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分层培优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分层培优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 )
A.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回国
2.“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今东南亚地区)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这一记述表明,郑和下西洋( )
A.有利于南洋开发 B.巩固了边疆海防
C.造成了人口问题 D.拓展了明朝疆域
3.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明朝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B.郑和七次下西洋,增进了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C.1561年,戚继光率军取得台州大捷
D.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有“江南长城”之誉的台州府城墙历史悠久,建筑兼具御敌、防洪双重功能。16世纪的台州城见证了( )
A.郑和七次下西洋 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5.“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的功绩是( )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D.率船队七下“西洋”
6.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7.自古以来,黄石地区人才济济。有位阳新古代历史名人,被称为明朝文坛“后七子”之一,曾因触犯当朝奸相严嵩而被贬,后又被朝廷派往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他是( )
A.吴国伦 B.吕调阳 C.万止斋 D.王质
8.一位同学在学习某课知识后写下一副对联(见下图)。这一课的课题应是( )
A.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B.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C.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D.明朝的对外关系
9.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流传不朽名著。”这副对联称颂的史事是( )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0.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欧洲殖民者是( )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荷兰
11.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停泊、晾晒货物等,并许诺缴纳租金,“求于近处泊船”,经澳门守澳官王绰代为申请,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这反映出:( )
A.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 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C.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 D.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12.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是在( )
A. 1553年 B. 1433年 C. 1561年 D. 1405年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专门成立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小组,安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此次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旨在宏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增强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发展。
材料二:1992年,由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共同组织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沿着哥伦布当年发现新大陆的航线还球航行,以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
请回答:
(1)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西行去开辟新航路分别开始于哪一年
(2)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分别出自什么目的
(3)他们最远分别到达哪里 分别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世纪前,中国的造船术和航海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当时中国具有在全世界领先开辟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实力和条件。……永乐帝以“民之贫富,为治国的根本方针”,国内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局面及业绩,是成就郑和下西洋创举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说,推动郑和航海的力量,正是来自皇权对外力求威望与声誉的要求,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摘编自刘明翰等《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此》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及材料二中的图一,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个地方?
(2)据材料二中的图二,列举一位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请给以上探究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永乐三年”“苏州刘家港”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故选:C。
2.答案:A
解析:由材料“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今东南亚地区)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可知,郑和下西洋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往,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和边疆海防、人口问题无关,排除BC项;郑和下西洋没有拓展明朝疆域,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郑和七次下西洋,增进了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好往来”是对郑和下西洋的分析和评价,属于历史解释;A、C、D三项属于史实。故选B。
4.答案:D
解析:16世纪的台州城见证了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D项符合题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在15世纪,雅克萨之战发生在17世纪,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17世纪,均与材料中的时间“16世纪”不符,排除。故选:D。
5.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可知是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故选:A。
6.答案:C
解析:“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
7.答案:A
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对外关系。根据材料“东洋抗倭”“西洋远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指戚继光抗倭和郑和下西洋,两者共同反映了明朝时期的对外交往,故D项正确;戚继光抗倭与丝绸之路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与唐、宋、元时期无关,故排除B,C两项。
9.答案:C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经澳门守澳官王绰代为申请,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的信息可知,16世纪中期,葡萄牙逐渐占据了我国的澳门,而在这个过程中,澳门的地方官非但没有进行制止,反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这说明明朝时期政府主权观念淡薄,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未强调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也不能说明中国逐渐融人世界市场,排除BD项。“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A项。
12.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3.答案:(1)1405年 1492年
(2)宏扬国威 获取商业利润
(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美洲
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大大的鼓舞了当时的探险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海上探险的行列,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从而使世界开始联系起来了。
解析:(1)本文是基础知识郑和下西洋是1405年,哥伦布西行去开辟新航路是1492年
(2)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弘扬国威的目的,哥伦布则是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现,通过获得利润来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统治阶层则是为了宣传宗教的目的
(3)本问属于课本基础知识,郑和最远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哥伦布是美洲,然后答出课本中的影响即可。
14.答案:(1)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领先世界;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提高明朝的国际威望和地位。地点: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将领:戚继光。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3)明朝的对外关系。
(

1
页 共
7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