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下语文期中必考《日积月累》拔尖练习一、按要求完成练习。1.填写作品对应的作者《祖父的园子》 选自《 》 作者:《他像一颗挺脱的树》 选自《 》 作者:《草船借箭》 选自《 》 作者:《景阳冈》 选自《 》 作者:《猴王出世》 选自《 》 作者:《红楼春趣》 选自《 》 作者:2.近义词天造地设( ) 摇头晃脑( ) 风平浪静( )笑而不答( ) 人才辈出( ) 随时随地( )垂头丧气( ) 得意扬扬( ) 精神抖擞( )3.反义词仰面朝天( ) 翻来覆去( ) 厚此薄彼( )力所能及( ) 膘肥体壮( ) 手疾眼快( )春风得意( ) 不由自主( ) 乐此不疲( )4.照样子,写词语天造地设 天( )地( ) 天( )地( ) 天( )地( )左膀右臂 左( )右( ) 左( )右( ) 左( )右( )一声不吭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日精月华 日( )月( ) 日( )月( ) 日( )月(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为设果,。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 。”或曰“ ”其人弗能应也。夫 与 ,不可 。3. 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是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 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4.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 → → → →5.后来,人们把刻在 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多了一门新学科,叫“ ”。三、把下列古诗句或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 ,必自毙。2.谁言寸草心, 。3.君子坦荡荡, 。4. ,不破楼兰终不还。5. ,南望王师又一年。6.昼出耘田夜绩麻, 。7.敲成玉磬穿林响, 。8. ,漫卷诗书喜欲狂。9. ,短笛无腔信口吹。10.黄河远上白云间, 。11.故人西辞黄鹤楼, 。12.绿遍山原白满川, 。四、根据语境,填上合适的名言警句或诗句。1.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根道德标杆,知耻才能守正,正如《朱子语类》所说:“ , 。”2.爱国是什么 爱国是王昌龄《从军行》“ ,”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爱国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殷切期盼。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 ,”两句诗写出了农人的繁忙与勤劳;《乡村四月》中也体现农民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 ”。4.爷爷经常告诉我们,不要做不义之事,正如《左传》所讲 ,,也就是说,坏事做多了,是不会有好结果的。5.《论语》中所说的“ , ”是君子与小人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君子既知道义,也晓得利。6.有一颗会怜悯别人的善良的心是仁义之人的最高境界 正如《孟子》中所言“ , ”。7.正义之人,行事必定坦坦荡荡,正如《论语》中所说“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哟哟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营造了一幅极速飞驰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的心境的诗句是“ , ”10.母爱伟大而无私,子女却永远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可以用孟郊的诗句“ , ”来形容。11.根据关键词写诗句。(1)黄沙 楼兰—— , 。(2)黄河 孤城—— , 。(3)稚子 银钲—— , 。(4)池塘 落日—— , 。五、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祖父的园子》选自 (作者)《 》写的,作者通过对园子里的等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祖父的 。2.《草船借箭》以“借箭”为主线,按 的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 ;接着写诸葛亮做 ;然后重点写了;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 。3.《景阳冈》一文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 、 、 和四部分内容。其中 是重点,表现了武松 的性格。4.《军神》一文中的“军神”指 ,本文写,表现了刘伯承 。文章对人物主要进行了 、 和 描写。5.“青山处处埋忠骨, ”体现了毛主席 和。6.《跳水》一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 。课文既赞扬了哈尔威船长的 ,又告诉我们:。7.《摔跤》中的小嘎子是 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从中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个 、 、 的孩子。《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他”指的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选自他的作品《 》。《两茎灯草》的作者是 ,节选自他的作品《 》。8.《田忌赛马》这则历史故事告诉我们:。9.《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船夫驾驶小艇的 ,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10.《牧场之国》文中,介绍了荷兰是 、 、也是 之国。11.《杨氏之子》选自《 》,围绕 一句,表现了杨氏之子 。12.《手指》的作者是 ,作者用 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 的道理。五下语文期中必考《日积月累》拔尖练习一、按要求完成练习。1.填写作品对应的作者《祖父的园子》 选自《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他像一颗挺脱的树》 选自《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草船借箭》 选自《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景阳冈》 选自《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猴王出世》 选自《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红楼春趣》 选自《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2.近义词天造地设(鬼斧神工) 摇头晃脑(摇头摆尾) 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笑而不答(笑而不语) 人才辈出(人才济济) 随时随地(无时无刻)垂头丧气(灰心表气) 得意扬扬(得意忘形) 精神抖擞(容光焕发)3.反义词仰面朝天(俯身向下) 翻来覆去(一动不动) 厚此薄彼(一视同仁)力所能及(无能为力) 膘肥体壮(瘦骨嶙峋) 手疾眼快(慢慢吞吞)春风得意(愁眉苦脸) 不由自主(心甘情愿) 乐此不疲(心不在焉)4.照样子,写词语天造地设 天(罗)地(网) 天(寒)地(冻) 天(高)地(厚)左膀右臂 左(思)右(想) 左(邻)右(舍) 左(顾)右(盼)一声不吭 一(丝)不(苟) 一(成)不(变) 一(毛)不(拔)日精月华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增)月(益)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3.金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小篆是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隶书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4.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5.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三、把下列古诗句或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多行不义,必自毙。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7.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8.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1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根据语境,填上合适的名言警句或诗句。1.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根道德标杆,知耻才能守正,正如《朱子语类》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2.爱国是什么 爱国是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爱国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殷切期盼。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两句诗写出了农人的繁忙与勤劳;《乡村四月》中也体现农民这一特点的诗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4.爷爷经常告诉我们,不要做不义之事,正如《左传》所讲多行不义,必自毙,也就是说,坏事做多了,是不会有好结果的。5.《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君子与小人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君子既知道义,也晓得利。6.有一颗会怜悯别人的善良的心是仁义之人的最高境界 正如《孟子》中所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7.正义之人,行事必定坦坦荡荡,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哟哟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营造了一幅极速飞驰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的诗句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0.母爱伟大而无私,子女却永远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可以用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形容。11.根据关键词写诗句。(1)黄沙 楼兰——黄沙百战穿金里,不破楼兰终不还。(2)黄河 孤城——黄河远上自云间,一片孤城万仙山。(3)稚子 银钲——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4)池塘 落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街落日浸寒漪。五、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作者)《呼兰河传》写的,作者通过对园子里辛勤劳动的等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祖父的怀念之情。2.《草船借箭》以“借箭”为主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诸葛亮做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满则而归。3.《景阳冈》一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和下冈四部分内容。其中打虎是重点,表现了武松勇猛机敏的性格。4.《军神》一文中的“军神”指刘伯承,本文写德国医生沃克为刘伯承将军开刀摘除坏死的眼球一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毅力。文章对人物主要进行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体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为人的胸怀。6.《跳水》一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既赞扬了哈尔威船长的沉着冷静,又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先冷静地想办法,不能凭一时冲动办事。7.《摔跤》中的小嘎子是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从中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的孩子。《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他”指的是祥子,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选自他的作品《骆驼祥子》。《两茎灯草》的作者是吴敬梓,节选自他的作品《儒林外史》。8.《田忌赛马》这则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要善用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9.《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形状、船夫驾驶小艇的娴熟技术,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10.《牧场之国》文中,介绍了荷兰是水之国 、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11.《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围绕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表现了杨氏之子机智、风趣。12.《手指》的作者是丰子恺,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力量”的道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