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服装画人体表现技法_1 课件(共22张PPT)- 《服装画表现技法》同步教学(天津人美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服装画人体表现技法_1 课件(共22张PPT)- 《服装画表现技法》同步教学(天津人美版)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章
服装画人体表现技法
目 录
CONTENT
1
2
3
服装画的人体比例与造型
服装画的人体局部画法
服装画的人体动态画法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学习目标
1. 了解服装画的人体各部位比例。
2. 掌握人体各个部位的绘画技巧。
3. 了解学习服装画的人体静态与动势的结构要点。
核心概念
人体比例、局部画法、动势、动态人体结构。
让学生掌握人体的结构要点与人体动势之间的规律并应用到效果图中。
在服装效果图的表现中,人体结构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服装设计表现的支点与人体结构关系一一对应;在服装效果图中形体与服装的夸张与变形,人体结构关系是万变中的不变,也是一切变形中可遵循的依据;掌握人体结构点分析的方法是掌握服装画表现中人体结构的最有效和便捷的方法;服装画是对人体形态的优化表达。




PART 01
服装画的人体比例与造型
第一节 服装画的人体比例与造型
服装画的特性决定了设计者要清楚地知晓人体比例、骨骼结构、关节运动的规律等医用解剖常识。尤其是服装画艺术更多地需要了解人体静态视觉效果。服装是依附于人体的一种着装状态。服装设计师首先应该了解人体的结构,并能应用到服装画中的各种人体动势中,将人体比例与夸张比例、动态与夸张动态进行概括,然后合理夸张,构成新的人体形式。人体的结构顾名思义,是人体各部位的连接和构筑节点。服装画的表现一般是对人体概括提炼的处理,因此,把握人体结构中几个关键部位的关系至关重要。人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有头、颈、躯干、臂、手,下半部有腿、脚。
第一节 服装画的人体比例与造型
我们通常把人体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头、胸、臀三大体块,肩膀和髋骨构成两条水平线,活动量最大的脊椎骨简化为一条竖线,总的可以概括为“一竖、二横、三体、四肢”。这种绘画方式的优势在于帮助初学者在画纸上定位人体,劣势在于容易将人体模式化,因此需要在学习入门后更多地体会人体的特殊性。
第一节 服装画的人体比例与造型
01
02
03
04
一竖—人体的中轴线,即为人体的脊椎骨。
二横—指的是人体中的肩线与髋骨线。
三体—所谓“三体”即为头、胸、臀。
四肢—包括手臂、手、腿和脚,它们的自由伸展和摆动,能够表达出人类的感情和思想,因此有“肢体语言”之称。
一、理想的人体比例
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最匀称、最符合人们审美标准的人体结构是头长为全身长度的1/7.5 或1/8。我们称之为7.5 头身比例或8 头身比例。西方美学家、艺术家从古希腊开始就在研究,早在公元前4 世纪50 年代,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 留西波斯(Lysippos),为了在作品中体现出运动员的英雄气概,就提出了8 头身是人体最健美体型的主张。自此以后,虽然每个时代有艺术家提出不同的人体规范,但8 头身的比例都是被公认的最佳标准。
一、理想的人体比例
然而,在服装画中由于风格及款式表现的需要,为了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在画面上通常的人体为9 个头身、10 个头身,甚至还可以是11 个头身、12 个头身。通过增加腿部、颈部及手臂的长度来改变人体的比例,不同比例的选用,其目的在于突出服装,满足人们视觉的需求,具体比例应按照服装款式的实际要求来确定。(图2-1)
一、理想的人体比例
8 个头长比例划分:
第一段,由头顶至下颌;
第三段,到脐孔(肘位与腰平齐);
第五段,到大腿中部稍下;
第七段,到小腿中部(小腿肚子在小腿1/2 处稍上);
第二段,到乳头偏上、腋窝略下;
第六段,到膝盖稍下(小腿长于大腿);
第四段,到耻骨联合点,即全身长1/2 处;
第八段,到足跟。
二、人体姿态与重心的关系
PROJECT
Introduction
人体骨骼细微地倾斜就可以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人体在直立的状态下,肩膀会随着脊柱的倾斜而倾斜,当改变单脚的重心位置时,骨盆也会有所倾斜。简言之,在人体姿态中,右肩下倾,则右腰相对上翘,这是构成各种造型姿势的基本法则。因此,人体重心是人体结构保持平衡状态的重点。
二、人体姿态与重心的关系
研究人体动态,首先必须了解人体的重心及重心平衡规律。重心是指人体力量的中心,重心线是指通过人体重心向地面所引的一条垂直线。人的所有动作都离不开这一重心平衡规律。当人体处在立正姿势时,重心分配到双足之间,肩线与髋骨线是平行的,人体的重心保持了平衡。如重心偏向一侧,肩线与髋骨线就倾斜,呈不平行状态,胸腔与骨盆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人的重量落在右脚上,骨盆右侧就高起,髋骨线就由右侧向左下方倾斜,肩线则向相反角度倾斜,人体才能保持平衡。各种不同的平衡状态,才让人体的动态表现出千姿百态。在服装画中,动态是很重要的。因为恰当的人体动态能充分地展现服装设计的意图、服装的款式及服装风格。
二、人体姿态与重心的关系
服装画一般是根据服装来确定人体动态的。常用的着装人体动态主要有正面的站立姿势、3/4 侧面和侧面的站立姿势(图2-2)。这些基本动态也是设计师和服装画绘画者经常采用的姿势,因为它们能够较完整地表现出服装的款式。
三、女人体表现法
女性的轮廓柔和娟秀,曲线优美。女性的人体中心在耻骨上方,腰线在肚脐上方,肩部倾斜圆顺,胸部柔和丰润,呈椭圆形。腹部修长且丰盈。女性由于生理和生育的特点,臀部的体块较大。因此,女性人体中强调丰满的胸部和肥硕的臀部等女性特征。女性人体的夸张集中在“臀部”。在T型舞台上,模特用“猫步”的形式行走在一条直线上,走台时臀部的摆动,可以理解为钟摆的摆动,臀部体块前、后、左、右的运动决定了人体的动态美。同时,加大臀部摆动的角度也可以体现服装与人体的动态美。(图2-3)
三、女人体表现法
女人体的基本外形特点:腰宽等于头长,腰部、颈部较细,胸廓较狭窄而短小,胸部丰满,背部较圆浑,脊柱弯曲度较大,站立时腰部弯曲较大。肩部窄而向下倾斜,肘部凹凸起伏不大,手部柔软纤细。臀部较大而向后突出,髋部周围大于肩部周围。膝部较宽大,凹凸起伏不明显,踝部较圆润。足狭小而薄。
四、男人体表现法
男性的轮廓方正明晰,喉结明显。男性的人体中心在耻骨,腰线在肚脐的下方,肩部宽阔,胸部宽阔呈方形。男性的腹部浑厚而结实。现实中的男性体格比女性更强壮,主要在于男性宽大的胸廓、粗壮的颈部和厚实的肩部,所以男性人体的夸张重点是表现其肌肉感和体量感,通过加强胸廓的梯形体块和夸张肩部的肌肉体块来表现男性的力量感。而T 台上的男模特儿,与女模特儿不同,他们并不刻意摆动或做姿态,而是以其良好的体格形态来表现男子服饰的内在力量。(图2-4)
四、男人体表现法
男人体的基本外形特点:腰部比女性宽,腰部略大于头长,胸廓较大而长,乳腺不发达,背部
凹凸变化较显著,脊柱弯曲度较小。肩部较宽而方,锁骨的长度等于肩胛骨的长度,也等于手的长度;手的长度等于头长的2/3,手宽等于手长的1/2,肘部凹凸起伏较大,脖颈较粗,髋部周围比肩部周围小,膝关节凹凸变化比女性大,脚宽大而且厚。
五、儿童人体表现法
儿童的生长可以分成婴幼期(0 ~ 3 岁)、儿童期(4 ~ 6 岁)、少年期(7 ~ 12 岁)、青少年期(13 ~ 16 岁)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身高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儿童是人一生发育、长身体最快的时期,掌握好儿童各个阶段的人体比例,是进行童装设计的重要环节。
五、儿童人体表现法
儿童、青少年最明显的比例特征是头大、腿短,观察儿童、青少年的人体比例,其在成长阶段变化是很明显的。不同的年龄段,人体比例也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头所占的比例越大。幼儿与儿童的身高为4 ~ 5 个头长,体态显胖,腿短。而少年为6 ~ 7 个头长,体态显瘦,腿开始显长。青少年的身高比例已接近成年人。刻画人体的线条不宜粗犷,应圆润、细腻富有弹性。
非常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