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战争与文化的交锋 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单元 战争与文化的交锋 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两国在美国的反对和苏联的压力下被迫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英国安东尼·艾登政府垮台,其后上台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则加快了去殖民化的脚步,英国势力自此彻底退出苏伊士运河区。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英法与美国争霸 B.英国政府维护英殖民霸权
C.英殖民帝国衰落 D.英法与苏联争夺埃及
2.为纪念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圣雄甘地的诞辰,即每年的10月2日定为“国际非暴力日”。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使埃及获得民族独立
C.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大国崛起》一书认为:“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这充分肯定了拿破仑(  )
A.是法国大革命的领袖 B.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
C.击退了反法联盟进攻 D.保护了欧洲封建势力
4.林肯在《裂开了的房子》中强调:“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这里“半奴隶”所指的经济形式是(  )
A.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B.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C.西部蓄奴州奴隶制经济 D.南方农奴制经济
5.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下列属于暴力冲突的有(  )
①希波战争  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③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 
④马可·波罗来华  ⑤蒙古西征  ⑥鉴真东渡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6.“15世纪欧洲的传奇,充满着马可·波罗的故事里的名字,如契丹、汗八里之类,他们从游记中所看到的东方的富庶,又成为驱动西人东来的巨大诱惑。据说,哥伦布就是读其书而有志于东行者。”以下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马可·波罗行纪》荒诞不经 B.《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东方的富庶
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D.哥伦布是马可·波罗的崇拜者
7.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木刺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刺夷人屡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  )
A.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 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 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
8.孩子……二十岁刚步入成年,便成为马其顿国王。……征服波斯帝国,逼死大流士;直逼印度恒河……建立起地跨亚、欧、非庞大的帝国。这一“帝国”指的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9.塔哈·侯赛因是埃及盲人作家,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他的自传体小说《日子》,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当时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进步与改革的强烈愿望,也标志着埃及现代新文学的诞生。侯赛因也成为埃及要求民族复兴的新兴力量的代表。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
A.宣布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 B.宣布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
C.重视古埃及文化遗产的保护 D.复兴民族文化的要求
10.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A.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 B.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
C.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 D.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11.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装传入中国。1904年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在上海的“王兴昌记”诞生。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这反映
A.近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西装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服饰
C.社会转型影响物质生活变迁 D.全盘西化是社会变迁的主流
12.五四运动后期,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材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B.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 D.李大钊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
13.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中国社会变化和逐步转型
C.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14.“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这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惟利是如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以下对这种深刻的经济根源带来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 B.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C.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 D.对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予包容的态度
15.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建立了蒙古汗国,之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结合地图和史实,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第一次西征征服了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地区
B.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C.西征后蒙古汗国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
D.西征后蒙古占领地区没有建立完全的中央集权统治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下列图片符合这一趋势的是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丝织品)与之交市,故遮阂(阻碍)不得自达。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远在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过剩,耕地不足,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亚历山大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外出汲取了大量先进的古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试论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简述大秦的社会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及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途径。
18.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社会深刻的影响.也激发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和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一结束,两名英国飞行员就首次驾机横越大西洋.1920年荷兰还开设了连接伦敦的定期航班。汽车的耐力和机动性得到更多的关注,大战刚爆发时,欧美发达国家的街道和公路上还是马车占据支配地位,到战争后期,已逐渐让位给汽车。战争期间,大批妇女进入工厂和管理部门,英国军队中甚至出现妇女团队。其结果是将妇女的活动领域和视野从家庭扩大到整个社会。大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先后把普选权扩大到妇女。
——张国清《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研究》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的最大失败之处,在于它并没有阻止下一场战争在20年后爆发。而早在1919年,曾经参加过和平谈判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已经做出了预测,这份严苛的和约必将导致德国的金融崩溃和进一步的动荡。同样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的还有费迪南˙福煦元帅——协约国军战时的最高指挥官,他在1919年5月抱怨称:”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停战协议。”
——(英)伊恩˙克夫顿等《简明大历史》
材料三 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正在有计划进行备战的欧洲.一个软弱无能的国际联盟,当国家主义疯狂的时刻,甚至连道义上的权威也不能博得。……进行战争.既意味着杀害无辜者.也意味着让自己无辜被杀。……任何一个正派的、有自尊心的人怎么能够参与这种悲惨的事呢?要是您的政府要您作伪证,您会干吗?肯定不会。那么,比起作伪证来,杀戮无辜者不是要更坏得多吗?
——1929年9月21日爱因斯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德国东部疆界的划定为例,说明《凡尔赛和约》的“严苛性”.并分析《凡尔赛和约》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国际联盟“软弱无能”的制度因素。概括爱因斯坦的思想,并归纳此后爱因斯坦实践该思想的行动。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进程》
材料二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要按照民主的原则解决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的迫切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摘编自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拒绝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美苏“冷战”加剧,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由于领土纠纷、民族宗教矛盾及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等,这些发展中国家之间时常爆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核战争,他们纷纷投入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推动了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1985年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宣言》,要求“各国人民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摘编自陈新慧《对反战和平运动问题的分析》
(1)指出材料一中“亚洲本身都变了”的具体含义,请结合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处理战后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战和平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1.C2.D3.B4.B5.B6.C7.B8.D9.D10.D11.C12.C13.B14.B15.A16.A
17.(1)经济繁荣,物产丰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对外贸易频繁。
(2)特点:多元开放。
途径:商贸、海外殖民、战争、游历。
18.(1)影响:交通进步便利了民众生活(成为一系列新技术的催化剂);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的理想深刻影响各个方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时。
(2)严苛性:承认波兰独立,将波兹南等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同德国本部之间划出一条“波兰走廊”;交出但泽由波兰管理。影响:战前矛盾得到暂时缓解;战后新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对德国过于苛刻,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成为20世纪30年代纳粹党上台的重要原因,引发二战。
(3)制度因素:国联盟约规定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思想:反对进行战争。行动:20世纪30年代,呼呼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二战后,为防止核战争,亲自领导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出刊《原子科学家公报》,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
19.(1)含义:亚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具体史实:在中国,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觉醒,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领导人民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在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2)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原因: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的原则;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3)影响:有利于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和平环境;有利于推进联合国和平发展工作的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