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练--第九单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练--第九单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
第九单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
题组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选择题
1. [2019北京文综,4分]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2022海南,3分]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
C. 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D. 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 [2022辽宁,3分]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
A. 平衡地区差异 B. 调整工业结构 C. 应对朝鲜战争 D. 恢复国民经济
4. [2023湖北,3分]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贫苦农民李顺达得以翻身。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据此可知( )
A. 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 B. 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C. 劳模示范推动技术领域创新 D. 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5. [2020海南,2分]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
项目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100.0 87.4 127.6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元) 14.9 100.0 18.7 125.5 23.6 158.4 26.8 179.8
上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 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 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6. [2021江苏,3分]下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
A. 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B. 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 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 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7. [2021山东,3分]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
A. 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 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 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 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8. [2021全国卷乙,4分]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下表所示。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工人 劳动农民 转业军人 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 学生 资本家
上海 35.52 12.95 2.69 18.75 16.08 5.94
天津 39.13 14.27 3.27 12.29 19.44 3.70
陕西 26.26 27.99 8.32 8.67 22.95 0.52
新疆 16.16 25.47 23.19 18.18 19.05 0.23
据上表可知( )
A. 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 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 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9. [2021辽宁,3分]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 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10. [2021湖北,3分]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
A.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 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二、非选择题
11. [2022山东,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 何正慈作)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题组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一、选择题
1. [2021广东,3分]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
A. 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B. 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 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 D. 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2. [2021湖南,3分]下表所列活动( )
时间 活动名 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
1956年8月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
1957年1月 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奖 《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
1957年12月 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
A. 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B. 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 表明文艺领域出现“左”的倾向 D. 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3. [2022湖北,3分]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 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 “双百”方针的提出 D. 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4. [2021海南,2分]《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次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 )
A. 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
B. 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 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D. 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
5. [2021天津,3分]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
A. 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B. 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 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D. 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6. [2020江苏,3分]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
A. 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B. 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 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D. 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7. [2021江苏,3分]东北机器制造厂尉凤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她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他们的技术革新( )
A. 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B. 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C. 提高了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 D. 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8. [2020海南,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其中,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 )
A. 一二十年代 B. 三四十年代 C. 五六十年代 D. 七八十年代
9. [2021年1月浙江选考,2分]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 )
①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 ②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 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 ④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 [2022江苏,3分]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A. 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 B. 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 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 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11. [2019江苏,3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二、非选择题
12. [2022北京,10分]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材料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年)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题组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展与取得的成就(上)
1. [2021山东,3分]《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
A. 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 B. 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先进
C. 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 D. 开放 稳定 企业 改革
2. [2020天津,3分]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
A. 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 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 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3. [2023全国卷乙,4分]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
A. 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 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 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4. [2021全国卷甲,4分]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A.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 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5. [2022全国卷乙,4分]
上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 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 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6. [2020全国卷Ⅰ,4分]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
A.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 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7. [2021福建,3分]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 )
A. 调整进口商品结构 B. 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C.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D. 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
8. [2022全国卷甲,4分]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
A.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 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 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 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9. [2019海南,2分]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 B. 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C. 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D.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
10. [2021海南,2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33 116亿美元,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主要得益于( )
A.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紧密合作
11. [2023湖北,3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2. [2022江苏,3分]浦东新区居民在199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中粮食、蔬菜的开支从几年前的50%降到现在的30%左右,而瓜果以及消闲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该地区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B. 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C. 中国入世影响百姓生活 D. 经济特区建设成效显著
13. [2022北京,3分]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
A. 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
B. 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C. 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
D. 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
14. [2019北京文综,4分]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
A. 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 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 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 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题组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展与取得的成就(下)
一、选择题
1. [2021重庆,3分]1978年底,中国外贸部长李强在香港公开宣布:“不久以前,我们在对外贸易上,还有两个禁区。第一,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贷款,不干……第二,外商在中国投资不干。最近我们决定把这两个禁区取消了,基本上国际贸易上惯例的做法都可以干。”这一转变( )
A. 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探索
B. 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 标志着对外开放经济格局的初步形成
D.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 [2022辽宁,3分]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与此论断相关的史实是( )
①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③“两弹一星”试验成功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2021江苏,3分]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
A. 城乡改革互相促进 B. 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 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D. 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4. [2021辽宁,3分]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
A. 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B. 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 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D. 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5. [2022山东,3分]下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6. [2022湖北,3分]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 )
A. 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 B. 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C. 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 D. 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7. [2020年7月浙江选考,2分]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
时间 成就
1984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92年 “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
1999年 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2007年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011年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 [2021北京,8分](节选)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计)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材料二 部分五年规(计)划发展目标简表
“六五”计划(1982年通过) 继续贯彻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九五”计划(1996年通过)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有效供给能力增强;科技教育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成效,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规划(2006年通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规划(2016年通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规(计)划,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发展目标是如何与时俱进的。(8分)
第九单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
题组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选择题
1. [2019北京文综,4分]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C )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根据材料“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商量和解决”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政治协商制度能体现材料中的思想,③正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成果在《共同纲领》中有所体现,①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与政治协商制度属于不同范畴,排除②和④。故C项符合题意。
2. [2022海南,3分]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 C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
C. 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D. 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解析]由“1952年”“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可知,这体现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反映出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A项排除。B、D两项结论由材料无从得出,均排除。
3. [2022辽宁,3分]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C )
A. 平衡地区差异 B. 调整工业结构 C. 应对朝鲜战争 D. 恢复国民经济
[解析]据材料时间“1950年9月”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为了保障东北工业生产的安全,积极发挥东北总后方基地的作用,所以将工厂向北迁移,这一迁移具有战略意义,C项正确。23家工厂从东北南部地区向北迁移,但其仍然在东北地区,并不能平衡地区差异,故A项排除;材料讲的是工厂的迁移,其不属于工业结构的调整,B项排除;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保障东北工业生产的安全,支持抗美援朝,而不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D项排除。
【思维拓展】 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韩国跟随着美国加入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2)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进行了3年的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了。
(3)对中国: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4)对中美两国关系:两国关系彻底破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4. [2023湖北,3分]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贫苦农民李顺达得以翻身。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据此可知( A )
A. 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 B. 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C. 劳模示范推动技术领域创新 D. 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解析]李顺达将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的做法运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中,成立互助组并发起生产竞赛,表明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A项正确。李顺达将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的做法运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中,成立互助组并发起生产竞赛,表明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B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劳模示范与技术领域创新的关系,C项排除;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排除。
5. [2020海南,2分]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
项目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100.0 87.4 127.6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元) 14.9 100.0 18.7 125.5 23.6 158.4 26.8 179.8
上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C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 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 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解析]材料表明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显著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关,故选C项;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A、B、D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均可排除。
【思维拓展】土地改革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封建不仅指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也包括摧毁封建统治根基。土地改革具有上述双重意义。把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是摧毁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消灭地主阶级,则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力量。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为结成工农联盟创造了条件。工农联盟的建立,从根本上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6. [2021江苏,3分]下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D )
A. 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B. 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 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 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解析]“和平之路”人潮拥挤,而且宣传栏上写有“五项原则”、画有和平鸽;而“战争之路”空无一人,这反映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D项正确。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A项错误。由图片无法看出走向“和平之路”的是社会主义国家,B项错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可能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C项错误。
7. [2021山东,3分]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D )
A. 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 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 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 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解析]从“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以及20世纪5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来看,毛泽东是愿意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并未强调“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也不是强调“坚持自力更生”,A、B两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判断是否要放弃“一边倒”政策,C项错误。
8. [2021全国卷乙,4分]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下表所示。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工人 劳动农民 转业军人 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 学生 资本家
上海 35.52 12.95 2.69 18.75 16.08 5.94
天津 39.13 14.27 3.27 12.29 19.44 3.70
陕西 26.26 27.99 8.32 8.67 22.95 0.52
新疆 16.16 25.47 23.19 18.18 19.05 0.23
据上表可知( A )
A. 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 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 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出身为工人、资本家的职工在上海、天津占比较高,出身于劳动农民、转业军人的职工在陕西、新疆占比较高,由此可知,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故选A项。B项材料未体现。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此时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并未基本实现,排除C项。仅由材料无法得知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发展速度,排除D项。
9. [2021辽宁,3分]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D )
A.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 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解析]“一五”计划期间,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推动了全国性的生产热潮,说明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热情,D项正确。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A项;仅由材料得不出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是学习苏联经验,排除B项;由材料得不出C项结论。
10. [2021湖北,3分]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A )
A.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 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解析]西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说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一家国营纺织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西安“重新兴盛起来了”,说明“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社会面貌变化明显。综上所述,A项正确。此时中国并未实施对外开放政策,B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 [2022山东,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 何正慈作)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上较为困难,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国民经济恢复的各项工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组建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等措施,我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新解放地区进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我国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由政府统一建造的“工人新村”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调动了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人新村”中充满了和谐融洽的氛围,这为即将进行的“一五”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4分)
[解析]本题为图片类开放型试题,情境较为新颖,作答时要首先分析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然后结合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阐述。
根据上述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工人们的精神风貌以及即将开始的“一五”计划等方面作答即可。
题组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限时:26分钟 满分:40分 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答案:163页
一、选择题
1. [2021广东,3分]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 )
A. 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B. 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 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 D. 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解析]据材料可知,广交会的创办是要让其他国家了解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促进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即广交会的创办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故选A项。广交会的创办是为了促进对外贸易,而非仅仅为了强化与苏联的经贸联系,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尚未突破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排除C项;中国没有参与不结盟运动,创办广交会和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D项。
2. [2021湖南,3分]下表所列活动( A )
时间 活动名 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
1956年8月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
1957年1月 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奖 《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
1957年12月 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
A. 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B. 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 表明文艺领域出现“左”的倾向 D. 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经过三年恢复及三大改造,我国能够举行规模较大的音乐、电影、摄影展演或评奖活动,这从侧面凸显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所以A项正确。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双百”方针,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左”的倾向在材料作品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仅由材料不能得出此时期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排除D项。
3. [2022湖北,3分]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D )
A.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 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 “双百”方针的提出 D. 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解析]材料表明,与1952年相比,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均急剧增长,这是因为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后,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从而促使这一情况出现,故D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时期,苏联的援助以及海外科研人员归国的促进作用均属于上述变化发生的间接原因,而非直接原因,A、B两项错误。“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与上述变化的发生关系不大,C项错误。
4. [2021海南,2分]《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次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 B )
A. 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
B. 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 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D. 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
[解析]由“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改编为同名电影”“改编为芭蕾舞剧”“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可知,该作品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由此可知,B项正确。
5. [2021天津,3分]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B )
A. 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B. 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 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D. 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解析]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材料“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可知,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重大成果,故B项正确。“彻底改变”说法错误,故A项排除;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排除;20世纪6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故D项排除。
6. [2020江苏,3分]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C )
A. 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B. 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 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D. 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解析]由“1964年”可知,该宣传画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情况。由宣传画上“跟前辈学习把青春献给农业”的文字可知,其旨在宣传发动民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合作化运动发生在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与题干时间“1964年”不符,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农业,没有涉及工业,B项错误。图片中除了有青年人,还有中年人,得不出D项结论。
7. [2021江苏,3分]东北机器制造厂尉凤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她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他们的技术革新( B )
A. 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B. 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C. 提高了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 D. 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解析]由“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实现技术革新177项”可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尉凤英为代表的工人阶级重视技术革新,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B项正确。
8. [2020海南,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其中,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 C )
A. 一二十年代 B. 三四十年代 C. 五六十年代 D. 七八十年代
[解析]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石油大会战,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由此形成了大庆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C项正确。
9. [2021年1月浙江选考,2分]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 C )
①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 ②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 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 ④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中国政府确立了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开始了振兴科技的艰难历程,故选①。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随后,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和各地相继建立起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故选②。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故选④。结合所学可知,“863计划”是在1986年提出的,故排除③。综上所述,选C项。
10. [2022江苏,3分]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D )
A. 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 B. 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 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 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解析]由“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可知,1971年,美国与日本等国一起向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进入联合国,同时保留所谓“中华民国的代表权”(这实际上是搞“两个中国”)。中国绝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最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否决了“双重代表权”案。由此可知,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不是“趋向紧张”,A项错误。作者写作该诗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还不能“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B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建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C项错误。
11. [2019江苏,3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C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解析]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此时美国不仅要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也要应对来自日本和欧洲的挑战,C项正确。当时中国确实重返联合国舞台,但中国无力改变美苏对峙的局势,A项错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是基于各自的需求以及对付苏联的需要,即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并未消除,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 [2022北京,10分]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材料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年)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吸取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失败的教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了中国革命的新形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5分)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撰写了《论十大关系》。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重要认识,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5分)
[解析]首先,由“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在两个时期的发展。其次,结合材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及所学可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由“结合新的实际……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及所学可知,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8年)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后,从这两个时期中各选择一个实例,从理论创立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角度对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进行阐述。
题组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展与取得的成就(上)
限时:14分钟 满分:46分 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答案:164页
1. [2021山东,3分]《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C )
A. 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 B. 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先进
C. 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 D. 开放 稳定 企业 改革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由此可知,1979年《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应当是“现代化”“科学”等,C项正确。“侵略”不是1979年社会发展的主题,排除A项;“改造”应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发展的主题,排除B项;“企业”“改革”应是20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时期的主题,排除D项。
2. [2020天津,3分]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C )
A. 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 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 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以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由部分地区的群众自发开展发展到中央顺应民意允许包产到户或者包干到户,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经济建设领域顺应群众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探索,C项正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A项排除;我国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角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正式吹响的,B项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材料涉及的是部分地区,而不是全国各地,D项排除。
3. [2023全国卷乙,4分]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C )
A. 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 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 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的做法突破了原来按需分配(平均主义)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剧团职工的演出积极性,C项正确。北京京剧团属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不是非公有资本,A项排除;北京京剧团实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并没有改变剧团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B项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排除。
4. [2021全国卷甲,4分]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B )
A.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 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解析]材料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义乌某供销社根据市场需求“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以增强供销社的活力,这与当时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制密不可分,故B项正确。1982年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此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仍较复杂,二者关系并未理顺,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1984年,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后,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
5. [2022全国卷乙,4分]
上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B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 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 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解析]读图可知,与1978年相比,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中,农业占比下降,工业占比上升。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更多的农民选择从事别的职业,因此有了工商业、物流运输业等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
6. [2020全国卷Ⅰ,4分]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D )
A.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 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83年”“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的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国企改革,通过改革,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故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在全国逐步建立,故A项错误。当时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尚未得到解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营方式的变化,并非所有制结构,故C项错误。
7. [2021福建,3分]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 D )
A. 调整进口商品结构 B. 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C.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D. 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
[解析]由引进“成套设备”到“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这一转变旨在提升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其制造能力,D项正确。
8. [2022全国卷甲,4分]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B )
A.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 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 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 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解析]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管理的作用逐步下降,C项错误。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题干材料与此无关,D项错误。
9. [2019海南,2分]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A. 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 B. 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C. 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D.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设立,这有利于吸引人才,故选C项;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是在2018年,排除A项;1988年海南刚刚成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成效难以看出,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国企改革无关,排除D项。
10. [2021海南,2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33 116亿美元,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主要得益于( A )
A.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紧密合作
[解析]由“1978年”及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提高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可知,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故A项正确。
11. [2023湖北,3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 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的宗旨,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变化关系不大,排除;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不是材料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C项排除。
12. [2022江苏,3分]浦东新区居民在199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中粮食、蔬菜的开支从几年前的50%降到现在的30%左右,而瓜果以及消闲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该地区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 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B. 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C. 中国入世影响百姓生活 D. 经济特区建设成效显著
[解析]由“1996年”“家庭中……瓜果以及消闲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可知,浦东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1990年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策,对外开放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于21世纪初,与题干时间“1996年”不符,B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C项错误。浦东新区不属于经济特区,D项错误。
13. [2022北京,3分]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C )
A. 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
B. 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C. 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
D. 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
[解析]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全方位指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材料中活动体现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故C项正确。非洲国家不在中国的周边,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万隆会议的召开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建交的高潮,B项错误。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故D项错误。
14. [2019北京文综,4分]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B )
A. 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 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 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 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两地是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或者骗取方式强占的中国领土,因此其主权属于中国,这一事实得到联合国的认可,体现了我国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B项正确。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就确立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方针,A项与题中时间“1972年”不符,排除;“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正式提出的,C项错误,排除;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D项错误,排除。
题组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展与取得的成就(下)
限时:20分钟 满分:28分 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答案:165页
一、选择题
1. [2021重庆,3分]1978年底,中国外贸部长李强在香港公开宣布:“不久以前,我们在对外贸易上,还有两个禁区。第一,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贷款,不干……第二,外商在中国投资不干。最近我们决定把这两个禁区取消了,基本上国际贸易上惯例的做法都可以干。”这一转变( A )
A. 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探索
B. 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 标志着对外开放经济格局的初步形成
D.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对外贸易有两个禁区到取消这两个禁区以及时间信息“1978年底”可知,此时正值改革开放重大决策时期,这一转变反映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探索,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B项排除;对外开放经济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C项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D项排除。
2. [2022辽宁,3分]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与此论断相关的史实是( B )
①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③“两弹一星”试验成功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①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这是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信息是相符的,故①当选 故B项正确
②“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这一目标提出于1964年,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不相符,故②排除
③“两弹一星”试验成功 “两弹一星”是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科技成果,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故③排除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这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信息是相符的,故④当选
3. [2021江苏,3分]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C )
A. 城乡改革互相促进 B. 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 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D. 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由“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并且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项正确,A项错误。全面整顿是邓小平在1975年对军队、工业和党的组织所进行的全面的秩序整顿,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项错误。D项提出于1992年,错误。
4. [2021辽宁,3分]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A )
A. 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B. 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 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D. 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解析]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说明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农民的温饱问题此时尚未得到解决,排除C项;人民公社制度取消是在1983年,排除D项。
5. [2022山东,3分]下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D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解析]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工业水平大大提高,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应呈下降趋势,故选D项。A项无法解释材料现象,错误;B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21世纪初基本建立,C项错误。
6. [2022湖北,3分]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 C )
A. 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 B. 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C. 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 D. 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解析]根据“1992年6月”“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等信息可知,这一申奥主题口号契合1992年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开放的中国盼奥运”与奥运精神无关,也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无关,A、B两项排除。根据“1992年6月”可知,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尚未确立,并且“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强调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态度,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 [2020年7月浙江选考,2分]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C )
时间 成就
1984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92年 “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
1999年 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2007年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011年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C项正确。“向科学进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科学事业的口号,排除含有②的A、B、D三项。
二、非选择题
8. [2021北京,8分](节选)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计)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材料二 部分五年规(计)划发展目标简表
“六五”计划(1982年通过) 继续贯彻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九五”计划(1996年通过)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有效供给能力增强;科技教育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成效,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规划(2006年通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规划(2016年通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规(计)划,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发展目标是如何与时俱进的。(8分)
[答案]“六五”计划和“九五”计划。“六五”计划的发展目标强调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调整经济政策,争取财政状况的好转。“九五”计划不仅强调经济增长,还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任务,明确了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同时也强调科技教育、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全面进步。(3分)“六五”计划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改革开放的初步探索阶段,此时的发展目标体现了我国在调整和转变过程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稳妥发展的愿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这都推动了“九五”计划提出更全面的发展目标,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3分)从“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发展目标的调整,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的反映,也是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思考和推进的表现。(2分)
[解析]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简要阐述两个时期的发展目标,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及时代背景列举具体史实加以比较和阐释,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