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数据差错控制 课件(共16张PPT)-《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职复习(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数据差错控制 课件(共16张PPT)-《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职复习(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2022年考纲解读
1. 基础知识。
(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考点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数据交换技术 选择18 电路交换
主要技术指标 选择15 比特率
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 选择18 传输速率最高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选择15 DCE
数据线路的通信方式 选择16 单工通信
该章内容近几年考点分布在主要技术指标、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本章中还有基本概念、差错控制技术也是属于基础知识部分的考点。另外,数据交换技术中只考了电路交换。复习时,这几个部分的知识也不能偏废,以识记为主,考试题型为1个选择题,5分。
复习策略
2.4 差错控制技术
2.4.1 差错产生的原因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高效率而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而通信系统主要由一个个物理实体组成。一个物理实体从制造到装配等都无法达到理想的理论值,而且通信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一个通信系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
2.4.1 差错产生的原因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发现和纠正信号传输中的差错。数据传输中出现差错有多种原因,一般分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噪声脉冲、脉动噪声、衰减、延迟失真等。
外部因素包括电磁干扰、太阳噪声、工业噪声等。为了确保无差错传输数据,数据传输必须具有检错和纠错的功能。
2.4.2 噪声类型
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数据+噪音
噪音源
信 源
信 道
信 宿
根据噪声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类:
人为噪声: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对通信造成干扰的各种噪声;
自然噪声:指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电磁波源所产生的噪声;
内部噪声:指通信设备本身产生的各种噪声,来源于通信设备的各种电子器件、传输线、天线等
通信信道的噪声分为热噪声和冲击噪声两种。由这两种噪声分别产生两种类型的差错,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
热噪声是由传输介质导体的电子热运动产生的一类随机噪声。由热噪声引起的差错称随机差错。此类差错的特点是:差错是孤立的,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是极个别的。
2.4.3 差错类型
与热噪声相比,冲击噪声幅度较大,是引起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冲击噪声的持续时间要比数据传输中的每比特发送时间要长,因而冲击噪声会引起相邻多个数据位出错。冲击噪声引起的传输差错称为突发差错。常见的突发错是由冲击噪声(如电源开关的跳火、外界强电磁场的变换等)引起,它的特点是:差错呈突发状,影响一批连续的bit(突发长度)。计算机网络中的差错主要是突发差错。
通信过程中产生的传输差错,是由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共同构成的。
2.4.3 差错类型
1.提高物理信道的质量,尽量避免和减少差错:
采用电缆屏蔽措施和适当的调制解调方法。
设置中继设备对信号进行整理再生和放大。
加大发射功率,降低接收设备本身的噪声,以提高信噪比。
2.4.4 解决办法
2.提高数据的健壮性,有效地进行检错和纠错:
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为数据信息增加冗余编码,形成抗干扰编码,使接收方能进行检错或纠错。
配合适当的差错控制方法进行检错或纠错。
2.4.4 解决办法
奇偶校验码是 一种增加二进制传输系统最小距离的简单和广泛采用的方法。
奇偶校验码是奇校验码和偶校验码的统称,它们都是通过在要校验的编码上加一位校验位组成。
2.4.5 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是 一种增加二进制传输系统最小距离的简单和广泛采用的方法。
奇偶校验码是奇校验码和偶校验码的统称,它们都是通过在要校验的编码上加一位校验位组成。
2.4.5 奇偶校验码
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4.6循环冗余码校验
绘制本小节思维导图。
简述数据通信中差错产生的因素及常用的两种控制方法。
课堂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