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6)《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   ”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四、语言文字应用
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出现了一个新亮点——“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大会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说:“在历届分论坛、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这一重头戏,形成了‘1+3’的办会新格局。”
创业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不竭动力。“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五届以来,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的顶级盛会。每一年,各个国家在这里探讨互联网治理和发展
作为本届大会重要板块和创新板块之一,“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是一个贯穿全年的国际性赛事,而即将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同开启的是大赛的半决赛与总决赛。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谏逐客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正确。
B.“而陛下说之”中的“说”,喜欢”。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2.【解答】①②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小厅旁有一间房。
③④省略句,应为“吾与(之)并肩携手”,句意:一定要告诉我。
⑤反问句,句意:称心快意地过日子?
故选:B。
3.【解答】A.第一个“而”,连词,译为“却”,愿意效忠的却很多,连词,而且。
B.两个“以”都为连词,表目的,来。第一句句意:现在竟然抛弃百姓使他们去帮助敌国。
C.两个“乎”都为介词,相当于“于”,在,陛下所看重的。第二句句意:所轻视的。
D.两个“乃”都为副词,竟然。第二句句意:竟然不知道有汉朝。
故选:A。
4.【解答】D.“地支纪时法”错。
故选:D。
5.【解答】①是叙说历史;③是为引出下文议论服务的;②⑤⑥三项是从驱逐客卿会给秦国带来危害的角度来分析。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6.【解答】(1)句子大意是: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这样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秦王听从了他的计谋,衣服饮食也与尉缭一样,中间不能断开、C;“乱”的宾语是“其谋”;“则”一般用于句首,排除D。
故选:B。
(2)A.“三王是指秦惠王、秦昭襄王。三王是指指 夏、商、周 ,夏禹、周武王。
故选:A。
(3)C.“并说服秦王先攻下韩国以震慑其他各国,韩王对此非常担忧”错,请先取韩以恐他国。韩王患之,韩王担忧的是秦始皇“使斯下韩”。
故选:C。
(4)①强,使……强、巩固;杜;私门,蚕,名词作状语。译文: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一步步侵占诸侯各国。
②但,只;从,通“纵”;翕;之所以。译文:凭着秦国这样强大,我只担心山东各国合纵,这就是从前智伯、湣王所以灭亡的原因所在。
(5)李斯上书是给秦王,如果不熟悉这个人、想法,那就很容易碰壁,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贯串始终。
李斯先谈历史,以穆公、惠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江河等类比说理,最后强调了逐客的危害,说理有理有据,这是秦王收回成命的原因之一。
另外,李斯说的再好,也起不到作用,逐客,乃止逐客令,请先取韩以恐他国,可见秦王善于用人,勇于改过。
答案:
(1)B
(2)A
(3)C
(4)①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使秦国成就帝王的基业。
②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诸侯就象郡县的首脑,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夫差。
(5)①李斯说理抓住秦王一统天下的雄心,最终成功打动了秦王,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听得进谏言。
参考译文:
(甲)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还从晋国招来丕豹。这五位贤人,而秦穆公重用他们,于是称霸西戎,移风易俗,国家因此富强,诸侯亲附归服、魏国的军队,至今政治安定。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西进兼并巴,北上收得上郡,席卷九夷各部、郢之地,割取肥田沃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昭王得到范雎,驱逐华阳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因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土地不分东西南北,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这就是五帝。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愿意效忠的很多,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
(乙)秦国大规模地进行搜索。李斯上书劝说。李斯借机劝说秦王,以此来恐吓其它国家。韩王为此而担忧。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诸侯就象郡县的首脑,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夫差。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而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会见缭时以平等的礼节相待。尉缭说:“秦王这个人,大眼睛,豺狼的声音,而有虎狼之心,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地吃人,然而他见到我总是那样谦下,天下的人就都成为奴隶了。”于是逃走,坚决劝止,始终采用了他的计谋。
三、默写
7.【解答】故答案为:
(1)此四君者 皆以客之功(重点字:皆)
(2)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而所轻者在乎人民(重点字:重)
(3)非秦者去 为客者逐(重点字:逐)
(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河海不择细流(重点字:壤)
(5)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重点字:窃)
(6)此非所以跨海内 制诸侯之术也(重点字:侯)
四、语言文字应用
8.【解答】语段的第一段交代话题2019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出现的一个新亮点,即“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第三段点明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同开启的是大赛的半决赛与总决赛,点出互联网发展的动力。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在2019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这是本届大会的创新之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