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与传统文化、科技前沿(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与传统文化、科技前沿(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4届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与传统文化、科技前沿
考向一 古人对化学物质及变化的认识
1.(2022·湖北,3)武当山金殿是铜铸鎏金大殿。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
B.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
C.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
D.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
答案 B
解析 加热除汞,说明汞易挥发,A正确;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然后加热,汞挥发后留下金,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金溶于汞中,然后再加热除去汞,使得金的纯度增大,所以可以用于金的富集,C正确;用电解的方法,铜作阴极,电解液中含有金离子,则可实现铜上镀金,D正确。
2.(2022·山东,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答案 C
解析 金(Au):“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体现金的稳定性,与其氧化性无关,A不符合题意;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CaO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B不符合题意;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SFeS、2Cu+SCu2S,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C符合题意;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D不符合题意。
3.(2023·湖南,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答案 C
解析 青铜是在纯铜中加入锡或铅得到的合金,A项正确;竹木简牍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项正确;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过程中植物纤维在碱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加工定型后经高温烧结而制成的硅酸盐产品,D项正确。
4.(2022·河北,1)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
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答案 A
解析 陶瓷是良好的绝缘体,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A正确;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而不是SiO2和MgO,B错误;陶瓷烧制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由于Fe2+、Fe3+和铁的氧化物均有颜色,故陶瓷中含铁量越高,陶瓷的颜色越深,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低甚至几乎不含,D错误。
考向二 我国化学发展的重大成就
5.(2023·辽宁,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
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
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
答案 A
解析 脂肪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A错误;聚四氟乙烯塑料被称为塑料王,耐酸、耐碱,不会被海水腐蚀,D正确。
6.(2022·广东,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
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
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
答案 D
解析 H2作为燃料在反应中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故A项错误;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项错误;乙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故C项错误;U与U是质子数均为92,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故D项正确。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的物质判断
2.我国古代化学工艺中涉及的“物质变化”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的物质分离方法的判断
1.(2024·济南模拟)高粱酿酒过程中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蒸粮”时加热 “拌曲”前摊晾 “堆酵”时升温 “馏酒”时控温
A.“蒸粮”时可适当鼓风加快燃烧速率
B.“拌曲”加入的酒曲在酿酒时起到催化作用
C.“堆酵”时升温是因为吸收环境中的热量
D.“馏酒”的原理即实验操作中的“蒸馏”
答案 C
解析 “蒸粮”时可适当鼓风,增加氧气的浓度,可以加快燃烧速率,A正确;酒曲在酿酒时起到催化作用,B正确;升温是因为发酵时放出热量,C错误;蒸馏时控制温度在酒精的沸点范围内,D正确。
2.《考工记》记载,湅丝时,古人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涂上蛤灰,加水浸泡,除去蚕丝中的油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B.丝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草木灰和蛤灰溶液反应生成了强碱
D.湅丝时发生了水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 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称为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A正确;丝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错误;草木灰溶液和蛤灰溶液反应生成KOH,C正确;油脂中含有酯基,湅丝时酯基发生水解,D正确。
3.(2023·广西柳州二模)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知识,对其说明错误的是(  )
A.《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
B.《本草经集注》记载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古人利用焰色试验鉴别物质
C.《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D.《梦溪笔谈》载:“高奴县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述“脂水”就是现在的地沟油
答案 D
解析 蒸令气上,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则该法为蒸馏,A正确;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不同,钠元素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B正确;木瓜会释放出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气体,乙烯能使柿子快速成熟,C正确;“高奴县出脂水”,燃烧有浓烟,指的是石油而不是地沟油,D错误。
4.由江苏团队参与生产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创以复合碳纤维为外壳材料,以氢气为燃料,在出火口格栅喷涂碱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化产品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不选丙烷选氢气,主要是后者的燃点低、易压缩
C.工业上可以通过甲烷的裂解生产绿氢
D.喷涂碱金属的目的是利用焰色试验使火焰可视化
答案 D
解析 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故B错误;甲烷在隔绝空气下分解成碳单质和氢气,而裂解指的是石油中含碳原子多的烃断裂成含碳原子少的烃,故C错误;碱金属燃烧火焰带有颜色,因此喷涂碱金属的目的是利用焰色试验使火焰可视化,故D正确。
5.关于北京第24届冬奥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冬奥会上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B.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杀菌技术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消毒,这是利用紫外线使蛋白质变性
C.冬奥会上雪车是用碳纤维制成的,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是一种抗摩擦、导热及轻质的高分子材料
D.冬奥会采用了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的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
答案 C
解析 二氧化碳无污染而氟利昂会造成臭氧层空洞,使用CO2更加环保,A项正确;紫外线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而达到消毒的目的,B项正确;碳纤维为碳的单质,不是高分子材料,C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产生无污染的H2O,体现绿色出行,D项正确。
6.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举世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二氧化硅
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C919大型客机使用了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可减轻机身自重
答案 D
解析 硅是半导体,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晶体硅,A错误;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B错误;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缆的主要原料,C错误;铝锂合金的密度小、强度高,可减轻机身自重,D正确。
7.(2024·深圳模拟)近年来,我国科技迅猛发展。下列科技成果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手性螺环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
B.DNA存储技术中用于编码的DNA是核糖核酸
C.建造港珠澳大桥所采用的高强抗震螺纹钢属于合金
D.“天舟五号”飞船搭载的燃料电池放电时主要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C
解析 催化剂可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焓变,A错误;DNA存储技术中用于编码的DNA是脱氧核糖核酸,B错误;燃料电池放电时主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8.(2024·南京外国语中学模拟)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答案 D
解析 虽然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化学仍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D错误。2024届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与传统文化、科技前沿
考向一 古人对化学物质及变化的认识
1.(2022·湖北,3)武当山金殿是铜铸鎏金大殿。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
B.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
C.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
D.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
2.(2022·山东,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3.(2023·湖南,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4.(2022·河北,1)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
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考向二 我国化学发展的重大成就
5.(2023·辽宁,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
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
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
6.(2022·广东,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
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
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的物质判断
2.我国古代化学工艺中涉及的“物质变化”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的物质分离方法的判断
1.(2024·济南模拟)高粱酿酒过程中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蒸粮”时加热 “拌曲”前摊晾 “堆酵”时升温 “馏酒”时控温
A.“蒸粮”时可适当鼓风加快燃烧速率
B.“拌曲”加入的酒曲在酿酒时起到催化作用
C.“堆酵”时升温是因为吸收环境中的热量
D.“馏酒”的原理即实验操作中的“蒸馏”
2.《考工记》记载,湅丝时,古人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涂上蛤灰,加水浸泡,除去蚕丝中的油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B.丝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草木灰和蛤灰溶液反应生成了强碱
D.湅丝时发生了水解反应
答案 B
3.(2023·广西柳州二模)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知识,对其说明错误的是(  )
A.《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
B.《本草经集注》记载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古人利用焰色试验鉴别物质
C.《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D.《梦溪笔谈》载:“高奴县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述“脂水”就是现在的地沟油
4.由江苏团队参与生产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创以复合碳纤维为外壳材料,以氢气为燃料,在出火口格栅喷涂碱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化产品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不选丙烷选氢气,主要是后者的燃点低、易压缩
C.工业上可以通过甲烷的裂解生产绿氢
D.喷涂碱金属的目的是利用焰色试验使火焰可视化
5.关于北京第24届冬奥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冬奥会上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B.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杀菌技术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消毒,这是利用紫外线使蛋白质变性
C.冬奥会上雪车是用碳纤维制成的,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是一种抗摩擦、导热及轻质的高分子材料
D.冬奥会采用了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的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
6.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举世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二氧化硅
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C919大型客机使用了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可减轻机身自重
7.(2024·深圳模拟)近年来,我国科技迅猛发展。下列科技成果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手性螺环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
B.DNA存储技术中用于编码的DNA是核糖核酸
C.建造港珠澳大桥所采用的高强抗震螺纹钢属于合金
D.“天舟五号”飞船搭载的燃料电池放电时主要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8.(2024·南京外国语中学模拟)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