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练--第十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练--第十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分类
第十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题组一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 [2021广东,3分]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A. 理性主义的产生 B. 人文主义的兴起
C. 宗教改革的开始 D. 浪漫主义的发展
2. [2021辽宁,3分]15世纪,意大利兴起了一种寄宿学校,学校的学生以贵族子弟为主,也招收并资助有才华的贫苦学生,男女同校。教学内容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规、数学、几何、历史、音乐、体操、舞蹈、游泳等。这表明意大利( )
A. 建立了近代化教育制度 B. 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相互影响
C. 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 思想解放与教育变革相互促进
3. [2021河北,3分]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在《论绘画》中写道:“我不知道完美的绘画作品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如何优秀;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每一个缺点在镜子里看起来格外明显。因此,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该根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这表明,当时( )
A. 艺术创作注重展现内心世界 B. 现实主义画派渐趋成熟
C. 绘画技法追求光和色的结合 D. 理性意识影响艺术发展
4. [2023湖南,3分]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
A. 强调人的个性 B. 屈从命运安排 C. 反对宗教教义 D. 相信社会进步
5. [2022江苏,3分]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作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
A. 追求经济利益 B. 专业从事人文研究
C. 重视现实世界 D. 摆脱宗教信仰影响
6. [2022全国卷乙,4分]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
A. 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 “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7. [2019全国卷Ⅲ,4分]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
A. 促进信仰自由 B. 巩固君主立宪
C. 强化专制统治 D. 落实《权利法案》
8. [2020全国卷Ⅲ,4分]1549—1560年,约4 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 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
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D. 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9. [2021山东,3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
A. 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 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 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 严重动摇了罗马封建神学的统治
10. [2021江苏,3分]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
A. 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B. 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 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 D. 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11. [2022湖南,3分]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
A. 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 B. 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 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 D. 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
12. [2020山东,3分]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
A. 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 B. 社会的改造问题
C. 科学的价值与作用 D.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13. [2020天津,3分]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 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 )
A. 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 B.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 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 D.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
14. [2021全国卷乙,4分]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
A. 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 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 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 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15. [2022山东,3分]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
A. 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 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 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 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题组二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 [2023全国卷乙,4分]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
C. 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D. 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
2. [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
A. 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 国王“统而不治”
3. [2019天津文综,4分]“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4. [2021海南,2分]18世纪后期,北美的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而茶的消费量却在下降。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茶成为英国殖民压迫的象征。咖啡馆是革命者秘密集会的场所,喝咖啡成了爱国的表现。与这一历史现象联系最密切的是( )
A. 1787年制宪会议 B. 英法七年战争 C. 1812年英美战争 D. 北美独立战争
5. [2020全国卷Ⅲ,4分]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
A. 赋予各州主权 B. 恢复邦联制度
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6. [2021河北,3分]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 )
A. 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 B. 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
C. 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 D. 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7. [2020江苏,3分]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
A. 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 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
C. 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 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
8. [2021重庆,3分]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见,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采纳,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 )
A. 保留等级制和贵族权力 B. 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C. 维护君权神授专制思想 D. 否认议会权力的至高地位
9. [2019全国卷Ⅱ,4分]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 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 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 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 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10. [2021广东,3分]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
A. 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B. 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C. 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D.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11. [2022湖南,3分]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
A. 人民的自愿选择 B. 各州(邦)实力不同
C. 建国路径的差异 D.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2. [2022广东,3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
A. 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 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 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 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13. [2020全国卷Ⅱ,4分]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
A. 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 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 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 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14. [2020海南,2分]据钱乘旦等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记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这反映出( )
A.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B. 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C. 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 D. 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15. [2023新课标卷,4分]1854—1868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藩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一系列举措( )
A. 摧毁了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 B. 实现了西方科技的本土化
C. 表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D. 有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
第十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题组一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 [2021广东,3分]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B )
A. 理性主义的产生 B. 人文主义的兴起
C. 宗教改革的开始 D. 浪漫主义的发展
[解析]据材料可知,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的创作主题从宗教逐渐转向现实,这是人文主义在德国兴起的表现,故选B项。理性主义兴起于17世纪,排除A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C项;浪漫主义兴起于19世纪,排除D项。
2. [2021辽宁,3分]15世纪,意大利兴起了一种寄宿学校,学校的学生以贵族子弟为主,也招收并资助有才华的贫苦学生,男女同校。教学内容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规、数学、几何、历史、音乐、体操、舞蹈、游泳等。这表明意大利( D )
A. 建立了近代化教育制度 B. 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相互影响
C. 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 思想解放与教育变革相互促进
[解析]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正在意大利开展,此时意大利教育领域也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人文主义影响力明显扩大,这表明意大利思想解放与教育变革相互促进,故选D项。
3. [2021河北,3分]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在《论绘画》中写道:“我不知道完美的绘画作品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如何优秀;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每一个缺点在镜子里看起来格外明显。因此,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该根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这表明,当时( D )
A. 艺术创作注重展现内心世界 B. 现实主义画派渐趋成熟
C. 绘画技法追求光和色的结合 D. 理性意识影响艺术发展
[解析]据材料“意大利人阿尔贝蒂”“作品中的每一个缺点在镜子里看起来格外明显”“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该根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可知,镜子中的拟像为艺术家提供了判断绘画的标准,这说明理性意识影响艺术发展,故D项正确。
4. [2023湖南,3分]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A )
A. 强调人的个性 B. 屈从命运安排 C. 反对宗教教义 D. 相信社会进步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时间信息“16世纪”,空间信息“意大利”,以及“我自安然如故”“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等可以判断,该诗人强调人的个性,重视人的价值,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故选A项。
5. [2022江苏,3分]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作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C )
A. 追求经济利益 B. 专业从事人文研究
C. 重视现实世界 D. 摆脱宗教信仰影响
[解析]由“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作为座右铭”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珍惜现实中的人生,说明其重视现实世界,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人文主义者珍惜时间、重视现世生活,而不是追求经济利益,A项错误。由“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可知,人文主义者并不是专业从事人文研究的,B项错误。人文主义者仍未摆脱宗教信仰影响,D项错误。
【归纳总结】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
(1)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
(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
(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人性的扭曲。
6. [2022全国卷乙,4分]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A )
A. 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 “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文艺复兴扩展到法国后,法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这是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的产物,A项正确。宗教神权在法国根深蒂固,宗教改革后法国成为天主教在欧洲最强大的堡垒,材料中“法国意识”的萌发与此无关,B项错误。16世纪的法国封建经济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英、荷等近邻,C项错误。“人民主权”学说在16世纪尚未出现,排除D项。
7. [2019全国卷Ⅲ,4分]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C )
A. 促进信仰自由 B. 巩固君主立宪
C. 强化专制统治 D. 落实《权利法案》
[解析]16世纪英国通过宗教改革确立了国王在教会中的核心地位,而经过资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冲击专制统治在英国已不得人心,查理二世在宣布实行宗教自由的同时仍然强调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明显是在强化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A项错误;查理二世是君主立宪的坚决反对者,故排除B项;《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故D项错误。
8. [2020全国卷Ⅲ,4分]1549—1560年,约4 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 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D )
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D. 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解析]加尔文派是在宗教改革运动中涌现出的新教派,这一时期加尔文教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吸收了上千名从法国逃难而来的工匠,这些工匠中的一部分人投身到钟表业,这是后来日内瓦能够成为世界钟表业摇篮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
【思维拓展】宗教改革的局限性
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借助宗教形式反对教会的特权,提倡人的思想解放,宣扬王权高于教权,但其并没有抛弃宗教神学思想,本质上依然具有浓厚的反科学、反理性色彩。路德等人用信仰的权威取代罗马教会的权威,这种虔信主义对科学与理性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障碍。因此,当宗教改革运动以虔信主义为武器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之后,17世纪发轫的启蒙运动就开始以理性精神为武器,来突破宗教改革运动所营造的虔信主义氛围。
9. [2021山东,3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 )
A. 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 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 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 严重动摇了罗马封建神学的统治
[解析]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强调人性的解放,冲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并未因此提高,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思想家反对的是教皇控制下的罗马天主教会,而非神学,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并未动摇罗马封建神学的统治,故D项错误。
【归纳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形式 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
范围 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 从德意志开始,是一场社会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封建神学的思想禁锢,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0. [2021江苏,3分]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B )
A. 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B. 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 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 D. 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解析]17世纪末,牛顿经典力学阐明了宏观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科学、理性的思想推动了学术创作理念的变化。由“18世纪”“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可知,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受到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现实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中期,C项错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D项错误。
11. [2022湖南,3分]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A )
A. 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 B. 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 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 D. 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
[解析]启蒙思想家们都围绕着平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平等问题成为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法国专制王权的统治下,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成为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A项正确。“这一观念”并非社会契约论而是平等观,平等观在无产阶级的意识转变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批判性作用,能够为“无产阶级意识赋予否定的力量,使之成为革命变化的能动因素”,B项错误。在强调分权与制衡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孟德斯鸠,C项错误。卢梭并不否定财产私有制,D项错误。
12. [2020山东,3分]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B )
A. 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 B. 社会的改造问题
C. 科学的价值与作用 D.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启蒙思想家认为邪恶是人类所创造的不良环境的产物,人类可以改变不良环境,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已经理性地思考社会的改造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教改革运动、科学的价值,A、C两项排除。D项是对材料内容的复述,并非其所反映的问题。
13. [2020天津,3分]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 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 B )
A. 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 B.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 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 D.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
[解析]据材料“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 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可以得出,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知识生产与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A项中“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说法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当时正值启蒙运动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大变革”,而不是“即将开始”,故C项排除;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14. [2021全国卷乙,4分]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B )
A. 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 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 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 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解析]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建立家事评议庭,否定家庭或父权对子女的强制性约束,将对于独立个体的保护置于法律范畴,建立起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故B项正确。A项对个人意志的内涵理解有误,易造成极端个人主义,排除。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不符合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家族利益屈服于国家利益,故D项错误。
15. [2022山东,3分]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B )
A. 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 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 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 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解析]思想家们主张“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通过市场……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侧重强调市场的作用,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故选B项。
题组二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限时:15分钟 满分:48分 用时: 分钟 得分: 分 答案:173页
1. [2023全国卷乙,4分]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 B )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
C. 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D. 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
[解析]由材料“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可知,英国国王力图通过民兵法案的形式来巩固自己的军事统治权,故选B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排除C项;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排除D项。
2. [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C )
A. 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 国王“统而不治”
[解析]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财政权、立法权等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C项正确。
3. [2019天津文综,4分]“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D )
A.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解析]从材料“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以看出,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的民主制度并不完善,故D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就已经明确了最高权力归属,议会、国王、法院各司其职,故A项错误。英国实现普选权是在20世纪,故B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就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
4. [2021海南,2分]18世纪后期,北美的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而茶的消费量却在下降。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茶成为英国殖民压迫的象征。咖啡馆是革命者秘密集会的场所,喝咖啡成了爱国的表现。与这一历史现象联系最密切的是( D )
A. 1787年制宪会议 B. 英法七年战争 C. 1812年英美战争 D. 北美独立战争
[解析]由“18世纪后期”“北美的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茶成为英国殖民压迫的象征”可知,该事件双方是英国和北美英属殖民地;由“咖啡馆是革命者秘密集会的场所,喝咖啡成了爱国的表现”可知,与这一现象联系最密切的是北美独立战争,D项正确。
5. [2020全国卷Ⅲ,4分]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C )
A. 赋予各州主权 B. 恢复邦联制度
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解析]麦迪逊这一主张既规定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又明确了州政府的权限,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故C项正确。A项混淆了主权与州权的区别,排除。1787年宪法通过后,美国实行联邦制,并没有恢复邦联制,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6. [2021河北,3分]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 A )
A. 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 B. 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
C. 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 D. 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解析]据材料“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可知,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防止联邦政府受到各州的控制,强调通过宪法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故A项正确。
7. [2020江苏,3分]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A )
A. 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 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
C. 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 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
[解析]由材料可知,1787年宪法刚颁布时,对司法权的界定并不清晰,以致大法官不愿留任,这说明当时美国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故选A项。美国1787年宪法获得各州认可,即设立最高法院获得各州认可,B项错误。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的权力得以加强,而非处于无权地位,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不能反映“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D项错误。
8. [2021重庆,3分]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见,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采纳,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 A )
A. 保留等级制和贵族权力 B. 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C. 维护君权神授专制思想 D. 否认议会权力的至高地位
[解析]材料实际强调的是英国《权利法案》的部分规定,由所学可知,英国《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保留了等级制和贵族权力,故A项正确;英国《权利法案》并未涉及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故B项排除;《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权力由议会授予,否定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故C项排除;《权利法案》规定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故D项排除。
9. [2019全国卷Ⅱ,4分]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D )
A. 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 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 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 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解析]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极力宣扬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尤其是雅各宾派执政期间将平等观念贯彻到底,这是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等不可比拟的,故D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前美国革命以暴力方式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A、B两项不具有超越性意义。法国大革命后出现波旁王朝的复辟,C项不符合史实。
【思维拓展】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由于国情差异,代议制呈现的特点各异,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限制和制约君主或者总统的行政权,从而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就法国而言,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的斗争,法国确立共和制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国家政权的过程。
10. [2021广东,3分]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C )
A. 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B. 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C. 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D.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解析]虽然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民众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但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仍然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体现了法国共和制道路发展的艰难,故选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制度发展的艰难,并不是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排除B项;当时的法国并没有建立起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
【归纳总结】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的原因
(1)外部环境: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仇恨和恐慌,他们组织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
(2)专制传统:法国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3)阶级关系: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法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派别,各派在利益上不完全相同,在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摇摆不定,导致力量分散。
(4)经济水平:大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
11. [2022湖南,3分]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C )
A. 人民的自愿选择 B. 各州(邦)实力不同
C. 建国路径的差异 D.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于独立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后,是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重要举措,以分权与制衡原则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于德国基本实现统一后,普鲁士以其超越其他邦国的实力塑造了自身在德意志帝国中的特殊地位。材料中的现象正是两国建国路径差异的结果,C项正确。A项表述与美国1787年宪法及德意志帝国宪法都不符合,排除。美国存在大州、小州,德国也存在大邦、小邦,故材料所述现象并非各州(邦)实力不同引起的,B项排除。19世纪后期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18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德国政体中的民主化色彩明显弱于美国,D项排除。
12. [2022广东,3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C )
A. 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 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 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 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解析]材料说明德国宪法关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忽视个人权利,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保守性,故C项正确。
13. [2020全国卷Ⅱ,4分]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B )
A. 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 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 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 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俾斯麦因与新皇帝意见不同而被迫辞职,这说明德国的权力中心在皇帝,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议会与皇帝间权力的角逐,不是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德国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皇帝个人权力强大,这说明德国分权制衡体制不成熟,故D项错误。
14. [2020海南,2分]据钱乘旦等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记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这反映出( D )
A.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B. 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C. 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 D. 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解析]由“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反映出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D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中“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的限定条件。德国统一后,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据统治地位,普鲁士国王同时又是德意志帝国皇帝,C项错误。
15. [2023新课标卷,4分]1854—1868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藩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一系列举措( D )
A. 摧毁了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 B. 实现了西方科技的本土化
C. 表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D. 有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54—1868年,日本积极学习西方的科技、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知识,甚至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D项正确;当时日本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是武士阶层,材料中并未涉及,且根据材料时间“1854—1868年”可知,“摧毁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是否实现西方科技的本土化由材料无从得知,排除B项;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是在明治维新后,排除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