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最苦与最乐》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最苦与最乐》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导入新课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ZUI KU YU ZUI LE
七年级下第16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理解文章内容。
2.运用略读的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及严谨的思路。
3.体会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一个有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希望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字词积累
恩惠(huì) 如释重负(shì) 契约(qì)
揽(lǎn) 卸却(xiè) 监督(dū) 悲天悯人(mǐn)
失意:不得志。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字词积累
速读全文,找出作者认为的人生最苦与最乐的事情。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速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层义。
第一部分(1-3) 论述“身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5)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6) 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深层探究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作者用这样一组设问构成的排比句,语气强烈,气势雄浑,给读者突出了“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这一观点,使人深受震撼。
1.作者在提出了“人生什么事最苦”这个问题后,一连用了三个设问,构成排比句,请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深层探究
“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2.在文中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深层探究
通过与贫穷、失意、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深层探究
1.作者又是怎样论述“尽责并得快乐”这一观点的?
责任完成才能得到快乐
从苦中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最 乐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古 语
俗 语
孔 子
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2.作者引用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尽责任快乐的?
深层探究
深层探究
3.在第5段中,作者引用孟子、曾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引用名人名言,论述人生应该勇于负责任,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
深层探究
4.在第5段中,作者除了引用孔子、曾子的话,还举了什么例子?
作者还举了“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的例子,来证明身上的责任越重,得到的快乐就会越大。
深层探究
文章第6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话在这里起到补充作用。针对“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这句话进行补充解释,卸掉责任,只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这样使文章更为完整。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拓展延伸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课堂小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痛苦与快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那么就让我们在尽责任的同时感受人生的最乐吧!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ZUI KU YU ZUI LE
七年级下第16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