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练--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练--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题组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 [2021辽宁,3分]下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 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
A. 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 社会组织的复杂
C. 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 等级秩序的确立
2. [2023年1月浙江选考,2分]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2022天津,3分]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
A. 良渚文化的传承 B. 红山文化的传承 C. 龙山文化的传承 D. 巴蜀文化的传承
4. [2023湖南,3分]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 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址,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 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 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 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5. [2023新课标卷,4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 公共墓地出现 B. 农业的产生 C. 贫富分化加剧 D. 文字的使用
6. [2019全国卷Ⅰ,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7. [2020海南,2分]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
A. 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 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 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 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8. [2021全国卷乙,4分]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 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 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 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 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9. [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2019全国卷Ⅲ,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11. [2020天津,3分]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 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 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 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 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12. [2020江苏,3分]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 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 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 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13. [2019江苏,3分]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2022全国卷乙,4分]
据上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15. [2021广东,3分]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
A. 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 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 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 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题组二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限时:15分钟 满分:49分 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答案:144页
1. [2020全国卷Ⅰ,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 [2023年1月浙江选考,2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 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 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 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 [2023湖南,3分]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睢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 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 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 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 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4. [2021江苏,3分]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 )
A. 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 强制耕战成效显著
C. 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 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5. [2022广东, 3分]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古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6. [2023全国卷甲,4分]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实录历史事实 B. 提升周王权威 C. 维护等级秩序 D. 强调文化差异
7. [2021海南,2分]《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 )
A. 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 B. 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
C. 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D. 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8. [2021全国卷甲,4分]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 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 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 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 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9. [2023全国卷乙,4分]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商业活动的衰退
10. [2021山东,3分]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
A. 文化取向的迥异 B. 政治立场的不同
C. 学术观点的分歧 D. 生活态度的差异
11. [2020山东,3分]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12. [2020江苏,3分]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 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 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13. [2022山东,3分]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 尚法存礼 B. 尊法敬天 C. 崇德重法 D. 外儒内法
14. [2022全国卷甲,4分]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墨子
15. [2023新课标卷,4分]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题组三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上)
一、选择题
1. [2020山东,3分]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 强化了经济控制
C. 开通了丝路贸易 D.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2. [2021湖南,3分]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 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 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 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 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3. [2022山东,3分]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
A. 农耕技术的推广 B. 商业交往的便利
C. 军事战争的需要 D. 礼乐制度的重建
4. [2022天津,3分]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
A. 朝廷过度干预经济 B. 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 盐铁官营不合时宜 D. 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5. [2022海南,3分]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
A. 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 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 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 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6. [2023新课标卷,4分]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 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 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7. [2019北京文综,4分]《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 D. 司马迁撰《史记》
8. [2022辽宁,3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 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 “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 “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9. [2022广东,3分]“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等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 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 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 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 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10. [2021辽宁,3分]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 加强道德修养 B. 追求政治利益 C. 辨别大宗小宗 D. 维护经济特权
11. [2021福建,3分]下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
A. 存在大量戍边军民 B. 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
C. 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D. 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12. [2020全国卷Ⅱ,4分]据史 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 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 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 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二、非选择题
13. [2021年1月浙江选考,4分](节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引自司马迁《史记》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4分)
题组四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下)
一、选择题
1. [2022湖南,3分]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
A. 体现以农为本 B. 服务于汉初战事
C. 意在藏富于民 D. 解决了财政危机
2. [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 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
A. 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 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3. [2021山东,3分]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4. [2019全国卷Ⅱ,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 王国势力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现实统治需要 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5. [2022湖北,3分]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文献记述 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班固传》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 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 “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 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6. [2021湖北,3分]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京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
A. 君权削弱 B. 中央集权 C. 吏治腐败 D. 豪强崛起
7. [2021全国卷乙,4分]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 771 20 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 863 30 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 316 528 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 587 404 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 462 406 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 092 212 284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
A. 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 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 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 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8. [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汉代科学家王充曾介绍一种指向仪器,样子如同一只圆底的勺。它在平滑的盘子上自由旋转,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自然指向南方。这种指向仪器是( )
A. 司南 B. 指南鱼 C. 指南龟 D. 支撑式指北罗盘
二、非选择题
9. [2022全国卷乙,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 任职地 事迹
刘陵 安成(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 南郡(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 全椒(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 不其(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题组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 [2021辽宁,3分]下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 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C )
A. 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 社会组织的复杂
C. 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 等级秩序的确立
[解析]双钱结藤编残件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的结绳技能,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C项正确。
2. [2023年1月浙江选考,2分]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D )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这里出土了精美的玉器,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并且不同墓葬的随葬品数量差别明显,私有制已经产生,故②③④说法正确,选择D项。良渚文化位于长江下游,夏文化位于黄河流域,故①错误,A、B、C三项都排除。
3. [2022天津,3分]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C )
A. 良渚文化的传承 B. 红山文化的传承 C. 龙山文化的传承 D. 巴蜀文化的传承
[解析]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龙山镇而得名,“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位于山东省,符合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在此处“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后来这种酒器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说明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承,故选C项。“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中原地区”涉及的是北方黄河流域,良渚文化位于长江流域,红山文化位于辽河流域,巴蜀文化位于西南地区,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其他三项。
4. [2023湖南,3分]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 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址,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B )
A. 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 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 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解析]根据材料“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址,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可看出这是原始农业文明的成就,再结合这一遗址的年代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B项正确。
5. [2023新课标卷,4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C )
A. 公共墓地出现 B. 农业的产生 C. 贫富分化加剧 D. 文字的使用
[解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C项正确。公共墓地与社会阶段发展没有必然联系,A项排除。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B项排除。文字的使用出现于殷商时期,D项排除。
6. [2019全国卷Ⅰ,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B )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解析]禅让制强调“传贤”而不是“兄终弟及”,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处于中国国家形成的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不大,人均寿命没有本质的差别,故C项错误。从商至周,社会的血缘纽带关系日益增强,故D项错误。商朝延续了夏的世袭制,继承方式以兄终弟及为主,西周严格了宗法制,继承方式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从继承上讲为一代,而父死子继从继承上讲则为两代,故商周两个王朝继承王位的王的世代和数量差别较大。此外,在西周实行宗法制之后,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得以确立,减少了王位传承上的纷争,也使西周的王从世代和数量上都较商朝少。故B项正确。
【思维拓展】王国维认为,商朝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而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之一为“息争”。“德行”“才华”“功过”这些主观判断言人人殊,而“嫡庶”“长幼”则是客观存在、毫无争议的,又完全具有可操作性,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权力争端,又可以稳定对地方的统治。所以周朝推行“长嫡承统”,上到君王诸侯,下到世人平民,权益继承有法可依,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7. [2020海南,2分]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 )
A. 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 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 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 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解析]由材料中“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统治者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驻扎各地,实现了对各地的监察和统治,这有助于加强对新拓版图的控制,A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加强对地方统治的分封制,而不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C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选举部落贤人为王,D项错误。
8. [2021全国卷乙,4分]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D )
A. 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 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 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 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解析]从西周中期到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量土地得到开垦,人口也逐渐增多,故贵族的采邑越来越多,故D项正确。仅由材料无法说明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A项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不是诸侯国君的权力,C项排除。
【思维拓展】分封制在后世的发展 第一次,秦楚之际项羽的分封。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后,以霸王身份对全国进行分封,以建立自己的权威,号令天下,同时制约刘邦。但这次分封为时较短,以西汉成立结束。
第二次,汉初刘邦的分封。刘邦分封了多个异姓王和同姓王,异姓王除长沙王外都旋踵而亡,同姓王则酿成了后来的“七国之乱”。
第三次,西晋建立初期的分封。为防止异姓篡位,统治者大封同姓,以期“历纪长久,本支百世”,结果导致“八王之乱”,兄弟自相残杀。
第四次,明初朱元璋的分封。朱元璋希望利用皇室力量维护朱姓政权,故广分诸子,后爆发藩王夺取皇权的“靖难之役”。
9. [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B )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依据材料中嫡长子一脉、整个家族、诸侯国君主等可知,这一统治模式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依据材料“祭祀上天”等可知,神权与王权结合,选①。由“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等可知,以血缘亲疏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选③。B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间接控制地方的制度,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排除②。夏朝就是早期国家,故“开始”说法错误,排除④。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归纳总结】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政治 ①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族权与政权结合,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国家许多重要官职由一些氏族贵族世代承袭。
经济 ①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工具。 ②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采用集体劳动。
思想文化 ①出现成熟的文字,青铜文化不断发展。 ②早期民本思想(“敬天保民”)出现。
10. [2019全国卷Ⅲ,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解析]从孝、悌、乐、礼等信息可知,材料宣扬的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而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念实际上来自西周初年统治者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故本题答案为A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实行的以推举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B项与本题无关;C、D两项分别是地方行政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也与本题无关。
11. [2020天津,3分]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D )
A. 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 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 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 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解析]结合题中信息可知,井田制下,村社成员要随着份地的定期更换而变动住所,“三年一换土易居”意味着村社成员只有份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私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D项正确。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允许自由买卖,A项错误,排除;材料不涉及私田收获物上缴情况,B项错误,排除;小农经济模式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2. [2020江苏,3分]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C )
A.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 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 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 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根据材料“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可知,商代青铜农具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这反映出当时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铜农具不代表青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商代的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且精耕细作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
13. [2019江苏,3分]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 )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有物品,这说明土地私有制出现,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没有涉及世袭制度的变化,排除B项;抑商政策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且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商业的抑制情况,排除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2022全国卷乙,4分]
据上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C )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解析]由地图信息可知,商和西周的政治中心以及主要诸侯国都集中在黄河流域,而制造青铜器所需要的重要原材料铜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因此制造青铜器需要将南方的铜矿运到北方,这一过程反映的是南北方联系的加强,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手工业而非“农业”,故A项错误。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官营手工业产品并未投入市场,不涉及“商业活动”,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必然联系。
15. [2021广东,3分]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D )
A. 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 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 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 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解析]材料体现了西周时期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周边文化传播到中原,A项排除。材料不涉及诸侯国对周礼的态度,B项排除。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并未分崩离析,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题组二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限时:15分钟 满分:49分 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答案:144页
1. [2020全国卷Ⅰ,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D )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周边地区归附楚国后,楚国国君要求周王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自封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仍然存在,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且王位世袭制度并未消亡,B项排除。C项中“开始解体”由材料得不出来,排除。
【思维拓展】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立为王虽然是个例,但反映出当时分封制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与分封制的弊端有密切的关系。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王权的衰微、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争霸兼并战争,从而导致分封制的逐渐瓦解。
2. [2023年1月浙江选考,2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C )
A. 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 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 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
3. [2023湖南,3分]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睢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A )
A. 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 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 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 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解析]由材料可知,秦国任相相比于关东六国来说并不拘泥于内部宗族和国人,这有利于积聚人才,维护统治,说明秦国的官僚制度相对完善,A项正确。材料中数代秦王所用秦相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不能说明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排除B项;材料“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说明六国任相宗法色彩浓厚,但不能说明其严格遵行宗法制,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法家人物在六国的地位,排除D项。
4. [2021江苏,3分]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 D )
A. 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 强制耕战成效显著
C. 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 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解析]由对商贾和经营客店者“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可知,魏律中包含抑商政策;材料中魏律的颁布时间迟于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说明其受到秦国抑商政策的影响。由此可知,D项正确。
5. [2022广东, 3分]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B )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古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解析]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项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的商朝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方式传入当地的,内蒙古地区不一定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排除A项;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这不能说明大冶古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排除C项;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D项。
【归纳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生产工具由青铜器向铁器飞跃;经济形态由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飞跃;经济全方位发展,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等等。
(2)影响: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私田的大量开垦,加速了旧贵族的分化衰落,商品经济获得发展。
6. [2023全国卷甲,4分]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C )
A. 实录历史事实 B. 提升周王权威 C. 维护等级秩序 D. 强调文化差异
[解析]楚国先祖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封以“子男之田”,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春秋时期,随着楚国实力的增强,楚国国君自称为“王”,而孔子仍称楚王为“楚子”,这说明孔子意在维护分封制下形成的等级秩序,C项正确。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孔子并未实录历史事实,A项错误;孔子的目的是维护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不是提升周王权威,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楚国与中原文化的比较,无法体现文化差异,D项错误。
7. [2021海南,2分]《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 C )
A. 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 B. 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
C. 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D. 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孔子戒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全盘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由此可知,孔子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尊卑等级,A项错误。博爱节俭是墨家的思想主张,B项错误。清静无为是道家的思想主张,D项错误。
8. [2021全国卷甲,4分]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 )
A. 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 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 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 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解析]由材料可知,老子认为“礼”是道德、仁义沦丧的产物,而孔子认为“礼”是为人处世的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二者在反思西周礼乐文化这一共同基础上,各自提出了对“礼”功用的认识,故选A项;老子对“礼”持否定态度,也不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无法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他与孔子的思想也难以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故排除B、C、D三项。
9. [2023全国卷乙,4分]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C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商业活动的衰退
[解析]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小农经济下,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现自给自足。由此可知,孟子提出材料中观点的时代背景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故选C项。休养生息政策自西汉初年开始实施,排除A项;战国时期,井田制趋于瓦解,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商业的有关信息,且战国时期区域性的商业贸易繁荣,排除D项。
10. [2021山东,3分]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B )
A. 文化取向的迥异 B. 政治立场的不同
C. 学术观点的分歧 D. 生活态度的差异
[解析]儒家学派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墨家学派代表的是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二者对“乐”的看法不同,反映出两者不同的政治立场,故B项正确。
11. [2020山东,3分]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D )
A.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解析]从两人的论述可以看出,“义”的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上下之分)的工具,D项正确。中央集权政治确立于秦朝,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排除;材料中所说的“义”属于治国之道,不属于道德修养,B项排除;材料所说的“上下”指的是整个社会,不单指统治阶层,C项排除。
【思维拓展】孟子的“仁义”思想
“仁义”是孟子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立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在伦理道德上,孟子全面概括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观。五伦观是对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发展,也反映出孟子关于社会发展的政治主张。
12. [2020江苏,3分]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B )
A. 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 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 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解析]根据“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可知,墨家学派主张关注普通民众的利益,其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代表了下层平民利益,故B项正确。孔子主张恢复礼乐制度,排除A项;儒家强调社会等级和谐,排除C项;法家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排除D项。
13. [2022山东,3分]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 )
A. 尚法存礼 B. 尊法敬天 C. 崇德重法 D. 外儒内法
[解析]“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田齐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说明田齐法家主张群臣用礼义来教育百姓,这体现了尚法存礼,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敬天”“崇德”的内容,排除B、C两项;“外儒内法”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的,排除D项。
14. [2022全国卷甲,4分]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B )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墨子
[解析]据材料“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可知,这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政治理念最接近,故B项正确。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排除;韩非在政治上主张实行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排除;墨子在政治上主张“尚贤”“非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排除。
15. [2023新课标卷,4分]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 )
A.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析]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韩非、李斯作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均主张严刑峻法。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重刑罚,故A项正确。“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均不符合材料中重刑罚的治国方略,B、C、D三项均排除。
题组三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上)
限时:16分钟 满分:43分 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答案:145页
一、选择题
1. [2020山东,3分]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B )
A.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 强化了经济控制
C. 开通了丝路贸易 D.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西汉中期,中央政府推行盐铁官营政策,限制私营商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商人活动步入低谷,故B项正确。
2. [2021湖南,3分]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B )
A. 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 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 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 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大臣们迎立刘恒为帝的原因是刘恒本人仁孝以及太后家薄氏谨良,这说明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项。刘恒不是嫡长子,排除A项;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不是主要标准,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预防外戚干政,而非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排除D项。
3. [2022山东,3分]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C )
A. 农耕技术的推广 B. 商业交往的便利
C. 军事战争的需要 D. 礼乐制度的重建
[解析]秦汉时期,马的地位很重要,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并且相马术还成了自设一科的专门技术;结合所学可知,在秦汉王朝建立过程中以及汉与匈奴的斗争中,战马是极其重要的战争工具,故选C项。秦汉时期农耕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牛耕而不是马耕,排除A项;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不占重要地位,排除B项;礼乐制度的重建与相马术的发展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
4. [2022天津,3分]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D )
A. 朝廷过度干预经济 B. 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 盐铁官营不合时宜 D. 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解析]由“‘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通过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等措施实现了经济上的开源,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由“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所过赏赐……钱金以巨万计’”可知,汉武帝对外用兵、巡游赏赐花费巨大,即汉武帝没有注重节流,D项正确。
5. [2022海南,3分]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D )
A. 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 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 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 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解析]由材料中汉简对驿站官卒徒御、传马等的记载可知,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是汉代中央政府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接待和中转驿站,对于国家政令的传达具有重要影响,反映出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与材料无关,C项由材料无从得出,三项均可排除。
6. [2023新课标卷,4分]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B )
A. 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 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解析]汉武帝时期到东汉后期,刺史制度不断演进,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州”逐步成为地方行政机构,州刺史权力逐步扩大,掌控行政权、领兵权等,这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度形成于汉武帝时期,与“东汉”不符,A项排除;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同乡易私下结党,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C项排除;监察制度的效力如何,材料并未提及,D项排除。
7. [2019北京文综,4分]《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 D. 司马迁撰《史记》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儒家典籍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到汉代,“位列官方史书……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儒学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学说,这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结果,故C项正确。“百家争鸣”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发生于秦朝,两者都不能解释汉代儒家典籍政治地位的提高,故A、B两项错误。司马迁的《史记》只是私家史书,与材料中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思维拓展】 汉武帝尊崇儒术,将《诗》《书》《礼》《易》《春秋》定为“五经”,使儒家典籍上升到“经”的地位,这种政治地位的上升,无疑是儒家思想政治化、官方化的结果。
8. [2022辽宁,3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C )
A. 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 “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 “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解析]材料“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都带有四海一家的意思,即体现出“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
9. [2022广东,3分]“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等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D )
A. 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 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 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 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解析]由材料可知,由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大权逐渐被国相把持,这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故D项正确,B项排除;A项结论由材料无从得出,排除;“封国大权操于国相”显然不是便利外戚干政,排除C项。
10. [2021辽宁,3分]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B )
A. 加强道德修养 B. 追求政治利益 C. 辨别大宗小宗 D. 维护经济特权
[解析]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注重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意在强调门第,追求政治上的垄断,以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B项正确。
11. [2021福建,3分]下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B )
A. 存在大量戍边军民 B. 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
C. 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D. 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解析]壁画中二牛挽犁体现了东汉时期该地区已使用铁犁牛耕进行生产,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的生计方式受到中原影响,B项正确。
12. [2020全国卷Ⅱ,4分]据史 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B )
A. 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 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 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角抵受到统治者、普通民众的喜爱,甚至被用来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这说明当时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角抵的流行情况,而川剧艺术是清朝时出现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角抵推动丝路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角抵的起源,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 [2021年1月浙江选考,4分](节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引自司马迁《史记》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4分)
[答案]原因: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2分)意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分)
[解析]第一小问,从“元元之民”的视角展开,根据材料“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可得出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第二小问,可从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等方面阐释。
题组四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下)
限时:23分钟 满分:36分 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答案:146页
一、选择题
1. [2022湖南,3分]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 )
A. 体现以农为本 B. 服务于汉初战事
C. 意在藏富于民 D. 解决了财政危机
[解析]根据材料“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可知,汉武帝采用各种方式弥补财政缺漏,唯独不敢增加田租,这反映了农业的重要性,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并非汉初,排除B项;汉武帝的举措是取财于民而非藏富于民,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汉武帝此举的结果,且“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
2. [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 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B )
A. 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 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解析]依据材料“刺史定期……巡行……以卑临尊”等可知,刺史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控,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刺史并非宰相的行政助手,故排除A项;刺史是监察体制中的官员,而非行政官,其不管地方具体的民政事务,故排除C项;刺史代表的是皇帝,仅仅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而非代表社会,故排除D项。
【归纳总结】“汉承秦制”的主要表现
(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将其发展为刺史制度,全国分为13州,每州置刺史,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4)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3. [2021山东,3分]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C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解析]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这使王国势力膨胀;后来统治者减少王国职官数量、降低王国职官地位,其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便于中央控制地方,维护国家政治统一,故C项正确。由材料中“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信息可知,“精简地方行政机构”是材料中调整的表现而非出发点,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下,王国官员俸禄由王国支出而非中央,排除B项;西汉统治者并未废除郡国并行制,且这也不是材料中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进行调整的出发点,排除D项。
4. [2019全国卷Ⅱ,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C )
A. 王国势力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现实统治需要 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解析]西汉初期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汉初采取以道家为主,兼采各家合理成分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统治的需要。由此得出结论,学术思想呈现相互吸收的特征是现实统治需要,故答案为C项。王国势力在新儒学形成前已渐遭削弱,并不是学术思想呈现材料中所述特征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朝建立后就基本结束了,故排除B项。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主要出现在唐朝,排除D项。
5. [2022湖北,3分]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A )
文献记述 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班固传》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 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 “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 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解析]“(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反映了秦统一全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反映了西汉灭秦,建立统一的政权,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的国家统一。材料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
6. [2021湖北,3分]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京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B )
A. 君权削弱 B. 中央集权 C. 吏治腐败 D. 豪强崛起
[解析]汉顺帝征召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故汉顺帝下诏责问地方郡县。这种责问方式凸显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体现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7. [2021全国卷乙,4分]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 771 20 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 863 30 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 316 528 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 587 404 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 462 406 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 092 212 284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A )
A. 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 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 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 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解析]由材料中豫章、零陵两地在西汉末至东汉中期的民户数量变化情况可知,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故A项正确。C项夸大材料内容,排除;B、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8. [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汉代科学家王充曾介绍一种指向仪器,样子如同一只圆底的勺。它在平滑的盘子上自由旋转,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自然指向南方。这种指向仪器是( A )
A. 司南 B. 指南鱼 C. 指南龟 D. 支撑式指北罗盘
[解析]依据材料“勺”“自然指向南方”等及所学可知,这种指向仪器是司南,故选A项。指南鱼、指南龟出现于宋代,而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勺”这一信息,排除B、C两项。支撑式指北罗盘是盘式的,而非“勺”样式,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9. [2022全国卷乙,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 任职地 事迹
刘陵 安成(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 南郡(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 全椒(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 不其(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历史现象:东汉时期,地方官员以德政思想为指导,妥善处理人与环境的冲突。
结论: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内容,不愧为治国理政要道。
阐述:汉武帝尊崇儒术以来,儒家德政思想流布日广,至东汉时期儒学在政治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强化。与此同时,随着这一时期经济开发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增加,人与环境的冲突愈发凸显,材料中今山东、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多有虎患即为明证。在这一尖锐问题面前,地方官员修德政,号召民众尽量减少对动物栖息地的过度破坏,妥善处理人兽冲突,维持经济开发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平衡,出现了一批善于治理地方的良吏。跨过岁月长河,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善治思维,理应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借鉴。(12分)
示例二 历史现象:中国古代史书中存在丰富的历史神话内容,天人感应色彩突出。
结论:史书撰写是时人对真实历史的想象性记录,真理与谬误共存。
阐述:东汉时期,随着经济开发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增加,人与环境的冲突愈发凸显。在这一尖锐问题面前,地方官员修德政,号召民众尽量减少对动物栖息地的过度破坏,妥善处理人兽冲突,维持经济开发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平衡,出现了一批善于治理地方的良吏。而在史书撰写中,这些良吏被塑造为德行高远、泽及鸟兽的神话型官员,以供后世瞻仰借鉴。这种带有较强褒赞色彩的书写内容,无疑增加了后人对真实历史的疑惑,削弱了史书记载的可信度。深入解读史书撰写中的想象性内容,成为推动当代史学发展的一大动力。(12分)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紧扣材料,首先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得出历史现象,然后据此得出结论,可从德政思想指导下的地方治理、天人感应影响下的史书撰写等角度归纳。最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