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最后一次讲演古题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闻一多先生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秒记行径,高度颂扬了李公朴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广大群众站起来,与反动派斗争到底。基础知识全积累重点字音 卑劣(liè) 诬蔑(miè) 捶击(chuí) 助记1 卑部(bǐ) 屠杀(tú) 挑拨离间(tiǎo bō)(间)((jiàn) 挑拨离间 间谍 间断 {(jiān)时 间 间 距 间不容发横 飞来横祸 横眉怒目易错字形无耻 毒手 诬蔑 悲愤 捶击 恐怖 势力 毁灭 赋予蛮横 挑拨离间>助记23重要词语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晓得:知道。2.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 来暗杀!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3.反动派挑拨离间, 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 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挑拨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4.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5.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 这任务!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文学常识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诗人、学者,1912年考人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1919 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著有诗集《红烛》《 死水》 ,表现了对祖国深挚的感情和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抗议。在形式上主张格律化,讲求 “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追求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1932年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1日,李 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拓展1助记1 同音字辨析(捶(chuí)捶击锤(chuí)锤子陲(chuí)边陲[垂(chuí)垂落助记2 形近字辨析/拨(bō)挑拨拔(bá) 选拔拓履1 闻一多蓄须明志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闻一多在昆明西南 联大任教。之后的八年中,他一直留着一 把胡子,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闻一多听到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他马 上跑到理发馆,剃掉了留了八年的胡子。课文优鲜 赏重点1.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 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 国人的话!【赏析】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李公朴先生正义行为的赞 颂,又隐含着对卑劣无耻、丧心病狂的反动派的痛恨。>说明12.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 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赏析】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了三个“无耻”,语气逐步加重, 从斥责到控诉。用反动派的“无耻”衬托了李先生的“光荣”,表现 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赏析】将“一个”与“千百万个”进行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之大。 说明了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爱国人士站起来进行斗 争,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蔑视。4.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 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赏析】用“光明”与“黑暗”这一对反义词,表明作者对冲破黑暗,争 取光明充满信心。⑨习趣*激思”结法说明1 设 问的修辞手法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 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 自问自答。设问的作用:①引发读者思考;②使文章 层次分明,结构紧凑;③可以更好地表现 人物的思想活动;④突出某些内容,使文 章起波澜,有变化。素材优鲜提素养闻 一 多诗歌《死水(节选)》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 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 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简析】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节节逼近, 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革 命诗歌摘录①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 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 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 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囚歌(节选)》) ②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陈然《我的“自白”书(节选)》)(故事河)真 名士闻 一 多何兆武先生在回忆录中记载了朱自清和闻一多 的趣事。在西南联大,闻一多和朱自清是齐名的好 友,但两者性格却大相径庭,闻一多似狂者,而朱自清 则是一个猖者。狂者性急,猾者性缓。闻一多在西南联大 任教时,进教室先不讲 课,而是掏出烟斗来问学 生:“哪位吸 ”学生们自 然不敢受用。于是,闻一 多自己点上一支,长长舒 出一口烟雾后,朗声念 (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 闻一多、王力)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32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题秒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演讲稿,作者以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 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现状,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培养真正的格物致 知精神。基础知识全积累重点字音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缅怀(miǎ n)儒家(rú) 探 讨 检讨彷徨(páng huáng )激变 不知所措(cuò) 格物致知易错字形瞭望 缅怀 探察 助记1 探讨 检讨 激变 彷徨 袖手旁观格物致知重 要 词 语1.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2.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 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 可以得到知识的。 貊展1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3.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 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文学常识丁肇中:1936 年 出 生 ,美 籍 华 裔 物 理 学 家。祖籍山东日照,获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 一种新的基本粒子,这种粒 子质量重、寿命长。他将其命名为“J 粒 子”。 拓展课文优鲜赏重点1.“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赏析】运用驯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解释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含义,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 >说明12.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 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赏析】运用了对比论证,“只能”“不是”两个词表达了截然相反的 两种态度,运用对比,鲜明地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②引趣·激患·结法助记1 近义词辨析①探察:探听侦察,察看。着重在仔细观 察,涉及的对象多为具体可见的事物,如 “探察地形”“探察敌人的行踪”。②探查:深入检查,查看。强调通过各种 调查手段深入检查或暗中查看,如“剖腹 探查"。起拓展1 中考示例【误例】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州野西南中考]【简析】望文生义,此处的语境是“我”在一旁 看表演,并非表示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正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 大社区工作者没有袖手旁观,他们挺身而 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勇敢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四川泸州中考改编]拓展2 丁肇中的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 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 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 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 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 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更 是从实验中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 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 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说明1 引用论证引用论证,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 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 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使文章更富有文 采,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论证更有力,进 一步说明文章论点。33(基础知识全积累) (荧屏(yíng)奠基(diàn)崭新(zhǎn)署名(shǔ)抉择(jué) 助记1趋势(qū)堕落(duò)头衔(xián))素材优鲜提素养诺贝尔奖得主们的治学名言①治学的方法首先要从基本处着手,基本的、重要 的东西,在了解了之后,往往是简单的,而且其应 用也是十分广泛的。 (李政道) ② 一切新事物的发现都是偶然的:牛顿看见苹果 从树上落下来;瓦特看见正在沸腾的水壶;伦琴发 现一些雾状感光的底片。而这些人也都具备了足 够的知识,能够从这些平常的偶发事件中,发现新 的事物……我的唯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亚历山大·弗莱明) ③出色的科学家总是善于想象的。 (卢瑟福) ④兴趣是探索事物发展的动力。 (艾根)《四书》中的名言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道德境界然后才能有坚定的 志向,志向坚定然后才能镇静不躁,镇静不躁然后 才能内心安宁,内心安宁然后才能思虑周详,思虑 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 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 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 译文:要修养好自己的本身,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 志;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 诚;要意念真诚,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 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J 粒 子”的发现丁肇中20 岁时赴美深造,进入密歇根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 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 一个像波 士顿这样的城市, 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 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 须找到那滴雨。”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 了两午多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 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 粒子。这一发 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 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 “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4)●主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一篇演讲稿,通过讲述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扶择,表现了作者正确的人生观、 秒记 名利观,以及对年轻人真心关怀和真诚扶植的质朴胸怀。重点字音茨(cí)阻碍(ài)开辟(pì) 助记1 膏药(gāo)狡辩(biàn)强 ·易错字形荧屏 助记2 抉择 扶植 开辟 干预 堕落》助记2 头衔狡辩 招摇 撞骗 平易近人重要词语1.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 讨论。抉择:挑选,选择。2.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 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拓展13. 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 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 法, 一旦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拓展24.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5.名人 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6.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 气的。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文学常识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中科院院士、中国工 程院院士,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他 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 人,被誉为“当代毕昇”“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2002 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拓展3课文优鲜赏重点1.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 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赏析】“曾经”“跟不上”“过时”几个词语体现出一个胸怀宽广、谦 虚谨慎、不慕荣利的科学家的高贵品质。第四单元◆(②习趣激思·结法助记2形近字辨析荧(yíng)荧光萤(yíng)萤火虫拓展1成语典故:多多益善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拓展2成语积累“阳奉阴违”的近义词:两面三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口蜜腹剑、言不由衷。“阳奉阴违”的反义词:表里如一、心口如一、诚心诚意。拓展3王选其人其事有记者曾采访王选:“如果您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您会接受这笔在知识分子看来仍是‘天文数字’的巨款吗 ”王选听了一笑,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孔子在鲁国做大夫时,发布了一条告令,凡是能解救回一个在国外遭受不平待遇的鲁国人,赏50金。孔子的一个弟子周游列国,花重金赎回很多人,却坚决不要赏金。孔子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你不要以为这是你个人高风亮节,你知道吗,因为你拒受赏金,使得很多人对救人质的事情不积极,这项政策也就无法推行下去。所以,你问的‘巨款’如果是我的劳动所得,我会欣然接受,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随着王选在世界各地频频获奖,他收获的各种奖金也十分丰厚,但他认为评奖和奖金都是科研的副产品,科学家不能因评奖和奖金而耽误了科研大事。于是王选将多年来获得的30万元奖金捐献给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设立"周培源数学奖学金",以奖励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出贡献的青年教师。该奖学金的名称没有叫“王选”,如同当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没有用“王选"命名一样。)(2.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赏析】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比作不同时间的太阳,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年轻人的优势,为下文写扶植年轻人做铺垫,并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深受鼓舞。也体现了作者语言生动、幽默的特点。 说明13.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赏析】“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三个词语依次可理解为:淘汰、落伍了的老朽;正当红、核心人物;决策者、领军人物。) (重点)(引趣·激思·结法说明1议论文的语言特点①准确。概念使用准确,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使用恰当。②鲜明。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概括简洁。叙述事实简明扼要,重在对事例的分析。④严密。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⑤生动形象。有时会适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或变换句式等,使表达生动。)素材优鲜提素养那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名句①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专注 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所以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百度 CEO 李彦宏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②请无所畏惧,做最不愿接受现状的人,以及最积极改善现状的人。(苹果CEO 库克在杜克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③我认为我不会为失败的尝试而遗憾,倒是有所决定但完全不付诸行动会一直煎熬着我。(亚马逊 CEO 杰夫·贝佐斯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④人生之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但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的致辞)中考真题再现[四川攀枝花中考]每个人的生命中总要面临或 大或小,或轻易或艰难的选择,而艰难且正确的选择 常常让我们成长得更快更好。当我们在勤奋与懒惰、 真诚与虚伪、善良与丑恶、坚强与软弱、坚持与放弃等 一对对矛盾中经历纠结、艰难的心路历程并最终做出 正确选择时,我们的成长便已真实而扎实地进行。请以“艰难的选择”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片段示例】人 生的十字路口常常需要我们做 出选择,有时我们可以轻松地做出选择,有时我们 需要经过 一番艰难的抉择,才能确定下 一 步的 方向。诗人裴多菲在生命、爱情和自由三者之中选择了 自由,因为他明白,没有自由,生命和爱情也就失去了 意义和价值。孟子在生与义之间,做出了舍生取义的 抉择,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做艰难的选择时,我们 往往会选择那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东西。86(重点字音崩溃(kuì)绚丽(xuàn)凋零(diāo)诞生(dàn)奠定(diàn)含苞欲放(bāo))◆ 第四单元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篇演讲稿回顾了从1894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五年来的发展,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同时又展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辉前景。基础知识全积累阐述(chǎn) 歧途(qí) 携手(xié) 枷锁(jiā) 拙劣(zhuō) 狂风骤雨(zhòu) 萦绕(yíng) 襁褓(qiǎng bǎo) 嵌入(qiàn) 祈祷(qí dǎo) 挚爱(zhì)易错字形(浩劫指摘束缚祈祷)襁褓 崩溃 助记1 调零 助记1 萦绕 绚丽肤浅 目睹 钟爱 担惊受怕 相辅相成3 重要词语1.5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引趣·激思·结法助记1 形近字辨析溃(kuì)崩溃 溃烂馈(kuì)反馈 馈赠凋(diāo)凋零碉(diāo) 碉堡拓展1 成语典故: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传说战国时期, 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 国,因为路费用尽,已断粮好几日了,于是 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 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听众,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 似乎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橱,三日不绝”。2.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3.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 使其崩溃。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4. 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 会是怎样的情景。萦绕:萦回;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拓展15.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6.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乌托邦:原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 作者在书中描写了他所想象的实行公有制的理想社会,并把这种 社会叫作“乌托邦”,意即“没有的地方”。后来泛指不能实现的愿 望、计划等。拓展2 奥运知识知多少奥运会的格言是什么 更快、更高、更强。②奥运会标志——奥运五环的含义是什么 奥运五环的含义: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 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 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奥运会为何要点燃圣火 是为了纪念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取火 种的普罗米修斯。奥运火种必须来自奥 运会的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采取火 炬接力的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城市,以 此来象征现代奥运对古希腊奥运精神的 传承。文学常识顾拜旦(1863—1937): 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很有兴趣。1894年在巴黎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拓展2 北京体育大学顾拜旦雕塑课文优鲜赏重点1.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中所暗示的那样,根除恐惧 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 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赏析】将“自信”比喻为“良药”,将“自信”与“平和”说成是姊妹,携 手并进,这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方法12.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 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 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赏析】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竞技精神的特殊之处,它有美感、荣誉感。 方法13.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 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自然景象来比喻奥林匹克运动 的发展,展现了其美好的前景。 方法1②引越·激思·结法④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是谁 许海峰。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自 选手枪慢射比赛中,夺得该项目金牌,这 也是该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和中国自 1932年参加奥运会以来取得的第一枚金 牌,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阻方法 1 提升议论文语言生动性的技巧 ①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的形象。②充分利用名言警句的价值。③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进行说理。④注意用词,变换句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⑤注意语句的意蕴,增强语言的丰富性。素材优鲜提素养奥运会上那些令人感动的 身 影1.全红婵表现堪称奇迹东京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但比赛越来越精 彩,特别是14岁的全红婵在跳水女子10 米台中 表现卓绝,三跳满分,总分466.20,堪称是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她的光芒让所有对手都显得黯然 失色。这次全红婵的发挥非常稳定,几乎没什么扣 分点,除了三跳满分,第一跳和第三跳所有裁判打 分都是9分以上,这样的成绩,保持纪录几十年应 该都没什么问题。别人想拿一次满分都难,而全 红婵是三跳满分。今年14岁的全红婵,在7岁前 都没有接触到跳水,幸好她弹跳力好、爆发力强的 天赋被她的启蒙教练陈华明发现。广东省湛江市 体育运动学校跳水教练陈华明说:“她作为一个运 动员, 一个天才运动员是可遇不可求的。”与赛场上的冷静和沉稳相比,场下的全红婵 还是那个只有14岁的少女模样。但是在生活里, 全红婵则是成熟懂事的。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 示,希望自己以后多挣钱,给妈妈治病。2.马龙继续创造奇迹2021年7月30日,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 赛落下帷幕,最终马龙4比2击败队友樊振东,卫 冕奥运会男单金牌。至此,这位32岁的老将成为 首位在奥运会上蝉联男单冠军的人,同时,他还创 下了连续三届奥运会连获四金的壮举。而此前, 他早已完成了包揽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亚锦 赛、亚洲杯、大奖赛总决赛、全运会的男单冠军。有着如此众多的荣誉,难怪东京奥运会开幕 前,奥运会官网就是以“向传奇致敬”为标题描述 马龙:“中国男乒队长,是精神领袖,肩负东京奥运 男单和男团的两大重任,无数冠军光环加身的马 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奥运冠军运动员。”里约奥运会结束后,面对中国乒乓球队内长 江后浪推前浪的形势,马龙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 格:“在中国乒乓球队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团队 里, 一旦差口气儿,或哪方面做得不足,就可能掉 队,所以自己会付出更多。”正是这种精神,才让马 龙一直保持了非常好的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